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 题:拥抱“绿色消费”还要迈过几道坎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
农家自榨、竹炭、负离子、无添加……绿色产品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首选。绿色消费异军突起,大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绿色消费者近四年内增长了14倍。
然而,面对缺认证、难辨认、价格高等问题,要真正拥抱绿色消费,还须迈过几道坎。
互联网成绿色消费主战场
“家里的蔬菜、水果、禽肉等基本上都是网络配送的。”家住北京西城区新风北里小区的张先生,一边拆着刚收到的北极甜虾箱子,一边告诉记者:选择网购生鲜食品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产品是能追溯的绿色产品,“速度快,够新鲜”。
借助互联网平台,绿色消费正如火如荼:生态蔬菜、有机种植作物,节能家电等环保产品……购买拥有生态自然、节约能源、健康无害、绿色材质属性的产品,正成为一种时尚。
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绿色健康消费。阿里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绿色消费者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在线绿色消费者群体达到6500万人,近四年内增长14倍。绿色消费理念在三四线城市认同度,与一二线城市基本持平。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今年3月联合出台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绿色消费主要表现为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对老百姓来说,绿色产品依然是绿色消费中的“大头”。阿里大数据显示,家装用品、家居用品、家电、孕婴童用品、食品、服装、个人护理等,在绿色产品销售中名列前茅。
“互联网既能促进绿色产品的消费,本身又能节省能耗物耗,正在成为绿色消费的主战场。”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表示,目前绿色消费人群只占我国人口的5%,但这一数字在一些西方国家已超过50%,我国还有巨大增长空间。
绿色消费,想说爱你不容易
“每次想买绿色无公害蔬菜、水果时,最头疼的就是不知到底哪些才是真的。”家住北京的张女士道出了购买绿色产品时的无奈。
不光是水果,其他类别的产品也是如此。由于不少产品缺乏权威的绿色产品标识,阻碍了绿色消费的发展。此外,业内人士指出,消费环节的节能减排产品,在生产端未必是绿色的,但消费者往往无法根据自己的知识进行判断。
正是因为缺乏认证以及惩戒机制,一些商家打着“生态”“绿色”的口号,以次充好,售卖“伪绿色”产品。市场上不少生鲜电商并不具备无公害产品的国家认证,却硬造“生态”概念,打着有机的擦边球,卖出高价。
不少消费者表示,由于绿色产品比一般商品价格偏高,加上难以辨认,无法衡量购买带来的真正价值,因而选择放弃。
“消费者对安全、健康意识快速提升的同时,优先购买环保型产品的意识、识别绿色产品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引导。”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钱小军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指出,国家对于绿色科技人才培养、产业培育支持政策有限,绿色产业链不够成熟,物流、生产、研发还有降低成本的空间。
标准先行+理念引导,促绿色消费发展
绿色产品的标准是什么?价格过高怎么办?如何保护绿色消费的权益?面对消费者的疑问与困惑,专家认为,需要从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入手,破解绿色消费难题。
在李佐军看来,我国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但供给体系,特别是绿色供给规模和结构还不能适应消费需求,加上绿色产品缺乏权威认证和标识、尚未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价格过高等,都影响着绿色消费模式的形成。需要从消费源头抓起,对供给侧进行绿色化改革。
业内人士表示,要使消费者放心消费,帮助他们避开绿色消费的误区和陷阱,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绿色产品生产法规和标准,推动行业绿色标志制度。
对此,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监管部二处处长徐秋媛表示,国家认监委正在制定绿色产品标识与认证体系,有望年底出台。
“企业应把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标准,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包括采购、设计、生产、制造、工艺、运输、销售等,积极采用绿色技术,丰富绿色产品的供给结构。”商道纵横高级研究专家张洪福说,互联网龙头企业也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做好对绿色消费的追踪和引导。
业内人士认为,促进绿色消费,根本还是要培养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加强对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知识的宣传,并规范消费行为,引导消费者自觉践行绿色消费。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