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网站显示的央企数量依然是年初时的106家。国资委一位不愿具名人士对媒体记者说,央企重组不会再意味追求数量的减少,而是更加注重“成熟一家、重组一家”的节奏,数量服从质量,只有条件具备了才会正式公布重组。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酝酿当中。”6月30日,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向本报记者介绍称,此次重组酝酿的范围比较大,下半年会有更多的重组出现,这其中就包括宝钢和武钢的联合重组,有关央企重组的文件也将会出台。
上半年做加法
最近一起央企重组信息定格在半年前的2015年12月29日,当时国务院批准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像这样‘大块头’对‘大块头’的并购,难度比较高,而且从前期调研到最后决定,都需要很长时间,以后一年能有一两起就已经很不错了,越往后重组的难度越大。”湖南省社科院研究员肖毅敏对本报记者说。
肖毅敏注意到,去年央企重组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一共有6对12家,这也是近年来最多的一次,而且这12家央企个个都是“大块头”。
资料显示,中远、中海两家集团的总资产超过5300亿元,旗下包括多家上市公司和几十万员工;由中电投与国核技合并组建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的总资产7223亿元;五矿和中冶战略重组涉及超过7000亿元资产近24万员工。
据记者透露,之所以没有批准新的央企重组,是因为监管部门更加注重整合的质量而非单纯的数量。
而这些“大块头”的重组也并非一蹴而就。尽管去年年底获批,但招商局与中外运的重组大会启动是在今年的3月15日,五矿和中冶的重组大会更晚,6月初刚举行,距获批已近半年之久。
肖毅敏认为,剩下的106家央企绝大多数都是“大块头”,所以,重组进度放缓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在审批过程中,监管部门也比以往更加严格,慎之又慎。来自央企的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因为央企自身规模庞大,如果再进行联合的话,很容易形成新的垄断,触犯到反垄断法,而且很多央企都是跨国公司,在海外被调查是件很麻烦的事。
“目前央企的数量应该是‘106+1’,多出来的那一家央企是三大电信运营商联合成立的铁塔公司。”李锦说。
何止多出这一家,今年5月,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悄然成立,正式成为国内第十二家军工央企,国务院国资委位列出资股东当中。李锦认为,像这样有发展前景、处于重要行业或关键领域、位于产业链中高端的央企还会出现。
在李锦看来,央企的数量会根据需要有减有增。但他表示,总体上国有资本还是要提高集中度,央企数量长期来看还会缩减。
下半年发力
的确,央企重组又有了新的苗头。6月27日,宝钢股份、武钢股份双双发布停牌公告称,武钢集团和宝钢集团正在筹划战略重组,由于战略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上半年没有重组,并不意味着没有做重组工作,前期准备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酝酿当中,而且酝酿的范围比较大。”李锦称。
今年以来,国资委官员曾在不同场合表态:兼并和重组是国企改革工作的重要抓手,今年兼并重组的力度不减,工作量要加大,成果要体现。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全国两会上也说过,央企重组“今年我们会加大力度”。
据李锦分析,尽管上半年表面上看央企没有出现新的重组,但实际上国资委和央企正在紧锣密鼓地做着筹备工作。
肖毅敏研究发现,今年央企层面新动作并不少,比如说,国投公司与中国海运上半年互换股权,武钢与中远交叉持股。他把这称作“形式多样、涵义更广泛的重组形式”。国资委并不会单纯地倚重数量上减少的重组方式。
另外还有托管的方式,今年4月国资委决定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背负巨额债务的中国铁物实施托管。
在上半年,央企兼并重组试点已经被纳入“十项改革试点”据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是,《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指导意见》有望近期出台。业内人士指出,下半年围绕国企改革的市场化重组大潮涌动。
李锦认为,央企重组将会集中在两条主线上,一条是“一带一路”,另一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去产能,在钢铁、煤炭领域,以兼并重组为主,清理退出为辅,钢铁是去产能的重头戏。
“钢铁煤炭领域的重组是重头戏,现在宝钢和武钢的联合重组已经有了眉目,煤炭领域至今还没有大的动作。”李锦称。
据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神华集团正在接近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后者将会整体并入前者据记者说,“强强联合”还是央企重组的主旋律,这也符合做大做强做优的目标。
上半年的这些准备工作为接下来的实质性进展做了铺垫,李锦预计,下半年央企层面上会有更多的重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