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方正证券首秀讲了四件事 目前手里拿现金的人是最亏的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任泽平方正证券首秀讲了四件事 目前手里拿现金的人是最亏的

加入日期:2016-7-17 16:33:37

  导读:
  任泽平方正证券首秀:货币政策再宽松预期升温 利好股市
  任泽平:目前手里拿现金的人是最亏的
  任泽平方正证券首秀讲了四件事
  任泽平:A股主跌浪已经结束了 便宜股票可以买
  方正证券徐一钉:年内最具价值波段行情开幕
  任泽平亮相方正证券策略会:房产最好机会在中国

  任泽平方正证券首秀:货币政策再宽松预期升温 利好股市
  方正证券2016年中期投资策略会于7月17日举行。任泽平出席并发表演讲,这是任泽平加盟方正证券的首次公开亮相。他的演讲题目为“供给侧改革破冰”。

  任泽平保持了4月份时提出的观点,他指出,宏观经济呈L型走势,通胀见顶回落逐步确认,市场对货币证券的再宽松预期逐步升温,这对债市、商品、黄金及股市均短期有利,维持股市中期休养生息、短期结构性机会的判断。

  以下为任泽平演讲实录
  任泽平: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在美丽的杭州在G20之前,和大家就未来中国经济政策与资本市场和大家交换一些观点和看法。我报告的题目叫供给侧改革破冰,为什么用这样一个题目呢?因为大家知道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时代。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面,和今年的两会上,中央提出未来以供给侧改革为主。我们深信随着供给侧改革破冰,中国经济的转型将会迎来曙光。也将会为资本市场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所以,我们用这一个题目。

  我是在2014年当时下海的加盟到上来,在今年的6月5日加盟方正证券。所谓的大势研判主要是三个东西,经济、政策、市场。经济包括增长与通胀,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汇率改革,市场包括股市、房市、汇市、商品。我想就这几个方面先给大家讲一下观点,再讲一下逻辑。

  在2014年当时我是推三个观点“新5%比旧8恩%好,5000点不是梦,改革牛”。在2015年我也是推三个点,经济是L型,股市是海拔有高峰大曼走,在去年年终的时候我们提出一线放假翻一倍。在今年我们核心是要推三个观点,经济L型,这个观点也被权威人士所采纳,在今年成为一个主流意见。第二个改革是政治经济学,第三个股市休养生息结构性机会。我们看多黄金、国债以及部分的商品。这是今天给大家报告的主要观点。下面跟大家展开一下逻辑。

  第一个对中国经济的看法。

  中国经济我们可能用一个长期和短期的视角。长期的视角我们可能要清楚的认清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他的大的趋势。中国经济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未来的趋势、机会和挑战是什么?大家可以看这张图,大家可以看一下横坐标是人均GDP,纵坐标是经济增速。展示的经济体是德、日、韩、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大家可以看一下,所有的GDP大约都在1万亿美元前后告别了高增长的时代,2009年当时我刚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服务的时候,当时因为国务院领导布置给中心的一个研究任务,就是中国有没有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井。因为我们处在中等收入阶段,当时的人均GDP是6000多美元,我们现在是多少呢?是8286美元,发达经济体的门槛是12600美元。当时我们在中心研究这个任务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就是这张图给大家展示的,叫增加阶段较大,我们在2014年提出来。后来新一届中央经济体就用了这个判断,总书记讲到三期叠加的第一期增速换挡期就这么提出来的,这个不是我今天讲的重点,我今天要讲的重点是为什么要有这种判断,增速换挡,中国面临这个挑战,有多大有多难,成功的概率有多少。大家可以看这张表,二战以来,1945年打完仗和平了,全球开始追赶,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后发经济体,在过去的70多年展开了姿态不一的追赶,最终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跻身发展经济体俱乐部的有多少呢?12个国家,也就是说过去的这70多年,一百多个经济体最终迈入发达经济体行列是12个,成功的概率是10%。也就是说,90%的追赶经济体要么就没有起飞,要么就止步在中等经济收入阶段,这就是中国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那一定表明了收入的月只是表象,背后更深层次的是增长动力的转换,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由重化工业到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真正难的是这个。二更难的时候增长动力的转换,需要新一轮的改革开放。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就回到了经济学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经济为什么会增长?经济为什么会增长呢?这个事情可以讲得很复杂,但是我今天跟大家讲得简单一点。中国过去高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符合国际经验的,是人和自然。简单来讲,就是改革红利和人口红利。这是中国过去38年高增长的根本原因。改革红利,在80、90年代两轮改革,分别是在中国经济的低谷,现在中国经济再度进入低谷,一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要正在重启地三轮改革。关于人口红利,大家可以看关于中国的人口数据,核心看底下这两张图,因为人口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很多主要的特点,关于中国人口数据,大家核心记住两个数据非常的重要,第一个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条黄色的线是中国的人口增长率的线,1962年到1976年是中国人口出生高峰,随后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在70年代末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口出生率的断崖式的下降。所以大家记住,1962到1976年出生的这一批人是中国的主流人群,大家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简单一点,中国过去高增长,就是这一波人干出来的,过去十多年中国房地产黄金十年,就是这一波人买房子。最近大户型卖得好,就是这一波人换房子。1962年到1976年出生的这一批人是中国的主流人群。大家看右边那个柱状图,在90年代的时候,包括2000年初的时候,这波人多大年龄,二三十岁。人多、人年轻、人便宜,为中国提供了庞大的富有竞争力的劳动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个时代,中国储蓄率高、投资率高,经济高增长。那么问题来了,1962年到1976年出生的这一批人现在多大年龄?四五十岁。准确的来说,39岁到54岁,什么概念呢?就是再过六年,中国主流劳动力人群将会退出劳动力市场,中国将会告别传统的人口红利。所以大家看,那个柱状图的右侧就是黄色的部分,后边就是下面的那些年轻人接上去,要少很多。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在2012年中国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出现减少,一个结果是什么呢?大家看右下角这个图,中国农民工工资这几年加速的上来,然后中国的出口告别了高增长的时代,中国过去高增长核心是两个东西,外需的加工贸易和内需的房地产,我们看到中国过去支撑高增长的第一根支柱坍台了,就是由传统的人工红利支撑的加工贸易时代结束了。第二个关于中国人口的数据,大家记住有一点,有一个数据非常的观点,大家可以看一下,中国人口出生的低点是在1994年出现的,中国现在总的生育率是1.67%,一对夫妇平均生1.67个人,按照联合国的统计,一对夫妇生2.0个孩子保证代际的平衡,美国比我们过,日本比我们低。我们在94年看到了中国人口出生率的低点,这个数据为什么重要?因为大家记住,人口出生周期领先于房地产周期20年,今天生下来的这个孩子,将在20年以后构成对房地产的购买力。如果我们在94年看到了中国人口出生的低点,大家将会在20年以后看到中国房地产投资大的拐点。94年过20年以后在什么时候?2014年。在2014年中国房地产投资从年初的19.3%一路下滑,下滑的程度甚至超出了经济危机时的水平,而在2014、2015年中国并没有爆发经济危机,但是我们看到中国房地产投资从2014年的19.3%一路下滑到2015年年底的-0.9%,房地产投资跌掉了20多个点。在2014年发生了什么?我给大家报三个数,2014年中国买房人群开始出现这个状况,什么人买房子?20—50岁的人买房子,美国、欧洲、日本包括中国的经验表明,20—50岁是买房子的主流人群,20岁之前没能力买,50岁之后不需要了。20—35岁首次购房,35—50岁改善型住房。第二个数据城镇户均一套,出了一二线城市还有需求以外,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都饱和了。而大家不要忘了,三四线城市占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的70%,他们是房地产投资的大头。第三个数据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17.92%,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56.15%。而且我们还要考虑到,中国有2.77亿的农民工,如果你加上他在农村留守的子女和老人的话,按照家庭计算,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接近甚至超过60%。所以我们看到,中国房地产投资大的周期的拐点的出现,我们也看到了中国重化工业以钢铁、煤炭的产能面临持续的趋化为压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加工贸易的退潮,房地产大周期拐点的出现,中国已经永远告别了高增长的时代。

  接着我们讲一下对中国的未来房地产的市场,这个涉及到大家对未来中国房地产的配置。在去年6月份我们提出一线房价翻一倍,三四线涨不动的原因。判断房地产周期,根据我们多年的跟踪研究,大家可以讲很得很复杂,但是我跟大家讲得简单一点,房地产周期就是一句话,长期看人口,短期看金融。短期因为利率、首付比的调整,使得居民提前或者推迟购房的支出。长期看人口,人口流动的地方房价一定是涨的,人口流出的地方长期房价肯定是涨不动的。我们要预测未来中国房地产向何处去,我们可以换一个问题来问,未来中国人往哪里流动?未来大家房地产的购买应该买入人口流入的地方,而且流入的越多越吸引人的地方,而一定不要买那些未来人口流出的地方。那么未来中国人口往哪里流动呢?这个问题实际上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未来中国人口往大城市涌入,为什么?因为大城市里面有机会,精采。但是大城市也有很多问题,竞争压力大、交通压力大、空气不好。所以有人认为,那未来中国人会往中小城镇流入。为什么呢?因为那里空气好,生活的节奏比较悠闲。但是也有人会讲,中小城镇好不了,大家认为未来中国人往哪里流动?大家说说看。(回答:往杭州。)认为中国人将往大城市流动的,大都市圈流动的请举一下手。认为中国人未来将往中小城市流动的请拒收。我发现还有两次都没有举手。表明这些个问题还是处在纠结的状态。实际上这个问题确实很纠结,因为我们的公共政策这些年也经常摇摆,一会儿要搞大都市圈战略,一会儿又要搞中小城镇化战略。

  我们来做一个研究,我们研究了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10几个经济体,他的后房地产时代人口流动的情况。因为时间的原因我重点给大家介绍美国和日本,因为这两个经济体他有代表性,美国是人地关系不紧张,也是900多万平方公里,3.2亿人。日本是人地关系紧张,相当于一个半山东省,1.3亿人。我们来看一下,这是美国过去这几十年他的人口流动的趋势,大家可以重点看一下底下标红色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美国这种人地关系不紧张的国家,他的大的都市圈人口的占比是在不断的提升的,也就是人继续往大的都市圈进行迁移。大家看一下这是日本,日本的三大都市圈他的人口的占比,日本也是如此啊,人继续往大的都市圈进行迁移,大东京。韩国也是如此,大首尔,韩国五千万人一半多的人都在首尔地区。所以大家看,基本的规律是人继续往大的都市圈进行迁移。

  那么中国的是一个什么情况呢?我们来看这是过去五年中国人口的迁入迁出的情况,我们也是从东北东西部往中国的四大都市圈进行迁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川渝。2015年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对中国的房地产预测就变得简单了。今天因为是我们自家的方正的客户的策略会,我重点就跟大家九江这张图。这张图非常的关键,因此这些年我们就是靠这张图来预测中国的房地产的。什么地方的房价会涨,人口流入的,库存低的销售快的,库销比低的,大家看这是图的座厕,合肥、苏州、南京、深圳、济南、武汉、上海、大连,杭州还在北京的前面,杭州也会涨。左侧的这些都是过去这一年房价涨幅最高的地区,什么地方的房价涨不起来呢?大家看这张图的右侧,北海、呼和浩特、三亚、兰州、乌鲁木齐、沈阳、长春,库存高,人口流出,销得慢,这些地方房价是涨不动的。也就是说大家看到,如果哪一天中国再刺激房地产,卖出左侧买入右侧。这就是这一轮我们看到我们的一线房价是这么涨的,二线、三线跟我们看到的图表是基本接近的。

  那么正如刚才给大家介绍的,中国经济处在一个增速换挡期,处在一个L型,我们已经告别了高增长的时代,那么面临这样的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在2014年、2015年,我们是怎么应对的呢?我们是通过货币的放水。2014、2015年,中国货币出现了明显的超发,大家可以看这张图,黑色是中国的GDP增速,蓝色是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速,在2014、2015年,中国进入一个宽松的周期,我们看到是经济往下走的,但是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速是往上走的,缺口部分是什么?裂口部分是什么?裂口部分就是表明大量的货币并没有到实体当中去,钱去了哪里?钱推升了广义的价格的上涨,超发的货币。我们在2014年上半年股市的上涨,2015年下半年以来房市的商家,今年开年以来大宗商品、黄金的上涨,根本原因都是货币的超发,钱发多了,大家手里的钱都毛了。在这样货币超发的时代,什么人是吃亏的,拿现金的人是最亏的,为什么?比如说我们现在中国的CPI是1.9%,就是你不要说跟股市、房市、黄金比,你跟居民必须消费者比,综合商家都是1.9%,将近2%。我们一年期存款利率1.5%,我们说欧洲、日本负利率,中国已经负利率了。所以拿先进的人是很亏的,那怎么办呢?大家一定要做资产配置。我给大家打个比方,假如你能够在2014、2015年上半年炒股票,2015年6月份、5月份卖掉股票买房子,今年一开年你再炒点螺纹钢和黄金,你今年就不用去美国见巴非特了,巴非特得来中国见你。表明了什么?货币超发,广义价格的上涨。所以我们今年做了一个判断,2014、2015年是股市的大年,2015年下半年已经是房地产的大年,今年是商品的大年。所以我们在今年一开年,我们推黄金,部分的有色也是可以看的。这是我们对中国经济的给大家的一个交代。

  然后给大家讲一下政策。我们在2014年、2015年我们试图通过货币的宽松来拯救中国经济,但是我们看到经济是一路的下滑,而且我们看到了广义价格的上涨,股市、房市、螺纹钢、商品先后暴涨。毫无疑问,货币宽松是救不了中国经济的,那么中国的出路在哪里?我想出路在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供给侧改革。在去年提出了五大任务,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浙江是未来中国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的一个核心。

  那么去产能是去什么的产能呢?我认为关键是去国企的产能,因为在民营企业扎堆的地方,早就市场化出清了,浙江是一个民营企业扎堆的地方,在08、09年率先受到冲击,但是这几年在积极的进行转型,广东也是如此。但是我们看到国企扎堆的地方像东北,像西北,现在面临这转型的阵痛。所以去产能关键是去国有企业扎堆的那些地方行业的产能。

  去杠杆是什么呢?大家可以去看这张表,我们可以看一下这是中国的几个部门的他的杠杆率,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国政府的杠杆率在世界上是不高的,或者坦率的说,中国的政府是世界上资产负债表最好的。我们有4万亿的财政存款,3.2万亿美元的外储,而且土地、资源都是国家的,中国的政府有世界上最好的资产负债表。中国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也不错,杠杆也不高,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中国的社会保障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所以我们很多的储蓄是保障性预防性的储蓄。那么中国杠杆率最高的、债务最高的是哪个部门?是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但是企业是什么?企业是这个国家创造就业、创新、创造经济增长的主体。我们的实体企业背负了巨大的债务,这是为什么过去这几年中国经济持续低迷的很重要的原因。怎么办?去杠杆是一盘大棋,我们在2014、2015年,股票。2015年下半年房子,政策的导向似乎是想通过居民帮企业把债务背过去,但是似乎看下来效果并不理想。未来这个杠杆怎么去化呢?我们认为应该政府把他背过去,美国当年搞Q1,就是政府帮助企业把杠杆背过去,恢复实体企业的再出发能力。不能让居民背过去,因为居民还要帮你干消费呢。这是我们对杠杆的一个看法。

  刚才讲的都是存量,我们看到中国的重化工业,传统的行业,包括房地产面临这样那样的挑战,中国的增量在哪里?中国的希望在哪里?我认为未来中国最具潜力的地方就在消费和服务业。当大家有车、有房以后,当中国的住行消费升级高潮过去以后,大家未来要买什么?买健康、买快乐呀。所以中国的消费和服务业将会迎来大发展。我们可以看,韩国、美国这些经济体,都出现了工业化时代结束以后消费和服务业的大的发展。具体是哪些行业呢?金融、保险、商务、软件、信息、科研、休闲娱乐,教育、医疗、社保。这些行业未来都是好的,都是好的赛道,长期以后。所以我们对中国的服务业做了一个基准前景的预测,我们中国的服务业和消费的未来有很大的潜力,这是我们对未来的一个预测。

  我们来看一下当下,这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我们很遗憾的观察,中国的服务业在全球来看发展都是滞后的,中国服务业的增加值的占比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都是偏低的。我们再看中国服务业的竞争力,中国的货物贸易有巨额的贸易顺差,但是中国的服务业贸易有巨额的贸易逆差,总书记曾经在中央党校讲话提到,中国居民一年海外旅行支出1万亿。我们服务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是低下的。为什么中国的服务业竞争力这么低呢?大家可以看,这是中国各个行业投资的所有制结构。我们看中国的制造业,国有投资比重只占10%,中国制造业当中80%到90%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投资,我们来看中国的服务业,中国服务业投资当中,60%到80%是国有投资,所以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滞后、竞争力低下、效率低下。所以,我们很多的居民被迫的到海外进行支出,法到过年过节,中国老百姓(603883)到全世界去旅游买东西,买人家LV包、香奈儿也就算了,很多同志非常的过分,把人家马桶飘洋过海都背回来了。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些东西都生产不了吗?我认为关键就是要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国过去三十年的成功,是制造业开放的成功。中国未来三十年的成功,将是服务业开放的成功,这些行业未来都是好的。

  最后,给大家报告一下我们对大类资产的看法,股市、房市、债市、汇市、商品。

  第一个对于股票市场,我们在2014年的8月份提出五千点不是梦,在2015年的四五月份提出海拔已高风大慢走,在今年的1月4日我们提出休养生息,A股跌了一千点。随后,在两会前后,我们开始说要有修复行情,春季行情等等。站在现在这个时点,我认为对A股过度悲观肯定是错的。为什么?因为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对未来的市场我们有这么几点判断,供大家参考。第一个A股应该是主跌浪已经结束了,未来这个市场将是一个振荡市,而且这个振荡市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这是第一个。第二个2014、2015年仓位定胜负,2016年板块、个股定胜负。第三个下半年,我们认为有些行业大家是可以看的,跟国企有关的,跟供给端收缩的,周期性行业有关的,跟居民的消费升级有关的,这些行业也包括跟地缘政治变得紧张有关的,这些行业大家是可以去看的。这种振荡式下的结构性行情涨高不要去追,便宜的可以去买。这是振荡式结构性行情。

  第二个是对债市,我们看多国债,我们看多黄金,为什么呢?因为经济通胀下行,货币的宽松预期又重新起来。

  第三个对于房市。一路线房价上涨接近尾声,我们看好1.5线城市,以及大都市圈人口的流入是有空间的。

  美元,我们看阶段性尖顶,我们判断12月份美联储会有一次加息,第一美国基本面制成,第二个美国大选。对于商品,今年是商品的大年,原因是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填平所有的洼地,今年商品看上去便宜,而且再加上2014、2015年的暴跌。

  这是要跟大家报告的主要的观点。

  最后站在一个新的时点,我愿意传递一点正能量,增速换挡期,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只有10个干成了,但是我跟大家讲,这12个当中的一半都在中国的周边,日本、南韩、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文化、制度、区位、追赶的条件,甚至种族都很接近。我们认为只要中国能够痛下决心,重启地三轮改革,为改革背水一战,我们认为中国的前景是光明的。我们认为未来最大的机会、最大的希望就在中国,中国有13.7亿人,正在蓬勃的进行消费、升级和转型创新。美国3.2亿人,欧元区3.4亿人,日本1.3亿人,德国8000万人,南韩5000万人,中国台湾2300万人,全球70亿人,中国就有13.7亿人,最大的生意、最大的机会就在中国。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深信市场经济的历年已经在这个国家扎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了推动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改革是唯一的出路,改革也将造就资本市场。因此,让我们为改革干杯,谢谢。




  任泽平:目前手里拿现金的人是最亏的


  方正证券2016年中期投资策略会于7月17日举行。任泽平出席并发表演讲,这是任泽平加盟方正证券的首次公开亮相。他的演讲题目为“供给侧改革破冰”。

  新浪财经讯 方正证券2016年中期投资策略会于7月17日举行。任泽平出席并发表演讲,这是任泽平加盟方正证券的首次公开亮相。他的演讲题目为“供给侧改革破冰”。

  任泽平表示,中国经济处在一个增速换挡期,处在一个L型,我们已经告别了高增长的时代,那么面临这样的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在2014年、2015年,我们是怎么应对的呢?我们是通过货币的放水。2014、2015年,中国货币出现了明显的超发,大家可以看这张图,黑色是中国的GDP增速,蓝色是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速,在2014、2015年,中国进入一个宽松的周期,我们看到是经济往下走的,但是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速是往上走的,缺口部分是什么?裂口部分是什么?裂口部分就是表明大量的货币并没有到实体当中去,钱去了哪里?钱推升了广义的价格的上涨,超发的货币。

  我们在2014年上半年股市的上涨,2015年下半年以来房市的商家,今年开年以来大宗商品、黄金的上涨,根本原因都是货币的超发,钱发多了,大家手里的钱都毛了。在这样货币超发的时代,什么人是吃亏的,拿现金的人是最亏的,为什么?比如说我们现在中国的CPI是1.9%,就是你不要说跟股市、房市、黄金比,你跟居民必须消费者比,综合商家都是1.9%,将近2%。我们一年期存款利率1.5%,我们说欧洲、日本负利率,中国已经负利率了。所以拿先进的人是很亏的,那怎么办呢?大家一定要做资产配置。我给大家打个比方,假如你能够在2014、2015年上半年炒股票,2015年6月份、5月份卖掉股票买房子,今年一开年你再炒点螺纹钢和黄金,你今年就不用去美国见巴非特了,巴非特得来中国见你。表明了什么?货币超发,广义价格的上涨。

  所以我们今年做了一个判断,2014、2015年是股市的大年,2015年下半年已经是房地产的大年,今年是商品的大年。所以我们在今年一开年,我们推黄金,部分的有色也是可以看的。这是我们对中国经济的给大家的一个交代。 



  任泽平方正证券首秀讲了四件事
  方正证券2016年中期投资策略会于7月17日举行。任泽平出席并发表演讲,这是任泽平加盟方正证券的首次公开亮相。他的演讲题目为“供给侧改革破冰”。

  他认为,一、供给侧改革,深信随着供给侧改革破冰,中国经济的转型将会迎来曙光。也将会为资本市场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二、房地产,我们看到,中国房地产投资大的周期的拐点的出现,我们也看到了中国重化工业以钢铁、煤炭的产能面临持续的趋化为压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加工贸易的退潮,房地产大周期拐点的出现,中国已经永远告别了高增长的时代。

  三、货币政策,我们在2014年、2015年我们试图通过货币的宽松来拯救中国经济,但是我们看到经济是一路的下滑,而且我们看到了广义价格的上涨,股市、房市、螺纹钢、商品先后暴涨。毫无疑问,货币宽松是救不了中国经济的,那么中国的出路在哪里?我想出路在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供给侧改革。在去年提出了五大任务,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浙江是未来中国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的一个核心。

  四、大类资产配置,股市:这种振荡式下的结构性行情涨高不要去追,便宜的可以去买。这是振荡式结构性行。情。第二个是对债市,我们看多国债,我们看多黄金,为什么呢?因为经济通胀下行,货币的宽松预期又重新起来。

  第三个对于房市。一路线房价上涨接近尾声,我们看好1.5线城市,以及大都市圈人口的流入是有空间的。

  美元,我们看阶段性尖顶,我们判断12月份美联储会有一次加息,第一美国基本面制成,第二个美国大选。对于商品,今年是商品的大年,原因是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填平所有的洼地,今年商品看上去便宜,而且再加上2014、2015年的暴跌。




  任泽平:A股主跌浪已经结束了 便宜股票可以买
  方正证券2016年中期投资策略会于7月17日举行。任泽平出席并发表演讲,这是任泽平加盟方正证券的首次公开亮相。他的演讲题目为供给侧改革破冰。

  新浪财经讯 方正证券2016年中期投资策略会于7月17日举行。任泽平出席并发表演讲,这是任泽平加盟方正证券的首次公开亮相。他的演讲题目为供给侧改革破冰。

  他认为A股应该是主跌浪已经结束了,未来这个市场将是一个振荡市,而且这个振荡市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这种振荡式下的结构性行情涨高不要去追,便宜的可以去买。这是振荡式结构性行情。

  以下为任泽平演讲实录
  任泽平: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在美丽的杭州在G20之前,和大家就未来中国经济政策与资本市场和大家交换一些观点和看法。我报告的题目叫供给侧改革破冰,为什么用这样一个题目呢?因为大家知道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时代。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面,和今年的两会上,中央提出未来以供给侧改革为主。我们深信随着供给侧改革破冰,中国经济的转型将会迎来曙光。也将会为资本市场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所以,我们用这一个题目。

  我是在2014年当时下海的加盟到上来,在今年的6月5日加盟方正证券。所谓的大势研判主要是三个东西,经济、政策、市场。经济包括增长与通胀,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汇率改革,市场包括股市、房市、汇市、商品。我想就这几个方面先给大家讲一下观点,再讲一下逻辑。

  在2014年当时我是推三个观点新5%比旧8%好,5000点不是梦,改革牛。在2015年我也是推三个点,经济是L型,股市是海拔有高峰大曼走,在去年年终的时候我们提出一线放假翻一倍。在今年我们核心是要推三个观点,经济L型,这个观点也被权威人士所采纳,在今年成为一个主流意见。第二个改革是政治经济学,第三个股市休养生息结构性机会。我们看多黄金、国债以及部分的商品。这是今天给大家报告的主要观点。下面跟大家展开一下逻辑。

  第一个对中国经济的看法。

  中国经济我们可能用一个长期和短期的视角。长期的视角我们可能要清楚的认清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他的大的趋势。中国经济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未来的趋势、机会和挑战是什么?大家可以看这张图,大家可以看一下横坐标是人均GDP,纵坐标是经济增速。展示的经济体是德、日、韩、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大家可以看一下,所有的GDP大约都在1万亿美元前后告别了高增长的时代,2009年当时我刚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服务的时候,当时因为国务院领导布置给中心的一个研究任务,就是中国有没有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井。因为我们处在中等收入阶段,当时的人均GDP是6000多美元,我们现在是多少呢?是8286美元,发达经济体的门槛是12600美元。当时我们在中心研究这个任务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就是这张图给大家展示的,叫增加阶段较大,我们在2014年提出来。后来新一届中央经济体就用了这个判断,总书记讲到三期叠加的第一期增速换挡期就这么提出来的,这个不是我今天讲的重点,我今天要讲的重点是为什么要有这种判断,增速换挡,中国面临这个挑战,有多大有多难,成功的概率有多少。大家可以看这张表,二战以来,1945年打完仗和平了,全球开始追赶,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后发经济体,在过去的70多年展开了姿态不一的追赶,最终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跻身发展经济体俱乐部的有多少呢?12个国家,也就是说过去的这70多年,一百多个经济体最终迈入发达经济体行列是12个,成功的概率是10%。也就是说,90%的追赶经济体要么就没有起飞,要么就止步在中等经济收入阶段,这就是中国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那一定表明了收入的月只是表象,背后更深层次的是增长动力的转换,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由重化工业到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真正难的是这个。二更难的时候增长动力的转换,需要新一轮的改革开放。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就回到了经济学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经济为什么会增长?经济为什么会增长呢?这个事情可以讲得很复杂,但是我今天跟大家讲得简单一点。中国过去高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符合国际经验的,是人和自然。简单来讲,就是改革红利和人口红利。这是中国过去38年高增长的根本原因。改革红利,在80、90年代两轮改革,分别是在中国经济的低谷,现在中国经济再度进入低谷,一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要正在重启地三轮改革。关于人口红利,大家可以看关于中国的人口数据,核心看底下这两张图,因为人口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很多主要的特点,关于中国人口数据,大家核心记住两个数据非常的重要,第一个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条黄色的线是中国的人口增长率的线,1962年到1976年是中国人口出生高峰,随后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在70年代末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口出生率的断崖式的下降。所以大家记住,1962到1976年出生的这一批人是中国的主流人群,大家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简单一点,中国过去高增长,就是这一波人干出来的,过去十多年中国房地产黄金十年,就是这一波人买房子。最近大户型卖得好,就是这一波人换房子。1962年到1976年出生的这一批人是中国的主流人群。大家看右边那个柱状图,在90年代的时候,包括2000年初的时候,这波人多大年龄,二三十岁。人多、人年轻、人便宜,为中国提供了庞大的富有竞争力的劳动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个时代,中国储蓄率高、投资率高,经济高增长。那么问题来了,1962年到1976年出生的这一批人现在多大年龄?四五十岁。准确的来说,39岁到54岁,什么概念呢?就是再过六年,中国主流劳动力人群将会退出劳动力市场,中国将会告别传统的人口红利。所以大家看,那个柱状图的右侧就是黄色的部分,后边就是下面的那些年轻人接上去,要少很多。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在2012年中国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出现减少,一个结果是什么呢?大家看右下角这个图,中国农民工工资这几年加速的上来,然后中国的出口告别了高增长的时代,中国过去高增长核心是两个东西,外需的加工贸易和内需的房地产,我们看到中国过去支撑高增长的第一根支柱坍台了,就是由传统的人工红利支撑的加工贸易时代结束了。第二个关于中国人口的数据,大家记住有一点,有一个数据非常的观点,大家可以看一下,中国人口出生的低点是在1994年出现的,中国现在总的生育率是1.67%,一对夫妇平均生1.67个人,按照联合国的统计,一对夫妇生2.0个孩子保证代际的平衡,美国比我们过,日本比我们低。我们在94年看到了中国人口出生率的低点,这个数据为什么重要?因为大家记住,人口出生周期领先于房地产周期20年,今天生下来的这个孩子,将在20年以后构成对房地产的购买力。如果我们在94年看到了中国人口出生的低点,大家将会在20年以后看到中国房地产投资大的拐点。94年过20年以后在什么时候?2014年。在2014年中国房地产投资从年初的19.3%一路下滑,下滑的程度甚至超出了经济危机时的水平,而在2014、2015年中国并没有爆发经济危机,但是我们看到中国房地产投资从2014年的19.3%一路下滑到2015年年底的-0.9%,房地产投资跌掉了20多个点。在2014年发生了什么?我给大家报三个数,2014年中国买房人群开始出现这个状况,什么人买房子?20-50岁的人买房子,美国、欧洲、日本包括中国的经验表明,20-50岁是买房子的主流人群,20岁之前没能力买,50岁之后不需要了。20-35岁首次购房,35-50岁改善型住房。第二个数据城镇户均一套,出了一二线城市还有需求以外,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都饱和了。而大家不要忘了,三四线城市占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的70%,他们是房地产投资的大头。第三个数据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17.92%,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56.15%。而且我们还要考虑到,中国有2.77亿的农民工,如果你加上他在农村留守的子女和老人的话,按照家庭计算,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接近甚至超过60%。所以我们看到,中国房地产投资大的周期的拐点的出现,我们也看到了中国重化工业以钢铁、煤炭的产能面临持续的趋化为压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加工贸易的退潮,房地产大周期拐点的出现,中国已经永远告别了高增长的时代。

  接着我们讲一下对中国的未来房地产的市场,这个涉及到大家对未来中国房地产的配置。在去年6月份我们提出一线房价翻一倍,三四线涨不动的原因。判断房地产周期,根据我们多年的跟踪研究,大家可以讲很得很复杂,但是我跟大家讲得简单一点,房地产周期就是一句话,长期看人口,短期看金融。短期因为利率、首付比的调整,使得居民提前或者推迟购房的支出。长期看人口,人口流动的地方房价一定是涨的,人口流出的地方长期房价肯定是涨不动的。我们要预测未来中国房地产向何处去,我们可以换一个问题来问,未来中国人往哪里流动?未来大家房地产的购买应该买入人口流入的地方,而且流入的越多越吸引人的地方,而一定不要买那些未来人口流出的地方。那么未来中国人口往哪里流动呢?这个问题实际上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未来中国人口往大城市涌入,为什么?因为大城市里面有机会,精采。但是大城市也有很多问题,竞争压力大、交通压力大、空气不好。所以有人认为,那未来中国人会往中小城镇流入。为什么呢?因为那里空气好,生活的节奏比较悠闲。但是也有人会讲,中小城镇好不了,大家认为未来中国人往哪里流动?大家说说看。(回答:往杭州。)认为中国人将往大城市流动的,大都市圈流动的请举一下手。认为中国人未来将往中小城市流动的请拒收。我发现还有两次都没有举手。表明这些个问题还是处在纠结的状态。实际上这个问题确实很纠结,因为我们的公共政策这些年也经常摇摆,一会儿要搞大都市圈战略,一会儿又要搞中小城镇化战略。

  我们来做一个研究,我们研究了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10几个经济体,他的后房地产时代人口流动的情况。因为时间的原因我重点给大家介绍美国和日本,因为这两个经济体他有代表性,美国是人地关系不紧张,也是900多万平方公里,3.2亿人。日本是人地关系紧张,相当于一个半山东省,1.3亿人。我们来看一下,这是美国过去这几十年他的人口流动的趋势,大家可以重点看一下底下标红色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美国这种人地关系不紧张的国家,他的大的都市圈人口的占比是在不断的提升的,也就是人继续往大的都市圈进行迁移。大家看一下这是日本,日本的三大都市圈他的人口的占比,日本也是如此啊,人继续往大的都市圈进行迁移,大东京。韩国也是如此,大首尔,韩国五千万人一半多的人都在首尔地区。所以大家看,基本的规律是人继续往大的都市圈进行迁移。

  那么中国的是一个什么情况呢?我们来看这是过去五年中国人口的迁入迁出的情况,我们也是从东北东西部往中国的四大都市圈进行迁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川渝。2015年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对中国的房地产预测就变得简单了。今天因为是我们自家的方正的客户的策略会,我重点就跟大家九江这张图。这张图非常的关键,因此这些年我们就是靠这张图来预测中国的房地产的。什么地方的房价会涨,人口流入的,库存低的销售快的,库销比低的,大家看这是图的座厕,合肥、苏州、南京、深圳、济南、武汉、上海、大连,杭州还在北京的前面,杭州也会涨。左侧的这些都是过去这一年房价涨幅最高的地区,什么地方的房价涨不起来呢?大家看这张图的右侧,北海、呼和浩特、三亚、兰州、乌鲁木齐、沈阳、长春,库存高,人口流出,销得慢,这些地方房价是涨不动的。也就是说大家看到,如果哪一天中国再刺激房地产,卖出左侧买入右侧。这就是这一轮我们看到我们的一线房价是这么涨的,二线、三线跟我们看到的图表是基本接近的。

  那么正如刚才给大家介绍的,中国经济处在一个增速换挡期,处在一个L型,我们已经告别了高增长的时代,那么面临这样的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在2014年、2015年,我们是怎么应对的呢?我们是通过货币的放水。2014、2015年,中国货币出现了明显的超发,大家可以看这张图,黑色是中国的GDP增速,蓝色是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速,在2014、2015年,中国进入一个宽松的周期,我们看到是经济往下走的,但是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速是往上走的,缺口部分是什么?裂口部分是什么?裂口部分就是表明大量的货币并没有到实体当中去,钱去了哪里?钱推升了广义的价格的上涨,超发的货币。我们在2014年上半年股市的上涨,2015年下半年以来房市的商家,今年开年以来大宗商品、黄金的上涨,根本原因都是货币的超发,钱发多了,大家手里的钱都毛了。在这样货币超发的时代,什么人是吃亏的,拿现金的人是最亏的,为什么?比如说我们现在中国的CPI是1.9%,就是你不要说跟股市、房市、黄金比,你跟居民必须消费者比,综合商家都是1.9%,将近2%。我们一年期存款利率1.5%,我们说欧洲、日本负利率,中国已经负利率了。所以拿先进的人是很亏的,那怎么办呢?大家一定要做资产配置。我给大家打个比方,假如你能够在2014、2015年上半年炒股票,2015年6月份、5月份卖掉股票买房子,今年一开年你再炒点螺纹钢和黄金,你今年就不用去美国见巴非特了,巴非特得来中国见你。表明了什么?货币超发,广义价格的上涨。所以我们今年做了一个判断,2014、2015年是股市的大年,2015年下半年已经是房地产的大年,今年是商品的大年。所以我们在今年一开年,我们推黄金,部分的有色也是可以看的。这是我们对中国经济的给大家的一个交代。

  然后给大家讲一下政策。我们在2014年、2015年我们试图通过货币的宽松来拯救中国经济,但是我们看到经济是一路的下滑,而且我们看到了广义价格的上涨,股市、房市、螺纹钢、商品先后暴涨。毫无疑问,货币宽松是救不了中国经济的,那么中国的出路在哪里?我想出路在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供给侧改革。在去年提出了五大任务,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浙江是未来中国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的一个核心。

  那么去产能是去什么的产能呢?我认为关键是去国企的产能,因为在民营企业扎堆的地方,早就市场化出清了,浙江是一个民营企业扎堆的地方,在08、09年率先受到冲击,但是这几年在积极的进行转型,广东也是如此。但是我们看到国企扎堆的地方像东北,像西北,现在面临这转型的阵痛。所以去产能关键是去国有企业扎堆的那些地方行业的产能。

  去杠杆是什么呢?大家可以去看这张表,我们可以看一下这是中国的几个部门的他的杠杆率,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国政府的杠杆率在世界上是不高的,或者坦率的说,中国的政府是世界上资产负债表最好的。我们有4万亿的财政存款,3.2万亿美元的外储,而且土地、资源都是国家的,中国的政府有世界上最好的资产负债表。中国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也不错,杠杆也不高,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中国的社会保障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所以我们很多的储蓄是保障性预防性的储蓄。那么中国杠杆率最高的、债务最高的是哪个部门?是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但是企业是什么?企业是这个国家创造就业、创新、创造经济增长的主体。我们的实体企业背负了巨大的债务,这是为什么过去这几年中国经济持续低迷的很重要的原因。怎么办?去杠杆是一盘大棋,我们在2014、2015年,股票。2015年下半年房子,政策的导向似乎是想通过居民帮企业把债务背过去,但是似乎看下来效果并不理想。未来这个杠杆怎么去化呢?我们认为应该政府把他背过去,美国当年搞Q1,就是政府帮助企业把杠杆背过去,恢复实体企业的再出发能力。不能让居民背过去,因为居民还要帮你干消费呢。这是我们对杠杆的一个看法。

  刚才讲的都是存量,我们看到中国的重化工业,传统的行业,包括房地产面临这样那样的挑战,中国的增量在哪里?中国的希望在哪里?我认为未来中国最具潜力的地方就在消费和服务业。当大家有车、有房以后,当中国的住行消费升级高潮过去以后,大家未来要买什么?买健康、买快乐呀。所以中国的消费和服务业将会迎来大发展。我们可以看,韩国、美国这些经济体,都出现了工业化时代结束以后消费和服务业的大的发展。具体是哪些行业呢?金融、保险、商务、软件、信息、科研、休闲娱乐,教育、医疗、社保。这些行业未来都是好的,都是好的赛道,长期以后。所以我们对中国的服务业做了一个基准前景的预测,我们中国的服务业和消费的未来有很大的潜力,这是我们对未来的一个预测。

  我们来看一下当下,这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我们很遗憾的观察,中国的服务业在全球来看发展都是滞后的,中国服务业的增加值的占比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都是偏低的。我们再看中国服务业的竞争力,中国的货物贸易有巨额的贸易顺差,但是中国的服务业贸易有巨额的贸易逆差,总书记曾经在中央党校讲话提到,中国居民一年海外旅行支出1万亿。我们服务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是低下的。为什么中国的服务业竞争力这么低呢?大家可以看,这是中国各个行业投资的所有制结构。我们看中国的制造业,国有投资比重只占10%,中国制造业当中80%到90%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投资,我们来看中国的服务业,中国服务业投资当中,60%到80%是国有投资,所以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滞后、竞争力低下、效率低下。所以,我们很多的居民被迫的到海外进行支出,法到过年过节,中国老百姓(603883)到全世界去旅游买东西,买人家LV包、香奈儿也就算了,很多同志非常的过分,把人家马桶飘洋过海都背回来了。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些东西都生产不了吗?我认为关键就是要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国过去三十年的成功,是制造业开放的成功。中国未来三十年的成功,将是服务业开放的成功,这些行业未来都是好的。

  最后,给大家报告一下我们对大类资产的看法,股市、房市、债市、汇市、商品。

  第一个对于股票市场,我们在2014年的8月份提出五千点不是梦,在2015年的四五月份提出海拔已高风大慢走,在今年的1月4日我们提出休养生息,A股跌了一千点。随后,在两会前后,我们开始说要有修复行情,春季行情等等。站在现在这个时点,我认为对A股过度悲观肯定是错的。为什么?因为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对未来的市场我们有这么几点判断,供大家参考。第一个A股应该是主跌浪已经结束了,未来这个市场将是一个振荡市,而且这个振荡市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这是第一个。第二个2014、2015年仓位定胜负,2016年板块、个股定胜负。第三个下半年,我们认为有些行业大家是可以看的,跟国企有关的,跟供给端收缩的,周期性行业有关的,跟居民的消费升级有关的,这些行业也包括跟地缘政治变得紧张有关的,这些行业大家是可以去看的。这种振荡式下的结构性行情涨高不要去追,便宜的可以去买。这是振荡式结构性行情。

  第二个是对债市,我们看多国债,我们看多黄金,为什么呢?因为经济通胀下行,货币的宽松预期又重新起来。

  第三个对于房市。一路线房价上涨接近尾声,我们看好1.5线城市,以及大都市圈人口的流入是有空间的。

  美元,我们看阶段性尖顶,我们判断12月份美联储会有一次加息,第一美国基本面制成,第二个美国大选。对于商品,今年是商品的大年,原因是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填平所有的洼地,今年商品看上去便宜,而且再加上2014、2015年的暴跌。

  这是要跟大家报告的主要的观点。

  最后站在一个新的时点,我愿意传递一点正能量,增速换挡期,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只有10个干成了,但是我跟大家讲,这12个当中的一半都在中国的周边,日本、南韩、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文化、制度、区位、追赶的条件,甚至种族都很接近。我们认为只要中国能够痛下决心,重启地三轮改革,为改革背水一战,我们认为中国的前景是光明的。我们认为未来最大的机会、最大的希望就在中国,中国有13.7亿人,正在蓬勃的进行消费、升级和转型创新。美国3.2亿人,欧元区3.4亿人,日本1.3亿人,德国8000万人,南韩5000万人,中国台湾2300万人,全球70亿人,中国就有13.7亿人,最大的生意、最大的机会就在中国。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深信市场经济的历年已经在这个国家扎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了推动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改革是唯一的出路,改革也将造就资本市场。因此,让我们为改革干杯,谢谢。




  方正证券徐一钉:年内最具价值波段行情开幕
  方正证券(601901)2016年中期投资策略会于7月17日举行。,方正证券助理总裁徐一钉出席并发表演讲。

  方正证券中期投资策略会上,方正证券助理总裁徐一钉认为,中期看来,在利空因素阶段性出清、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货币政策有望迎来阶段性宽松的背景下,市场压抑已久的做多动能有望持续释放,年内最有价值的波段行情已经拉开帷幕。




  任泽平亮相方正证券策略会:房产最好机会在中国
  7月17日消息,在今天下午举行的方正证券2016年中期投资策略上,任泽平表示,今年股市将呈现震荡市行情,存在结构性机会,房地产方面,他认为最好的机会就在中国,看好1.5线城市和大都市圈的卫星城。

  在股市方面,他表示,风险是找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A股主跌浪结束了,接下来将会是相当长的震荡市。15年仓位定胜负,16年板块、个股定胜负。下半年可以看的行业有:贵金属相关、国企改革相关、供给端收缩相关、周期性行业相关、居民消费升级相关、地缘政治关系紧张相关。他强调,震荡下的结构性行情,涨高的不要去追,便宜的可以去买。

  债市方面,他表示看多国债和黄金,因为在经济通胀下行情况下,货币宽松预期重新起来。

  房地产方面,他表示,不建议投资海外房地产,最好的机会在中国,而一线房价上涨接近尾声,看好1.5线和大都市圈的卫星城。

  美元方面,他指出,虽阶段性见顶,但仍在强势周期。下半年美联储最多一次加息,大概率在12月份。
  他还指出,今年是商品大年,大宗商品的波动性加大,贵金属受益于避险和宽松,农产品受益于异常天气,有色、煤炭、钢铁受益于供给收缩。而受前两年大宗商品下跌的影响,今年整体而言商品还是便宜的。(新浪财经 彭苏平 发自上海)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