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招商局董事长秦晓谈证监会的无奈、债市和P2P乱象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原招商局董事长秦晓谈证监会的无奈、债市和P2P乱象

加入日期:2016-7-14 13:55:05

  原招商局集团和招行董事长秦晓,父亲秦力生是中科院党组前副书记,属于根正苗红的“红二代”。

  今天,秦晓在深圳表态,痛陈竞争监管导致债市乱象,加大信用风险;举平安集团为例说明监管协调困难;信息分割导致股灾期间,证监会无法有效监控和测度市场风险、监管空白掩盖了整个银行体系不良率的真实情况。

  而秦晓所举案例:对于伞形信托复杂结构化产品,通过各种渠道,让资金游走于银行、证券、保险之间,当前我们机构型的这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架构下,每个监管部门都认为自己监管的范围是合规的,但是没有一个部门能够穿透产品把握资金趋向,这个监管的空白造成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不正是当前万科纷争的真实写照。

  基于此,他支持一行三会改革成英国超级大监管模式。

  现行监管体制五大弊端
  监管弊端,秦晓将其概括为五条,第一个是监管竞争(最近周小川和拉加德对话使用“监管竞争”这新词);第二是信息分割;第三是协调困难;第四是监管空白;第五个是监管套利。

  秦晓用债市、平安集团、股灾、P2P等为案例,一一细陈。

  “监管竞争。监管竞争有共性的问题也有国家特性的问题,对于我们国家来讲他是一个内省的问题,监管部门被同时赋予这个行业的主管职能,相对来说,一个体育队裁判有监管的责任,裁判不关心输赢,球队是要输赢的,这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很难整合在一起。当你把这个交给他们的时候他有一种诱因,我把监管的行业搞大搞强,在中国搞大搞强话事权会大、影响力会大,下一步可能跟晋级提升也是有关系的。好几年前谢平也讲过,每一个监管部门都有一个做大做强的想法,这是我们碰到一个制度性的问题。所以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一会儿踩油门、一会儿踩刹车,两个冲突职能有关系,这是可能会造成监管竞争而淡化了监管本身最重要的职能。

  比如债券,债券市场有四个主管部门或者是监管部门。财政部是政府债券,证监会是公司债[0.02%],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是银行系统的中央票据、金融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国家发改委是企业债,四个部门会相互竞争,熟悉债券市场的人都了解这个过程。首先一家降低门槛,然后竞相降低发债的门槛,这使得我们债券发行量从去年6月开始飙升,加大了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一放松了这个口子就开了,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竞争监管的现象。

  协调困难,因为监管部门的理念、目标、方式和执行均存在差异,具体说每个行业的风险偏好度是不一样的,他的考核重点也是不一样的,那就存在差异。如果我们平行三会之间的竞争会使得监管协调变得更为困难。

  后来国务院在2013年成立了一个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实际上这是虚设的,因为他自己已经在提前去规定“这个联席会议不改变监管体制,不替代、不削弱有关部门现行职责,不替国务院决策,重大事项按程序报国务院。就没有什么特大的功能和决策的权利,没有因为设立这么一个部际联席会议而有所改善。

  协调困难,以平安集团为例,他覆盖了三个行业,保险当然是他的主行业,实际上寿险和财险都有,银行有平安银行他在他的网站上写着投资,但是你去看基本上是非银行金融业务。证券、信托、资产管理这样的情况。这几个分由不同的监管部门监管,比如说银行受银监会管理,保险受保监会管理,信托受银监会管理,证券受证监会管理。这三个部门要为他这一个公司去协调,难度就比较大了。

  信息分割,分业监管体系造成了金融统计信息的分割,信息充分流动是现代金融非常重要的条件,我们都是一些局部的、碎片化的、或者缺乏整体的数据持有者,很难对信息风险进行识别并提供应对的措施。基于不完整的信息,监管决策可能会做出来对经济体带来极大伤害的决策,去年的股灾就是典型的例子。

  去年的股灾中,证券公司通过外接系统进入股市的场外配资来源复杂,有银行、信托等持牌的金融机构受银监会监管,有民间配资的部分受到地方金融办监管,资金通过配资账户、信托、理财资金池等层层嵌套,导致证监会作为一个证券市场监管机构无法清楚地了解进入证券市场的杠杆资金总量,从而无法有效监控和测度市场风险。

  出事以后,证监会不得不基于不完全的信息对场外配资采取行政事清理,其代价是杠杆资金离场,股价螺旋式下跌,投资者竞相抛售股票,最终导致场内杠杆资金平仓,A股市场的流动性迅速枯竭。这是一个硬着陆的办法,不是软着陆的办法,泡沫需要着陆,我们不去讨论怎么产生泡沫,我们只是说泡沫出现以后,如果信息充分他会慢慢让他软着陆。简单一个处理就是会造成硬着陆。

  下一个问题是监管空白,当前我国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投资者或者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影子银行业务、创新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监管空白,不知道谁在监管。比如P2P这类创新借贷平台目前由各地方的金融办负责审批,这样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共存,金融办因地而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银监会不能完全掌握情况。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空白,掩盖了整个银行体系不良率的真实情况,可能误导我们对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研判。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麦肯锡做出了一些观点,中国的总债务是GDP的250%—280%,而且主要集中在非金融企业。他从这个框架里面引申出不良来偷换了两个概念,我不赞同IMF和麦肯锡的估算,仔细看他不是一个很严谨的算法,他对中国债务的关心、担忧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你要严格按照规范来说,第一个他们用总债务替代了中国未偿付贷款总额,这个差距很大的,银行未偿付贷款总额大概100万亿,总债务是GDP的250%,GDP10万亿美元你可以算这两个是250%,这个差得很大。总债务和未偿付贷款不是一个概念,他把两个都移过来。所以,第一个是方法论有问题,第二个我觉得是高估了。但表外的影子银行不良率是我们一个未知而且可能会酝酿的风险。

  现在的监管框架难以应对当前金融机构混业化,交易的跨市场化,银行业务表外化,资本流动网络化的趋势。对于伞形信托复杂结构化产品,通过各种渠道,让资金游走于银行、证券、保险之间,当前我们机构型的这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架构下,每个监管部门都认为自己监管的范围是合规的,但是没有一个部门能够穿透产品把握资金趋向,这个监管的空白造成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题外话:宝能举牌万科正是如此)
  还有一个是监管套利,因为分业管理政出多门,容易导致同质业务监管标准不一致,引发监管套利,哪儿的标准松我去哪去获取批准。这不利于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例如信托公司归银监会管,而基金子公司受证监会监管,两者从事信托业务受到监管和资本要求充足率要求差异非常明显。监管套利使得基金子公司低或者没有要求,资产规模和数量极速上升。今年5月证监会才出台基金子公司资本要求的征求意见稿,这是一个典型的监管套利的案例。

  两步走合并一行三会
  按照惯例,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每隔五年召开一次,上一次召开是在2012年,本次会议按规定是在2017年举行。会上对中国下一步系列重大金融改革问题定下基调,并公布相应的机构改革等重大举措。

  为了推进监管机构改革,防范新时期的金融风险并维护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等,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有可能提前召开会(原计划2017年召开)。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看来,金融体制改革的难点在于,受到部门利益的巨大阻碍,形成“都认为需要改革,但都不认为自己要改”、“抽象改革不反对,具体改革不同意”的局面。

  目前,全球有三种主流的金融混业监管模式,一是美国多头监管模式,分业监管之上再设金融稳定委员会,其中央行主导;二是英国超级大监管模式,央行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合并成一个超级大监管机构;三是澳大利亚的双峰模式,即“三会”合并成立新的金融监管机构,与央行共同监管,即“双峰”监管模式。

  对全球主流监管模式,秦晓一一做了对比。

  秦晓首先排除了单一的超级央行模式:“货币政策和监管的职能相互冲突,这个基本上在全球都是分开的。当前这么庞大的金融体系,即使回到超级央行模式,也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设立各种委员会进行功能监管,他们将要分工合作,否则你也会面临更大的协调困难,产生更多的监管空白。”

  其次排除金融协调委员会一行三会,“现在什么都不弄,上面搭一个金融协调委员会,可能比现在的权力更大一些。这是一个“叠床架屋”,在中国很难成为一个常设的决策机构。表面上看也和美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比较类似,实际上美国的情况非常复杂,金融监管当中还有财政部的概念,我们没有财政部的概念。美国有一些特殊的情况,过去联邦制,有些东西先有了地方政府,先有了地方的一些法,所以我们不好学他。但是他的缺点我们看得很清楚。而且这个一行三会还具有比较强的分业管理特征,另外也没有提出来行为监管,这个方案并不是个好方案。”

  换言之,美国模式可能政治上很容易通过,但是要求监管的专业度高,而且互相制衡,同时你怎么去解决复杂性、碎片化的严重程度,比如怎么解决协调困难相互抵消的问题,很难。

  权衡之下,秦晓推崇英国模式,在理论上比较完善,比较符合“宏观审慎”,也符合混业经营和综合监管的要求,同时具备“功能监管”的特征,可以较好解决监管竞争和监管套利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协调成本。

  即央行+行为监管局:将三会的审慎管理并入央行,同时成立行为监管局,合并以后央行下设金融政策委员会和审慎管理局,金融政策委员会还是负责货币货币政策的,审慎管理局负责宏观审慎,也包括微观审慎。央行还负责提供金融基础设施监管和金融业的综合统计。行为监管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独立的,他有利益冲突,必须在大的框架中实际上和央行相对独立。

  “这个实际上也是一个大央行的结构,只是把行为监管拉出来了。”

  当然,由于监管改革难度很大,秦晓建议分步实施。第一,加强监管协调,将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移交央行,以“一行两会”或设立金融协调委员会的方式,先建立过渡模式。第二,在完善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功能监管和强化行为监管,最终形成“央行+行为管理局”的模式。

  TAG:当前进展
  当前,央行正寻求修订相关法规,推动金融业综合统计改革及统计信息跨部门共享,探索编制全口径的金融业资产负债表。

  央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今年3月宣布,决定在天津、广东、浙江、安徽四省市开展金融业综合统计试点工作。央行会继续推进目前四省市金融业综合统计试点,未来扩展到全国。(山.石.观.市.曹.山.石)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