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题:
改革有序推进 减税红利初显——透视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首月税单”
新华社记者韩洁、程士华、席敏
2016年5月1日起,覆盖最后四个行业的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5月度过开票关,6月1日至27日顺利闯过首个申报“大考”,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这场覆盖1100万户纳税人的“营改增”攻坚战已在全国稳步有序铺展开来。
随着营改增新增纳税人纷纷亮出“首月税单”,改革释放出怎样的红利?对企业影响几何?记者采访了有关企业负责人和权威专家。
减税效果初显 小规模纳税人最受益
记者了解到,目前房地产、建筑和生活服务业企业均已完成营改增后的首次报税,新增季度性报税的金融业和小规模纳税人也从7月1日起迎来首次申报期。
周海滨和妻子在山东省东营市开了一家私房菜馆。刚报完税的他算了一笔账:今年4、5两月餐馆营收57.6万元,营改增前需缴纳5%的营业税,即2.88万元。改革后按3%征收率缴税,只需缴1.68万元。“少缴的1.2万元钱可增加到餐馆投入中,也能为顾客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
此次营改增令数量众多的新增小规模纳税人直接受益,税率由原营业税时的5%改为增值税3%的征收率,且计税依据由含税变为不含税,税负下降约40%。
相比之下,营改增对一般纳税人的利好并非“唾手可得”。以酒店餐饮业为例,一般纳税人从营业税5%的税率变为增值税6%的税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能否取得足够的进项发票进行抵扣关系到企业税负的增减。
浙江丽水华侨饭店有限公司去年营业额7000万元,上交税收340多万元。财务部负责人王志鹏说,今年5月份公司营业额580万元,按6%税率计算,增值税销项税34.8万元。但减去水电费用和客房用品开支可抵扣进项税14.4万元,实际缴纳税款20.4万元,综合税收负担率只有3.5%,相比营业税少交8.6万元,预计全年度可减税100多万元。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胡怡建说,从备战到全面推开试点,短短几个月时间,空前复杂艰巨的营改增攻坚战稳步有序推进,减负效应也开始在用好政策、准备充足的企业身上显现。“在当前经济背景下,通过营改增降低成本、减轻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走出低谷,是全面深化改革整体背景下的一个示范。”
衡量税负变化 应放眼更长时间轴
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初期,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减负。营改增前几年在上海等地的探索表明,应放眼更长的时间轴衡量税负变化,同时要区别“企业税负”和“行业税负”。
西藏乔穆朗宗酒店投资有限公司上月申报5月份增值税及附加税费共计120919.37元,比改革前多缴税13016.61元,税额上涨12.06%。分析原因,主要是该企业5月份发生的电费支出尚未从销售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抵扣税额不多。
同样,湖北省赤壁市春泉庄温泉度假酒店财务管理人员曾蒲云也感到遗憾:“得知营改增后酒店一次性用品采购可以抵扣进项税,整个财务室的人肠子都悔青了。2015年年底,酒店囤积了大量一次性毛巾牙刷等酒店常用品,若是现在购进,可以抵扣不少钱啊!”
毕马威北京分公司税务合伙人沈瑛华说,营改增启动之初,企业熟悉税制需要一个过程,短期经营行为可能影响税负水平,如税额管理系统尚不完备、采购系统仍在调整等特殊因素,会导致企业无法当期抵扣从而短期增加税负,因此衡量企业税负变化应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轴来看。
胡怡建说,营改增要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行业税负不同于企业税负。评估减税效应,应关注营改增对整个产业、特别是下游减税的效应,着眼于全产业链条的税收负担。据测算,试点企业每减税1元,下游企业要减税2到3元。
倒逼企业改革 未来比拼的是管理
过去两个多月,通过与营改增的首次“亲密接触”,不少企业感慨“全面增值税”时代,未来企业比拼的是管理。
“民营企业在这次营改增中面临很大压力。”湖北新八建设集团的总会计师蔡诗发说,以前公司在项目票据管理上很不规范,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如果不能获取足够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势必加重企业税负,也倒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
“实行增值税税制,意味着进项税额抵扣越多、减税幅度就越大。”新疆和田市阿尔坎房地产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买吾兰艾买提从试点中获得启发:营改增允许精装修费用作为进项抵扣,意味着以高档住宅为主的产品线将明显获益。这会引导房地产企业从简单的开发销售,转型为精装修、商住并举,对企业财务管理、经营规划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沈瑛华认为,企业税负的降低需要自身提高税务管理水平,未来企业要比拼的是增值税管理,需要靠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改变采购模式来降低税负。客观来看,企业对应当抵扣的进项能够取得80%左右的专用发票已经是管理水平很高了,应抵尽抵仅是理论上可行。
“企业不能就税负论税负,有的企业虽然账面税负看起来上升了,但利润也是上升的,这就是增值税税负转嫁的作用。”沈瑛华强调,有经验的企业管理者不仅看税负变化,还要看企业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只要利润增加、现金流更为充裕,税负反而不重要了。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