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评价英国退欧:将开启比1987年“黑色星期一”更黑暗的时期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格林斯潘评价英国退欧:将开启比1987年“黑色星期一”更黑暗的时期

加入日期:2016-6-25 11:39:32

  导读:
  格林斯潘评价英国退欧:将开启比1987年黑色星期一更黑暗的时期
  英国为什么退欧 你所不理解的一切 原版《纸牌屋》早告诉你了
  英国退欧信息量太大?9个问答秒懂
  英国退欧后一大黑天鹅:美联储7月降息

  格林斯潘评价英国退欧:将开启比1987年“黑色星期一”更黑暗的时期
  周四,英国民众以51.9%的投票支持率选择退出欧盟。现年90多岁的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评价此事件称,英国选择退出欧盟将带来比1987年10月股灾更黑暗的时期。

  格林斯潘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英国退欧将带来不可磨灭的剧烈影响,没有哪次事件可以比它更严重。

  他称:“自我就职于公共事业以来,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糟糕的时期。没有什么事情像它一样,包括1987年10月的那场危机,当时道指创纪录地下跌23%。我认为那次是所有未来问题的根源所在。而这此事件也会产生无法消退的剧烈影响。”

  1987年10月19日,又被称作“黑色星期一”,全球股市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带头暴跌下全面下泻,当日道指下跌22.5%,5000亿美元从股市上蒸发。从而引发金融市场恐慌, 随之而来的是1980年代末经济衰退。

  周五,伴随英国公投“退欧派”获胜,美股大幅低开,道指盘初跌538.21点或2.99%。目前欧美股市一片惨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573点,跌幅扩大至3.18%;标普500指数已经抹去今年全部涨幅衡量标普500指数隐含波动性的VIX指数上涨了41.68%,达到24.44的高位。。

  德国DAX指数更是跌700点,跌幅6.82%。新兴市场中,巴西股指跌去1734点,跌幅3.36%。


  但格林斯潘也表示,欧洲央行能做的有限,因为像是实际收入停滞这样的根本问题,并不容易解决;“货币政策能做到的有限,但我们的问题是根本的财政问题”,这在美国和所有主要欧洲国家都存在。

  但导致这一问题的部分原因在于发达国家都在迅速老龄化,令政府以福利形式的开支比率不断增加。(华尔街见闻石萌 )



  英国为什么退欧 你所不理解的一切 原版《纸牌屋》早告诉你了
  写在前面--解答关于英国退欧的三个困惑
  1,谁欺骗了投资者,说好的肯定留欧呢?

  2,为什么会有退欧公投?

  3,相处26年了,怎么会是一言不合就离婚?


  视频:英国为什么退欧,原版《纸牌屋》告诉你了
  The Great Deception p.568
  That such an unnecessary and irrational project as building a European superstate was ever embarked on will seem in future years to be perhaps the greatest folly of the modern era. And that Britain, with traditional strengths and global destiny, should ever have become part of it will appear a political error of the first magnitude.
  --Margaret Thatcher, Statecraft: Strategies for a Changing World, 2003.

  人们未来会看得比较清楚,建立欧盟这样一个超国家机构可能是现代历史中首屈一指的既不必要也不理智的行为。英国这样一个既拥有传统实力,又负有全球使命的强国,曾经成为欧盟的一部分这件事将是英国能犯的最大量级的政治错误。

  --撒切尔夫人,《治国之道:改变世界的策略》,2003年
  1,谁欺骗了投资者,说好的肯定留欧呢?
  英国退欧是政治和经济问题,为什么本号要写这个主题,因为围绕这件事的预判、猜测、报道,深深伤害了投资者。

  北京时间2016年6月24日中午十一时许,距离预定的出结果时间还有3小时,BBC已经提前告知市场,退欧派胜出。


  而在上午9点半到10点,美国期货市场已显示,资本市场认识到,英国不会退欧恐怕只是美好的期望了。到12点,美国三大指数期货暴跌5%(平时较大振幅的3倍),香港恒指振幅近1400点(股灾时振幅的2倍)。

  投资者的损失比资本市场的振幅更大。媒体“大惊”,机构“大惊”,投资者大惊。

  为什么,主流媒体和机构在事先不把准确情况告诉投资者,而在事后让投资者承受损失?
  为什么,在公投之前的数月内,没有媒体和机构正式给出过大概率会退欧的判断,直到公投前两周,才有一些“如果退欧资本市场会受多久影响”的报告和报道?

  为什么,一系列资本市场和金融界大佬对“千万不要退欧”主题的阐述,指向的是对投票民众的警告,而不是对投资者的警告?

  为什么,无论是在6月16日之前,还是在当天工党后排女议员遇刺之后,机构和媒体都信誓旦旦的说,退欧概率很小?

  为什么,几个月的民调统计,除了6月16日之前的一周,说部分民调显示退欧派首次领先外,多数民调一直在说留欧派领先,反应市场情绪的赔率指数更是显示退欧概率仅有1成?
  是谁让主流媒体、机构、民调声音一致,导致市场中投资者都被麻痹?
  这些欺骗投资者的人,就是建制派。

  (建制派是政治经济学术语,本在媒体中不常见,为了阐释2016年美国大选特朗普的异军突起,建制派和政治正确开始被美国媒体反复提及,经过“舶来效应”,国内少数投资者开始通过知乎等平台见到“建制派”这个概念。)
  2,为什么会有退欧公投?
  2016年民主的退欧,1990年不民主的留欧政变
  原版《纸牌屋》的真实故事背景现在可以讲了。

  北京时间2016年6月24日下午三时许,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辞职。

  卡梅伦并没有说要为退欧承担责任,他说,英国人民的意志必须得到尊重,英国需要新的领导,与欧盟的谈判需要在新首相的带领下进行。他将留任三个月,国家需要一段稳定期,选出新首相。

  这一幕,都源于26年前的1990年11月,撒切尔夫人被党内议员逼宫辞去首相职务这件事。这场当时让人错愕不已的政治地震的起因,就是保守党内对英国与欧洲未来关系的不同路线的斗争。搞掉撒切尔夫人是给阻挡英国全面融入欧盟的政治力量的一个下马威,从此以后再无一线政客敢明目张胆主张英国走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撒切尔夫人既定的欧洲政策被扭转了(这里面说一句,撒切尔的欧洲政策并不是孤立于欧洲,而是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并影响欧洲事务的策略,跟亲欧派通过消解自身来“融入”欧洲的策略完全不同)。

  但这里面的问题是,撒切尔夫人的政治路线和外交路线,是经过选民三次确认而赋予的。亲欧派根本无力在选举和公开辩论中打败撒切尔夫人。那么亲欧派能做的,就只能通过阴谋和暗箱操作,通过非民主的方式暗度陈仓,把英国绑上欧洲的列车。这么做从短时间内看是成功的,但从深层次上说,埋下了今天亲欧派覆灭的种子。一旦开放普通选民的表达权,英国和欧盟关系就不再是只能由少数精英在纸牌屋里操弄的阴暗游戏。

  了解历史才能展望未来,太阳底下无新事。为了还原历史现场,让读者对今日英国公投的起点有一个直观切近的印象,股市风险与机会研究为您搜集整理了原始的视频资料,希望当英国脱欧的影响在全球渐次展开的时候,能清晰得抓住其起源和当时政策辩论的主要逻辑。

  1980年代中后期,撒切尔夫人内阁的核心成员,地位仅次于首相的外交大臣杰弗里·豪爵士开始在欧洲政策上反对撒切尔夫人,因为其资历老,人脉深,很快就成为党内反对撒切尔夫人的核心。

  杰弗里·豪的关键一步是辞去外交大臣职务,杰弗里·豪辞职时,在议会发表了长篇演说(1990年11月13日),手中的讲稿厚达数十页。杰弗里·豪表示,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不是因为与首相政见(Policy,政策)不同而辞职的内阁阁员。这是一句反语,现场哄堂大笑。杰弗里·豪恰恰是与首相撒切尔夫人关于涉欧洲政策/涉欧共体政策有根本分歧而辞职,杰弗里·豪指出,就欧共体单一货币政策,他的政见与撒切尔夫人完全相左,杰弗里·豪要加入欧共体单一货币机制,而撒切尔夫人不同意。后来英国加入了欧洲货币稳定机制(欧共体单一货币机制的雏形),1992年,因为被索罗斯做空英镑,英国被迫退出了欧洲货币稳定机制。

  亲欧派的下一步是党内逼宫,要求撒切尔夫人下台,重新选举新的党魁,同时联手工党,让工党出面在议会向撒切尔夫人施压,发起对首相的不信任案。

  11月22日,撒切尔夫人在议会发表了著名的也是最后一次演讲,之后同意辞职并于11月28日离任。


  这就是保守党先出现党内叛徒,与反对党勾结更迭党魁和首相的政变过程。

  至于杰弗里·豪是怎么阴谋算计撒切尔夫人,并发动政变的具体过程,看官们可以去看原版《纸牌屋》(小说而不是电视剧)。


  《纸牌屋》小说是撒切尔夫人政府的幕僚长迈克尔·道布斯1989年所作,这里House of cards暗指“House of Common”(即众议院)。故事的背景被设定在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首相的最后阶段。聚焦在前保守党秘书长身上,他跟随了一位非常渴望成为新首相的政客。BBC版迷你英剧纸牌屋的开头则设定为撒切尔夫人刚刚下台。

  3,相处26年了,怎么会是一言不合就离婚?

  因果报应:1990年的政变确保留欧,到2016年的民主公投退欧
  从撒切尔夫人执政11年的充分博弈,到撒切尔夫人下台后26年英国公众充分体会欧盟带来的好处和各种问题,得失厉害双方都很清楚,尤其是本次公投中主张脱欧的主力中老年人,就是经历过撒切尔夫人时期走独立自主路线,把英国带入战后空前的繁荣和强盛的那一代人,哪里会相信“脱欧就完蛋”这种鬼话。英国公投脱欧以后,主流媒体和各路砖家编排出各种理论来解释或掩盖这一令人尴尬的事实,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一言不合就离婚”理论。事实上,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加入欧盟带来的坏处越来越显现,通过2010年欧债危机、2014年以后的难民危机渐次放大,而长期呆在欧盟带来的各种好处,在选民眼里都越来越成为画饼。忽悠人上船以后,纸牌屋里面的人到底是什么货色,毕竟还是会暴露的。所以选民从2010年大选周期以后,对退欧问题的真实态度,越来越显示在历次全国性选举之中,而各主流政党也必须对真实民意做出反应,否则就是全清台,让能代表选民意志的新兴政党登上历史舞台。看不到英国民意这么多年来稳步而坚定的变化,不承认留欧给英国人民带来的巨大风险,才会出现“一言不合就离婚”之类的鸵鸟解释模型。

  总结一下本文的观点。当初英国建制派,尤其是保守党亲欧派,用不光彩的手段迫使撒切尔夫人下台,确保英国深度融入欧盟,26年后,对比了远离欧洲和留在欧洲的民众,用民主的方式离开了欧洲,剪断了建制派的脐带,消除了后门,干掉了特洛伊木马,也让当年政变的始作俑者英国建制派彻底泡沫化,在英国政坛失去位置。

  撒切尔夫人说过,我在大选中从来没有输过。在1990年11月22日的最后一次议会演讲中,撒切尔面临下台时依然高调强调:我们(保守党)必将赢得第四次大选。

  人民没有让她下台,是党内让她下台。

  26年后,人民用民主让英国建制派下台。

  ------------分割线------------
  正文--告诉你英国退欧的原因
  
  “在我生活的岁月中,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来自欧洲大陆,而所有的解决方法都来自全世界说英语的国家。”

  --撒切尔夫人
  英国公投退欧。

  这是全世界建制派的丧钟,与建制派利益紧密绑定的资本市场怎么能够不惊恐万状。

  前些天本号在组织对26年前撒切尔夫人在英国议会最后一次演讲的翻译时,时时碰到这样的疑问,英国真的会退欧吗?

  一、英国退欧的原因:26年前注定的退欧前景
  实际上,英国退欧的前景,早在26年前就注定了。

  1990年11月,在撒切尔夫人所在的执政党保守党内部出现了叛徒的情况下,反对党工党趁势发起对撒切尔夫人的攻击。工党与保守党内挑战撒切尔夫人的叛徒联手要求撒切尔下台。

  11月22日,撒切尔夫人在国会发表了当时很著名,26年后在英国以外几乎无人知晓、无人记得的著名演讲。

  撒切尔先系统回顾了她执政11年半的成绩,然后系统论述了欧洲(欧共体)的问题,保守党和工党对待欧洲/欧共体截然相反的政策导向和原则立场。

  英国利益与留在欧盟中的核心冲突点包括--
  1,不公平的补贴和中央集权带走英国的就业机会。

  2,欧盟带走大量利益,工党政策与留在欧盟绑定,却不保护英国利益。

  3,单一货币和单一汇率是开后门的联邦制,破坏英国主权。

  在这次演讲中,撒切尔夫人完全压倒工党一众人,更是在中途辩得兴起,大声笑着说,“I am enjoying this”,意译过来就是,我太爽了,你们完全不是我的对手。

  Now where were we I am enjoying this.
  现在我们说到哪儿了?我都在享受这个辩论了。

  仅摘取几段--
  1,坚定反对补贴,坚定反对中央集权,他们带走就业机会
  在过去的11年里,这个政府对欧洲和英国的未来的未来有一个清晰而坚定的愿景。源于我们对议会民主的根深蒂固的依归,是对经济自由、企业、竞争和自由市场经济的信任。欧洲没有哪个政府如此坚定的反对补贴,对工业和保护主义的国家救助,不必要的管制、官僚主义以及以各国议会为代价的不断增加的不受监管的中央集权。欧洲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像我们这样坚定的反对过。

  我们与试图把新的负担和对行业的限制做斗争,如社会宪章,它将带走就业机会,特别是兼职工作。对我们来说,共同体的部分目的是拆除贸易壁垒,消除不公平的补贴,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欧洲内部和与外部世界的贸易扩张中受益匪浅。

  2,保守党毫不犹豫的为英国争取利益,工党坐视英国人的权利逐渐消失
  尽管有上述为欧洲所做的一切,我们也从不犹豫地为英国的利益服务。英国人希望在欧洲有一个公平的交易,特别是在欧共体预算贡献率的问题上。我们 拿回来近100亿英镑,要是在工党的执政时谈判的条约安排下,这些钱原本会被支付给欧共体。

  事实上,工党有什么样的愿景吗?没有,反对党的领导人的意思是没有。工党希望的是一个存在各种补贴的欧洲,存在各种社会主义的限制的欧洲,存在保护主义的欧洲。他们想要这样的结果,因为这是他们希望管理或者毁掉这个国家的方式。

  工党议员准备捍卫英国议会的权利吗?不,对所有工党议员来说都是如此。对他们来说,全是妥协,“眼不见为净”,“明天再说”,“它可能会自行解决”,希望英国人民不会注意到所发生的事情对他们的影响,以及英国人的权力是如何逐渐消失的。

  3,反对欧洲央行,单一货币背后是带后门的联邦制
  通过合作愿意和实际措施欧洲才会是最强的,而不是强迫或官僚的梦想。

  但如果我是首相,就不会有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欧洲中央银行,至少要对所有国家的议会负责。这种带有一个不需负责的中央银行的欧洲的观点是非民主的,从所有成员国议会中拿走权力。一个单一的货币,一个货币政策和利率,是在拿走我们所有的政治权力。保守党布莱比地区议员(劳森先生)在单一货币的建议做出后的第一次演讲中说,单一货币事关欧洲的政治,是关于一个带后门的联邦制的欧洲的问题。所以我会考虑一下议Bolsover地区议员的建议。现在我们说到哪儿了?我都在享受这个辩论了。

  演讲结束后,撒切尔离开了议会。

  当晚,后世称为《纸牌屋BBC版》在BBC播出。

  二、1990-2003-2016:三个十三年
  1990年之后的13年后,2003年,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Statecraft: Strategies for a Changing World》(《治国之道:改变世界的策略》)中这样写道--
  The Great Deception p.568
  That such an unnecessary and irrational project as building a European superstate was ever embarked on will seem in future years to be perhaps the greatest folly of the modern era. And that Britain, with traditional strengths and global destiny, should ever have become part of it will appear a political error of the first magnitude.
  --Margaret Thatcher, Statecraft: Strategies for a Changing World, 2003.
  人们未来会看得比较清楚,建立欧盟这样一个超国家机构可能是现代历史中首屈一指的既不必要也不理智的行为。英国这样一个既拥有传统实力,又负有全球使命的强国,曾经成为欧盟的一部分这件事将是英国能犯的最大量级的政治错误。

  --撒切尔夫人,《治国之道:改变世界的策略》,2003年
  又一个13年后,2006年,英国公投退出欧盟,不仅全世界的政治人士、机构人士、市场人士、机构都预测错了,而且完全没有做好准备。

  1997年到2010年,工党执政13年。

  预告--英国退欧与资本市场,中国和英美
  从6月16日工党的后座女议员遇刺开始,全球大机构用操纵媒体和民调机构,通过制作假民调和报告来争取出货时间,他们需要羞愧吗?

  伦敦和英国的金融中心道路走到了顶部。

  英国退欧对资本市场影响这个案例中,资本市场需要学习,需要反思,需要重塑知识结构和分析模型。

  不过最重要的是,英国退欧真正的大影响,全球资本市场、机构、媒体都判断错了,荒腔走板。英国退欧真正影响的是中国,影响的是中国能否成功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景。(华尔街见闻股市风险与机会研究)




  英国退欧信息量太大?9个问答秒懂
  昨天,英国公投开创“独立日”先例,英国成为首个以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欧盟的国家。以下9个问答带你回顾,刚刚过去的十几个小时里退欧公投结果掀起的全球市场腥风血雨、退欧背后的原因、英国和其他欧盟国家以及全球央行有何回应、退欧对英国、欧盟和中国有何影响。

  1、英国公投什么结果?
  为了方便留下印象,我们取约数来看一下此次公投结果:在3300多万(3355.1983万)有效投票的英国民众之中,52%(51.9%)的投票者支持退出欧盟,48%(48.1%)的支持留在欧盟。

  用BBC下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退欧派以略超半数的微弱优势战胜留欧派。


  2、为何那么多英国民众支持退欧?
   昨日华尔街见闻文章提到,支持退欧的理由很多,从对布鲁塞尔官僚的不满到对欧盟羸弱经济的担忧,但移民问题看来是推动脱欧派最终胜出的主要原因。英国最终必须决定能允许多少欧盟移民。

   另有华尔街见闻文章提到深层次原因--斯坦福大学政治学教授David Brady认为,退欧公投背后的原因是技术、全球化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Brady指出,过去几十年,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外包,制造业工作岗位数量大幅削减,大量制造业工人相继失业。正是这些制造业工人在20世纪大多数时间主导了政治格局。在欧洲,蓝领阵营对经济问题关注给了民粹主义者和反当权者提供了机会。

   长江证券研究所宏观债券首席分析师赵伟此前在文章中指出,在退欧风潮暗流涌动的背后,是“疑欧”主义在欧洲大陆的产生和盛行。对欧盟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欧盟强行摊派的难民政策和失效的经济刺激政策。对于欧盟的未来,欧盟国家难言乐观,在西班牙、德国、匈牙利、波兰、比利时、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内均有超过40%的民众认为欧盟在未来将变差。

  3、市场有何反应?
  昨天华尔街见闻文章里不止一次提到,退欧的公投结果在全球市场掀起“腥风血雨”,我们同样用图表和数字显示有多惨烈。

   先看敏感的外汇市场。英镑第一反应暴贬,英镑对美元汇率暴跌11%,上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实行浮动汇率以来从没有哪一天跌得这么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大跌逾600点,跌幅约1%,至6.6520,创五个半月新低。

  以下彭博新闻社图表展示了英镑的断崖式下跌。


  避险资产价格疯涨:
  黄金期货价格一度涨破每盎司1350美元,单日涨幅一度逼近每盎司100美元,收报每盎司1322.40美元,收盘价创2014年7月以来新高。

  欧洲边缘国家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创新高,英国、德国、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创历史新低,美国多个期限的国债收益率跌至年内新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5%。


  欧股遭遇史上最黑“黑色星期五”:在开盘暴跌逾10%后跌势有所缓和,但仍以6%以上的跌幅创2008年以来单日跌幅新高。


  美股三大股指普跌:道指收盘暴跌逾600点,标普500回吐今年全部涨幅,纳指收跌4.12%,创2011年以来最大收盘跌幅。

  有恐慌指数之称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波动性指数(VIX)收盘飙升49.33%至25.76,大幅高于20的心理点位,创今年1月10日当周以来收盘新高。

  4、欧盟、英国和其他欧盟成员国有何回应?

  欧盟领导人敦促英国必须尽快启动退欧谈判。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六个欧盟创始成员国的外交部长本周六将会晤,欧洲议会下周二将针对此次英国退欧公投召开特别会议。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发布会中宣布将辞职,未来三个月继续担任首相,力求今年10月选出新首相。英国央行行长卡尼称,该央行做好准备,提供2500亿英镑的额外资金确保流动性。

  德国总理默克尔说:“今天是欧洲一体化的转折点,但欧盟27国不应该再做出进一步分裂的决定,各国不能独立应对全球挑战。”她还表示,欧盟是和平与繁荣的担保人,而德国对欧盟负有统一特殊责任,目标是确保英国和欧盟保持密切联系。

   但欧盟内部已经出现“反叛”声音:
  荷兰极右翼政党Freedom party的领袖Geert Wilders呼吁荷兰进行退欧公投,“荷兰人民也应该得到这个机会,越快越好!”

  法国极右翼党派国民阵线主席Marine Le Pen的侄女呼吁:“是时候在法国引入民主机制,法国也应该有权利选择。”

  丹麦反对党红绿联盟也表示,希望就欧盟成员国身份举行公投。

  华尔街见闻本月稍早文章提到,民调Ipsos MORI结果显示,有8个欧盟成员国近一半受调查者认为,其政府应组织公投以决定是否继续留在欧盟,其中包括意大利,法国,瑞典,匈牙利,比利时,西班牙,波兰,以及德国。

  以下是今年春季皮尤研究中心对主要欧盟成员国国民的欧盟好感度调查结果,英国国民不是对欧盟好感度最低的,更低的还有希腊、法国和西班牙。


  5、全球央行有何回应?
  欧洲央行声明正密切监视金融市场;
  美联储称正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必要时将通过掉期提供美元流动性;华尔街机构预计美联储可能推迟加息,摩根大通、麦格理都预计推迟到今年12月,有“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Hilsenrath认为,如果英国退欧的负面因素逐渐显现并持续下去,美联储的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都会下修,甚至不排除美联储可能降息至接近于零;
  中国央行表示已做好应对预案;
  瑞士央行称,已进行市场干预,以稳定瑞郎汇率;
  印度和韩国央行疑似抛售美元以稳定汇率;
  日本央行称六大央行将尽一切可能提供流动性。

  6、对英国有何影响?

  英国可能分裂:

  苏格兰首席部长Sturgeon称,将寻求一切可能确保苏格兰的欧盟成员身份;不能接受苏格兰在欧盟之外;现在第二次独立公投的选项已经在台面上,将准备独立公投的法律程序。这意味着苏格兰可能在两年内举行第二次独立公投。爱尔兰新芬党也呼吁爱尔兰应举行统一公投。

  英国经济增长下滑,预计GDP增速最高降7个百分点以上:
  花旗预计,退欧后英国的GDP增速或下跌3至4个百分点。英国《金融时报》用下图展示了经济学家预计的退欧对英国GDP增速影响,即退欧后GDP增速是否比退欧前低,低多少。

  除了退欧阵营的经济学家以外,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英国财政部、经合组织、英国工业联盟和普华永道(CBI/PwC)调查、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NIESR)、牛津大学商学院合作的研究机构Oxford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都预计,退欧后英国GDP增速会下降,最高的降幅预期超过7个百分点。


  英国的最高信用评级可能不保: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的首席评级官警告,与英国退欧相关的政治、金融和经济风险将导致在不久的将来英国信用评级下调,“在这种情况下AAA评级很难守住。”另一知名评级机构穆迪也警告退欧将损害英国信誉。

  一英镑也许只能兑换到一欧元:
  瑞银预计英镑兑美元将跌至1.2,达到和欧元平价的水平。摩根士丹利预计,基本面疲弱将导致英镑下跌10%以上,英镑兑美元会进一步下行至1.25-1.30区间。

  英国央行可能降息、甚至直升机撒钱:
  高盛和瑞信都预计英国央行将在今年8月降息25个基点至历史最低。荷兰国际集团(ING)也认为,英国央行将降息25-50个基点。摩根士丹利甚至认为,如果英国和欧盟不能“和平分手”,英国央行有进行直升机撒钱的可能。

  7、对欧盟有何影响?

  经济影响负面

  长江证券研究所宏观债券首席分析师赵伟在文章中提到,近年来,英国已经超过法国成为欧盟第二大经济体,英国也是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欧盟财政净贡献国(2011~2014年平均净贡献为86亿欧元)。此外,欧盟内超过55%的跨国公司驻扎在英国,超过60%的欧元交易发生在英国。一旦英国退出欧盟,显然,欧盟将失去一块至关重要的经济版图。

  根据IPSOS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非欧盟国家(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中,41%的受访者认为英国退欧将对欧盟经济产生显著负面影响,而在欧盟国家中,该比例高达51%;同时,在非欧盟国家中,认为英国退欧将对英国经济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的民众比例为29%,低于欧盟国家的比例36%。


  其他国家可能退欧
  IPSOS的民调显示,多个国家认为应该就是否退欧进行公投。其中,58%的意大利人认为意大利应该举办退欧公投,而且如果举办退欧公投,48%的意大利人表示将支持意大利退欧;55%的法国人赞成法国举办退欧公投,并有41%的法国人支持退欧。此外,超过40%的民众支持举办退欧公投的国家还包括瑞典(43%)、比利时(42%)、波兰(41%)、西班牙(40%)和德国(40%)。


  8、英国何时真正退欧?
  程序上:要由英国首相向欧洲理事会主席致信,表达英国希望基于欧盟条约第50项条款商谈退出欧盟。两年之后,英国会自动退出欧盟。但如果欧盟其他27国一致同意延长谈判,谈判会延续到结束为止,谈判结束后英国才会退出欧盟。

  所以理论上至少还有两年。

  但实际情况不可能这么简单。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提到,瑞信认为,政治和经济动荡很有可能引发第二次公投,英国最终仍然留在欧盟也不是没有可能。瑞信预计:
  如果退欧派在公投中大幅领先,随后也不出现大规模经济动荡,那么退出欧盟的过程会相对顺利。

  如果退欧派险胜,或者英国经济出现衰退,导致民众意见出现反转,都可能令英国最终留在欧盟。

  实际退欧操作的流程图如下:

  9、英国退欧对中国有何影响?
  人民币可能贬值
  民生宏观研究院院长管清友预计,假设英国退欧,人民币能贬到6.83。假设脱欧成功,按照英镑和欧元齐跌20%的情景来估计,其余变量不变,美元指数被动上涨12.4%至106,根据我们已经形成的“中间价+CFETS”两条腿的定价公式来看,假设CFETS保持不变,贬值压力全部由中间价承担,中间价需贬值3.55%至6.8318。

  中国央行可能行动
  澳新银行分析师预计,中国央行在英国脱欧公投后可能降准。瑞穗银行亚洲外汇策略师张建泰昨日预计,如果美元/离岸人民币升穿6.65元,迈向年内高位6.7618元,并且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差超过500点,就可能引起中国央行干预汇市。

  外贸影响可能有限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在报告中指出,英国脱欧对中国现有贸易的冲击是有限的。当前欧盟各国的平均关税水平均为1%,处于很低的位置。考虑到中国的经济体量和国际地位,英国脱离欧盟对中国提高关税水平的概率也不大。(华尔街见闻王维丹)




  英国退欧后一大“黑天鹅”:美联储7月降息
  在英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后,下一个引起全球市场大震动的“黑天鹅”事件可能是:下个月美联储降息。

  就在英国开始公投的本周四,交易者还在猜测美联储今年年底以前加息的几率。可周五英国公投决定退出的结果令市场始料未及,避险资产价格高涨,全球股市大跌,连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也开始大反转,降息的概率明显增加。


  如以上彭博新闻社截图所示:
  联邦基金期货价格预示,7月27日美联储会议决定降息的几率有10%,加息的几率为零。直至明年2月,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都高于继续加息。

  市场对美联储可能降息的预期不算意外,因为美联储领导人此前也承认关注英国退欧。

  上周在美联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耶伦表示,英国退欧形势是美联储上周会议决策考虑的一个因素。本周耶伦又说,英国公投可能“有重大经济影响”,这是美联储现在对加息态度谨慎的一个原因,“我们需要悉心监控”英国公投结果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影响。

   正像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援引资深美联储观察人士--有“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Hilsenrath评论的:
  此前数周一些美联储官员还在期许7月26-27的FOMC可以采取(加息)行动,但是在退欧发生之后,这种可能性已经变得非常低。至少在退欧对美国影响明朗之前,美联储都会按兵不动。

  如果英国退欧的负面因素逐渐显现并持续下去的话,美联储的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都会下修,甚至不排除美联储降息至接近0%的可能性。

  美联储降息的“黑天鹅”事件还可能引起其他主要央行、比如中国央行的连锁反应。昨日华尔街见闻文章提到,澳新银行分析师预计中国央行在英国脱欧公投后可能降准。CF40高级研究员管涛认为,从中长期看,预计全球化会面临新的挑战,中国需要妥善应对。(华尔街见闻王维丹)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