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占评定高比重 专业组织入场或成解决之道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医疗保障占评定高比重 专业组织入场或成解决之道

加入日期:2016-5-30 1:54:22

  本报记者 谷枫 实习记者 莫晓潇 北京报道

  如今马拉松赛事遍地开花,马拉松赛在一座又一座城市间接力。但赛事火爆难掩一些无法回避的瑕疵。

  “猝死”以及猝死事故所反映出我国马拉松赛事安全保障、医疗救援的缺失正在成为所有中国马拉松赛事不得不重视和必须面对的问题。

  马拉松赛事的监管方也开始重视有关问题。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便表示,过去一年,马拉松猝死事故时有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年,将把防猝死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倒逼医疗保障成分值最高

  据记者了解,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国内举办的各项马拉松比赛中,一共出现了五例跑者意外身亡的惨案,其中12月一个月就出现了两起。

  杜兆才在数个公开场合表示,今年防猝死仍将是马拉松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组委会要把大众选手安全放在首位。

  事实上,监管层的重视也在最新修订的《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下称“《标准》”)文件中有所体现。

  《标准》中,将安全保障和医疗救援的内容做了提前,医疗救援的分值被定为最高的15分。也就是说,医疗救援准备工作将成为赛季评定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北京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表示:“马拉松的组织者如今把医疗保障放在最高的位置去看,大家都意识到了跑马拉松安全是第一位的。”

  除此之外,《标准》中还提出更加细化的要求。

  《标准》在具体标准中,要求便携式移动AED不得少于1台/公里;金牌赛事固定医疗站不得少于1个/2.5公里;银、铜牌赛事固定医疗救护站不得少于1个/5公里。

  “这个标准比较合理,保障也需要有一个标准。”对于上述细节的调整何文义评价道。

  但何文义进一步表示:“这些标准整体来说有些机械化。预防是最主要的,保障是次要的。前期对于马拉松参与者的引导和预防很重要,毕竟马拉松受制于现场的地形地貌的影响,还是要因地制宜。”

  一家马拉松赛事运营商对于《标准》的变化表示:“田协在赛事评级标准中,医疗保障这一块占的比重是最高的,这会引导赛事重视医疗保障。”

  专业救援组织进场

  一位资深马拉松研究者告诉记者,赛事评级标准中将医疗保障有关分数提到最高固然有用。但想要彻底解决医疗保障有关问题的方法还是需要引入专业机构。

  该人士表示“现在国内一年办马拉松一千多场,承办的公司也很多,这就是一个市场竞争的问题。如果赛事经常出现问题,地方政府也不愿意交给你。我认为马拉松承办权会逐渐集中到几个医疗保障做得好、有水平和经验的公司手上,慢慢把马拉松品牌化。”

  无锡马拉松在这方面率先做出了尝试。今年无锡国际马拉松比赛期间一共有7名伤员被送至医院抢救,其中及时救援了两位突发状况倒地的选手。

  记者从无锡马拉松运营商北京中奥汇跑了解到,2015和2016年的无锡马拉松都是由“第一反应”来做,而第一反应正是中国赛事专业救援保障机构之一。

  中澳汇跑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我们和第一反应合作,首先是因为它比较专业。”第一反应“的人员都是拿了美国AHA协会(美国心脏协会)认证的证书才有资格作为急救志愿者出现在赛道上。与此同时,从人体最重要的黄金四分钟来考量,肯定是全部交给一个机构统一安排会比较合理,争取把时间都用在救治倒地的参赛选手上,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调配车辆。”

  该人士进一步解释道:“另外一个原因是城市的医疗配备不可能满足三万人的标准。现在医疗急救也比较受重视,国家有关方面早就发布过文件说要重视医疗保障。但现在马拉松心脏骤停的情况层出不穷,所以我们多方考量,认为引入专业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采访到第一反应赛事总监廖育鲲,他对记者透露:“整个医疗保障的方案实际上是由我们和锡马的运营商中奥汇跑一起制定的。AED设备由我们提供。具体人员构成是:专业跑手和选手一起跑,称做“急救兔”;然后是一部分志愿者背着AED设备,称为“闪电侠”;大部分还是由医疗官和受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组成。”

  通常来说,一场马拉松的医疗保障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医疗站、赛道急救、120救护的医疗转运以及运动员轻伤转运(伤势无生命危险,无需送往医院,只是无法独立到达终点)。

  廖育鲲讲道:“我们负责的是赛道急救和运动员轻伤转运两部分。赛道上选手倒地可能出现心脏骤停、失去意识的情况,那么从120得到消息再赶到选手身边需要大概20分钟的时间,但心脏骤停的抢救时间必须在4分钟以内,超过4分钟就很可能产生重伤乃至死亡的严重后果。我们负责在2分钟之内赶到他身边判断情况,然后控制在4分钟之内紧急施救,再转接到120的救护车上。”

  不过针对马拉松赛事医疗保障的问题,廖育鲲认为目前还存在没有建立起有效医疗保障系统的问题。

  他指出:“现在更多是着重要求卫计委投入医疗资源。但公共资源是稀缺的,很多赛事光依靠公共资源的投入是不够的,还是需要更多具有急救知识的志愿者参与进来,同时也需要民间机构团队参与到马拉松的救援服务当中。”

  作者:谷枫 莫晓潇

编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