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心腹大患不是美联储 而是“脱虚入实”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A股的心腹大患不是美联储 而是“脱虚入实”

加入日期:2016-5-27 15:18:31

  有投资者担心的美联储加息致使美元大幅升值,人民币再临贬值压力,这或许会成为压垮A股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华泰证券认为,即使美联储提前加息,对A股直接影响也有限,主导A股的依然是“脱虚入实”。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的环境明显趋严,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纷纷出台新措施全面加强监管,驱赶资金“脱虚入实”。资本市场当然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创业板和中小板对比上证,A股的估值差异已经有了回落的趋势。平安证券称,若整体市场保持弱势稳定,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估值仍有15%-20%的收敛空间。

  当经济和流动性在权威人士发言定调后,华泰证券认为,下一阶段影响A股的主要是风险偏好,而当前A股尚未充分反应决策层监管层积极推动“脱虚入实”的信号,A股消耗性博弈延续。

  美联储加息对A股影响很小
  近期市场对于美联储提前加息的讨论升温,华泰宏观团队判断美联储加息将发生在9月,其认为即使美联储提前加息,也不会是那根稻草,影响A股的主要矛盾依然是“脱虚入实”。

  “美联储加息的路径非常平缓,因此对美股、A股等权益风险资产的冲击不大。部分投资者担心的美联储加息致使美元大幅升值,人民币再临贬值压力,而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企稳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有别于年初,有序的贬值本身并不会对A股风险偏好形成大的冲击。”华泰证券表示。

  


  “脱虚入实” A股消耗性博弈延续
  金融监管的环境自年初以来明显趋严,从暂缓战略新兴板,到打击期货操纵,从传言的收紧中概股回归,到提醒壳资源炒作,再到媒体所报道的叫停跨界虚拟产业并购重组,华尔街见闻早就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发现,监管层正在全力驱赶资金“脱虚入实”。

  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更是在头版发表评论称,“脱虚入实”成为金融监管新取向。中国金融监管系统严厉打击各种类型的投机炒作,驱赶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资本市场当然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创业板和中小板对比上证,A股的估值差异已经有了回落的趋势。平安证券称,若整体市场保持弱势稳定,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估值仍有15%-20%的收敛空间。

  但糟糕的是一旦市场趋势形成,市场情绪往往会放大这种调整幅度。伴随着当前市场情绪的快速下降,市场局部的高估值变得越来越难以支撑,缓慢出清意味着市场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煎熬,而快速出清则可能意味着一些个股存在很大幅度的调整。平安证券分析。

  “监管周期的变化将导致创业板、中小板和中证500和上证A股的估值比呈现趋势性收敛,作为一个新的影响市场的重要变量,当前市场预期的反应尚极为不足。这是一个短空长多的重要影响因素。当监管的导向开始要求资金脱虚入实,市场的逻辑就会慢慢发生变化。”

  在这一点上,华泰证券的看法和平安证券一样,都认为当前A股尚未充分反应决策层监管层积极推动“脱虚入实”的信号,A股消耗性博弈延续。

编辑: 来源:□.王.懿.君.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