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头条摘要】证监会:推进分行业信息披露体系建设;“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呼之欲出。深港通预期升温 多只券商股昨现密集大单成交。
中国证券报 (专区)
电信运营商开始新一轮提速降费
5月17,在世界电信日再次来临之际,中国移动宣布第六次下调国际漫游资费;中国联通则表示今年宽带资费同比下降不低于15%,移动数据流量综合单价下降不低于15%;此外,中国电信将逐步取消移动国内的长途和漫游费。这也是去年5月15日以来,三大电信运营商第二次公布提速降费方案。
商务部:加大政策力度 促进电子商务发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7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商务部将继续加大政策力度,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包括做好去年先后启动的促进发展规范电子商务的专项行动和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开展线上线下融合、跨境电子、商务进农村等重点任务;进一步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完善应用环境。
证监会:推进分行业信息披露体系建设
中国证监会上市部巡视员兼副主任赵立新日前在“2016年第2期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研修班”开班仪式上表示,对于信息披露而言,完善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信息披露体系建设是实现证监会监管转型的重要内容。
陆家嘴集团国企改革正式启动
陆家嘴集团国资国企改革正式启动。陆家嘴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陆家嘴5月18日复牌,计划百亿元收购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公司100%股权。
>>>点击查看中国证券报更多精彩文章
上海证券报 (专区)
“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呼之欲出
日前,发改委召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座谈会,听取20多位各领域专家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通用航空插上政策翅膀
通用航空插上政策翅膀。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实现真高3000米以下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无缝衔接。
行情进入弱平衡区域
在经历了一波200多点的下跌之后,本周开始,股市出现了企稳反弹迹象。两个交易日下来,沪指的交易中枢基本稳定在2830点一线,较前段时间有了回升。尽管成交量仍然不大,但投资者心态有所好转,以往那种恐慌情绪消除了不少,操作行为上也显得较为平稳。
王子新材“跨界”移动游戏 拟50亿元揽入飞流九天
王子新材今日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草案,公司拟作价50亿元收购移动游戏企业北京飞流九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这对从事塑料包装材料研发和销售的王子新材来说,可谓是一次“大尺度”的跨界并购。
>>>点击查看上海证券报更多精彩文章
证券时报 (专区)
加工贸易外移 商务部将出特殊政策挽留
“1~4月,全国吸收外资总体继续稳步增长,高技术服务业吸收外资持续增长,实际使用外资325.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8.6%。”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17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主要来源地投资保持稳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投资继续呈现增长。
各路游资青睐智能医疗 四大龙头股放量涨停
虽然昨日上证综指收阴,但创业板指午后翻红,给盘面增添了正能量,智能医疗概念股午后的集体爆发拉升功不可没,其中,万达信息、九安医疗、卫宁健康和易联众四大龙头股放量涨停。深交所盘后公开信息显示,昨日狙击智能医疗四大龙头的中坚力量主要是来自各地的游资,同时机构也有少量参与。
锂电池板块持续“高烧” 多家公司高管逢高减持
近1个月里,相较于大盘的震荡表现,锂电池板块走出了特立独行的大涨行情,不少公司股价频现涨停,甚至有8家公司股价逆市创下历史新高。但是,这一火爆行情的背后,该板块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却在这一个月里频频减持套现。
阳光股份拟收购体奥动力 “紫光系”潜伏壳标的重组动作频频
作为紫光集团一季度新进公司之一,阳光股份(000608)日前公布了重组进展,拟收购足球项目IP公司体奥动力,并筹划配套募资。除了阳光股份,多家“紫光系”新进潜伏的壳类上市公司近期密集停牌。
>>>点击查看证券时报更多精彩文章
证券日报 (专区)
10天内5家上市公司掷550亿购影视资产 万达院线占“一哥”宝座
5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证监会将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领域包括: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以及VR。虽然证监会澄清了传言,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并购轻资产公司仍然持谨慎观点。
百度等巨头加速抢占无人驾驶市场 五大券商掘金产业链龙头股
近两日,中小盘股的活跃度明显高于大盘蓝筹股,锂电池、虚拟现实、基因测序等多个热点题材板块纷纷异动,在此背景下,有分析人士表示,市场关注度一直较高的无人驾驶板块,在百度、宝马等巨头加速布局无人驾驶产业链等消息面的影响下,有望重新站上风口。
深港通预期升温 多只券商股昨现密集大单成交
昨日14时前后,山西证券和西部证券曾出现数十笔千手大单成交,其他券商股在此期间成交量也明显放大。
亚盛集团定增已过4年募集资金闲置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有一种现象,即上市公司以某种实业投资名义得到监管审批后募集资金,但随意变更募投方向,甚至就是欺骗性募投来进行短期投机炒作。
>>>点击查看证券日报更多精彩文章
(责任编辑:DF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