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年报寻迹壳公司 下一个翻倍股会是谁?(名单)_个股点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个股点评 >> 文章正文

透过年报寻迹壳公司 下一个翻倍股会是谁?(名单)

加入日期:2016-4-29 7:29:27

  2016年以来,A股借壳上市案例层出不穷,至今已有约20家上市公司发布借壳上市的相关方案,也随之刷新了一批“造富神话”。手中股票借壳重组,股价一飞冲天——这是多少投资者可遇而不可求的美梦。但就像“神仙难断寸玉”的赌石,面对堆积如山的所谓“壳资源”,究竟哪个剖开了是“美玉”,哪些又只是块“顽石”,恐怕没人能仅仅依靠公开信息就作出判断。好在,即将披露完毕的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新线索,当“主营业务低迷”、“转型意向显露”的信号与市值小、“地雷”少、股权分散等指标相碰撞,一些颇有壳公司表征的标的纷纷闪现,但这些公司未来能否上演“重组情未了”的大戏,还得交由不可知的因素来决定。

  “戴帽”倒逼重组?

  典型公司:*ST昆机、*ST星马和*ST蒙发

  2015年报披露收官在即,在行业景气度下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上市公司已无奈宣布,因业绩连续两年亏损而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从常规角度看,投资者对这些新晋的“戴帽”公司应避之不及。而对喜好“赌石”博重组的投资者来说,这些公司则已经进入了他们的“股票池”,因为其中的风险至少已部分释放,而重组转型的可能却有所上升。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ST昆机、*ST星马、*ST珠江、*ST人乐、*ST南电A等多家公司,由于2014年、2015年连续亏损而“戴帽”。

  以*ST昆机(昆明机床)为例,受累机床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的行业整体疲软,公司2015年再告亏损。4月1日,公司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变身*ST昆机,更为窘迫的是,公司原本筹划的“让位”清华系旗下紫光卓远及后续的定增事宜,也因审批环节延时导致合同失效而宣告失败。

  与之类似,华菱星马不仅因连续两年亏损被“戴帽”成为*ST星马,且同样遭遇重组折戟。今年3月,因标的资产受限土地政策而影响经营发展,公司重组事宜戛然而止。*ST星马彼时承诺,公司披露终止重组投资者说明会公告后的六个月内,将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宜。

  显然,亟待实现业绩扭亏的*ST星马不免在2016年迎接背水一战,其中,重组转型的可能性也不言而喻。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戴帽”公司其实已经有了紧迫感,并在年报中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明确说明。

  如*ST昆机在2015年年报中直言:“机床工具行业受传统领域需求下降影响显著,且新兴需求不足,无法在短期内找到转型升级的支撑点。”因此,公司将战略转型定位在新兴产业,如机床+互联网,希望寻找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的机会。

  与*ST昆机相比,*ST蒙发则更进一步,公司正处于由纺织业向大数据等新兴行业的转型期,新任实际控制人邱士杰去年9月入主,加速重组转型可能会成为这家业务几乎“空转”的公司今年的看点之一。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目前市值在50亿元以下的新晋“戴帽”公司共30家,诸如*ST合金、*ST中发、*ST百花、*ST生物等多家公司已率先筹划重组。

  “微利+小市值”

  典型公司:南纺股份维科精华美达股份

  除新晋“戴帽”公司可能迫切需要重组转型外,一些主营业务处于“微利”状态且下滑态势明显的公司,同样也是可能筹划业务转型、资本运作的标的群体。而且,随着大批体量较大的中概股选择回归,手握优质资源的借壳方对壳资源的筛选也更加苛刻,那些主业低迷但资产“干净”、“地雷”少的小市值公司显然要比负面消息缠身的“问题”公司更有吸引力。

  记者梳理年报数据发现,目前小市值“壳资源”大多出自纺织服装、建材等景气度低迷的行业,在主营微利及净利润下滑的背景下,此类公司普遍存在主业亟待转型升级之困。

  例如,南纺股份2015年交出的业绩答卷,已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纺织行业的疲软,且公司更是在年报中直接吐露了转型意向。南纺股份4月27日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3.57亿元,下滑51.41%,净利润则为-4359.2万元,是2012年以来首度亏损。

  南纺股份显然明白其当前处境,公司在年报中直言:“2016年,公司将进一步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产布局,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提高核心竞争力。”

  与南纺股份类似,维科精华在2015年通过获得非经常性损益实现扭亏,但公司主营业务仍起色不大。展望2016年经营规划,转型无疑是其发展主旋律。“公司将以互联网思维的全新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维科精华在年报中表示。截至4月28日,维科精华最新股价11.30元,公司总市值约为33亿元。

  此外,博闻科技精艺股份太化股份威华股份美达股份等微利公司也符合小市值等多项指标。

  其中,美达股份的锦纶业务近两年已逐渐失色,公司频频跨界互联网医疗等领域,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2015年9月,公司曾停牌筹划收购血糖检测医疗设备公司圣美医疗部分股权,无奈因交易双方对核心交易条件存在分歧而作罢。公司后续是否会延续转型“从医”之路,值得关注。

  重组“前缘”能否再续
  典型公司:栋梁新材上海三毛金健米业

  相比“戴帽”公司的自救和微利小市值公司的转型在时间点上的不确定性,有一类公司的重组可能相对更为明确,那就是曾有重组“前缘”但却“有花无果”。

  “此前曾停牌筹划过重组,但遗憾没有成功,再次筹划重组的可能性极大。更有少数公司甚至已筹划过多次重组。”有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61家上市公司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等重大事项,其中不乏小市值公司。

  以栋梁新材为例,受累房地产市场疲软,铝型材行业整体利润滑坡,公司2015年净利润6302.46万元,下降41.39%。或许是有所预见,栋梁新材曾于去年9月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发行股份收购万邦德制药100%股权,以此实现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转型,进入中医药产业。

  然而,今年3月,公司宣布,重组因双方在资金方案、盈利预测补偿方面未达成一致而导致重组失败。但从公司年报数据来看,其未来通过重组改善经营状况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事实上,已有公司在年报中对再度开启重组予以明确。如上海三毛在年报中坦言:“2015年公司资产重组虽然终止了,但寻求转型是必然的。公司自身规模较小,腾挪空间有限,很难一步转型到位;要做大做强,需通过持续努力。”

  此外,去年11月宣布终止筹划重组的金健米业,也在2016年经营规划中提出,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抓住机遇,努力寻求新方向、新发展。同时,公司将继续加大新项目的调研论证力度,积极谋求合作或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

  据投行人士介绍,一般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后至再次筹划重组的“窗口期”为三个月或六个月。以往案例中,就有公司急于挽回颓势,常常刚过“窗口期”就火速停牌,再次启动重组。

  去年11月,在湖南省国资委主导下,华升股份宣布拟收购高端装备行业资产,进一步优化公司产业布局。然而,公司今年1月12日公告称,因与交易对方在标的资产范围及交易方式上未达成一致,公司决定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彼时,公司承诺,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如今重组窗口期已过,而公司已被资金提前埋伏,股价也有一定幅度的上扬。截至3月31日,公司股东总人数也较去年12月底减少7.97%,筹码趋于集中。

编辑: 来源:.上.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