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过程也是我对 电影的一种朝圣”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拍摄过程也是我对 电影的一种朝圣”

加入日期:2016-4-25 0:12:17

  导读

  我的这一路也是一种修行,是在寻找自我,跟自己对话。其实就是想弄明白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和电影的关系、我要拍什么样的电影。所以,拍摄过程也是我对电影的一种朝圣。

  陈琦

  张扬的《冈仁波齐》记录了一群藏民的朝圣之旅,电影所表现的,不仅是片中人物也是导演张扬自己的信仰。这部以转山为题材的作品,转过多伦多和香港的电影节,也刚转过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中国故事”单元,即将在国内公映。

  “要拍和自己有关的东西”

  《21世纪》:听说,为了拍这部《冈仁波齐》,你还拒掉了一部投资过亿的商业巨制。

  张扬:这些年里确实推掉了很多商业片的邀约,因为自己兴趣不在那方面。还是想拍跟自己内心有关的电影。对我来讲,在创作的时候,一定要拍和自己有关的东西,电影里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1991年,我第一次去西藏旅行,就和这块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毕业的头几年,也不断地去藏区拍摄纪录片。1998年拍《洗澡》时,就有一个段落是在纳木错湖拍的。2007年,又开车几乎横贯了西藏全境。可以说这二十多年里,我一直有强烈的西藏情结。这么多次进藏,路上就遇到过很多朝圣的人。我对他们的故事很感兴趣,也了解了很多他们的生活。所以十几年前,就有了拍摄朝圣电影的想法。但那时候时机都不成熟,并没有实现这个想法。到了2014年,正好是马年,也是冈仁波齐的本位年,就觉得应该在这一年去完成这个心愿。

  《21世纪》:在影片中,这群朝圣者走了一年多,其间有人出生,也有人离世。一共跟拍了多久?

  张扬:出生的事情是真的,但离世是情节上的编排。我们虽然是在跟拍,但并不是一个纪录片的概念。整个跟拍的过程是九个月,2013年11月底,找到了他们的村子后,就驻扎在那里,一直拍到2014年7月。这段时间拍了很多村子里的内容和他们磕长头到拉萨的部分。之后的三个月是在拍《皮绳上的魂》——根据扎西达娃的小说《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和《去拉萨的路上》改编的电影,现在正在后期制作当中。拍完《皮》之后,又用一个多月拍摄了《冈仁波齐》后半段的内容。

  《21世纪》:整个过程困难吗?

  张扬:在高原上,沿着公路拍摄,当然会有很多不便的地方。但能在西藏待一年,是非常难得的经历,我更认为它是一种享受。我非常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其实是一边旅行,一边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我现在真不觉得拍摄过程有什么困难,反而非常怀念那种生活。

  “纪录剧情片”

  《21世纪》:这部电影在影像风格上接近于纪录片,但有些情节是根据途中所见所闻的其他故事设计和补充的,纪实和虚构融合得非常妙。在你2001年拍的关于贾宏声的电影《昨天》里,就有过这样的尝试,这次的《冈仁波齐》纪实的印象更加突出。所以,你把它定义为一部“纪录剧情片”。

  张扬:《冈仁波齐》非常自由和随意,它没有剧本,有很多即兴的东西,演员的表演和场面调度都比较自由。当我看到一个真实的场景,遇到一些真实的人物后,我就会想办法提炼、重组、加工,然后把这些东西变成电影里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导演结合自己的真实经验,用真实人物,在真实的场景里,寻找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用这些现实里真实的东西,去支撑和完善电影的“真实性”。

  《冈仁波齐》是非常极致的写实,但它的故事也都是精心编排的,只不过这种编排,我们都能从生活里找到真实存在的依据。它是在一个剧情片的范畴里,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情节设置也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和人物,所以电影内部真实感会非常强烈。当然,《昨天》也是真实人物,出演自己真实的生活。但它是一种“重演”,是带有艺术加工的。所以《昨天》中有一场戏,我们镜头拉开后,观众会看到舞台。这其实就是在做摄影机的陌生化处理,这种处理也是想告诉观众,它并不是记录,而是我们编排过后的故事。同《冈仁波齐》一样,那部电影也是在探讨真实和虚构的一种关系。

  《21世纪》:你之前的作品,像《爱情麻辣烫》、《洗澡》、《昨天》、《飞越老人院》,大多是城市题材,也有《叶落归根》这样带有乡土元素的。而你这几年的作品,像《生活在别处》、《大山里的声音》,尤其这部《冈仁波齐》,都把镜头转向了乡村和山区,这也是你在关注点上的转移吗?

  张扬:其实我就是想拍和自己生活有关的东西。除了城市之外,还有很多东西也很吸引我,提供给我很多创作的冲动,城市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并不能说我的镜头转向了乡村和山区。它们其实都是我的人生经验,都是我对人、对生活的思考。

  “商业和艺术其实很难结合”

  《21世纪》:你这几年拍了一些微电影,像《生活在别处》、《大山里的声音》。你怎么看微电影这种新的形式和视频网站这类新的平台?

  张扬:微电影其实跟长片一样,也要严肃地去创作。对我来说,微电影是我记录生活的另一种方式,它同样需要有作者的个人表达在里边。视频网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对作品的发行和放映提供了新的渠道,对大家来说是好事情,而一个平台如果想做好,需要在内容上给予好的支持。

  《21世纪》:对于中国当下电影市场,你好像说过有一点困惑?

  张扬:我原来觉得商业和艺术是可以结合的,但现在发现其实很难结合,想要票房就直接拍商业片,如果想在艺术上走得更远,那就要踏踏实实的在艺术上做探索。不能走中间路线,什么都想要。

  《21世纪》:在一个记录《冈仁波齐》拍摄过程的小片子里,你讲到,“是在寻找一种自己的信仰,也挺模糊的,可能在寻找的路上。”现在影片拍完了,信仰有没有清晰一些?

  张扬:我本身并不是一个佛教徒,但我觉得我的这一路也是一种修行,是在寻找自我,跟自己对话。其实就是想弄明白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和电影的关系、我要拍什么样的电影。所以,拍摄过程也是我对电影的一种朝圣。(编辑 李二民)

编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