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鹿事件”的教训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快鹿事件”的教训

加入日期:2016-4-11 0:10:25

  因《叶问3》票房造假事件而备受瞩目的快鹿集团,日前又被爆旗下理财平台金鹿财行遭遇兑付危机。受此影响,快鹿投资集团涉及的A股、港股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大跌。目前,该集团承诺为为所有快鹿系理财产品兑付进行兜底。

  作为一家投资公司,快鹿试图将电影项目以众筹、理财等方式证券化,筹集资金,用于各种投资。这种“互联网+金融+电影”的新模式,横跨了中国近年最火的互联网金融与电影两大领域。这种以电影未来的预期收益(票房)为基础保证的电影资产证券化模式在电影业并非主流,曾有电影项目通过众筹或者预售影票的方式募集部分资本,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营销。

  快鹿遭遇连锁危机的源头是《叶问3》票房造假。据广电总局调查,《叶问3》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同时,总票房中含有5600万元自购票房。通过买票房制造营销噱头是电影业近些年出现的现象,那些资本实力并不强大的制片方早就对此抱怨连连,因为会不公平的排挤其他电影的排片。

  快鹿通过自己的大银幕发行公司以非专业的方式,进行破坏式的发行,损害了其他发行公司和一部分影院利益。事实上,任何以破坏行业生态与规则的方式跨界闯入,必然会遭遇业内的孤立和反弹、。

  中国大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一般只承诺较高的收益率,投资者对投资标的基本一无所知。但是,电影投资成本与票房收益是公开的动态信息,投资者很容易透过票房推算收益率。在影片上映过程中,快鹿通过内部复杂的公司结构进行一系列资本运作,试图通过“做高票房”在二级市场套利。

  《叶问3》票房没有达到预期收益,资本套利也惨遭失败,快鹿旗下的金鹿财行也出现未按时兑现资金的危机。在全国接二连三的爆发大量P2P等互联网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案件,投资者损失惨重的背景下。快鹿一系列理财与金融平台遭遇挤兑并不让人意外,挤兑会导致流动性紧张,股价大跌,信用冻结,将整个集团暴露于风险之下,陷入危机。

  电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能够盈利的项目比例非常低。投资者应该是有专业判断能力的机构,有甄别项目优劣的经验,并分散投资,靠少数成功影片来填补其它影片的损失。对制作方而言,必须有成熟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判断市场需求的经验,组建一个好的团队,降低风险,争取项目商业成功。

  但是,快鹿的电影证券化产品主要是出售给个人投资者,他们没有专业的能力与判断,也不可能分散风险。而且,快鹿作为新进入者,本身也不具有电影制作的经验,更不了解成本控制,比如其投资的《重庆大轰炸》成本高达4亿。也就是说,不管是制作方,还是投资者,快鹿的项目都缺乏专业执行与风险判断能力,双方纯粹都是盲目追赶潮流的投机者。

  如果投资公司是利用电影项目做投机的工具,并将募集来的资金进行资本运作套利。这既不利于电影业的良性发展,也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因理财产品不能按期兑付而引发信用风险进入高发期,快鹿事件应引起个人投资者和电影行业的警醒,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化理性化仍任重道远。

编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