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健康产业启示录: 小口子带来的大机会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浙江健康产业启示录: 小口子带来的大机会

加入日期:2016-3-25 6:14:30

  文/何苗

  想了解浙江健康产业,发改委的工作人员拿了数份红头文件,却又完全不需要参照文件,已经能将浙江发展健康产业的逻辑说得很清楚。

  新医改自2008年以来,国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金,这是一笔巨大的源源不断的刚性财政支出,能不能有什么办法既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又能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同时又能惠民生?这是国家和地方思考了多年的课题。

  “我们觉得要破除这个概念——抓医改,政府全力承担不好,社会资本想进来又进不来。那是不是在抓传统的卫生事业以外,还应该要抓卫生产业?”浙江发改委社会处有关人士说。

  然而吸引社会资本,说时易做时难。就拿社会办医来说,叫得很响、文件很多、落实很难。

  民办的医疗机构中有一种叫“民非”(民办非企业)的特别存在,这类机构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历史上土地是通过划拨方式给的,而不是通过招拍挂。从法律层面看,这类机构的资产属于国有,投资进去不能分红和回收。目前大部分民营医院都属于民非。

  这类机构目前很困惑,当这种民非机构越做越大,法律层面上这些资产不是投资人个人所有的,但从道义层面这些资产是投资人运营了多年积攒下来的。到了这个阶段,没有合法化的收益机制,钱不能光明正大地进自己口袋,投资人就不敢往里面投资了。到底该怎么办?

  国务院在去年6月出台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的是,鼓励地方探索建立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举办者的激励机制。

  杭州、温州目前已经在探索了,它们的办法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当年的收益不超过银行贷款利息的三倍,可以作为分红发给出资者,这是一种奖励,是合法的,收益可以放进出资人口袋里的。

  但实际上,这和目前的法律又是相抵触的,就看地方敢不敢突破。改革探索就是不断地突破政策障碍。

  再比如,过去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养老机构属于公益机构,其土地不能抵押贷款。但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土地就是很高的成本。现在福建、浙江都在探索,可以鼓励医疗用地、相关设备、经营权抵押贷一定限额的款,缓解民营资本融资问题,这是一个突破,尽管很难。

  在浙江,最近还有一个新鲜词叫“民办事业单位”,是当地为了解决民营医院人才问题,给民营医院事业编制,使在民营医院的工作人员也享有事业编制而破例的。有了“民非”的牌匾,就消除了很多优质医疗人才对于民营医院的顾虑,在退休保障方面与事业单位一致。目前这项政策仍在探索中。

  在社会办医国家联系点的温州,国内唯一的三甲私立精神病院康宁医院已经在香港上市。康宁医院董事会秘书王健认为,和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在人才方面存在劣势,不过温州在人才引进方面已经做了很大的改革创新,比如可以跟公立医院一样,享受同等的医疗保险制度。他希望在税收等方面也能向公立医院同等待遇靠近。

  浙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前建了很大的候诊厅,现在空空如也。医院每年花三千万投入信息化,来优化整个医疗流程。这也是阿里巴巴未来想做的事,在全国的医院接入支付系统,实现全流程的优化。

  而这些,都是需要对现有制度进行突破的。但每一次突破,都可能迸发出无限机会。

  2003年,当迪安诊断开始做医疗外包服务的时候,当时很多医院都婉拒了他们。也就是在那一年,浙江省卫生厅率全国之先,出台一个省级的有关医学实验室设置标准的管理规范,浙江一度成了全国拥有独立实验室最多的省份。

  2015年3月,一纸与阿里健康合作的公告,让迪安诊断的股价飙涨一倍多,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从每股75元冲高至168元。

  在各种要素资源集聚的浙江,健康产业越来越吸引着社会资本的关注,资本市场对此也很看好。这源自浙江撕开制度的“小口子”所带来的“大机会”。这样的以产业发展促事业发展,应该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题中应有之义吧。

  作者:何苗

编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