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社区:多数人的理想,少数人的实践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共生社区:多数人的理想,少数人的实践

加入日期:2016-3-24 4:03:05

  文/顾远

  想象你要住到这么一个地方:要搬到那里,你首先要写信给社区全体大会,介绍自己的背景和加入理由。收到邀请后可以来社区住上两周,参加社区活动和日常劳动。之后,你必须再提交一份书面申请,然后开始长达两年的考察期。在此期间,你有权在社区居住,使用社区的设施,你必须遵守社区的各项约定,但不能参加社区议事,而且必须将个人财产全部冻结。两年后,如果你获得了全体成员的一致同意,那么恭喜你,你终于成为社区的一名正式成员。

  怎么样,你有兴趣加入吗?经过这么严苛的流程,你可别以为加入的会是什么高大上的贵族社区。在这个社区里,所有的土地和资产都归社区信托所有,房屋和汽车都是公用,每个人通过劳动自给自足,过简单生活。

  听上去是不是很有点乌托邦的味道?

  这样的社区其实不少,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正越来越多。它们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共生社区、理想社区、合作社区、联合住房社区、另类社区……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我和朋友去了新西兰一个名叫“河畔社区”的地方,上面提到的正是这里的真实情况。

  共生社区的生活实践

  河畔社区1941年成立,是新西兰同类社区中成立最早的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合作式生活方式的典范社区。成立之初,这里的成员都是持有和平主义理念的虔诚的基督徒。他们聚集在一起,既是为了维护共同的信仰,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向世人证明采取一种合作式的、可持续的方式生活完全可行,而且是美好的。目前,大约有100人生活在河畔社区,包括24名社区成员和19名儿童,以及一些访客、志愿者和短期租客。现在的成员早已不限于共同的宗教信仰者,但凝聚他们的理念却一直保持了下来。用社区创始人的话来说,他们都相信:“如果一群人可以集中各自的资源,相互合作,简单生活,他们便可以创造出一种资源和收入盈余来用于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社区成员都有各自独立的住房,但厨房、洗衣房都是公用。社区有一个活动中心,除了用作社区议事,平时也是社区成员休息、娱乐和社交的公共空间。社区最早的土地来自创始人的个人捐赠,后来又陆续收购了周边的一些地方,才形成了今天208英亩的规模。社区饲养奶牛,也种植有机蔬菜水果,这些构成了社区的主要收入来源。另外,社区还有咖啡馆和商店,以及供访客短期住宿的客房,这些也提供了一定的收入。

  社区的法律实体是“河畔社区慈善信托”,社区内没有私有财产,一切土地和资产都归属信托。社区的收入也全部进入信托,社区成员按家庭规模每周领取津贴。社区的收入盈余被用于新西兰的教育和扶贫等公益事业。

  代表社区成员管理信托的是社区理事会。理事会成员来自本社区,由社区全体大会推选产生。但社区理事会并不是社区的“领导”。事实上,社区根本没有一个享有绝对权力和权威的领导人。社区成员每周都会在社区中心召开一次全体大会,平等地讨论社区公共事务,任何决议在生效前都必须获得全体成员的一致同意。

  河畔社区的这些实践很具有代表性,反映出此类社区一些鲜明的共同特征。这类社区一般是共享产权,采用信托基金的方式管理社区财产。成员基于共同的理念聚集在一起,有严格的加入标准和流程,按照民主平等的方式进行社区治理。成员间采取相互合作共享的方式生活。社区会按照可持续的方式从事有机农业,追求社区里人和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这样的社区里,成员们可以享受到比一般社区里更丰富的人际交往和更强的情感纽带。此类社区的环境设计和运作机制对此都有特别的考虑。

  “地球之歌”是新西兰另一个非常知名的共生社区。它的创始人Robin Allison曾向我详细讲述了社区的整个设计理念和细节。比如,社区每户房子都围绕着公共空间建造,停车场位于社区的入口处,社区内没有车辆通行,却有着便捷的步道联通各户居民。社区居民根据公约,每周有一次集体用餐,食物的采购、烹饪和餐后清洁等都由居民们分工协作完成。此外,社区还有丰富的派对、工作坊、节日等活动。在这些活动的筹划组织和准备实施中,社区成员们都可以获得大量的交流机会。

  与一般人的猜想不同,虽然加入社区乍一看似乎在个人自由(包括财产)上有不小的损失,但许多社区成员却感觉自己其实享受到了更大的自由,去发展自己的个性、兴趣,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在社区内部,社区成员会被鼓励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主动参与社区事务。同时,由于有了社区的支持,相当于在公共福利之外又多了一个“安全网”,社区成员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时也更有安全感,更敢于放手去尝试。

  此类社区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地球之歌”社区,每户成员无需在自己的住房里设有客房,如有访客,可以住进社区的公共客房;也无需每户一台洗衣机,社区公共洗衣房里的四台洗衣机足以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此外,许多的日常物品、生产工具也都可以公用,社区成员所具有的各项技能更是可以起到相互支持的作用。

  共生社区的难题和挑战

  共生社区的生存发展当然也存在着不少挑战。Robin告诉我,在地球之歌,最大的挑战之一便是如何议事。为此,社区采用了一套有趣而行之有效的彩色卡片来协助成员大会的讨论,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发言内容和优先级,想要发言的人必须先向主持人举起卡片。在表决的时候,同样用得上这套卡片。表决不再只是“同意”和“不同意”两种选择,而是被细分成了五种意见(比如“我基本同意,但持一定保留态度”。这种工具叫“同意的阶梯”,在追求一致性决议时非常有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

  尽管如此,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既要公平又要保持每个人都满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地球之歌里的有些居民喜欢养猫,有些居民却强力反对,认为猫会把社区里的小鸟吃掉。怎么办?通过公共议事和仔细计算,大家确定社区里允许养猫的数量是有指标的:一共17只。这个数量既能够让社区的爱猫人们保持自己的喜好,也能够平衡社区里的生态平衡。那么,如果有人希望再养一只怎么办?不行,只有等到一只猫死亡以后,才可以增加一只新猫。

  共生社区普遍面临的另一挑战是难以获得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共生社区遵循着环保、永续的理念建设和运营,在成本上有时会更高,虽然所取得的社会效益更大,但却很难得到政策和法律的认可,也无法享受相应的优惠和支持,有时甚至会承受损失(比如对房产的估值不合理)。

  然而,对大多数共生社区而言,面临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当初把社区成员凝聚在一起的共同理念如何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和演进。理念是人际间最强的凝聚力,反过来,因为理念而聚的人也最容易因理念不合而不欢而散。

  国内目前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共生社区的尝试。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开始越来越对目前已有的社区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失望和不满,感到孤单、疏离,缺乏安全感。对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以及有特定需要的残疾人,在公共福利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共生社区不失为一种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另一重要原因是(和国外情况一样),一些特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开始被更多的人接受但仍然不是主流,于是这些人选择聚集在一起共同生活。比如,一些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选择脱离体制内学校,相互比邻而居,共同生活学习,从而形成的教育共生社区。在大理,就已经开始有很多小规模的个体实践,而在成都,也有若干特立独行的房产开发公司,正在尝试建立共居式社区建筑,愿意购买的人还不少。

  在中国开展共生社区的实践,土地国有是一个先天性的制约,缺少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支持是另一个不利条件,而如何议事,如何共事,恐怕才是最大的挑战。

  (作者为Aha社会创新学院创始人)(编辑 李艳霞)

  作者:顾远

编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