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别错过解套和盈利机会!问投顾<<
实盘直播万人聊暴涨3月策略
本轮去产能决心大,难度也不小。
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确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成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首要任务。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建筑(行情601668,买入)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建材”)如何探索推进供给侧改革、去产能、转型升级之路?
围绕这一话题,3月2日,在“对话新国企 加油十三五”两会访谈节目中,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转型升级如何做?
宋志平看来,在充分竞争领域里,推动技术进步、引领行业转型升级是国企的意义之一。
“中国的建材市场,一是规模大,二是市场延续性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低端还比较多。而且造成很大的污染。所以大家一想到污染,首先想到钢铁,其次是水泥,所以企业压力也很大,”宋志平坦诚:这个行业也确实需要转型升级,中国建材要做行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目前,中国建材集团资产总额超过4100亿元,员工总数近18万名,直接管理的全资、控股企业17家,控股上市公司6家,其中海外上市公司2家。
这艘“巨船”如何转身、如何实现升级改造呢?
宋志平用“三大曲线”来解释企业转型的三条路径。
第一曲线是在水泥、玻璃等传统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转化为先进产能,满足社会需求、同时满足排放标准和要求。
第二曲线是以新型建材、新型房屋、新能源材料为代表的新的增长点。宋志平称,例如,中国的建筑想少用砖、少用水泥,可以改用石膏板,而且石膏板是用电厂的脱硫石膏来生产,可以把电厂脱硫石膏全部消化掉,是欧美都在使用的非常好的建筑材料。
第三曲线是技术服务。中国建材有13000名科研设计人员,13家科研院所。“下一步要实现‘研发成产业’,形成开放性平台,给全世界做技术服务,比如现在做的大数据、大的检测中心等等。”宋志平表示,就是要用新的业务形态、创新方法进一步改变传统建材产业过去的格局。
产产能过剩非“一日之寒”,而破解产能过剩,亦非“一日之功。”
“我有一个演讲,说4万亿为了拉动经济,给基础原材料行业一个重大的机会,但是我们不要再做产能的扩张了,不然这个阶段性的拉动结束之后我们日子会很难过,当时大家脑子都很热,也没有人听得进去。“这番话是宋志平在2009年4月份时说的,很显然,此时他已然开始警觉。
反思产能过剩,宋志平认为,在前几年“4万亿”高速扩张的时候,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没有处理好,像钢铁、水泥这些行业也进行了扩张。产能过剩带来“打价格战”,导致企业没有利润,长期下去会拖累银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发生。
解决产能过剩几乎已经成为从上至下的共识,但具体又该如何实施呢?
宋志平认为,现在的问题第一是配套政策,比如融资、利息、税收等渠道上是否能给联合重组的大企业以支持;第二是大企业带头、行业协会出手,共同采取措施。
“即使到今天,还有的地方要搞水泥厂。这首先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应该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新的产业上去。”宋志平态度明确:落后产能必须淘汰;同时,不要再新建了,不能边淘汰边建。现在提的是不新增,其实应该是不新建,新建和新增一听道理是一样的,实际上不是,新建是不要再建厂了,新增是淘汰的量搞等量置换、异地置换等等,很多的名堂但实际是偷梁换柱,实际还是要建新的工厂。这两点包把握住,再联合重组,增加集中度,由大企业再去“间苗”。
宋志平说道:“央企在这次供给侧改革里面,也是在做排头兵。中国建材在行业里有一个宣誓:中国建材带头淘汰落后;带头不新建工厂;带头联合重组;带头错峰生产;带头不打价格战。中国建材在整个行业去产能、结构调整里,责无旁贷,一路过来也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