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徐锐 ○编辑 孙放 没有股东间的唇枪舌剑,没有外界期待的公开对垒,“宝万之争”后万科首次召开的股东大会波澜不惊,平静收场。由于万科管理层及华润、安邦等各路“盟友”的合计持股规模已超过“宝能系”,本次万科申请A股继续停牌的议案获得通过亦在市场预料之中。相比之下,“宝能系”对该议案投出赞成票的举动则更值得玩味:鉴于万科申请停牌的目的就是继续推进资产重组,“宝能系”此番投出赞成票究竟是真正认可万科的重组方案,还是为后续“夺权”所实施的缓兵之计?3月17日下午三点,万科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在深圳如期召开,王石、郁亮等公司高管悉数到场。最终披露的投票结果显示,《关于申请万科A股股票继续停牌的议案》获得与会股东97.13%的高票通过。由于万科总股本为110.5亿股,其中“宝能系”持有26.81亿股(对应持股比例为24.26%),对比投票数据可知“宝能系”参与了本次股东大会投票,且对上述议案投出了赞成票。自万科A股于去年12月中旬停牌之后,此前在二级市场疯狂抢筹的“宝能系”便迅速转入沉寂,其最新的运作动向、战略意图外界则无从得知。另据记者了解,在万科停牌期间,宝能与万科高层也未有任何形式的接触。在此背景下,“宝能系”代表突然亮相股东大会并投出赞成票的举动也再度引发了外界的猜测。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宝能系”后期举牌资金是通过资管计划所得,而万科停牌后股指大幅下挫,且目前仍处低位,如果当下复牌万科股价“补跌”,“宝能系”借助的一些资管产品或面临爆仓的风险。基于此,“宝能系”赞成继续停牌或是为避过“补跌”风口,同时筹措资金为后续进一步夺权做准备,即赞成继续停牌并不意味着其后续也能放行相关重组方案。但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万科本次重组引入的深圳地铁集团,乃是深圳市属大型国有独资企业,背景、实力均十分深厚。而大本营同样位于深圳的“宝能系”,在前期举牌过程中已显现出资金吃紧的兆头(如利用资管杠杆增持),多重利弊权衡之下,“宝能系”或已放弃对万科控股权的追逐,进而不再“阻击”万科带有反收购目的的重组方案。“宝能系”是进是退,其态度至今未明,但作为“宝万之争”的另一方,万科管理层近期的一些表态,却似在向宝能方面释放“和解共赢”的信号。就在万科近期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针对本次重组公开表示,“万科需要一个合理的股权结构,寻求解决方案时,要有利于股东利益,有利于万科的战略发展,而且要是多赢的方案,希望没有人输。”多赢,在当前的背景下如何理解谭华杰所说的这一概念?在记者看来,万科眼中的多赢,应是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获得了优质的土地资源,从而为日后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引入深圳地铁集团、结盟安邦,也保证了万科股权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且以王石、郁亮为代表的公司管理层仍可继续“当家做主”;同样,深圳地铁集团则通过本次重组实现了核心资产的证券化;而中小投资者则可在万科业绩增长的预期下持续获得投资回报。而对于“宝能系”而言,本次重组的实施虽浇灭了其“控股万科”的梦想,但由于其早期曾低价购入了部分万科股权,整体持股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其在投资万科方面或也有着可观的投资浮盈。尽管不知“宝能系”会否认同万科管理层所述的多赢理念,但客观而言,结合“宝万之争”先前的一系列事件动作,“宝能系”未来若要执意“强吃”万科,或许真存在“多输”的可能。具体来看,为实现控股万科,“宝能系”在已动用大量杠杆资金的前提下,后续是否有充足弹药支撑是其变数之一。退一步而言,假如“宝能系”最终如愿执掌万科,依照王石早前向宝能“宣战”时的表态,万科管理层届时或将发生大幅变动,那么这会否引发外界对万科未来经营前景的担忧?认可万科当前经营治理模式的各路投资者会否跟随退出?而伴随着管理层的变动、经营模式的改变,外界对万科价值的重估是否也会引起股价的变动?股价的变动又会对“宝能系”前期的杠杆式增持造成何种影响?面对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宝能方面也须有充分的预估、判断。另一方面,作为万科原大股东的华润昨日虽也投了赞成票,但还是意外“发声”提出意见:强调万科公告拟引入深圳地铁集团前应先经公司董事会讨论。对此,万科的回应是已提前与华润方面的董事通了气,且目前只是签署不具法律效力的备忘录,依据有关法规和《公司章程》,尚无须召开董事会。由此可见,以“宝万之争”为起点而牵动的各派股东利益,尚需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这一角度来看,“宝万之争”早已不适合“胜或负”这一简单的判定标准。共赢抑或共输?相较于单纯的二级市场增持或简单的隔空喊话叫板,“宝万之争”最终将以何种结局收场,显然更需要参与各方的“大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