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提倡炒股票还是投资股票?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郭施亮:提倡炒股票还是投资股票?

加入日期:2016-3-15 8:00:38

  在中国股票市场中,总会听到炒股二字,而不是投资二字。然而,纵观中国股票市场这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实际上也把这个炒字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股民的平均持股周期很短暂。

  如果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则中国股民的平均持股周期往往是最短暂的。时下,虽然有红利税的差别化征收,且对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股民,对其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实际上真正享受到免征权利的股民却少得可怜。相反,对于更多的中国股民,往往习惯于快进快出,短线操作,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二、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的占比比例长期不能得到显著性的提升。

  当前,虽然存在长期资金入市的预期,但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占比还是远远低于国外成熟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占比,显示出当前国内股票市场还是以散户作为主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市场仍离不开散户作为主导的特性,但在实际状况下,机构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却远甚于普通散户,且存在不少机构投资者巧妙借助市场制度漏洞反复牟取投机利润的现象。

  第三、中国股市基本离不开牛短熊长的特性。

  实际上,对于长期处于牛短熊长的中国股市来说,当股市很不容易步入牛市阶段,却因市场的高度投机行为,而让牛市的与运行周期大大缩短。最后,当市场过度狂欢之际,市场却突然变脸,瞬间把股民们一夜暴富的梦想破灭。

  其中,以14至15年的股市行情为例,当时股市基本离不开成也杠杆,败也杠杆的格局。然而,当市场赚钱效应得到迅速膨胀的时候,各路高杠杆资金工具却应运而生,瞬间把股市的资金杠杆率大幅度提升,并为当时的牛市行情提速。殊不知,在众人沉浸在这一种疯狂幻想的时候,疯牛的突然变脸,却把不少疯狂投机者的财富吞噬一空。

  由此可见,从上述几个特征来看,都几乎离不开一个炒字。然而,在这一个炒字的背后,却充分体现出中国股票市场独特的高度投机色彩。

  事实上,对于不成熟,且具备高度投机性的市场而言,更需要提倡投资股票,而不是提倡炒股票。然而,在实际情况下,真正能够做到投资股票的股民比例,却是少得可怜。而对于普遍的股民来说,还是无法改变炒股票的特性。

  究其原因,一方面体现在普遍中国股民热衷于投机,且缺乏投资耐心的行为;另一方面却体现在普遍国内上市企业缺乏做大做强企业,甚至是打造百年老店的耐性,而更多的企业却注重融资与再融资,却不懂得把企业发展的成果与股民分享。由此一来,却体现出中国上市企业重融资,轻回报的一面。

  其实,鉴于后者,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又有A股市场制度不成熟、不健全的因素影响。但是,对于不少上市企业来说,其选择在A股市场发行上市,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于做大做强企业,而后把自身的发展成果与普通股东们一起分享。相反,对于普遍上市企业而言,其发行上市的直接目的,一个就是为了融资圈钱,从市场中获得庞大的发展资金;另一个就是为了实现自身企业的身价暴涨,而待规定的解禁期结束后,上市企业相关的大股东、高管等,就能够顺理成章地减持自身的股票,从而获取暴利。更有甚者,对于部分上市企业的高管来说,因迫不及待获得相对高昂的减持市值,他们甚至选择提前离职的策略,以实现更快速的减持策略。

  从本质上来看,股市本身并不会大量创造财富或蒸发财富,而是一种财富的二次分配。换言之,当部分人在股市中获得暴利的时候,往往预示着更多的人在股市中亏损累累,付出沉重的代价。由此可见,在中国股票市场中,不少上市企业的上市动机并不单纯,且多以融资圈钱为主。更有甚者,发行上市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身实现一夜暴富的目标。当目标达成之后,却溜之大吉,完全没有做大做强自身企业、回报股东的责任。

  显然,在此氛围之下,并不是中国股民不想投资股票,而是市场太乱,导致了股市财富二次分配显得并不公平。最终,却逼着大家去炒股票,而不是投资股票。


编辑: 来源:.价.值.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