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家公司去年研发费用超亿元 关注六大行业龙头股】研发费用的投入为公司保持高成长性提供重要支撑。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截至昨日,在已披露年报的325家公司中,有49家公司2015年全年研发投入较大,费用均超过亿元。(证券日报)
研发费用的投入为公司保持高成长性提供重要支撑。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截至昨日,在已披露年报的325家公司中,有49家公司2015年全年研发投入较大,费用均超过亿元。
具体来看,大华股份(9.55亿元)、深天马A(8.83亿元)、万华化学(7.07亿元)、小天鹅A(5.57亿元)等4家公司研发投入均超过5亿元,此外,人福医药(4.04亿元)、太原重工(3.98亿元)、万向钱潮(3.97亿元)、梅花生物(3.78亿元)、海天味业(3.15亿元)、信雅达(3.01亿元)、同花顺(2.79亿元)、三七互娱(2.70亿元)、华润三九(2.43亿元)、平高电气(2.20亿元)、湘电股份(2.19亿元)、航天电子(2.16亿元)、哈药股份(2.01亿元)、仪电电子(2.01亿元)等14家公司研发费用均在2亿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其中,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方面,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此外,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去年全社会研发支出14220亿元,77%以上来自企业,而全国技术市场的成交额达到9835亿元,说明成果转化发展比较快。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加大研发费用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年或未来数年的利润收入,但从长远来看,研发费用投入一方面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创新性、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另一方面,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公司也将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而从投资策略的角度来看,这类个股更具长期投资价值,在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处于洼地之时,值得积极关注。
事实上,上述2015年研发费用超亿元的49家公司,当年业绩也普遍拥有较好表现。据统计显示,这49家公司中,有35家公司201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超过七成。其中,同花顺(1483.35%)、三七互娱(1224.18%)、海翔药业(865.24%)、国民技术(747.39%)、东方日升(381.56%)、万润股份(167.11%)、上海家化(146.12%)、哈药股份(134.77%)等公司业绩增幅均超过100%。
从行业分布看,上述49家公司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7家)、化工(7家)、计算机(6家)、电气设备(6家)、机械设备(4家)、电子(4家)等6个申万一级行业,而截至目前,人福医药、万华化学、大华股份、平高电气、太原重工、深天马A等公司分别在上述行业中研发费用居前,值得跟踪观察。
【延伸阅读】
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占比不足问题突出
中铁、上汽等央企研发费用保持高投入
上市公司研发费用不足正在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根据数据,今年已经发布年报的44家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有6家上市公司同比有所减少。
而从去年的数据来看,中国中铁、上汽集团、中国建筑等央企的研发费用均较为靠前,成为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投入较高的主力。
此外,从行业来看,电子、汽车、钢铁等行业都比较重视研发。
央企研发费用遥遥领先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2014年2200家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共计为3124亿元。
其中,央企的研发费用位居前列。研发费用最高的上市公司依次为中国中铁、中兴通讯、中国铁建、上汽集团、中国建筑、中国石化、中国中车,研发费用依次为97亿元、90亿元、87亿元、68亿元、57亿元、56亿元和52亿元。
此外,中国重工、宝钢股份、中国交建、中国化学等央企的研发费用都在上市公司中较为靠前。
根据国资委透露的数据,中央企业研发投入由2006年的70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188亿元,这一数据超过了2013年全国研发投入的四分之一。
国资委表示,下一步也将研究提出“十三五”及更长时期企业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制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方案。
从行业来看,电子、汽车、钢铁等行业都比较重视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中兴通讯一直是电子行业研发投入较多的公司。201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再创历史新高。自一季度研发费用达到25.7亿元后,二季度更高达29.2亿元,研发费用率升至12%,超出原先10%的历史水平。
除了上汽集团,比亚迪、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福田汽车、华域汽车和广汽集团等车企的研发费用都超过了15亿元。
据了解,行业不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会有所不同。不过,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企业研发投入高于平均值的只占约三分之一。而与国际同行相比,一些优秀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已接近,但还有一定差距。
研发费用不足成主要问题
实际上,这几年,很多企业不重视科技研发正在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需要一提的是,去年年底,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出通知,全国42家企业因申报材料虚假、研发费用占比不达标等原因,被取消高新企业资格。被取消的企业将不再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且在5年内或无法再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格。
此次36家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中,有16家研发费用占比不足;在132家被责令整改的企业中,33家企业涉及研发费用归集不规范。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必须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要求: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数据还显示,2014年研发费用低于百万元的上市公司有47家,最少的仅有几万块。此外,还有577家上市公司没有公布研发费用。
同时,截止到2月16日,共有4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5年年报,从研发费用的数据来看,有6家公司的数据同比去年有所减少。
一些新兴企业研发费用不足被指为伪高新,还有一些百年老店止步于过去,不求进步,研发费用占比不足1%。
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研发费用逐渐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有无持续发展力的重要指标,只顾眼前,没有创新动力的企业,恐怕也难以维持高利润。(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DF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