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股跌停”现象频繁上演,与其前期的畸形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对于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而言,如何改变中国股市畸形发展的道路,是其任内急需解决的难题。
自去年6月份以来,中国股市经历了接近20次的“千股跌停”现象,这一暴跌频率也可以称得上世界奇观。然而,对于过去8个月股市的暴涨暴跌走势,更多观点认为,这是与中国股市特有的高度投机氛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可否认,机构投资者占比偏低,中小散户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这是长期市场高度投机的一个重要原因。纵观国外成熟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却基本保持在一个偏高的水平之上。其中,在我们的港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也基本保持在60至65%之间,至于发展历史更为悠久的欧美主要市场,其机构投资者占比甚至达到了80%以上。
机构投资者发展缓慢是当下中国股市发展的真实写照。然而,对于这一现象,近年来管理层也加快了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乃至部分外资资金的入市步伐,以此逐渐改变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偏低的现状。
但是,在现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另一种情况,即机构投资者的投机行为甚至较中小散户还要强烈。正如证监会前副主席高西庆所言,不能说中国散户不成熟,而是现在的管理模式下机构炒股都像散户。
由此一来,对于机构投资者投机行为甚于中小散户的现状,归根到底,还是与市场制度存在缺陷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退一步来说,如果未来我国得以把机构投资者的占比提升上去了,但这还是不能够从本质上改变股市高度投机的特征。相反,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的持续攀升,实际上意味着未来中小散户在股市中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了。
笔者认为,用“畸形发展”来形容当下中国股市的发展现状,或许还是比较贴切的。
回顾2014、2015年的股市行情,其实基本离不开一个特征,即市场基本处于“成也杠杆,败也杠杆”的格局之中。然而,对于杠杆资金而言,因其具有了助涨助跌的双重功能,由此也在最近8个月的时间内,间接扮演着助跌市场的角色。
事实上,从最近两年杠杆资金的发展情况来看,基本处于爆发式发展的格局。但是,从具体的数据分析,场内融资的发展速度并不是最快的,而发展最快的当属场外配资资金。
以场内融资余额为例,20114年7月份,这一业务规模不足4500亿元,2014年12月份达到了1万亿左右的水平。到了2015年6月份,这一发展规模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2.27万亿。至于场外配资,其发展最为迅猛的时点当属2015年3至5月间,其普遍资金杠杆率高达3-5倍以上,更有甚者达到了10倍以上。与此同时,同期股市也出现了单边非理性上涨的行情,期间场外配资潜在规模或已达到2万亿以上,其发展速度相当惊人。
然而,随着一系列“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过程之后,场外配资基本遭到了全面性的清洗,场内融资的规模也缩水超过一半。不过,对于这一轮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行情,却直接让市场身价大缩水,不少中产阶层的财富也遭遇到了大清洗的局面。
从本质上来看,面对最近8个月中国股市“千股跌停”现象的频繁上演,其实与其前期的畸形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对于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而言,如何改变中国股市畸形发展的道路,是其任内急需解决的难题。与此同时,更需要合理处理好股市财富二次分配的问题,让市场的发展更符合多方的切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