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发布纪要 欧美股市大涨 影响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美联储发布纪要 欧美股市大涨 影响

加入日期:2016-2-18 8:49:25

  导读:
  美股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高
  隔夜外盘:欧美股市双双大涨 油价飙升布油涨超7%
  美联储1月FOMC会议纪要:担心市场剧动经济前景有恶化风险
  经济学家解读1月FOMC纪要:美联储不愿再次扣动加息扳机
  全球股市依旧动荡 投资者“现金为王”

  “13F”文件透露换仓动向 华尔街大鳄低吸能源及大消费股
  大放水刺激大行情 大动作收获大红包


  美股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高
  北京时间18日凌晨,美股周三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高,联储1月会议纪要显示,大部分决策者对近期市场动荡感到担忧,认为在进一步加息之前应该先等待有关经济强度的更多信息。

  这是自去年12月23日以来美股首次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标普500指数大涨1.65%,收报1926.82点;道指大涨1.59%,收报16,453.83点;纳指大涨2.21%,收报4534.06点。

  Voya投资管理公司的市场策略师Karyn Cavanaugh表示:“因为联储提到了市场下行是负面的,股市投资者将这视作鸽派信号,并押注联储3月不会加息。”

  纽约WTI原油期货周三收盘大涨5.6%,重回30美元上方,帮助推高了能源和材料股。较早时伊朗石油部长表示,支持任何稳定市场和油价的努力,但未就冻结产量作出明确承诺。

 


  隔夜外盘:欧美股市双双大涨 油价飙升布油涨超7%
  周三(2月17日)美联储发表会议纪要,美股收盘涨1.59%,欧股更是大涨2.7%;金价收涨0.3%,沙俄达成冻产协议,油价收盘大涨5.6%;美元指数微跌。

  周二,俄罗斯、沙特、卡塔尔和委内瑞拉四国在多哈举行闭门会议,最终各方同意冻结产出,但并未能够就减产达成协议;周三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在德黑兰与委内瑞拉、伊拉克和卡塔尔进行了多方会谈,会后表示,冻结产量协议是第一步,但还需其他稳定油价的措施,伊朗拒绝多哈会议的冻结产量提议。

  伊朗拒绝冻产提议,国际油价不跌反涨,从近12年低点进一步反弹,至收盘美油涨5.6%,布油涨7.2%。油价的大涨提振了欧股,法国农业信贷和矿业巨头嘉能可领涨,欧股大涨,截止收盘欧股涨2.7%。

  周三美联储发布1月FOMC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纪要显示,通胀方面,联储鸽派希望在进一步加息之前看到通胀率上升的“直接证据”,一些美联储官员则认为,通胀前景更加不确定,美元和石油可能会在更长时间里压低通胀。

  美股周三收涨1.59%,为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高,这是自去年12月23日以来美股首次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

  美股大涨1.59% 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高
  周三美股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高,这是自去年12月23日以来美股首次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

  标普500指数大涨1.65%,收报1926.82点;道指大涨1.59%,收报16,453.83点;纳指大涨2.21%,收报4534.06点。

  产油国达成冻产协议 欧股大涨2.7%
  周三欧洲股市大涨,受对产油国达成冻产协议的乐观情绪刺激,法国农业信贷和矿业巨头嘉能可领涨。泛欧绩优股FTSEurofirst 300指数收高2.66%,因之前伊朗表达了对俄罗斯和沙特牵头达成的冻产协议的支持。

  各区域指数中,英股富时100指数涨2.87%至6,030.32点,法股CAC指数劲升2.99%至4,233.47点,德国DAX指数涨2.65%至9,377.21点。

  等待美联储会议纪要 金价收涨0.3%
  周三纽约金价小幅收高,投资者正在等待联储1月会议纪要,后者可能为该行的货币政策动向提供进一步线索。

  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黄金期货收盘上涨3.20美元,涨幅0.3%,报每盎司1211.40美元。

  沙俄达成冻产协议 油价收盘大涨5.6%
  周三纽约油价收盘大幅上涨,尽管伊朗石油部长对主要产油国冻结产量的提议态度暧昧。

  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货收盘大涨1.62美元,涨幅5.6%,报每桶30.66美元。伦敦方面,ICE布伦特 4月原油期货周三收涨2.32美元,涨幅7.21%,报34.50美元/桶。

  美联储公布会议纪要 美元指数微跌
  周三美元指数微跌,现交投于96.85关口。周三美联储公布了今年1月份的会议纪要,周四将开始的为期两日欧盟峰会,届时英国首相卡梅伦将尽力确保更多对英国有利的条款,从而让英国留在欧盟。

  截止发稿,美元指数跌0.06%,报96.85;欧元兑美元跌0.09%,报1.1128;英镑兑美元跌0.10%,报1.4289;澳元兑美元涨0.88%,报0.7177,美元兑人民币涨0.20%,报6.555.

 

  美联储1月FOMC会议纪要:担心市场剧动经济前景有恶化风险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1月会议纪要显示,大宗商品下挫、金融市场剧动,引发美联储官员们的担心,认为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在增加,经济前景有下行风险。“美联储通讯社”称,美联储在挣扎,看利率政策是否要对上升的风险做出回应。

  fed新年以来,股市和油价大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上的通胀预期走低,以及其它因素,让美联储内部分位两派阵营。一部分委员认为,威胁经济的风险因素已成为现实,另一部分委员认为,尚可观望,以等待更多证据。

  1月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们表示,上述因素将如何影响美国经济尚不清楚,但他们普遍认为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在上升。许多委员认为,这些因素增加了未来经济的下行风险。一些与会者担心,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超过预期,可能会拖累美国经济复苏。此外,其它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状况也令人担忧。

  上月,美联储在1月FOMC声明中称,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0.25%~0.5%不变,将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变动。美联储在去年12月会议上开启了十年来的首次加息,当时预计今年共加息四次。而目前从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市场看,交易员们预计美联储有一定概率今年全年都不加息。

  尽管大多数与会者预期货币政策逐步调整是合适的,但他们强调,调整的时点和步伐会取决于经济和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些因素对中期经济前景的可能影响。

  美联储在1月会议纪要中称,绝大多数与会者认为,目前还没有足够多的证据显示,中期经济前景是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但也有一些与会者指出,近期市场形势意味着,经济下行风险在增加,风险因素不再接近于平衡。

  美联储工作人员的研究显示,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有可能表现弱于预期,失业率也可能超出此前预期。这些经济数据的不利走势,主要是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金融市场波动影响。

  通胀形势令人担忧,基于市场和基于调查的通胀预期都在下降。油价进一步下跌,美元升值,都意味着通胀会偏离目标水平更久。目前,美国通胀已经连续三年多在美联储2%目标水平下方运行。美联储官员们不希望看到通胀预期进一步走低。因为如果未来通胀再度走低,那么投资者和家庭会对美联储提振通胀的能力表示怀疑。通胀疲软意味着活力不足。

  美联储在1月纪要中称,一些与会者指出,结合近期形势,通胀更具有不确定性,有下行风险。几位与会者重申密切关注通胀走势的重要性,要确保通胀朝着目标方向前进。有数位委员称,通胀是决定货币政策未来方向的重要因素。

  在1月会议纪要中,美联储共使用了14次“不确定”、12次“下行风险”或是“下行”,突显官员们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

  有“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Jon Hilsenrath撰文称,1月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们对未来表示出一定的担心,这意味着3月加息的门槛在变高。考虑到市场大幅波动和通胀预期走低,这个门槛可能现在变得更高。

  Hilsenrath指出,1月FOMC声明令人惊讶,因为官员们决定不在官方声明中评估经济中的“风险平衡(balance of risks)”。也就是说,美联储暂不表态,预计经济将表现得差于预期,还是好于预期。Hilsenrath称,美联储的这个表态很重要,因为会透露他们倾向于再次加息,还是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不表态,意味着他们对加息表现出迟疑。

  Hilsenrath认为,在3月会议前,美联储将会获得更多数据,包括通胀和就业方面的信息,对经济的韧性有更好的理解,此外市场扭转速度也可以很快。上周,标普500指数创出近期新低,但此后美股连续大涨三个交易日,标普500指数累计自底部上涨了超过6%。

  上周,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时,尽管未就是否推迟加息给出明确回答,但她反复指出经济中的风险因素,表明她对经济的看法偏悲观。耶伦上周表态与1月FOMC会议纪要传递的信息大体吻合。(华尔街见闻张舒)

 

  经济学家解读1月FOMC纪要:美联储不愿再次扣动加息扳机
  对于美联储公布的上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经济学家大多认为,纪要显示,联储决策者越来越担心全球经济下滑和金融环境恶化影响美国经济。有经济学家认为,纪要表明,在去年12月启动加息后,现在美联储还不愿再次加息。

  今日凌晨美联储公布的上月会议纪要显示,与会决策者称尚不清楚股市和油价大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的通胀预期走低等因素将如何影响美国经济,但普遍认为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许多决策高官认为,这些因素增加了未来经济的下行风险。一些高官担心,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程度超过预期,可能拖累美国经济复苏。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状况也令人担忧。

  加拿大投行BMO Capital Markets的高级经济学家Sal Guatieri评论上月会议纪要称:
  “在更明确金融环境恶化对经济和通胀的影响,以及金融形势会不会进一步恶化以前,美联储很不愿再度扣动加息的扳机。”“如果前景黯淡,美联储可能不会因为迈了货币紧缩的一小步而受到指责,但如果接下来采取一系列(紧缩的)行动,可能就得被怪罪了。”国际宏观经济咨询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Paul Ashworth指出,上月美联储会议结束以来,金融环境已经好转,但下月15-16日的下次美联储会议继续加息的可能性“仍然非常小”。其预计:“到今年年中,中国和美国经济崩盘的担忧应该会减少,美国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会更难以忽视。”美国券商Amherst Pierpont Securities的首席经济学家Steve Stanley认为,去年9月金融环境急剧恶化,去年的市场抛售让美联储决策者还记忆犹新。

  投资研究机构ITG Investment Research, Inc.的首席经济学家Steve Blitz认为,从上月会议纪要看,美联储决策者进一步同意,如果联储对美国经济的近期前景预测会有变化,那也只会是恶化。对于目前的经济增速,决策高官的看法左右摇摆,有些人认为资本支出可能受到抑制,还有些仍预计今年会表现很好。

  Blitz指出,会议纪要让我们看到,即使承认去年12月启动加息时美国经济增长已经放缓,中国经济放缓成为越来越影响全球经济的问题,美联储决策层也对日趋紧张的金融环境感到意外。美联储不顾近期变化怎样影响经济增长和市场,依然维持中期经济增长高于趋势水平,通胀会回升。

  华尔街见闻稍早文章提到,在1月会议纪要中,美联储共使用了14次“不确定”、12次“下行风险”或是“下行”,凸显了联储决策官员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

  有“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Jon Hilsenrath认为,1月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们对未来表示出一定的担心,这意味着3月加息的门槛在变高。考虑到市场大幅波动和通胀预期走低,这个门槛可能现在变得更高。(华尔街见闻王维丹)

 

  全球股市依旧动荡 投资者“现金为王”
  最近几天,全球股市人气回暖,但伴随着股市的波动,投资者越来越趋于谨慎。美银美林的基金经理调查显示,投资者们持有现金的比例创下2001年11月以来的新高。

  与此同时,投资者对未来投资前景非常悲观,对全球增长和企业盈利的预期自2012年7月以来首次转为负面。超过一半的投资者认为全球经济处于“扩张末期”,该比例为2008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基金经理也减少了对股票的配置,目前的配置比例较其长期平均水平低一个“标准差”,接近2012年以来的低位。

  投资者情绪低迷与股市下跌是一致的,今年以来美股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近7%。美银美林策略团队调降了对标普500指数的年底目标,从2200点下调至2000点,更警告市场仍存在大量负面风险。

  造成市场下跌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很多分析认为美联储去年12月加息有可能是一个错误。在美银美林的调查中,23%的受调查者预计今年全年美联储都不会再加息,33%投资者预计只会加息一次。美国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行长Eric Rosengren表示,美国的一些贸易伙伴增长放缓,全球股市下跌以及美元表现强势,可能会导致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速慢于美联储预期。如果全球经济的疲弱表现波及美国,美联储几乎没有必要提高利率。德意志银行的战略分析师指出,只有美联储改变现有货币政策,并开始再次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全球股市遭遇抛售的情况才会慢慢消退。

  高盛美国股票策略师David Kostin及其团队发布的报告称,在出席近期该行举行的宏观会议客户中,超过三分之一预计2016年所有资产类型中,风险调整后回报率最高的将是现金,近60%的参与者预计全球股市今年将呈现负回报。

  昨日,亚太地区股市在过去两个交易日强劲上涨后稍做休整,MSCI亚太指数小幅上涨0.2%,日本股市日经225指数以及中国香港恒生指数的跌幅均超过1%。欧洲股市盘中则继续上涨,英法德股市盘中涨幅超过1%。不过,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全球策略师周奂彤表示,近日全球股市的反弹并不代表触及底部,目前存在太多不确定性,股票可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然而美银美林的策略师似乎不这么认为。“投资者都想要保存资本。”美银美林策略师在报告中指出,“但所有这些悲观情绪中隐藏着一线希望,投资者大量配置现金意味着市场可能即将转向。”根据美银美林的模型,当现金水平超过4.5%时,“买入”信号被触及;当现金水平降至3.5%时,“卖出”信号被触及。目前,5.6%的现金水平或显示投资者对市场的担忧已经过度。(证.券.时.报.)

 

  “13F”文件透露换仓动向 华尔街大鳄低吸能源及大消费股
  每个季度结束后的第45天,投资者都会屏息等待华尔街大鳄们向美国监管机构递交一项名为“13F”的投资文件。他们寄望可以从这份披露最近一个季度持仓的文件中收集交易的想法、摸索出趋势或者从别人失误的投资中汲取教训。

  在此次的披露季中,能源股成为最大“赢家”,包括“股神”巴菲特在内的不少大鳄都选择借油价低企之际买入能源股。此外,健康保健、科技及零售商等大消费业的个股出现较多仓位调换,成为各大经理人的博弈重镇。

  巴菲特等低吸能源股
  伴随原油价格在去年大跌三成,一些投资者认定,是时候进场了。根据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不少华尔街大鳄都选择在油价接近12年低位之际加大对石油产业的押注。

  其中,“股神”巴菲特麾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去年四季度买入了油气管线运营商Kinder Morgan的股票。文件显示,截至去年末,伯克希尔共持有约2650万股该公司股票,总价值为3.959亿美元。此外,大卫·泰珀旗下Appaloosa管理公司也在去年四季度买入该公司股票。

  由于油价大跌,这家公司的股票在去年跌去65%。而在持仓文件披露后,Kinder Morgan在16日的美股盘后交易中一度大涨超过7%。

  此外,伯克希尔还提高对石油炼厂Phillips 66的持股,目前该公司已经获得14.3%的股权。

  其他持仓数据显示,Appaloosa资产管理公司买入了天然气输送管道运营商Energy Transfer,而Baupost集团则增加对油气企业Antero资源公司及Cheniere能源公司的持仓。卡尔·伊坎旗下基金也买入超过400万股Cheniere,目前卡尔对该公司的持股超过14%。Highfields资本管理公司则买入557万股能源公司Williams Cos,截至去年末,这家暴跌后的能源基础设施公司的持仓价值达到约1.77亿美元。

  在16日的交易中,主要受产油国冻结产量言论提振,伦敦及纽约两地4月交货的原油期货价格盘中一度飙升超过6%及1%,不过截至收盘两者重陷跌势。17日欧洲交易时段,纽约油价徘徊在每桶30美元下方。

  以原油价格为代表,商品价格自今年以来出现较大波动,即使经验老到的经理人,也有措手不及时。保尔森便错过了一波黄金的涨势。他旗下管理的对冲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将全球最大黄金上市交易基金SPDR黄金信托的持股大幅减持37%,是两年半内第三次减少对SPDR的股权。然而,今年以来,金价大约上涨了13%。

  保健领衔大消费概念博弈
  在去年四季度美联储迈向加息之际,大消费类个股的持仓出现大量调换,经理人进出健康保健及科技股,上演繁忙的换仓季。

  其中,淡马锡买入140万股药物制造商Gilead科学公司的股票,并增加88.8545万股酶类药物制造商BioMarin的股票。但该公司将医疗服务供应商美国临床试验业者Quintiles跨过控股公司的持股从410万股减少到63.9172万股。

  丹·勒布旗下的第三点基金和保尔森则将他们本就位于高位的生物技术和制药股配置进一步提高,目前,两者的股票持仓中均有超过一半属于上述行业。其中,保尔森买入288万股眼科药物供应商Akorn,去年末价值1.074亿美元,还买入88.1万股制药公司Mylan NV。大卫·埃因霍温旗下的绿光资本也新买入了Mylan,去年末价值1.562亿美元。绿光资本还买入41万股药物制造商Allergan,其他买入的股票还包括美国医保巨头Humana和医疗服务商CignaCorp.
  不过,Lone Pine资本公司减少对健康保健股的持仓,该公司出脱了Allergan及DaVita,对制药商Valeant的持仓则减少7.385亿美元。

  科技股领域同样也出现较大争议。去年四季度,淡马锡控股减持了中国最大电商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份,但同时也增持了其他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股份。文件显示,该公司卖出了54.8769万份阿里巴巴美国存托凭证(ADR),使持仓量下降至4750万。淡马锡增持的股份则包括610万份京东ADR和820份中国网上旅行服务公司途牛的ADR.
  彭博社认为,此次持股调整反映出淡马锡更加看好中国科技行业以及以不断壮大的中产阶层为主要目标的服务行业。

  而曾经是苹果公司最大追捧者的卡尔·伊坎和大卫·埃因霍温都相应缩减了持仓。卡尔·伊坎减少了13%的持仓,而大卫·埃因霍温的绿光资本将该股持仓减少44%。不过,老虎环球基金新买入苹果,截至去年末,他的持仓价值11亿美元。

  此外,Highfields和伊顿公园两大投资管理公司均选择买入EMC。其中,Highfields将持仓增加356万股,截至去年末持仓价值几乎翻倍至2.1亿美元。去年四季度,个人电脑企业戴尔宣布以天价收购这家信息存储公司EMC.
  其他受到关注的大消费类个股还包括食品、服装及旅游等行业。Highfields增加对麦当劳的持股,Point72资产管理公司则增加对耐克的持仓,持仓价值增加1.462亿美元至1.644亿美元。卡尔·伊坎增加对汽车租赁公司Hertz的持股,Lone Pine买入635万股的北美瑜伽服零售商Lululemon Athletica,老虎环球基金则新买入在线旅游定制公司Priceline集团。(上.证)

 


  大放水刺激大行情 大动作收获大红包
  猴年的A股没有叫人失望,为投资者大派红包。1月份新增信贷2.51万亿元,创出了7年来单月新增信贷金额纪录,比2009年1月金融危机同期还多出9000亿元。历史数据显示,每当新增信贷数据爆发式增长,都会刺激A股走出大行情。

  大放水刺激大行情
  1月份新增信贷与社会融资规模双双创出单月历史新高。央行2月16日发布最新数据,1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2.51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2万亿元,均高于市场预期。

  这一新增信贷数据令所有人吃惊!2016年1月信贷增加2.51万亿,而过去三年1月均值仅为1.3万亿;今年1月社会融资增量3.42万亿,过去三年均值仅为2.4万亿。这一数据即使在2009年强刺激经济的时候,也堪称巨额。2009年金融危机救市之时,单月最高投放量也就1.89万亿,时间是3月份;而2009年1月金融危机救市时为1.62万亿。可见,2016年1月信贷投放金额比金融危机同期还要多9000亿。这是2015年10月开始取消存贷比政策后,银行开始大放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那么,新增信贷数据与A股涨跌之间,到底有什么规律?历史数据显示,每当新增信贷数据爆发式增长,都会刺激A股出现大行情。2009年1-3月,正是在流动性极度宽松的环境下,A股开始大幅反弹,沪指月涨幅分别达到9.33%、4.63%以及13.94%,走势强劲。而在2009年6月,新增信贷数据又一次过万亿元,达到1.53万亿元,整个上半年的流动性大量释放,又助推沪指在2009年6月和7月继续大涨12.4%和15.3%。数据显示,从2009年1月到7月,沪指累计涨幅达到惊人的87.39%。再回顾2003年,贷款也是超常增长,2003年上半年,新增贷款已超过2002年全年增长水平,贷款增速一再创出新高。大量的资金流入A股,在2003年11月到2004年4月,沪指累计涨幅达到34%。这次,1月份新增信贷突增,资本是逐利的,当资金大量流入A股后,对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相信你是懂的。

  猴年大动作不断
  除了1月份信贷突增外据记者注意到,结合去产能、去库存为核心的供给侧改革,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

  国家发改委昨日就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举行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截至2015年底,11大类重大工程包已累计完成投资5.06万亿元,比11月底增加3465亿元,已开工48个专项、326个项目,比11月底增加22个项目。赵辰昕表示,发改委下一步将坚持做好按月协调调度,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

  发改委同时透露,钢铁有色建材等优势产能开始规模化走出去。初步统计,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的一批国际产能合作重大项目建成后,可在境外形成钢铁产能约4600万吨/年、氧化铝产能约1450万吨/年、电解铝170万吨/年、阴极铜产能约19万吨/年、水泥产能约8000万吨/年、玻璃产能约50万吨/年。

  此外,赵辰昕说,中国有能力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第一是我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的地位没有变;第二是中国每年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没有变;第三是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的态势没有变;第四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新常态没有变。
  最重要的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中国基本面相当稳,并表态一旦经济出现滑出合理区间的苗头,该出手时会果断出手,因为工具箱里的工具多得很。针对大家最关心的资本市场,李克强总理不仅表示必须要高度警觉,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而且罕见地对救市政策定调:我明确讲,去年针对股市、汇市异常波动,采取稳住市场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符合国际惯例,而且在一段时间内拆掉了一些炸弹,避免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春季行情派出大红包
  猴年开市以来,A股已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红。昨日,沪指放量上涨逾1%站上2860点,蓝筹股和中小创股齐上涨。截至收盘,沪指上涨1.08%报2867.34点,深成指上涨1.16%报10161.77点,创业板指上涨0.61%报2215.34点。两市合计成交569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693亿。

  对于后市,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2638成为2016年的底部,这个已经确立,2638点有可能成为更长时间的底部。一月份的M2数据和一月信贷增量还有社会融资总量都是远超市场预期,这对稳定经济、对股票市场回暖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春季是一年以来流动性比较宽裕的季节,它也会在股票市场中反映出来,2638点以来探底就结束了,春季行情就展开了,好好把握机会吧。

  安信证券首席投资顾问张德良认为,经历了外围资本市场的大幅动荡,A股市场仍然能够显示出独有的稳定性,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从3200点左右平台跌到2600点平台,调整是非常充分的。从盘面上也很清楚的看到,在2800点以下主动抛盘非常弱,主动做空动力是明显不足,在当前做空动力不足的时候稍有一些增量资金和买盘进入就会形成上涨,近日整个市场呈一个普涨格局,普涨主要来自于缺乏主动做空的动力,像这种缺乏主动做空动力的市场,它就会在一种短期空头回补的力量之下出现一次反复回暖,力度往往不会很大,一般回到前期的密集成交区,现在看主要集中在3000点附近,多空双方的争夺就非常激烈。(投资快报 杨帆 )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