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设施正在迎来政策红利密集落地期。从近日召开的北控清洁能源集团城市智慧交通专题研讨会上了解到,未来充电基础设施将成为产业政策扶持重点,政策支持力度和精细化程度将有显著提升,有望出台统一的中央财政补贴机制与税收支持等政策。
据经济参考报12月6日消息,据测算,“十三五”期间充电设施全行业总投资需求1600亿-1800亿左右,目前各方“跑马圈地”,模式各有不同,有业内人士认为投资机遇主要在与公共交通系统和配电网建设相结合。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逐年大幅度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4万辆,销量为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而同期充电站数量为3500座,充电桩数量4.4万个,充电难问题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但与此同时,建好的充电桩却长期闲置没人来充电。
针对充电桩闲置和充电难并存的怪圈,继上半年国家顶层设计逐步明确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8个省份和45个城市出台了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或管理办法,20个省市制定了有关补贴标准。
国网能源研究院电力发展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李立理认为,在国内多数行业已陷入“红海”竞争的情况下,智慧交通相关行业是未来大有可为的“蓝海”市场。下一步充电基础设施政策扶持力度与精细化程度都将有显著提升,地方财政补贴机制在重点地区率先落地实施,由投资补贴逐步向电量补贴转变,有望出台统一的中央财政补贴机制与税收支持政策。
据他预计,2016年到2020年,我国将建设超过2万-2.3万座充电站,500万-550万个充电桩。公共充电网络对重点城市与区域高速全面覆盖,兼顾其他地区。全行业总投资需求1600亿-1800亿左右,年均投资需求320亿-360亿。而到了2021年到2030年,建设超过14万-16万座充电站、5000万-5700万个充电桩,全行业总投资需求6400亿-7300亿左右,年均投资需求640亿-730亿,比“十三五”期间增加一倍,行业投资收益率快速提高。
据悉,电桩产业链企业类型多种多样,配件企业包含电源模块、充电枪及连接器、线缆、充电桩线路板、电子元件、显示屏等;材料企业包含充电桩外壳材料、内部配件用材料、线缆料、涂料、粘接剂、助剂等;还包含检测类企业、平台运营及服务类企业、设备类企业等。本次会议致力于打造一个完善的充电桩产业生态圈,垂直整合充电桩产业上下游企业,构建一个全方位的交流平台。
充电桩概念股:
特锐德:公司拟投资6亿元成立“青岛特锐德汽车充电有限公司”,从事汽车充电系统研发及充电运营等相关服务。
科士达:充电桩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主业,公司2015年充电桩在手1个亿订单,15年交付了4000-5000万,毛利率大概为35%。
茂硕电源:是国内有相当影响力的专业电源制造企业,产品已涵盖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等多种领域。主要产品或服务包括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及充电柜、有线及无线充电机等研发和销售。茂硕电源此前在互动平台上表示,茂硕电气无线充电将采用专利磁共振技术,目前仍处于前期技术预研阶段。
科陆电子:公司成功中标深圳建设的首批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为该充电站提供直流充电机和交流充电桩产品,产品在深圳大运会、会展中心和飞机场投入运行。同时,公司产品还在中山市电动汽车充电站整体工程项目中中标。
国电南瑞:今年国网率先发力充电桩,加大了充电桩的招标力度。2016 前2批招标的数量同比增长了10 倍以上,其中南瑞中标的份额最大。
(原标题:充电设施扶持政策将密集落地 财政补贴望出台(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