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2017年决不能搞扩容大跃进 贺宛男:三个期望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李志林:2017年决不能搞扩容大跃进 贺宛男:三个期望

加入日期:2016-12-31 8:47:53

  导读:
  李志林:2017年决不能搞扩容大跃进
  真庸:什么是绝顶高手?

  郭施亮:险资熄火融资加码 A股何去何从?

  贺宛男:对新年股市的三个期望 以混改为突破口 迈出实质性步伐
  顾铭德:2017年A股难现大牛上海国资重组是主流热点
  应健中:来年股市的确定性机会
  叶国英:变脸的时代 离谱的世界
  桂浩明:险资留下的空档谁来填

  李志林:2017年决不能搞扩容大跃进
  2016年年末,以每天发3只新股的大跃进速度,终于超额完成了全年发行26批、275家新股、总计筹资1817亿元的任务。再加上再融资1.45万亿,二者合计,2016年中国股市的募资总额达1.63万亿,远远超过2007年6124点和2015年5178点两轮大牛市,居27年股市历史的首位。

  坊间盛传2017年新股发行将比今年增加60%—80%,融资2800亿,则意味着要发440—530只新股。平均到240个交易日,平均每天发2只以上新股。

  如此高速度的扩容大跃进,在全球股市历史上绝无仅有,不可思议。

  于是,我要向市场各方大声疾呼:2017年搞扩容大跃进万万不可行!

  1、IPO“大发”导致今年股市继续收大阴线。

  去年6月在5178点后,发生了罕见股灾。在政府主导下,经国家队、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各路机构和大户奋力救市,齐心协力拯救股灾,才于去年底收盘在3539点。

  今年年初,由于不恰当地推行注册制以及两次熔断,又爆发了股灾3.0版,将股指直接打到2638点。

  照理,2016年股市的主要任务应是:休养生息、稳定市场、恢复信心。新股扩容和再融资应当谨慎缓行。

  确实,今年上半年基本上做到了IPO缓行,只发了70家新股,指数遂从2月份的2638点恢复到6月底的2929点,涨幅11%。

  但是,股市刚稳,下半年就开始搞IPO大跃进了,发了205家新股,比上半年增加了将近2倍。而上证指数则从6月底的2929点,到12月底的3103点,仅涨了5.9%。可见下半年扩容过度,尤其是12月份的IPO再加速,造成了12月指数从3250点—3103点,跌幅高达4.53%。从11月29日的3301点,短短一个月,指数就从3301点—3069点,一口气跌掉了232点,跌幅高达7%,将绝大多数投资者深深套牢。

  有人说,刘士余主席上任后,新股确实发了不少,但指数照样从2860点—3103点,涨幅8.49%,表明IPO加快不是问题。

  我要搬出另一套数据来说明是问题。

  2016年四大指数的表现是:上证指数从3539点—3103点,跌12.32%;深成指从12665点—10177点,跌19.65%;中小板从13493点—11483点,跌15%;创业板从2714点—1962点(最低1933点),跌27.71%(最大跌幅28.8%)。2016年中国股市再次熊冠全球,与节节创新高的美欧日股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因此,不能用刘士余主席上任后指数仍然小涨来证明IPO大跃进合理,而应从全球股市对比的视野,从以中国股市去年5178点和年底3539点为参照系的视野,从刘士余主席上任后还从2860点跌到2638点造成人们新的亏损的视野,从修复股灾、帮助广大投资者减少损失,保护投资者财富安全的视野,来看IPO大跃进的危害。

  如若将2016年的新股减少一半,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被新股发行和上市后抽走的市场巨量资金,足以将四大指数的跌幅减少一半以上。

  2、IPO“大发”导致了绝大多数投资者继续严重亏损。

  我认为,在舆论为今年IPO达275家叫好的同时,管理部门应对在中国经济继续向好的情况下,股市四大指数却继续拉出大阴线,感到失职、愧疚和反省,应对广大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在2016年继续遭到的严重的财富损失,深表同情、遗憾和惋惜,应采取有力措施,坚固一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的平衡,争取在2017年让广大投资者有个好的收成。

  然而,周四某网站却发表了不止是一个人写的2016年股民总结的评论,称:“2016年1亿多股民人均仅亏损1.3万元。”

  这个数据明显与实际情况不符。据我了解,周围今年投资股市亏损的朋友超过80%。亏损比例大多在10%—20%。主要是年初两次熔断惹得祸。买创业板股票的人更惨,普遍亏损30%—40%。买沪市股票的人输得少些,因上证指数只跌了12%。当然,买大盘蓝筹股的国家队输得最少,除了几次抄底以外,网下参与新股配售的获益也不少。因此,我认为,这个统计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如果这样去误导管理层,明年的新股发行至少增加50%,大多数投资者还将继续亏损。

  也许是这个统计报告所采取的样本出了问题。首先,是以1.6亿投资者开户数作为分母计算出的。其实,根据公开数据,1.6亿账户中绝大多数账户没有股票,拥有股票并在进行操作的实际上只有1500万户左右。按此作分母,人均亏损额就将几倍地增加。

  其次是分子,即今年减少的市值的统计也有问题。在我看来,应该剔除这一年大小非解禁所增加的市值,剔除新股发行融资1817亿及上市后大幅上涨所增加的市值,剔除1.45万亿定向增发所增加的市值,剔除国家队、社保基金、公募基金、各类机构盈利所增加的市值。只有完全按照2015年底个人投资者持有的市值作为样本参照系,与现今他们持有的流通市值相比较,才能对个人投资者今年的亏损。

  只讲IPO的成绩,而无视广大投资者的亏损,这不是负责任的管理者应有的态度。

  3、IPO“大发”将逼迫网下配售新股的大户放弃锁定市值。

  首先,不能因为新股上市连连涨停,就意味着市场资金充沛。虽然今年投资者对新股的申购热情高涨,新股上市后的表现火爆,10来个涨停和比发行价翻几倍不算稀奇。但是,这些高位接盘新股的资金,是通过抛老股来换取的。就是说新股的强势表现,是以牺牲老股的股价为代价的。最典型的是创业板的指数跌幅高达28%,实际上已超过了进入熊市的下跌20%的标准,致使创业板的投资者今年普遍亏30%—40%。这与新股的过快、过多的发行有密切的关系。

  其次,不能以为目前中小创估值仍高,便通过加快发行新股来挤泡沫。殊不知,一个市场的价值中枢,即使管理层认为定位较高,也应经过较长的过程实现软着陆,而不能短时期搞硬着陆。进入12月份以后,新股在打开涨停后一路下跌,接盘者屡买屡套。目前有很多新股已跌到了40倍左右市盈率或30多倍市盈率。如果延续现在每天发3只新股的做法,那么,沪深主板及中小创的价值中枢将会出现快速崩塌,扩容大跃进从量变积累到质变,也照样会造成股灾。

  再次,不能以为新股流通股发行得少、发行价低,市场可以承受,就可以加快扩容。其实,目前新股的股权结构极不合理。由于管理层迟迟不采纳市场要求新股的大股东股权不得超过三分之一的建议(倒是保监会近日对保险公司大股东作出了这项规定),新股发行时仍然是“一股独大”,发行的流通股只是总股本的10%,如4亿股的总盘子,仅发行4000万股流通股。这就为日后新的大小非没完没了地减持留下了后遗症。

  与其如此,为何管理层不痛下决心,严格规定控股股东股权比例不得超过三分之一,将多余的股权,或者改为优先股长期持有,或者按新股发行价一次发行。在我看来,唯此才能使企业上市不是为了造就N个亿万富翁,到时圈钱走人,而是为了真正培育长期投资的实业家,为振兴中国的实体经济服务。

  最后,不能以为现在按市值在网上和网下配售新股,就能将机构和广大个人投资者的筹码长期锁定,可维持股市的稳定。实际上,这种情况正在起变化。特别是网下配售新股,有关部门作出的规定是:网下配售新股分为A、B、C三类。A类国家队、社保基金、公募基金,可获77.4%的网下配售额;B类保险公司、企业年金和机构,可获20%的配售额;拥有沪深各3000万和5000万市值的超级大户,仅拥有2.6%左右的配售额。这是极不合理的配售比例。

  更何况,10月份以前,因参加网下配售的大户数量较少,一个账户可配售的新股高达几万股,通常也有几千股。而现在,锁定5000万市值的大户,也只能配售到100多股新股,于是,有许多大户感到得不偿失,锁定筹码的亏损远大于新股的收益。预计随着新股的发行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上市后涨停数量和涨幅会不断减少。

  这样,大户们将会纷纷抛售已锁定的市值,放弃网下配售新股。这等于是增加了几万亿的做空筹码,势必会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

  4、2017年IPO只能适度增加。

  2016年股市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新股发行实在太快。

  新股发行有过三次提速:第一次为3月份,发行次数由每个月一批变为每半个月一批,总计数量在15家左右(除了5月份只有1批,共计7家企业);第二次提速是在7月份,虽然每半个月发行一批,但是数量上有所增加,总计在26家—28家之间;进入11月份,则是第三次提速,变为每周一批,其中,11月份有51家企业拿到了批文,12月份则有46家企业拿到了批文。IPO申请的审核速度也在加快,特别是进入12月份以来,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整个12月份有63家企业上会,达到今年以来的顶峰。

  2017年,各方面的形势较为不确定:中美可能爆发贸易战;房地产调控和出口减少加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M2将会下降,人民币还将一定幅度的贬值;货币政策中性偏紧;管理层加强对险资举牌的监管后,险资投入股市的资金量势必会减少;财政部对资管盈利征收6%所得税的新政,将会导致现12.5万亿的资管项目大幅削减;PPP需要抽取2万亿的社会资金等等。

  因此,2017年股市的资金面堪忧。我认为,2017年股市决不能搞扩容大跃进,能在今年发行275只新股基础上,扩大到300只左右,市场尚可承受。并且我建议,管理层将现在的每周发一批新股,恢复为每月发两批新股为好,以便让二级市场有一个喘息的机会。(金融投资报)



  真庸:什么是绝顶高手?
  真知灼见
  Z:股民天天揪着一颗心,过完整个2016年。年初魂消熔断处,年头情陷注册制,年中牵挂美联储,年尾操心换汇潮。年年有心结,今年特别多。等到元旦钟声敲响之后,新的每人五万美元换汇额度开启,会不会像炸药桶的引线一样酿成2017年的第一场血?对此,先生似乎淡定自如,并不操心。

  Y:自从心操之后,我就再也不操心了。

  Z:我知道,“心操”是先生发明的最新操盘术语,意为心学操盘。新的一年有没有机会为我们面对面上一堂心操课程,好让我们再次一睹您的风采?

  Y:这缘分,像一道桥,立定信念慢慢熬。我也希望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为《操盘之神》的读者专门上一期心操课,同时可以对真技术爱好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任何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如果机缘成熟,届时所有《操盘之神》读者皆有机会获准参加。

  Z:真的?那太好了!这算是先生给我们的新年大礼吧?

  Y:现在还待定,别高兴得太早。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专心过好自己的人生,将内心向宇宙敞开,丰盛自会追随而来。

  Z:活好自己,就是心操。

  Y:格局见涨啊。人生如操盘,破盘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Z:天下武功多,唯心安不破。我还听说先生上期栏目的新语录“对策是天理,预测是人欲”已为操盘界津津乐道,并成为很多职业战士的个性签名。

  Y:证明他们有眼光。

  Z:您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不做预测,只做对策。

  Y: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圣人果然说得没错。

  Z:先生如此贬低我,真令我大惑不解。存天理去人欲,预测既是人欲,自当去之,我说错了吗?

  Y:以中人以下标准观之,你说的全对。以中人以上标准观之,则大错特错。对策是天理,故必存之。预测是人欲,故必用之。人欲去己用他,操盘之上境也。

  Z:敢问先生,如何用之?

  Y:对策是天理,是操盘手的必修课。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必可胜。而预测是手段,是利用的工具,而非作茧自缚的成见枷锁。预测的妙处在于,它是防止骗线和提高成功率的绝佳试金石。

  Z:此话怎讲?

  Y:我问你,当几乎所有人都预测会涨,后市会如何?

  Z:那肯定会涨。

  Y:这么武断?你没遇到过几乎所有人看涨,结果全部大跌眼镜的情形吗?如果大多数人的预测居然都能成真,那就不会有现在这样“十炒九赔”的结果了。大多数时候,媒体的预测趋同性都是非常高的,每年年底各大券商基金和投资机构对次年的总体预测也是非常接近的,可事实最终证明大多数人都是错的。

  Z:噢对了,应该是反其道而为之。当几乎所有人都预测会涨,那后市就一定看跌。

  Y:永远反着做,这种念头也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在单边趋势运行的中途,大多数人的看法往往都是对的,相反理论只是在最后的拐点才有效,中间则被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Z:那看涨看跌都不对,岂不是无章可循?

  Y:当所有人看涨,这就是一种预测,而作为操盘手的对策应该是以盘口取证之后的对应策略。如果大家都看涨,而事实果然涨了,那后市就会涨;如果大家都看涨,而事实却不涨,那后市就看跌;如果大家都看涨,而事实却不涨反跌,那后市将加速大跌。也就是说,真正高明的职业操盘手不以预测为买卖依据,却利用预测来辨别和锁定真正的突破方向。

  Z:您这点和阳明先生实在太像了,都是讲起道理来文质彬彬,用起兵来杀气腾腾。明明不相信预测,却还要利用预测,真是狠到家了。

  Y:如果这都算狠的话,那我在实战中比这还狠。

  Z:怎么?您还要刀刀见血啊?

  Y:我不仅利用公开的预测,如果杂音太多,我还预测大众的预测。

  Z:什么?您不但预测市场,还预测别人的预测?基金经理调研公司,您调研预测?

  Y:是的。当我的预测和别人的预测趋同,就形成共振。当这种共振被市场印证,我只是按原计划常规用兵;但若这种共振被市场否决,就形成一种反向绝杀的暴力美学,那么,对这个由市场力排众议的方向,就要给予加倍的信任,匹配超常规的力量。而且,我不仅盘前预测别人的预测,盘中每一次出手,我都会条件发射地进行角色换位预测。

  Z:角色换位?怎么换呢?

  Y:第一,假设我是此股的庄家;第二,假设我是持股的闲家;第三,假设我是持币的闲家;第四,假设我是镜子里的我。最后,再回到自己,就如有神助。

  Z:镜子里的我?

  Y:对。就是持仓方向完全相反的自己。比如,我现在满仓,想卖,就设想一下如果我现在是空仓,我的真实想法又会是什么?这种假想训练非常有价值。不太职业的选手甚至会一下子就发现镜像和自身竟然会有完全相反的念头,说明你在用屁股决定脑袋,那显然是成见在做决定,而不是逻辑。刚开始的时候,这样“左右互搏”会有点精神分裂,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换位思考的本能,自然而然地杀妄念于襁褓之中,也就水到渠成地迈进职业化之门。

  Z:我突然醒悟您为什么花这么多时间来讲预测,原来它的玄机在于换位思考、“无我”决策。

  Y:你还悟到什么?

  Z:我还由此悟到一些细节,比如当发现庄家刻意压盘的时候,我就要毫不犹豫地买入。

  Y:不,如果你的发现是错的,那买入必然就错了。如果你的发现是对的,也不要急于买入,尤其不要大单一次性买入。因为,你的敌人其实是大众和你自己的妄念,而不是庄家。庄家是你的同党,但这仅限于你的“单相思”,庄家并不情愿。所以,你要发现庄家的行踪,却又不能戳穿他,还要假装没有识破他。他要洗你,你就要假装乖乖地被洗。你真正的行动,只能用化整为零的手法瞒天过海,以及庄家主动炸碉堡的时候趁虚而入,万万不可暴露自己的跟庄意图。要不然,你最后会发现,黎明前的黑暗永远比你持股的时间要长一天。因为,就像北岛的诗句“从星星的弹孔里流出血红的黎明”,所谓洗礼,就是庄家洗你的礼节。

  Z:不被洗出去,就是高手对吗?

  Y:要做到不被洗出去,谈何容易?毕竟庄家是先手,你是后手。他在暗处,你在明处。要做到不被清洗,最重要的是修习卖出的心法。真技术镇门之宝《操盘之神》一书中首次详解了十大经典战法,称为十全武功,很多有缘的真技术爱好者都学到赚到、受益终身,也有部分真战士追问为什么只教如何买入不教如何卖出?其实,无阴之阳不可测、无果之功即为空,当买入的逻辑消失了,卖出的逻辑就生成了,自然而然,来去自如,阴阳相生,相辅相成。

  Z:好的,我一定认真领会。

  Y:其实,真正的高手,并不刻意纠缠每一个细节,而是跟随自己千锤百炼之后的直觉,随感而发,心照万物。

  Z:您能再讲具体一些吗?

  Y:我问你,你觉得买在坑的左侧是高手,还是买在坑的右侧是高手?

  Z:买在左侧和右侧都不是高手,买在坑的最低点才是真正的高手。

  Y:不对。坑的最低点在形成之前无法确认是最低点,在形成之后又肯定错过了最低点。买在最低点左侧,是逆势而为,是低手;买在最低点右侧,是顺势而为,是高手;恰巧买在最低点,只是运气最好,并非水平最高,说穿了还是低手。

  Z:我明白了,绝顶高手都是做右侧交易。

  Y:不,买在右侧只是高手,而并非绝顶高手。

  Z:啊?那绝顶高手买在哪里?

  Y:心照在哪里,就买在哪里。

  Z:心照在哪里就买在哪里?天啊,这也太玄了吧?那您看我的心照在哪里呢?

  Y:你的心照在哪里,我怎么会知道?

  Z:您不是大师吗?

  Y:那好,你把心拿出来,我帮你看看照在哪里。

  Z:这……我的心怎么拿得出来呢?

  Y:所以呢?

  Z:先生,太妙了,我明白了,我彻底明白了。普天下只有我一人知道,我的心照在哪里。也只有我自己明了,我的最佳买点在哪里。我买在坑的任何地方,只要心明如镜,就是虽死无憾的买点。只要买在这样的买点,就是绝顶高手。因为,心照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如果,心没有照到,那本来就该是一片黑暗,我又如何去强求那一寸光明?

  Y:是的。心照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光明不在别处,而就在各人心里。(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险资熄火融资加码 A股何去何从?
  如果继续加大股市
  融资力度,却过快消费掉股市的投资信心,则前期艰难修复的投资信心就可能再度遭到冲击,而之后再度耗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去重修信心,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最近一段时期,险资熄火与融资加码,当属近一段时期A股市场上备受关注的两件大事,时刻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情绪,同时给市场的运行趋势构成了较大的影响。

  险资资金,在最近一两年时间内,投资乃至举牌的频率密集,甚至成为了A股市场上涨行情的主要推动力。甚至,可以这样来描述,在前期的股市上涨行情中,险资资金的持续发力对市场的影响功不可没。

  然而,随着A股市场股权争夺之战愈演愈烈,加上此前恒大系频繁投资等不理性行为,监管机构也开始意识到险资频繁投资与举牌背后的潜在风险。于是,在最近一段时期,险资机构的系列整改与监管动作开始频繁上演。随着整改力度的加大,实际上也意味着险资后续投资行为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处于熄火状态。

  由此一来,作为前期撬动市场上涨的重要推动力的险资资金,一旦陷入熄火的局面,实际上就意味着A股市场新增流动性推动力量会明显受阻。12月份的市场表现,却基本上处于震荡下行格局,以沪市为例,自3301高点回调至今,累计最大跌幅已经超过200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险资熄火的同时,A股市场融资的力度却有增无减。

  纵观2016年的数据,IPO融资规模继续保持高居不下的状态,且自今年11月份以来,IPO发行节奏已经实现了一周一批次的速度,月均筹资规模超过200亿元。至于再融资规模,却继续保持凶猛状态,结合全年的情况,2016年可以称得上史上第一融资年。

  2015年,A股市场募资规模达到1.55万亿左右,但2016年的募资规模却再度刷新新高水平,这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不少的担忧。或许,按照这样的速度运行,2017年的融资力度或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

  实际上,回顾2016年的股市表现,基本上无法与2014、2015年的股市环境相提并论。究其原因,即在2016年的股市环境下,整体波动率大幅下降,且受到前期股灾风波及熔断机制匆匆落幕的影响,股市的投资信心明显逊色于2015年。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以资金作为推动主导的A股市场而言,基本上离不开“成也资金,败也资金”的格局,因此,在高杠杆资金工具大举清理之后,杠杆资金对股市的撬动影响也就大打折扣了。由此一来,在股市存量资金主导的大环境下,股市难有较亮眼的表现机会。

  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股市融资力度却有增无减,加上险资熄火,导致新增流动性补充力度相对缓慢,这无疑成为了2016年年底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很快,中国股市即将迎来2017年的交易时间点。但是,在险资熄火,融资加码的大背景下,加上外部不明朗因素,给投资者带来了太多担忧。但鉴于“国家队”资金保持高度控盘格局,股市整体表现还可能会保持平稳,但市场赚钱效应会继续降低,而投资者的赚钱难度也会继续提升。

  站在当前的大环境,维系股市投资信心确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只有维系好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均衡发展,才能够让股市保持相对活跃的投资氛围,进而满足股市持续性的融资需求。相反,如果继续加大股市的融资力度,却过快消费掉股市的投资信心,则前期艰难修复的投资信心就可能再度遭到冲击,而之后再度耗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去重修信心,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



  贺宛男:对新年股市的三个期望 以混改为突破口 迈出实质性步伐
  上证指数以下跌
  12.31%的“战绩”结束了2016年。希望明年A股在退市制度方面有实质性进展;从新股发行开始,逐渐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资本市场以混改为突破口,真正迈出实质性步伐。

  上证指数终于以下跌12.31%的“战绩”结束了2016年。有统计显示,今年涨幅最好的股市分别为俄罗斯50.32%(截止12月21日,下同),巴西33.48%,卢森堡25.15%,就连“脱欧”的英国富时指数、美国道指涨幅也达16.68%和15.59%;而中国四大指数则分别以-29.92%(创业板指)、-23.67%(中小板指)、-20.84(深成指)和-13.87%(上证指数)在世界主要股市中垫底。

  往者已矣,来者可追。过去的就不去说了,还是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提三个期望吧。

  期望一:希望A股在退市制度方面有实质性进展。不管怎么说,欣泰电气因欺诈上市而退市,对今年的市场还是有相当大的震动,这也是上证指数(估值相对较低)跌幅较其他三大指数少的原因之一。但从5178点下来,个股涨得最好的(剔除新股和次新股)还是“壳资源”(垃圾股、重组股等),如涨幅达764%的协鑫集成,就是臭名昭著的超日太阳借壳而来;又如涨幅达367%的长航凤凰,按其基本面原本同退市的长油完全是一路货色,可市场一会儿博卖壳,一会儿又博债转股;更别说一度负债高达20多亿的*ST宏盛(涨85%)和妖股特力A(涨86%)。证监会一再说创业板不再借壳,如今万福生科不照样借壳了吗!?还有一些正在步万福之后尘,想方设法变相借壳。伟人曾经说过:“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现在A股市场不是一点点灰尘的问题,而是雾霾压市,垃圾成堆,稍有理性的投资人都不敢进来。新股发行可以提速,可劣股退市也得跟上啊,有进有退、吐故纳新,才能保持市场的生态平衡和清洁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改变A股市场博傻博消息,以及内幕交易、操纵股价成风等等恶习。

  期望二,从新股发行开始,逐渐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

  日前,保监会就修订后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有一条就是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将由51%降至1/3。保监会有关负责人明确提到,单一股东持股51%会引发“一股独大”,造成公司治理结构失灵,完全听命于个别股东,缺乏监督机制。从51%降至1/3,可以有效发挥制衡作用,防范不正当利益输送风险。其实,又岂止是保险公司,上市公司更应如此。上市公司又名公众公司,公众者,股权相对分散之谓也。现在新股上市,可以说清一色是公众股东占25%(4亿元以上仅占10%),大股东占75(或90%),这一来,不仅“引发‘一股独大’,造成公司治理结构失灵”,接下来的大小非解禁更让市场难以忍受!明年开始,能不能让一部分公司突破发25%,留75%的“巢穴”,也来一个单一股东持股从51%降至1/3,或者让股权较分散的公司即报即审、即审即发。证监会要扶贫,证监会更要“秉公(三公)”,如果能从新股发行开始改变“一股独大”,这对公司治理和市场的长远发展功莫大也!

  期望三,希望明年的资本市场以混改为突破口,真正迈出实质性步伐。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明年要在七大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我们的国企改革不能总是“并、并、并”,也不能老是“买壳”“卖壳”“炒壳”。只有让央企和大国企带头,真正从股权结构入手,让各种所有制企业交叉持股,特别是让非公股权有相应的话语权,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垄断,割除多少年来大国企按官本位,而不是按市场配置资源的陈规陋习,也才能按中央要求强化激励,提高效率。当然,如果有几家央企和地方大国企在混改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也必将引领A股市场打好翻身仗,迈上一个新台阶。(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



  顾铭德:2017年A股难现大牛上海国资重组是主流热点
  2017年货币政策在稳健中性大框架下,适度偏紧和灵活。中国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难度在加大,稳增长目标中增加了控制物价上涨的新因素。国内、国际大环境中不确定的风险因素需要防控。这将决定2017年股市难以大牛。

  但是,股灾已经过去,防控股灾各种措施在加强。股市大跌的概率比较小。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线资金仍在源源不断进入股市。上证指数将在3000点至3600点区间进行整固,上下徘徊波动。央企和地方国资重组改革,特别是上海国资重组改革仍是明年沪深股市中的亮点,主流,但更需关注的是低价,没有被大炒的有潜力的上海国资股。(金融投资报)



  应健中:来年股市的确定性机会
  ■健中观潮
  2016年的股票交易拉上帷幕,从年初3536点的开盘到年末收盘,一根实体长达400点左右的大黑棒将一年股市的酸甜苦辣凝固成了历史,渐渐地离我们而去。

  股市有句名言:股市没有昨天,只有今天和明天!我们还是憧憬一下来年,笔者以为,即将到来的2017年有几个机会是确定的。

  首先,最确定的机会是市场的重心降低了,股票价格便宜了就是最大的利好。2016年的上证指数开盘3536点,开盘后一路杀跌至2638点,即便日后一路蹒跚而行,也没有达到年开盘点位,所以平均而言,2016年市场的输家比赢家多。2017年的开盘点位要比2016年低400点左右,这样的低位开盘给来年提供了机会,从投资布局而言,年初买入在来年中必有收获,道理很简单,如果2017年的年K线是一根阳线,年初买入者就是赢家,即便年K线不是阳线,总有一根上影线,买入者也会获益,而年初跌到年底的概率几乎为零。这个机会是确定的。

  其次,国资国企改革是一个确定性的机会。今年国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的1+N方案已经基本出台,明年就是要进入具体实施落实以及攻坚的阶段,年末管理层宣布今年提前完成去产能任务之时,宣布积极鼓励像宝钢、武钢等优势企业资产重组,年末的时候又宣布在通讯、铁路、石油、军工等原来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积极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所有的步骤最终落实的时间都在明年。除央企层面,最具有百花齐放特征的是各地的国资国企改革,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地都会在1+N方案的原则下增加些“自选”动作,这将给股市带来新的题材。

  再次,IPO提速也是个确定因素。今年新股发行数为245家,而提速是在今年第四季度。由原先的一天一家变成了现在一天三家,如果按照现在新股奇货可居的状态和现在的发行速度,预计2017年的IPO会超过500家。今年九成股票的IPO融资低于10亿元,几乎全是小票,现在的IPO形成了这样的模式:IPO低融资占个先;股价炒高6至10倍;高价增发大笔圈钱;高比例送转稀释股本;除权后炒高、大股东胜利大逃亡。这一系列阶段都需要市场买单,也由此会引发五花八门的炒作行情。在2017年,这个模式不会改变。

  2017年确定性的机会是众所周知的,对投资者而言,要做的无非是在资产组合中将资金合理分配在这些股票之中,以博取市场的平均利润。但鉴于2017年环境的影响以及国内经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肯定还会出现许多市场不确定因素,市场还会出现许多黑天鹅事件,这都属于不可预见的因素。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是,以不变应万变,在操作上注意如下几点:其一,以年开盘做一个入市基准,只要能跌下来,就一路买下去,买在未来年K线的下影线里,全年中赢面较大;其二,耐心地做自己熟悉的个股,守住底仓,用部分资金在底仓股中做短线差价交易;其三,2017年中会出现翻倍的股票,在运动中寻找主力部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金融投资报)



  叶国英:变脸的时代 离谱的世界
  ■一叶知秋
  2016年即将收尾了,这一年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便是变脸。谁都没想到,中国川剧变脸的绝技在全球得到如此的普及,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色彩的脸谱在一挥手、一转身的瞬间就发生了变化,而同时喜、怒、哀、乐、惊、思、恐的心境也随之改变。舞台大世界、世界小舞台,这世界的舞台也在不断地上演变脸的“川剧”。

  作为主角的美国,竟上演总统竞选的PK剧,两个七十岁左右的“老将”相互对骂、相互揭短。一个是妻子作为裸体模特上封面杂志,一个是丈夫有着绯闻的前总统。年龄变了,家庭观念变了,演讲的内容也变了。胜出的特朗普又改变了领导层,将国内最富有代表人群收之靡下。随之居然将中美关系关于一个中国的基本准则作为儿戏。在抗日战争中,美国曾是中国的盟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变成围堵中国的角色,随之又采取拉拢中国、孤立俄国,尔今又变成既对抗中国、又对抗俄国。特朗普正式上台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局势,谁也说不清。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但在其六年任期内曾授命在阿富汗、伊拉克、也门、巴基斯坦、索马里、利比亚以及叙利亚7个国家的领空上发起空袭轰炸。其和平勋章上不断晃动的似乎是卡扎菲和萨达姆的人头,和平与战争似乎变得越来越玄妙、越来越模糊。

  欧洲在世界舞台上也属于主角之一。2016年6月欧盟突然飞出了一个黑天鹅——英国脱欧。英国公投结果“脱欧”派以51.9%的得票率胜出。然而就在英前首相卡梅伦宣布辞职不久,英议会抗议“脱欧”。英高等法院裁定,英政府必须经议会表决通过方可“脱欧”。于是在不断变化中能否于2017年3月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又成了一个谜。

  2016年的世界舞台风云变幻最激烈的莫过于南海。在7月南海仲裁案结果公布时,外电称,南海纠纷成了“中国挑战美国主导的亚洲战略秩序的试验场”。面对美国多艘驱逐舰和“里根号”航母,中国火箭军和海军联合行动,南海瞬间战云密布。在事关主权的大事上,中国不再韬光养晦,而是态度鲜明、立场明确。结果南海仲裁案从剑拔弩张变成了暂时搁置。作为原告的菲律宾新任总统杜特尔特访问中国,从亲美变成了骂美。中国对于南海仲裁不承认、不接受的立场,得到了多国支持。

  韩国总统朴槿惠也可评为2016年变脸得主。2015年9月曾出席中国抗战70周年阅兵式,堪称风采奕奕的贵宾。可是进入2016年又成了勾结日本在本国部署美国萨得反导系统的推行者。到了10月,这位韩国女总统又成了“亲信闺蜜干政”的核心人物。从2013年2月25日就任韩国总统的她,变成了韩国国会总统弹劾案的对象。

  对于股市中人来说,金融市场的变化更受关注。年初的二次熔断伤痛尚未恢复,在“静静的顿河”中横盘休养,却依然闻知,双“十一”时多品种商品期货从涨停到跌停,几分钟时间使仓位在50%以上的投资者损失惨重。临近年末,12月15日国债期货开盘就暴跌,5年期与10年期国债均一度触及跌停,债券类基金也开始普跌,这些在全球流动性泛滥下一度成为可行的投资标的,却在美国加息下成了弃儿。

  美国的加息就像变脸舞台的导演,一下将全球流动性改变了方向。凯恩斯主义受到了质疑,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收敛,“资产荒”一下变成了“资金荒”。降息、放贷、降低保准金率、直升机式的撒钱似乎全变成哑剧。就像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一下从亲美派变成亲苏派。这也使不少期望2017年为大牛市的分析师们变得谨慎起来。

  强势的黄金变成了弱势,疲软的油价变得坚挺。中国股市素来在低迷股市中难以推行的IPO新股发行,尔今变得轻车熟路、顺风顺水。一直受限的再融资今年也反仆为主,再融资金额超过IPO。在银行股、保险股等大盘蓝筹成为打新保证金标的的前提下,横盘的走势成了1600亿IPO资金、6400亿打新资金、2900亿减持资金、1199亿印花税、700亿融资利息、1000亿佣金的撤离通道。

  如果说2000年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那么2016年开始进入变脸时代。在互联网与变脸的结合下,世界已变得越来越离谱,甚至是无谱可依。这就像数学原来是1、2、3、4、+、—、×、÷、平方、次方、有序运算,可是突然来了个脑筋急转弯,0+0=8,令人傻呆。宇宙万象、大千世界似乎既像万花筒,又像火药筒,随时可以让你眼花缭乱,又随时可以让你魂飞魄散。股市中的不可预测性发挥到了极致,中期的、长期的投资目标,几乎全败在3、6、9的短线之下。一位名人曾说:写戏的是骗子,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那么当今世界舞台上谁能分清骗子、疯子与傻子呢?

  处于一个变脸的时代和一个离谱的世界中,令人不禁想起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一段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这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也许以不变应万变是最好的生存之计,也许以宁静的心态面对不宁静的世界是最好的养生之道,也许各有各的也许,只要自己适合就好。那么就在各自的也许中辞旧迎新、且行且珍惜吧。(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险资留下的空档谁来填?
  在今年夏末秋初的一段时间,股市呈现出震幅收敛、成交清淡的状态。以沪市综合指数为例,当时每天的成交金额只有1300多亿元,而股指单日波动的幅度则不到0.5%,如此小的运作空间,当然制约了行情的运行,很多投资者感叹无法操作。

  后来是险资的高调入市,改变了这一被动局面。当时先是恒大系大量买入万科,不但使得已经面临市值亏损的宝能系转危为安,而且也一举激活了市场。此后,险资不断举牌包括中国建筑等一批大盘股,使得这些股性长期呆滞的股票得以活跃起来,市场上也随之掀起了操作险资举牌概念的热潮。而由于这次险资深度介入的大都是权重蓝筹股,借助这些股票的能量,大盘也随之上涨。特别是到了11、12月份,股指开始向3200点乃至3300点冲击,于是“股市入牛”之声不断,行情自然也就活跃起来,高峰时沪市的成交金额达到了近3500亿元,每天的震幅也在1%以上。

  不过,随着部分险资的一些不良行为被曝光,特别是高层明确表示要打击其违规行为,并且开始对险资举牌行为加以规范,这无疑对原本轰轰烈烈的险资入市行为的当头棒喝,于是不再有险资举牌消息公布了,而且也有险资明确表示由于其入市行为受到了“过多的关注”,因此决定不再买入某上市公司股票,相反还准备择机卖出。不能说到这个时候险资就离开了市场,但不管怎么说,其入市的高潮已经过去。人们看到的现实是:沪市的成交金额又退回到了1600亿元的水平,而每天的震幅也压缩到了0.5%上下。当然,对于险资的违规入市,监管部门进行必要的打击是应该的,险资肆意举牌上市公司的行为,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市场风险,完全有必要予以抑制。在这个意义上,险资的不规范入市,尽管也的确对提高市场的活跃度与流动性有某些好处,但总体来说并非是一种积极和正面的力量,很可能会对市场产生重大的伤害。恒大举牌梅雁吉祥事件,就已经暴露出问题的严重性。

  但是,不可否认,现在市场是存在资金短缺问题的,特别是缺乏长线运行的大资金。本来,险资理应承担起为股市提供稳定流动性的作用,但是现在真正有钱的那些大保险公司基本按兵不同,它们投入股市的资金远远低于正常允许的比例。相反,那些中小保险公司则出于各种考虑,充分利用杠杆手段大举入市,成为股市中的一支新的生力军。然而可怕的现实是,这些中小保险公司所动用的资金,有的来源可疑,有的杠杆过大,因此不能任其随意进入。那么问题在于,当这些险资停止买入后所留下的空档,该是由谁来填补呢?如果没有被填补掉的话,那么股市因为资金缺乏,行情将很可能是暗淡的。

  也许,现在人们需要思考怎样吸引新的增量资金问题,这两年所出现的险资举牌行为,至少说明一点:中国股市还是有一些值得投资的公司。那么,在驱赶了不合规的资金后,合规资金能不能进来呢?社保、养老这些长线资金,早就说要入市了,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大的动作。还有现在沪股通和深股通都没有年度投资规模的上限,这也就意味着海外资金在不换汇的前提下,就能够大量入市。只是,现在同样的也没有看到它们太多的活动迹象。怎么办?这就需要市场各界共同努力,想方设法引进长线资金,包括通过有效的改革,营造适合大资金规范运行的市场环境,以及符合国际规则的交易手段。当人们把违规资金挡在了外面,又让合规资金得以畅通地进入,那么这个市场也就能够真正活跃起来,理性的行情自然也就展开了。(金融投资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