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资本杠杆撬动实体经济转型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用资本杠杆撬动实体经济转型

加入日期:2016-12-23 17:43:43

  从2015年5月挂牌至今,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驶入爆发式增长的快车道,截至2016年10月底,小镇已快速集聚股权投资类、证券期货类、财富管理类机构1010家,资金管理规模突破5800亿元,税收达10.1亿元,同比增长200%。

  一连串令人炫目的数字背后,到底是什么在发挥着作用?作为全省的“资本高地”,基金小镇在运用金融资本杠杆,撬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方面,又有着怎样的创新举措?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杭州市上城区委书记陈瑾。

  中国经济时报: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发展迅猛,地方政府在建设和营运中有哪些经验和好的做法?

  陈瑾:作为上城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全域化推进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上城集全区之力打造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一方面,高标准做好环境打造。基金小镇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周边优美的自然生态,在设计中大量采用观景平台和阳光中庭结构,强调建筑与环境、景观的有机结合,打造多种风格迥然、形态各异的建筑组团。整体环境山峦环抱,环境幽雅,闹中取静,自然生态极佳,生活交通便利,非常适合高端金融机构对商务环境的要求。

  基金小镇“一步一景”的办公环境与商圈的高楼大厦氛围截然不同,每一家基金公司都能享受到独栋别墅式的办公楼,但是小镇内高速宽带网络、职工食堂、健身中心、国际化的医疗机构、教育配套等一系列硬件条件又完全不输CBD商务区,我们紧密结合小镇企业发展和人才工作生活实际需求,以国际化标准精准建设配套服务设施。小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国际医疗中心、国际学校、创投社区服务中心、基金经理人之家、新展示中心等配套都已经到位。G20杭州峰会期间,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二期精彩亮相后,新拓展了勾山里、四宜大院两处新的产业区块,引得海内外金融机构纷至沓来。

  另一方面,以“店小二”式服务打造软环境。“店小二”式的服务是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2015年5月在调研基金小镇时提出的工作标准。小镇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新注册企业可以实现一个工作日领证。入驻之后,企业可以享受到“一站式”服务:不出小镇就有银行,还专门成立了国税山南分局,最大限度上为企业做好项目申报、资金扶持对接、银企对接等服务。小镇配套建设了“基金经理人之家”,为企业、人才直接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下一步,小镇在目术塘区块规划了1000多平方米办公区、洽谈区、大小会议室等,将来,这里会定期组织专项的沙龙、路演,进行天使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培训,还会为10余家投资机构提供联合办公场所。

  另外上城区与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小镇成立研发管理中心和金融研究院,共同形成协同发展的新金融产业链。同时,基金小镇的浙江省国际对冲基金人才协会和美国格林尼治康州对冲基金协会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为未来基金小镇和格林尼治小镇之间的协同合作带来更多可能性。自2015年以来,上城区连续两年牵头举办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邀请全球资本市场的领袖、专家,财富管理和私募基金行业龙头机构代表,共同探讨私募基金的规范发展,为私募基金行业提供一个专业化、精品化、国际化的高端对话平台,这一举措也为基金小镇造了势,在国内、国际打响了基金小镇品牌。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基金公司来说,“金融生态圈”很重要,“私募金融产业链”也很重要。因此,在把基金公司引进来后,如何留下来并形成集聚效应非常关键,在这方面,政府有什么样的创新举措?

  陈瑾:我们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的金融集聚区规划理念和管理模式,建立“政府+市场”的运营管理机制。

  一是推进市场化运营。今年我们加快小镇管理服务机制改革,成立了基金小镇投资建设公司和运营公司,分别负责小镇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通过公开招聘、购买服务等方式,打造一支市场化、专业化的招商团队,提升小镇“店小二”管理服务的精准化水平。比如连续两年组织的西湖峰会就是用市场化的思路,邀请省金促会共同主办,请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二是形成金融产业服务链。一年多来,国信国控、中金等一批“中字头”基金已经落户,永安期货、财通证券等纷纷在小镇成立资管机构。交通银行成立山南对冲基金支行专门服务小镇企业,浙商银行中信证券等银行、券商入驻建立直通端口,提供私募基金完成从注册、产品设计、发行、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并协助对接银行资金池,进一步夯实了小镇财富管理示范基地的基础。引进专业金融数据和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服务提供商彭博,不出小镇就能与世界经济互联互通,准确把握金融行业发展脉搏。以德勤浙江总部为代表的一流金融中介服务组织已入驻小镇。

  三是聚集行业领军人才。积极打造金融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累计吸引国内外高端金融人才逾2000名,其中海归人才200余人,国内领军人才30余人,王铁飞、王昌南等一大批业内领军人物纷纷入驻小镇。今年,我们专门聘请了中国银联前总裁、证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万建华为基金小镇镇长。专家学者们定期对小镇建设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并提出意见建议,提供国际化的发展视野和市场化的咨询服务。

  目前基金小镇内私募金融企业业态分布合理,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类、期货证券交易类、资产管理类企业已经逐步集聚,企业在募、投、管、退等各个方面都能在小镇内获得支持服务,形成生态良好的私募金融机构集聚高地。

  中国经济时报:在您看来,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基金小镇对地方产业结构转型有什么样的探索意义?

  陈瑾:作为全省的“资本高地”,山南基金小镇运用金融资本的杠杆,撬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以金融资本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有近三分之一资金投向了具有创新、活力的实体经济当中,为创业创新企业装上“加速器”。小镇通过设立创投社区服务中心、基金经理人之家等交流对接平台,提供资本对接、项目路演、联合调研、人才培训等多类型活动形式,在“募”“投”“管”“退”等方面构建全方位产业服务平台。设立政府主导型创业投资基金,鼓励和引导小镇基金投资本土创业项目,进一步拓展推动创新创业的多元化融资渠道,用私募金融的集聚效应,换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乘数效应。在投资过程中,小镇投资机构除了投资资本,更多地为创业企业输入创业经验、管理理念等,为创业企业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创业企业跨过一道道创业发展中遇到的障碍,提高创业的成功率。目前,小镇股权投资机构数占总金融机构数近70%。统计显示,截至10月,投向实体经济1600亿元,项目759个,扶持79家公司上市,涉及医药健康、节能环保、消费升级、先进制造等众多产业。2016年11月,在“2016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上,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作为全国行业标杆发出了“金融业首要任务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倡议。

  另外,随着基金小镇的快速发展,也夯实了上城经济转型基础。上城区立足地少实际,发挥生态和人才集聚优势,因地制宜打造金融产业和信息经济创新型产业平台,把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打造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直接带动上城区今年提前4个月完成了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的目标。

  近几个月来,小镇平均每月都会新增80余家各类金融机构,包括中金国家创投基金、国新国际管理的国控基金等标杆性机构,睿沣资产、浙银资本等产业链机构,以及阳泽资管等国际化机构,助力小镇进一步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原标题:用资本杠杆撬动实体经济转型——访杭州市上城区委书记陈瑾)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