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举牌”挑战监管专家建议提高前十大股东信息披露频率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准举牌”挑战监管专家建议提高前十大股东信息披露频率

加入日期:2016-12-15 20:04:26

  控制持股仓位在4.95%又迅速卖出,离5%的“举牌”线咫尺之遥,对个股行情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却无需遵守举牌的相关信息披露义务。部分险资“买而不举”的“准举牌”现象引发监管层高度关注。

  近日,保监会决定暂停恒大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委托股票投资业务。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准举牌”现象在业界引发广泛探讨。

  部分险资“准举牌”扰动市场

  所谓“准举牌”,是指投资者增持上市公司较大比例股份但不突破5%,从而无需履行达到5%时的权益变动报告义务,也无需遵守短线交易规定、履行减持后的权益变动报告义务等。近年来,类似这样的“准举牌”现象在A股市场不断出现。

  一位市场人士称,一些资金在临近报告期末针对中小市值公司进行增持,报告披露,引发大量资金跟风后减持获利。这是当前“准举牌”的一种典型操作模式。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了市场的“灰色地带”。

  “从现行规定上看,一些资金买入股票不到5%的举牌线,再卖出股份并不违法。”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张远忠认为,但作为被视为应该秉承价值投资理念的保险资金,“三天建仓,一天清仓”与其肩负的责任不相匹配,给险资声誉带来负面评价。

  不久前,保监会、深交所分别约谈恒大人寿主要负责人,明确表态不支持保险资金短期大量频繁炒作股票,要求恒大人寿应秉承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稳健投资原则,稳健审慎开展投资运作,防范投资风险。12月9日,保监会宣布暂停恒大人寿委托股票投资业务。恒大人寿有关人员表示,将切实落实监管要求,完善股票投资运作机制。

  “散户化”中潜藏风险

  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准举牌”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现象,在肯定多数保险机构财务投资、长期投资的同时,也应关注部分险资短线炒作带来的风险。

  上市公司2016年三季报显示,剔除公募基金、个人、社保基金、证金公司等主体的持股记录外,深沪两市有1511家上市公司的前10大流通股东中共存在3059条持股比例介于1%到4.99%的股东持股记录,其中持股比例为3%以上的有464条。

  2016年,有31家保险公司持有253家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在1%到4.99%之间,其中恒大人寿、君康人寿、泰康人寿、天安保险较为活跃。

  “不同于2015年下半年的险资举牌潮,市场普遍认为保险资金是资金性质偏中长性的投资,当下的部分险资投资风格可能更倾向于‘散户化’。”深圳紫金港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陈绍霞认为,前期不少机构发行了大量的万能险等短期理财险,三、四季度或进入现金流压力较大时期,资金则具备较大动力配置于流动性较好的股票上。

  同时,对于部分险资而言,精准持股至接近5%的“举牌线”,不仅可以回避公告,降低行踪曝光度,还可以在增持减持行为上免受举牌带来的诸多限制。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部分险资“买而不举”“快进快出”的现象背后,隐藏着诸多金融风险。

  在机构投资者的拉抬下,一些个人投资者受到损失。“本以为跟着‘土豪’能赚钱,也就跟着买了,没想到自己成了‘小韭菜’。”深圳股民小张说。

  在部分险资“买而不举”,散户热炒“准举牌股”的背景下,不少业界人士担忧市场投机情绪、“脱实向虚”的加剧。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说,险资作为一种机构资金,理应成为A股价值投资、长线投资的楷模。如果借助“买而不举”达到短线获利出局的目的,这只能加剧股市的投机炒作之风。

  堵漏洞规范“准举牌”

  在不少业界专家看来,针对当前部分险资“买而不举”“快进快出”的倾向,监管部门应对“准举牌”现象高度关注,完善相关监管措施,以此督促保险机构做好资产负债匹配、审慎对待权益类投资,防范资金风险,避免短线炒作行为加剧市场投机。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说,除在上市公司季报或半年报进行披露之外,建议增加常态化利用问询、约谈等机制,加强短期异动较大股票、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披露。

  “可以研究提高前十大股东持股信息的披露频率,如证券变动月报制度,从而起到持续信息披露的作用。”陈绍霞表示,但如果强化股东信息的披露,需要一并研究披露制度变化会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如会否引导市场过度关注股东的短期行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会否因此发生变化等。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险资应遵从责任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原则,尽力控制风险,而不应“快进快出”沦为“大散户”。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13日表示,要健全监管体系、加强现场检查。查实查深查透违规问题和风险隐患,坚决刹住保险资金运用的歪风邪气。特别是对个别保险机构在股票市场“快进快出”的投机行为,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规范。

(原标题:“准举牌”挑战监管 业界呼吁完善规则堵漏洞)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