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元债转股市场加速落地 A股盛宴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万亿元债转股市场加速落地 A股盛宴

加入日期:2016-12-12 9:49:48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12亿元“卖身”不成 中汇影视债转股方式发行股票
  曾拟以12亿元“卖身”上市公司三七互娱的中汇影视(836006)最终以愿望落空暂告一段落。如今,靠着曾经签订的协议,中汇影视拟以债转股方式发行股票,作为认购方的三七互娱将成为中汇影视的一大股东。

  12月9日,中汇影视发布股票发行方案称,拟向发行对象三七互娱发行股份数量约1761万股的普通股票,发行价格为17.04元/股,预募集金额为3亿元,三七互娱则以债权的方式认购公司发行的股份。对于此次股票发行的目的,中汇影视表示主要是为减轻公司债务的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股票发行方式为债转股,用作认购股份的资产为三七互娱对公司3亿元的债权。而认购涉及的债权是今年5月公司与三七互娱签订的《协议书》。

  当时的《协议书》显示,中汇影视拟向三七互娱借款3亿元,用于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主营业务。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协议书》中中汇影视与三七互娱就借款的后续安排进行了商定。若三七互娱在协议生效后的1年内未完成对中汇影视的收购并且协议各方未达成新的期限等,三七互娱将以对公司提供的全部借款本金转为对公司的增资款,以全部借款本金认购公司定向发行的股票。而按照之前签订的协议,公司的投前估值为10亿元计算,三七互娱向中汇影视实际提供借款为3亿元,可获得公司完全稀释后23.08%的股权。且三七互娱有权提名1名董事进入本公司的董事会。这也就意味着,此次三七互娱以债权方式认购中汇影视的股票,是今年5月份中汇影视开始筹划的与上市公司三七互娱进行并购无果之后,三七互娱必须要履行的协议行为。

  据此前中汇影视发布的收购报告书显示,三七互娱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中汇影视全体股东合计持有的中汇影视100%股份,交易价格为12亿元,其中,交易对价65%部分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其余35%部分以现金方式支付。对此,中汇影视方承诺,中汇影视2016年-2019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3000万元、9000万元、12600万元及17000万元。对于收购的目的,中汇影视表示成为三七互娱的全资子公司后,将在基于文学IP的游戏、影视、动漫以及其他衍生品内容及产品开发等多个泛娱乐产业链重要环节实现与三七互娱的无缝对接。

  不过,此次新三板与上市公司的联姻最终还是以终止告终。10月12日,中汇影视发布重大事项终止公告称,由于公司所处行业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并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产品策略需做出一定调整,认为此时交易并不是收购的最佳时间点,因此决定终止本次重大事项。

  据了解,中汇影视在今年三月份挂牌新三板,主要产品与服务项目包括国内外影视剧的投资、制作与发行、IP作家经纪及IP生态系统增值服务等,属于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公司的经营业绩处于增长的状态。2015年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6718万元,同比增长131.03%。同期对应实现的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443万元,同比增长262.23%。不过,今年上半年中汇影视的业绩发展似乎并不乐观。上半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1421万元,同比下降59.19%。同期对应实现的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亏损达594万元,同比下滑幅度较大,达到400.26%。(北.京.商.报.)

 

  国资委定调明年国企改革重点:员工持股试点将大规模推进
  董事会试点、市场化选聘、员工持股等试点将大规模推进
  “明年央企兼并重组步伐将提速,具体到几家不好说,但是数量肯定会缩减到两位数。”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日前在媒体通气会上说。他同时“定调”即将到来的2017年国企改革重点,内容包括在继续扩大十项国企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加快供给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同时加快央企重组整合,国企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步伐,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按照国资委的部署,去年是国企改革政策出台年,今年是改革落地年,即将到来的2017年将成为国企改革建设年。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今年又先后有7个专项配套文件出台,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已经完成。同时,国资委还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36个配套文件。“1+N”文件体系及相关细则共同形成了国企改革的设计图、施工图。

  “不是简单地减少户数,也不是单纯地做大规模,而是为了内强企业素质、外优市场表现,为了行业产业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为了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张喜武说。

  记者了解到,在去年完成6对12户中央企业重组的基础上,今年国资委继续推动港中旅集团与国旅集团、中粮集团与中纺集团、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宝钢与武钢、中储粮总公司与中储棉总公司5对10户中央企业进行重组。目前中央企业户数已调整至102户。

  张喜武透露,2017年将继续推进中央企业间的重组整合,央企数量有望压缩到两位数。“明年肯定要比今年减少,肯定会到两位数内,但是具体到多少不好说。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总体要求,加大兼并重组的力度,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发挥中央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中的带动和带头作用,实现总体目标。截止到10月末,中央企业去产能,清理僵尸企业,已完成分流安置富余人员11万人,全年累计可完成400户处置治理任务。”他表示。

  “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直接组织开展‘十项国企改革试点’中,国资委承担的8项试点工作已全面铺开,明年的步伐将更快,不仅试点企业的改革将继续深化,同时也鼓励其他国企和央企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需要来进行改革尝试。”张喜武在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他同时坦言,在过去的一年里,试点企业的改革效果非常好,涉及包括董事会试点、市场化选聘、员工持股、“两类公司”等敏感和空白领域,为以后大规模推进国企改革提供了最宝贵的经验。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改革安排,董事会建设方面3项试点将在宝武集团、国投和中广核集团开展,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将在国投、中国通号等中央企业的二级企业开展。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增点扩面,新增神华集团、宝武集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保利集团等6家企业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在诚通集团、中国国新开展,“两类公司”试点企业合计已达10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已确定了10家试点的中央企业三级子企业名单。

  不仅如此,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也在加快,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央企业的子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超过92%,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达到68%。董事会建设进一步深化,建设规范董事会的中央企业达到85家,外部董事人才库增加到389人,专职外部董事增加到26人。

  中交集团总经理陈奋健也用实际例子阐明了兼并重组给企业带来的正效应。他表示,中交集团通过在海外收购、兼并补齐了企业发展的一些短板。“举个例子,我们收购了澳洲的John Holland公司,这个公司是澳洲的第三大建筑企业,它的专业是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交集团以前在这方面比较差,所以收购兼并以后产生很好的效果,而且我们在国外的蒙内铁路、新加坡地铁,就是通过与John Holland公司的合作进入到这个市场。”

  国企改革红利正在逐步释放,数据显示,央企已经扭转连续18个月收入下滑的局面,1-10月,中央企业克服大宗商品价格低位波动、政策性让利因素较多等不利影响,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231.4亿元,同比增长0.5%,初步实现了效益恢复性增长的目标。

  管理层级多、法人户数多,如何“瘦身健体”一直是国有企业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为此,国务院今年5月曾专门部署应对工作。张喜武介绍说,半年多来,国资委通过试点到全面启动,现已在该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到目前累计压减法人单位1777户。在压减过程中,突出专业化、精干主业。该退的退、能压的压,目前已有84家中央企业实现法人总户数净减少。突出集约化,精简机构。不断优化机构职能、完善集团掌控,很多企业形成了集团总部-专业化公司-生产单位的三级管控架构。

  (原标题:国资委定调明年国企改革重点) (经.济.参.考.报)

 

  京沪深领跑地方国企改革 深圳大手笔推“1+12”系列文件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自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出来以来,今年“N”系列又先后出台了7个专项配套文件,与此同时,国资委还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36个配套文件。可以说“1+N”文件体系及相关细则,共同形成了国企改革的设计图、施工图。

  记者了解到,在政策层面为国企改革指明方向后,一些地方省市的改革表现可谓十分亮眼,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今年以来更是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并召开专题会议,力推地方国企改革进程,可以说是一路领跑。

  从改革动态来看,目前,北京市已形成全面推动市属国资国企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共出台政策“1+18”项,改革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此外,北京正积极研究制定改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方案,积极探索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模式;研究制定职业经理人、薪酬分配差异化、分类收缴国有资本收益等多项改革试点方案。

  上海方面,将继续提升国资国企的活力,聚焦整体上市公司,推进市管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探索市值管理,运作“上海国企ETF基金”,筹建不良资产处置平台,促进国资合理流动。下一步,上海将继续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升国有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为国企改革另一大先行地区,深圳市国资委更是“大手笔”推进改革进程。媒体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市国资委已制定“1+1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系列制度文件,其中“1”是《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发展的实施方案》,该《方案》已经深圳市委深改组审议原则通过,并按程序已上报深圳市政府。与此同时,还涵盖了权责清单、功能分类、选人用人、激励约束、容错机制等改革重点领域的12个配套文件。

  深圳市国资委总经济师胡朝阳告诉记者,“1+1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系列制度文件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市场化,即国资监管运营市场化,通过“一张清单、一个基金、三类平台”,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运营体制。二是大创新。创新型城市是深圳的最核心定位,深圳国企要勇于作为;将实施圈层梯度推进战略;实施一区多园战略;实施增量突破战略。三是开放型。统筹国内外资源与市场,做强做优做大企业。推进大国资开放性并购重组;实施两个走出去,抢抓“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和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机遇,走出深圳、走向国际,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争做深圳经验和深圳模式输出的生力军。四是加强党的领导。

  (原标题:京沪深领跑地方国企改革深圳大手笔推“1+12”系列文件) (证.券.日.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