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市场关注的意大利公投靴子终于落地。据最新消息称,近日,意大利举行了全民宪法改革公投。而意大利总理伦齐在公投中遭受重大失败提出辞职,他发表声明称对公投结果负责。
这引发了业界的担忧,因为伦齐下台主要面临的风险是:一旦主张退出欧元区的“五星运动党”掌权,这可能将使意大利步英国后尘发起“脱欧”公投。
对此,受访业界专家称,意大利公投失败短期令意大利经济承压;同时也引发了民粹政党上台执政的可能性,加大了意大利退出欧元区的发生概率,可能导致欧元区解散。然而,这对中国经济整体影响或相对有限。
欧央行或会出手应对
对于意大利公投失败的影响,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这短期令意大利经济承压。因为公投失败,意大利面临提前举行大选或组建临时政府。政治动荡阻碍意大利经济的增长,疲软的经济使得意大利更难偿还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银行业危机难以解决,使意大利经济继续深陷泥沼。民粹政党上台的可能性增大,使意大利经济更不被看好,储户也更偏向于不把钱存在意大利银行,使得经济预期自我实现,意大利退出欧元区更容易发生。这并不利好意大利经济问题的解决。
他同时还指出,公投失败,民粹政党上台执政的可能性,加大了意大利退出欧元区的发生概率,可能导致欧元区解散。
为此,当意大利公投失败后,市场纷纷猜测欧央行可能会出手应对。
任泽平认为,由于公投失败符合市场预期,市场在前期已有反应,但考虑到意大利众议院参议院的制衡,欧洲央行在意大利出现经济波动时可能已做好准备出手相救,市场可能会逐步调整预期,或许可参考英国脱欧公投后的金融市场反应模式。
不过,国金证券大类资产配置策略资深分析师徐阳则认为,“欧央行已经为意大利的动荡进行了准备,因此公投事件传染到整个欧元区层面的概率不高。早在意大利进行修宪公投之前,欧央行行长德拉吉就表示,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如果意大利的危机有向欧元区蔓延的趋势,相信欧央行会进行行动,来对此进行干预。这样的预期,也反过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他还进一步表示,如果意大利国债与股市出现大幅抛售时,欧洲央行会入市干预;同时也可能会续作QE来应对系统性的冲击。
就在12月8日,欧央行释放宽松礼包。欧央行宣布利率决策会议结果:欧央行维持三大主要利率不变(再融资利率0.0%、隔夜存款利率-0.4%、隔夜贷款利率0.25%),并从明年4月起将资产购买规模维缩减200亿欧元至每月600亿欧元,并将延长QE计划至2017年12月。
而在上次会议上,欧洲央行并未调整利率和QE,也没有宣布延长QE,而是强调,如有必要,将延长资产购买至明年3月之后。随着意大利公投失败,欧元区前景更加堪忧,此前市场普遍预期欧洲央行将会延长资产购买计划的期限。
此外,德拉吉还表示,欧央行买入债券的标准全面放松。这包括一是购债的期限范围扩大至1~30年(此前债券最低期限为2年);二是债券到期收益率可以低于隔夜存款利率(此前是必须高于隔夜存款利率).
欧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后,欧元大幅走弱,美元被动走强。在德拉吉“鸽派”讲话后,欧元兑美元大幅下跌1.34%至1.0611,美元指数从99.83被动推高0.87%至101.11.
就在稍早,意大利总理伦齐承认在宪法改革公投中失败,并表示将会辞职,这在欧元区引发了政治不确定性,也引发了欧元的下跌。随后的12月5日,欧元出现大跌,欧元兑美元下挫达1.4%至1.0503美元,跌破上个月末触及的一年半低点1.0518,并测试数年来的关键支撑水准。
对于意大利公投失败对欧元走势的影响,有受访专家称,意大利公投失败,利空欧元,但利多美元。
徐阳对记者称,“短期来看,修宪公投的失败打击了投资者对意大利的信心,从而令欧元汇率承压。由于这次市场对欧元的担忧属于主权信用问题,所以欧元的避险属性有所下降,从而令欧元贬值,并被动推升美元指数。”
不过,他同时也指出,未来在选举法修订中可能会飞出真正“黑天鹅”,因而我们还需进一步观察意大利法院对修改新游戏规则的裁决。
对于欧元的中长期走势,徐阳指出,从中长期看,这次公投失败为欧元区的分裂埋下了隐患。当前欧洲一体化进程已经基本陷入停滞,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已经打击了欧洲民众对一体化前景的信心。意大利修宪公投的失败,再度引发意大利政局动荡,并可能进一步导致意大利陷入政治经济危机,从而令欧盟分裂的威胁上升,这在中长期对欧元产生利空。
长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赵伟也认为,欧洲区货币兑美元保持弱势,美元有被动走强的风险。除了宽松货币政策外,欧洲明年政治风险将持续压制欧元走势,包括意大利提前大选风险,英国退欧进程加速风险,以及“反欧”民粹党派在法国、荷兰和德国大选中的潜在上台风险等。整体来看,欧元在明年将受到多重因素压制而整体趋于疲软,美元将被动推高、“易上难下”。
对中国整体影响或有限
在业界看来,意大利公投失败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影响或有限。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于国内来说,意大利后续的退欧会导致贸易层面或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整体影响也是相对有限。
不过,11月外汇储备降幅创今年1月以来最大,如果未来欧元持续走弱,这对中国外汇储备将有何影响?
“如果欧元持续走弱,将会被动推升美元指数,从而令整体非美货币对美元贬值。由于中国的外汇储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美资产,当美元大幅升值时,非美资产用美元计价的名义价值可能会下降,从而令外汇储备的美元计价价值下降。通过对比外汇储备的SDR计价的价值,可以大概估算出由于美元升值造成外汇储备的变化值。”徐阳对记者指出。
央行12月7日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显示,中国11月末外汇储备30516亿美元,较10月底的31207亿美元减少691亿美元。以SDR计算,11月外储减少173.08亿SDR至22541.61亿SDR.
“美元大幅升值和债券价格下跌,或为11月外汇储备降幅加大主因。”徐阳分析称,11月份,美元指数上涨3.22%,主要非美货币均出现不同程度贬值,这令外储中非美元计价资产产生账面损失。同时,由于外储的主要投资标的一般为国债,而主要经济体的国债价格在11月份均出现较大程度的下跌,预计这对外储下降也产生明显的影响。此外,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或也造成了外储的下降。
同时,在徐阳看来,外储变动仍属正常范围。他的分析理由是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在11月出现一波快速贬值,但市场并未对此有太大恐慌情绪:一方面因为目前的汇率形成机制更加透明和市场化,另一方面在于市场对汇率变动已经存在预期并逐渐适应。从SDR计价的外储变动,以及央行、国家外管局的答记者问来看,央行虽然动用外储调节外汇供需,但量应该不大,仍属正常范围。
他还预计外储变动在12月可能减小。一方面,美元指数在美联储加息和特朗普效应逐渐退潮之后,可能在12月迎来小幅下降;另一方面,全球债券收益率的上行也可能短期暂告一段落。因此,外储在12月的变动幅度可能减小。
记者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获悉,12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11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从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因素看,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二是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三是由于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计量货币,其他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四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外汇储备的定义,外汇储备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记账时会从外汇储备规模内调整至规模外,反之亦然。
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表示,从11月份的情况看,央行向市场提供外汇资金以调节外汇供需平衡、美国大选后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现贬值、债券价格也出现回调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下降。
(原标题:意大利公投失败引关注 欧元区多重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