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李志林:毛骨悚然的风险隐患
桂浩明:“深港通”究竟带来什么利好
贺宛男:对险资举牌切勿一棍子打死
宋清辉:楼市资金流入股市了吗
应健中:股市热点大切换
水皮:经济全球化在走回头路吗
水皮:刘士余的急迫心情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
李志林:为何必须坚决抑制险资举牌潮?毛骨悚然的风险隐患
上周末,证监会和保监会官员用罕见严厉的词语,猛烈抨击了部分保险机构掀起的“举牌潮”。本周,保监会相继停止了六家保险机构互联网万能险业务,派两个检查组进驻了两家保险机构,恒大人寿委托股票投资业务被责令暂停整改。
市场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既然管理层鼓励保险资金进入股市,为什么却严厉批评保险资金举牌?
我认为,人们应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大局,来认识抑制“举牌潮”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合理性。
1、容易导致居民对万能险购买力的失控。
据悉,万能险占了许多举牌保险机构资金来源的80%以上。如此众多的居民之所以追捧万能险产品,是因为高利率的诱惑:一年期4.8%、二年期5.8%、三年期8%。并且是刚性兑付。这个回报不仅大大超过了银行利率,而且超过了理财产品,并且更加安全。
当部分保险机构用万能险资金举牌万科,仅仅几个月,就获取几百亿的账面浮盈。个别保险机构今年利润高达4000%多。
举牌险资在短时间内就获得如此高的利润,像磁铁一样,极大地吸引了更多的居民去买万能险。一旦购买力过度,就容易导致银行资金大搬家,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并将导致社会资金脱实向虚,向保险机构集中;还会引起保险资金对万能险的过度利用,失去控制。
2、举牌险资并未向万能险的投资者充分提示风险。
险资机构既没有向投资者说明万能险的真实用途,又没有向他们交底使用时的高杠杆倍率,更没有向他们说明到期若出现无法兑付时,由谁来承担风险。尤其没有就万一出现如西南某省发生的贵金属兑付危机,以及一些P2P公司因破产而引发的社会风潮时,双方达成书面责任保证,或者再买第三方保险,本身就蕴含着由广大投资者和政府来承担责任、解决危机的风险和漏洞。
3、部分险资举牌资金的高杠杆率,相当于去年的场外非法配资。
如果保险资金用自有资金,正常拆借的资金,投资股市和上市公司股权,哪怕是举牌,便无可厚非,没有任何人可横加干预。
问题是,部分险资举牌资金来路不正。不仅动用了银行贷款,而且进行了两级抵押贷款或融资。
据介绍,举牌险资动用的杠杆率高达4.2倍。
这岂不与去年导致股灾的场外非法配资的杠杆率相差无几?如果4.2倍杠杆举牌的资金是属于合法,岂不是说,去年1比4、1比5的场外配资也合法?
这确实是令人毛骨悚然的风险隐患,人们不该再为举牌的险资进行辩护!
4、举牌潮中存在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的嫌疑。
部分险资举牌已不是正常的价值投资,而纯粹是通过炒作获利。
例如,有的险资持有多只股票,控股比例均为4.94%,追涨资金如潮水般涌入,股价扶摇直上。这时,举牌险资便在一天内将股票悉数抛个精光,谋取暴利。
需要查证的是:优先级资金与举牌人是否有关联性?劣后级资金与举牌人有无关联性?先于举牌人入市的资金与举牌人有无关联性?与举牌人同时入驻的资金有无关联性?举牌人有无利用关联账户或下属基金操纵股价?高位抛售的大资金与举牌机构有无关联性?在大数据时代,只要下决心查,就不难找到其内幕交易的证据。
5、“强占庙堂,赶走和尚”,干扰实体经济。
部分险资举牌,其合法性存在问题。
一是险资拥有的股权代表的主体是谁?
二是险资利用别人的钱加高杠杆举牌,导致被举牌公司管理层的集体辞职,经营受阻,严重干扰了实体经济。
三是举牌的保险机构,不具备经营实业的经验和能力。在此情况下,部分险资谋求对上市公司控股权,必然对企业和实体经济造成破坏。
6、举牌股票一旦跌破成本被强行平仓,后果将比去年股灾更严重。
就以最热门的举牌股万科为例。宝能控股25%,约25亿股,持股成本是16元左右。恒大持有万科14%,约14亿股,成本是22元左右。
鉴于保监会已停止了他们的万能险业务,切断了其新的资金源,也剥夺了他们委托投资的权利,举牌险资已陷入无米可炊的境地。
又据第一财经网消息,前三季退保金猛增4倍,前海人寿退保金共计62.9亿元,金额相当于2012—2015年四年保费收入总和的3.6倍。
如果退保潮继续扩展,那么宝能等险资的资金链就会出现危机,其持有的25亿股万科中,必须拿出部分平仓,并且还要事先发减持公告。若此,现万科24元的股价必然雪崩式下跌。
万科的股票价值究竟有几何?按高盛公司的研究报告,万科股价值15.6元,就是说还将跌30%。
就算宝能在16元上方能顺利减持掉一半的股份,那么另一半便陷入了亏损。
更令人担忧的是,当万科股价跌倒16元时,恒大人寿持有万科的每股22元成本的300多亿市值,就会出现30%以上的亏损。何况根本走不了。
届时,这两家保险公司将如何去面对买万能险的投资大众?如果引发广大投资者的追讨危机,这些保险公司拿什么去赔?
如果又出现了强行平仓,导致基金、机构资金面的连锁断裂反应,个股大面积的被强行平仓,岂不又引发一次股灾?
难道还指望像去年那样,国家队再拿出几万亿救市吗?
我认为,这就是刘士余主席发火、说重话、骂人的缘由。如果引发了金融危机,称这些人是妖精、害人精,实不为过!
治乱市、乱象必须用重典。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掌门人,不可能对险资高杠杆“举牌潮”继续蔓延予以容忍。而深受去年股灾之痛的广大机构和投资者,也绝不能容忍动用了4倍杠杆的“举牌潮”失控,演变为又一次股灾,威胁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和广大投资者的财富安全。
7、抑制举牌潮,方可让市场回归正途。
本周,在管理层的监管重压之下,“举牌潮”偃旗息鼓,但是大多数投资者的资金卡收复了失地,跑赢了大盘。
更重要的是,股市的热点又回归正途。央企国改股和地方国改股持续活跃。据中国资本证券网消息:“国企改革进一步安排将陆续公布三大主线掘金投资机会”,国资委将于本周五举行内部通气会,通报国企改革最新进展、国资委自身改革情况及部分央企改革进展。中粮集团、国电投、远洋海运、中交集团、航天科技等企业主要负责人将参会。早先,国务院国资委还宣布,明年底以前基本完成国资改革。相信地方的国资改革进度必将更快。
因此,周四周五两天,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强劲上涨,投资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者成为赢家,并且明年还将成为更大的赢家。
在冒牌的股权转让概念股——举牌偃旗息鼓后,真正的股权转让概念股崛起,那就是国资改革股和资产重组股。那是要进行实质性的股权转让,股权结构变化,注入优质资产,产业转型升级,传统变为新兴,业绩大幅提升,所以此种股权转让货真价实!国资委的国改思路已经明确:整体上市、混改、借壳。这便是明年股市最大的热点和个股机会所在!
下周就进入12月中旬,亦即进入一年一度的“冬播”时段,投资者既要看到股市的积极因素一面,如21家养老基金委托的机构即将入市操作,经济基本面企稳向好;资产荒下的外围资金正逐步向股市流动;12月9日政治局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任务,将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年度重磅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12月中下旬召开,多方或借此东风发力,故对明年股市看高一线。
但时值12月,由于市场负面因素较多,投资者对指数性行情总体谨慎。
一是,年底央行势必继续抓紧回笼资金。
二是,创业板领头羊乐视网资金链发生危机,导致创业板跌破2100点,拖累了深市。
三是,再过10天半个月,就是银行、上市公司和机构结账期,投资者不敢激进投资。
四是,美联储下周将加息,市场观望气氛浓重。
五是,在年底资金面紧张的同时,市场还将迎来解禁高峰。鉴此,我还是坚持上周观点,12月在3200点平台打持久战(现已收盘20天),控制仓位,精选个股。(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深港通”究竟带来什么利好?
筹备良久,当然也是备受关注的“深港通”在本周一正式开通了。从几天来的运行状况看,并没有出现特别火爆的局面,而是比较平静。无论是北上的“深股通”资金,还是南下的“港股通”资金,规模都相对有限,2014年“沪港通”开通时投资者争先恐后下单,当日的交易额度很快用罄的局面,没有能够再次出现。由于交易并不算活跃,“深港通”开通对两地市场的影响,似乎也就不那么大。于是乎,就有了这样的问题:都说开通“深港通”是股市的大利好,那么这个利好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所谓“深港通”,其实与“沪港通”一样,就是在内地与香港证券交易所之间建立起直接连通的渠道,使两地市场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自己开户的交易所,直接买卖在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所以,如果仅仅从吸引资金的角度而言,“沪港通”以及“深港通”都是中性的,它可以吸纳资金,也可以吐出资金。从两年来“沪港通”的实践来看,尽管有相当长时间是北上的“沪股通”规模比较大,但今年下半年以来,则是南下的“港股通”规模比较大。因此,在资金流向这个层面来说,称“深港通”是多大的利好,实在勉为其难。
但是,客观而言,“深港通”又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利好。两年多前开通了“沪港通”,在上海与香港的证券交易所之间形成了互联互通的关系,但由于深圳与香港的证券交易所之间没有这种关系,因此大陆与香港市场的互联互通就是不全面的,海外资金还不能全方位地进入大陆股市。“深港通”的开通,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标志着境内资本市场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而一个市场,只有实现了充分的开放,才有足够的活力,才会实现良性发展。
进一步说,在出台“深港通”政策的时候,明确了年度投资规模没有上限的政策,并且将这一政策同步在“沪港通”中实施。这样,在理论上,外资就可以在不换汇的情况下近乎无限量地进入境内股市,同样境内资金也可以在不换汇的情况下近乎无限量地通过购买在港交所上市股票的形式,持有以港币计价的资产。这极大地扩大了境内外投资者的投资标的,特别是为境内投资者配置海外资产提供了便利。如果以此为模式,将来再开通“沪伦通”之类的话,那么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境内股市接轨国际,境内资金走向世界的目标。其利好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由于“深港通”的开通,境内外资金流向对方市场有了通畅的路径,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大市场概念逐步形成,境内外资金都将对方市场纳入投资配置的目标;这样,境内外市场之间的连动就会得到加强。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境内市场与境外市场反向运行,或者跟跌不跟涨的状况将会得到改变。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流动性不足而导致的市场风险也会大大降低。这对于境内市场走向成熟与实现稳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从宏观角度而言的,要一一落到实处显然还需要有个过程。作为投资者,现在要注意的是,不能过于功利地看待“深港通”的开通,以及已经运行两年多的“沪港通”,如果仅仅是着眼于两地市场之间的价差,或者是投资一些本地市场所稀缺的公司,那么这个格局就有点小了;而且,以目前的市场状况,在这里的投资机会实际上并不大。像“沪港通”开通以来,同一上市公司在沪市的A股与在香港的H股之间的价差,其实并没有缩小,相反还在扩大。因此,如果是急功近利地看待“深港通”,可能不觉得有多大的利好,但是放长眼光,就会发现前景辉煌。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么投资者接下去就需要积极调整思路,为迎接资本市场全面开放新局面的到来做好准备。(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对险资举牌切勿一棍子打死
在机构投资者中,
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理应对稳定资本市场起到重要作用,希望通过这一次“敲打”,有关部门完善法规,加强管理和规范,切勿倒洗澡水也把孩子一倒了之。
自从上周末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发表对险资举牌的有些人“集土豪、妖精及害人精于一身”的激烈言辞以来,举牌主题显著承压,周一开盘,被险资举牌的一些标杆公司如中国建筑、格力电器、万科等股票纷纷大跌7-10%不等;而此后跌势有所收敛,至本周五,有的如中国建筑等还表现出凌厉涨势。
市场已经告诉我们,对险资举牌须作具体分析,切不可一棍子打死。
第一,为什么险资举牌如此引人瞩目?
就规模而言,A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中,老大理所当然属于基金。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底,我国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管理资产分别为8.74万亿元和9.13万亿元;就算去掉一部分货基和债基,相信基金入市至少在7-8万亿。而据保监会数据,同样截止10月底,在12.9万亿的保险可运用资金余额中,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也就1.86万亿,占比14.42%,离30%的监管上限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包括社保、信托、券商自营等,也有相当的入市规模,那么为什么保险资金如此引人瞩目?原因首先是因为险资频频举牌,而基金出于两个10%的限制(个股持仓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不得超过股票总股本的10%,),一般不会也不可能轻易举牌,社保等更倾向于分散投资。唯独险资,随着近年来投资收益越来越低,不得不通过举牌、入选董事等手段,以将所投资股权按权益法纳入财务报表。即以安邦举牌中国建筑持股30亿股为例,平均持股成本约8元左右,即使以中国建筑去年净利260亿元计算,安邦也可以10%得权益比例,获取投资收益26亿元,收益率达10.83%。正因为如此,险资举牌标的绝大部分是被市场低估的优质公司。这有什么不好呢?
险资举牌引人瞩目的另一个原因是某几个反面个案。如宝能系逼迫万科董事全体辞职,逼走南玻A的全部董监高管,进而讥笑产业资本不懂资本运作,以及所谓姚老板与董小姐的纠葛等等。但我们不得不说,这同这些公司股票的长期低位走势有关。万科在宝能举牌前股价长期停留在12-13元,格力更是低价优质股的典型;这不是从侧面提醒这类公司应学会做好市值管理吗?好东西老是贱卖,怎不招人觊觎!
第二,如何看待险资的杠杆收购?
对险资举牌的另一个质疑是杠杆收购。前央行副行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就提到,宝能系用万科股权的收购组织了银证保信各方面的资金,杠杆率高达4.2倍,从资金组织上是不违规的,但是这些组织的方式蕴含了很多风险。笔者对宝能系如何组织银证保信各方面的资金并不了解,好在保监会已派工作组进驻,肯定会有一个详尽的穿透式资金来源报告。但身为专业和权威人士,吴晓灵已经断言“不违规”,既然不违规为什么会“蕴含了很多风险”?可见问题出在我们的法规存在很大漏洞。再则,是不是有杠杆的事就不能干,有杠杆就一定有风险?这也值得商榷。众所周知,凡金融企业就一定有杠杆,例如我们的银行资本充足率8%,就是说有12倍的杠杆。证券公司也规定,“净资本与负债的比例不得低于8%”,杠杆率也不低,银行资金不得投资股票,但券商是可以买卖股票做自营的(当然自营额与净资本之间也有比例)。同样,基金公司的资金绝大部分也来自基金投资人,其参与股票投资也是有杠杆的,如此等等。所以,带着杠杆的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并不违规,这同去年股灾场外配资高杠杆性质不一,不能同日而语。
第三,如何看待万能险举牌?
据报道,宝能、恒大、安邦等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资金大部分来自万能险,而“保险姓保”,万能险将保障和投资混为一谈,违背了“保险姓保”的原则。其实,错不在万能险(美国等海外市场也有很多万能险投资股票的呀),而在期限错配。万能险本是寿险的一种,“寿”者自然是长期资金,像恒大寿险那样将万能险资金“快进快出”,当然不行!
应该说,在机构投资者中,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理应对稳定资本市场起到重要作用,希望通过这一次“敲打”,有关部门完善法规,加强管理和规范,切勿倒洗澡水也把孩子一倒了之。(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
宋清辉:楼市资金流入股市了吗?
2016年国庆节前后,各大城市密集出台房地产楼市收紧新政的时间点,与A股2016年新一轮反弹行情时间点基本吻合。这两个事件放在一起,自然而然会让人认为那些炒作楼市的资金流入了股市,实际上的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只能说是部分原本计划投向房地产、炒房的资金可能流入了股市。这部分所谓流入股市的资金难以起到刺激市场的作用,最重要的作用还是通过这种“幻想”来提振市场信心。
无论炒房还是炒股,资金都是为了获得利益,无论楼市收紧还是股市收紧,大部分的资金是难以从这两类市场当中流出的,除非已经获利。任何一个资产的交易,没有资金的流入就没有资金的流出,那么既然人们认为楼市资金流入了,就表示资金从楼市中流出;有资金从楼市流出,就意味着有资金流入楼市将这一部分资金置换出来。那么问题来了,流入楼市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
资金绝对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简单而言,在市场流动性受到政策限制的情况下,市场成交量也将因此缩水,在此期间对资金需求的人而言急需通过变现地产或证券资产以实现周转,他们往往愿意采用割肉的方式即降低价格出售资产,从而造成资产价格看起来有所下降。那么问题又来了,对于那些购买资产而未实现盈利的人而言,有多少人愿意割肉以变现资金?
想必很多人都不愿意割肉,即便愿意也难以有人接手,尤其是在确定楼市处于长时间不增长的趋势中。在资产交易价格大幅缩水的情况下,将资产换成现金意味着放弃资产未来升值的机会,而持有资产意味着未来还有盈利的可能。在楼市成交量越是下降的情况下,说明楼市释放出来的资金越少,这些被释放出来的资金对股市的作用很可能微乎其微。
所以真正愿意从楼市流入股市的资金,是那些本计划投向楼市但发觉风向忽变后转战股市的资金。但我们需要意识到,大部分计划炒房的资金都不会是一次性就能付清的资金,绝大部分都会采用杠杆,所以实际的资金总量可能只有40%左右。另外,当前能够投资的资产类型有很多,除了股票可以炒期货、外汇、贵金属、古董、字画、邮票、玉石、虚拟货币等等,投资股市并不是唯一的渠道。笔者就曾以刷“黑卡”的方式,购买过一些类似的保值增值物,收益可观。
当前,从经济大形势中来看,中国经济已经处于企稳阶段,多项经济数据表现出色,例如在本轮股市上涨前统计局公布了多项数据包括2016年9月CPI回升、PPI转正等,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处于弱势稳定状态中,对股市后期的上涨形成了有利的支撑。
从股市近期主板尤其是权重表现突出、中小板表现一般、创业板拖后腿的情况来看,这和中国固定投资所进入的规模似乎又有一定的关系。例如2016年10月份的PMI制造业数据中的大企业数据为52.5%,在荣枯线之上的表现平稳,且优于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表现。虽然中小企业的PMI数据也所有上升但依然处于荣枯线之下,面临的压力也自然会大很多。单从PMI数据和股市的表现来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大型企业的回暖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而资本对中小企业还处于犹豫的阶段,因此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股价在A股本轮反弹行情中并未跟随上涨,也没有出现像样的补涨行情。
待中小企业后期各项经济数据开始追上大型企业的时候,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股价也自然会水涨船高。从整体的趋势来看,中国各项经济数据处于较为乐观的状态之中,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应该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在有经济支撑的背景之下,各路资金自然会向着有增值空间的各种资产涌入,届时价格上涨的不仅会是股市,而且期货、楼市以及金融衍生品都会成为炒作的对象。
只不过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各种不稳定,例如即将就上台的新一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经济可能产生不确定性的影响,再例如欧盟结构愈发的不稳定可能导致世界金融、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一旦出现这些可能导致全球陷入危机系统性风险,即便再多的资金从楼市流入股市,对股市也难以起到提振作用,而能够有效抵御金融风险的一是黄金等贵金属,二是不动产。
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认定股市当前的上涨是因为楼市资金流入,虽然确实有资金流入,但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毕竟从去年到现在,包括降息、证金出手等大招为A股市场注入了超过万亿元的资金,但最终对A股并未实现明显的提振效果,因此流入量更小的楼市资金更难有效地提振市场。从当前情况来看,市场依然是基于经济基本面好转而出现超预期的反弹,这种反弹之后反而会加剧获利资金的外逃,这也意味着后市的A股需要更加谨慎去应对。(金融投资报 宋清辉)
应健中:股市热点大切换
■健中观潮
上周末中国基金业协会的年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对当下十分热闹的上市公司举牌、收购、兼并提出了警告,对资产管理人当头棒喝,一连串的说辞“土豪、敲门人、野蛮人、妖精、害人精、强盗……进入牢狱的大门”,将台下那些资本市场的大佬们听得一愣一愣的,顿时从这个周末开始,整个市场峰回路转,所有的机构都开始对市场重新评价。
近两个月来,保险资金成了市场的主力,险资对上市公司的举牌动作频频。最典型的诸如安邦三次举牌中国建筑,对中国建筑的持股达到了10%;恒大连续举牌万科,持股比例达到14%成了万科第三大股东;宝能除了连续举牌万科、持股比例达25%成了万科第一大股东外,似乎对这样的操作还不过瘾,宝能又对南玻举牌控股,并且使南玻的高管人员纷纷离职,除了举牌之外,保险资金扫货的公司达到了近200家,这样高调的资本狂潮引起了管理层高度关注,上周末对各路资产管理人的当头棒喝由此而来,本周保监会再度出手对一些保险公司进行了处罚,如此重大的基本面调整,使本周股市出现了回调。
本周一上证指数形成了一个向下的跳空缺口,几个被举牌股票率先封住跌停板,前期活跃的险资纷纷放下了身段,不“顶风作案”而缴械投降,市场的成交量顿时降到了4000亿元左右,原来市场最活跃的资金纷纷停歇之后,大盘出现了缩量整理,现在需要关注的是对险资举牌态度的大转变,股市的调整将怎样进行,如此重大利空的出现,会将大盘打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一个未知数,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临近年末的向上突破行情已经跃上了3100点,将原先的一个大箱体踩在了脚下,年末的这波行情走到3301点就戛然而止,接下来需要验证3100至3301点的箱体是否有效,如果3100点屡砸不破的话,这个市场的上升通道并未改变,那么市场经过一段时间消化之后,大盘还将继续上涨,冲破3301点只是个时间问题。
自今年1月底创下的最低点2638点之后,从K线组合来看形成了一个坡度很小的上升趋势,即便本周的大幅调整,这个上升通道的轨迹还是没有改变。慢牛走势已经形成,即便对险资举牌的棒喝,也只不过是慢牛走得更慢一点而已。接下来要关注的是市场热点如何转移,在未来几个月中,不可能再有大资本通过二级市场来举牌或者收购兼并了,那么要给死水一潭的股市注入活力,必定有新题材取而代之,笔者以为,如下几个题材值得关注:一是国资国企改革中的收购兼并,国家鼓励像宝钢、武钢那样的优势企业兼并重组,那么接下来央企和地方国企的兼并重组会是重头戏,这将成为新的市场标杆;二是年报行情即将来临,大量的次新股会有比较大的机会,所有的次新股玩家都在走同一条路,低价发行、高价增发、高比例送转、胜利大逃亡,这样的路径使得次新股热点不断,短线博弈,机会多多;三是举牌股有可能换个方式卷土重来,这些个股都是质地很好的股票,估值并不高,经过回调整理后换个马甲也许还会再掀炒作,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金融投资报 应健中)
水皮:经济全球化在走回头路吗?
水皮杂谈, 一家之言,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美国的开利公司今年曾经表示,为了节省开支,准备把在印地安纳的工厂转移到墨西哥去。当然在特朗普行政团队的游说之下,开利工厂同意不把工作机会转移到墨西哥,当然这是有条件的,把公司留在美国,特朗普会给开利公司税收上的优惠,当然它要走了,特朗普就会给它加税。
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
特朗普在Twitter上就表示,任何离开美国、解雇员工、在别的国家建厂却想着把产品重新销回美国的企业,如果你以为他们不会受到惩罚,那么他们就大错特错了,对于那些想从国外向美国这个回售产品的企业,我们将征收35%的关税。这跟他竞选的时候说的要对中国产品征45%的关税的说法是一致的。在他团队初步传递出来的施政框架来看,贸易保护主义是他的政策核心,而关税就是成了他手中的一个利器。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把自由贸易当成自己的拦路虎。在竞选的时候他就曾扬言,如果WTO干涉他的这些做法,他就考虑退出WTO;而特朗普过去也对涵盖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奥巴马政府着力主张的TPP多次提出批评,如果在特朗普上台之后真的如他所说,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重建关税壁垒,那么可以想见,未来的贸易摩擦将会越来越厉害。
欧洲一体化的倒退
当然如果把特朗普的这些主张放到全球的范围来看,那么我们对他的这种政策取向就多多少少能够理解了,因为不光是他要走回头路,实际上欧洲一体化现在也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退步。
早在2009年底,希腊债务危机就拉开了这个序幕了,因为当时影响到整个欧猪五国,而到今天,希腊以及欧盟仍然没有解决这场危机,希腊还在挣扎,在这个过程中间,希腊一度想退出欧元区。到了今年,欧盟面临的问题为严峻,六月份我们知道英国脱欧给了欧盟重重一击,从1952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到1991年建立欧盟,再到从1999年的欧元区到现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了60多年的成果在一夜之间就面临重大挑战,而随后的发展恐怕也是人们不愿意见到的。
本周一, 意大利公投失败,总理辞职,而外界普遍担忧,如果意大利的民粹党上台,可能引发政治不稳,令意大利的银行业再度出现动荡,将欧元区推向新的危机,最终的风险就是导致意大利举行脱欧公投,从而令欧元区分崩离析。当然也有好消息,在奥地利总统选举的第二轮投票中间,前绿党的领导人范德贝伦以明显优势胜出,阻止了极右翼政党在奥地利上台执政,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让备受危机困扰的欧洲松了一口气,但是未来还有法国的选举、荷兰的选举和德国的选举,鉴于特朗普当选给我们带来的意外,我们对任何结果都不要太想当然,因为一旦退欧派占据上风,对欧盟来讲那都是打击。
反全球化的背后还是经济问题
无论是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还是欧洲一体化的倒退,反全球化浪潮的抬头是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真正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还在靠发债过日子。我们看到美国的债务已经接近了20万亿,美国人口不过3.23亿,换句话来讲,美国人的人均债务是6万亿美金左右。对于工业来讲,全球化让这些国家的本国工业空心化,减少了本国的就业机会,这也是特朗普的担心所在。
对于中国来讲,不管是特朗普上台还是欧盟解体实际上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当然我们中国有中国式的幽默,这个语言范式就是说,不管发生什么事,中国都是最大的赢家,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玩笑话,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至少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是平添了变数的。(.华.夏.时.报 .水.皮)
水皮:刘士余的急迫心情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
本文转自公众号:水皮杂谈
3000!
不是点数,看清楚,这是家数。
没错,中国股市现在的上市公司超过了3000家了,无论从哪个角度评论,这都是一个非凡的成就,资本市场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高资本形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能取得如此进步,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创新,这种创新是社会的进步、市场的进步,也是人类的进步,简单比作一句话是文明的进步。
新闻配图
当然,任何文明的演化并非都是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历史我们就不去翻了,当初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搞不好可以关这样的话。
仅在去年中国A股的股灾也还曾经让上上下下折腾得够呛,前任证监会主席肖钢还为此下岗。而即便近期,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愤怒宣言也成为网上刷屏的热搜,各路资金进入市场浑水摸鱼,难免横冲直撞、利令智昏,尤其是加杠杆让人防不胜防,暴涨之后必有暴跌,难怪管理层如此敏感,因为一地鸡毛的打扫者不可能是割韭菜的野蛮人,只可能是看摊的管理层,刘士余不想背黑锅是人之常情,刘士余的急迫心情不是一般的投资者可以理解的,难言之隐更不是一般投资者可以体察的。
尾大不掉。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中国的A股既有主板,又有中小板,还有创业板,更有规模接近万家的新三板以及散布于各地的小四板,层次不可谓不多,产品不可谓不丰富,而无论如何划分无非是绩优或绩差两类,令人一直痛心的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炒垃圾股套牢一时,炒蓝筹股套牢一世就是最好的写照。
风水不是没有轮流转的时候,股灾之后国家队进场护盘救市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券商主力被人为地封为国家二队也是顺理成章,一队、二队手中的股票大部分是蓝筹,大部分是央企,大部分是金融,这种格局就决定了反弹的机会大概率就在国家队套牢的蓝筹身上,结构性行情的背景是流动性在趋紧,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所以,从黄金周之后到现在,上证指数的涨幅超过10%,但是涨的只是中字头、大蓝筹、金三胖,而大部分中小创则是哀鸿遍野,眼看着满仓踏空而指数涨得像股灾,这种不平衡,不但体现在不同的板块中,就是同一块板之中也是苦乐不均,金三胖中保险股涨得是最好的,在保险股中涨得最好的是中国人寿,其次是新华保险,再者是中国太平,垫底的是中国平安,涨幅分别是4.12%、2.63%、1.42%和0.99%,形成对比的是,他们对应的市盈率分别是40.37倍、22.88倍、23.56倍和8.94倍,别困惑,这正是大蓝筹的姿式。
显然,如果不是中国人寿被高估,那么就是中国平安被低估。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平安在厦门举办策略日活动当天,首次对平安寿险的估值以及平安集团个人业务商业模式及经营成果进行阐述,这在中国金融业应该是开了先河,而此前汇丰等投行也宣布调整对中国平安的估值标准,取消综合金融集团的估值折扣。
根据平安介绍,目前平安为超1.22亿金融客户和超2.98亿互联网服务用户提供服务,其中金融客户中高净值客户人均持有9.98个金融产品,全量客户人均持有2.16个金融产品,金融客户人均利润为195元,上半年个人业务净利润为238.5亿元,个人业务内含价值从2014年的3052.5亿元升至现在的4168.5亿元,未来可以释放的利润空间在3863亿元。但是中国平安的股价就是不温不火,大牛市是如此,震荡市也是如此,股价表现都不如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这样的老牌央企,想想也是让人醉了,什么叫理性投资,什么叫价值投资,什么叫长期投资,有标准答案吗?中国平安旗下的陆金所即将在香港挂牌,据估计市值可达500亿美金,而整个中国平安在A股才6738亿人民币,前海人寿有钱增持格力引火烧身,不如投资平安攀龙附凤。
拥有3000上市公司的A股就如同进入三十而立的年轻人,该是走向成熟、担当、尽责的年头了,老大不小的不能总让人担惊受怕,上蹿下跳的,稳定、稳健、稳步,稳中向上才是人心所向。
注:本文转自公众号,不代表凤凰网观点。(凤凰财经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