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低碳发展目标任务,推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11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总监徐光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既是我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主动响应,也是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方案》提出把低碳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体现了我国五大发展理念将贯穿发展始终。
为了提高空气质量,雾霾天气不再“蓝瘦香菇”,《方案》提出,到2020年,要优化利用化石能源。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0年控制在42亿吨左右。同时,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幅削减散煤利用。加快推进居民采暖用煤替代工作,积极推进工业窑炉、采暖锅炉“煤改气”。
此外,将打造低碳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区域低碳发展试点示范。选择条件成熟的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生态功能区、工矿区、城镇等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到2020年建设50个示范项目。以碳排放峰值和碳排放总量控制为重点,将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扩大到100个城市。
“《方案》的发布,对低碳行业将产生三方面影响,一是给低碳行业发展指明方向和目标;二是明确了发展低碳行业的几大抓手,包括打造低碳产业体系、建设和运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等;三是将带动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环保服务、碳排放相关领域以及碳汇等相关行业获得巨大市场发展机会。” 徐光瑞表示。
徐光瑞还表示,金融手段的运用,对低碳发展是一个利好,千亿元级大市场即将形成。下一步,基础金融手段以及相关衍生品将会逐渐繁荣,包括CCERs质押、碳期权合同、碳基金、CCERs预购买权等金融工具等,这些手段对低碳产业的最大作用是撬动资源、激发活力。
(原标题:“十三五”控制碳排放方案印发 加快打造千亿元级产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