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领域目前是否出现了泡沫?在第八届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暨2016医药产业创新论坛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包括必康集团总裁香兴福、康哲药业董事长林刚在内的多位企业家都不置可否,甚至有人认为,“就看你能不能踩准泡沫的点”。
“中国目前的健康产业来讲需要泡沫。”在这种观点下,企业家们乐于与资本互动,但如果创新完全受制于资本的推动,林刚则表示担忧,“我很担心见光死”。
在专业投资机构人士看来,创新药投资方的角色应该从“打兔子”逐步过渡到“种庄稼”。
“打兔子”造就冷热不均
据悉,一款新药的研发耗时耗力,动辄需要数十年的时间,花费数以亿计。不过,临近上市时新药背后的巨大潜力和市场回报率却能被资本嗅到,因此这个阶段的“扎堆”现象显得颇为常见。
“大家可以看下所有咱们现在搞的所谓靶点,弄来弄去都是海外先找到靶点,然后在国内跟着做,比如人家搞一个PDL1,咱们也跟着创新。”天士力集团副总裁孙鹤在会议现场直接指出了资本对某些领域蜂拥而上的根源,就是“都想着快出产品,快出结果”。
新药研发形式上分为临床前研究,临床Ⅰ、Ⅱ、Ⅲ期试验等,目前我国资本被诟病的是,药物研发前期投资者寥寥,而在后期新药快上市之前大量资本闻风而动,不惜一掷千金。上述现状被国投创新执行董事尹正形象地称为“打兔子”式的投资。尹正认为,现在一些投资人着力于去买、甚至去抢已经成熟的项目,但其实资本应该和企业、技术共同发展。
尹正举例说,对于业内很热门的基因编辑技术,华人科学家张峰曾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很快就有风投去找他,并成立了企业。现在这个企业已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5亿美元左右。”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资本市场也要完成一个专业化的过程。”尹正提出,这意味着未来投资方的角色,应该从“打兔子”逐步过渡到“种庄稼”。
同时,由于基础性研究水平差距大,各个药物领域的新药研发也“冷热”不均。诸如肿瘤类基础性研究积累相对较好,投资方也有一些案例可供参考,因此兴趣更大;而对于基础性研究相对薄弱的领域,比如老年痴呆,就缺乏成功的投资经验,资本不会贸然行动。
泡沫圆梦还是“造梦”?
创新药投资吹起泡几乎成为行业共识,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泡沫背后的资本追捧并不见得是坏事。
香兴福表示,即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泡沫其实有其有益的一面。“它可以聚集人才、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一个领域快速成长。当然,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讲,它是双刃剑,就看你能不能踩准泡沫的点。其实对于中国目前的健康产业来讲,需要泡沫。”
林刚看待“泡沫”的态度非常实际。在他看来,做药物创新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为健康而做的创新,这未免有些“实业家大把拿钱玩”的嫌疑,他曾耗时18年、耗资五六个亿做新药,到现在仍没有结果。另一种思路则是从企业营收的角度去考虑,林刚称之为“为赚钱而做的创新”,也就是有一个靶点,企业就赶快去做出来,获得一个独家,目的是为了赚钱。
“现在的创新是资本推动型的,资本很热,把它(即药物创新)当成一个重要的赚钱手段,我很担心见光死。我们很多品种做出来了,拿去卖了,能不能这么快赚钱?如果不能迅速赚钱,那么对我们整个创新体系是有伤害的。”林刚说。
“泡沫”对药物创新产业的作用,到底是在圆梦还是“造梦”?身处其中,简单的“是”或“非”未免显得草率。不过,在这背后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新药投资的专业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正如尹正所说的,目前资本市场在医药板块的基金,大部分的投资和存续期是三到五年;但一个新药的研发周期实际上是十年到十五年,因此我们看到的“过热”、泡沫,本质上是合理定位投资阶段的问题,药物创新的专业资本市场生态圈亟待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