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商业借壳受挫_热点关注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万达商业借壳受挫

加入日期:2016-11-22 21:26:41

调整不用怕!平安交易即送高手专栏 A股3000只股票 能炒的只有这2种

  自9月20日从港交所摘牌以来,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达商业”,03699.HK)的A股回归之旅就伴随各种“壳绯闻”,市场甚至还曾炒作“万达借壳概念股”。11月21日晚间,此前并未进入公众视野的绵石投资(行情000609,买入)(000609.SZ)一纸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将万达商业的A股借壳轨迹曝于台前。

  不只是万达商业,近期拟借壳回A股的港股地产公司还有中国恒大。针对香港内房股借壳回A股之路,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董事黄立冲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称,在监管趋紧的现实下,资产庞大的“巨无霸”房企的借壳回归方案,难度可能加大。

  未成的“壳绯闻”

  停牌两个月之后,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绵石投资11月2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绵石投资本次重组的交易对方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达集团”)。该公司拟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购买万达集团等相关交易方持有的万达商业的全部股权,同时置出公司部分原有资产,但最终因为未能就重组事件安排达成一致而终止。关于终止原因,公告称:“经相关各方反复讨论协商,未能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时间安排达成一致”。11月22日,绵石投资开盘股价直接封涨至15.74元。

  绵石投资1996年上市,业务涉及房地产、轨道交通用特种玻璃钢配件制造、股权投资等领域,目前资产总额近20亿元、总市值超30亿元,年度净利润1亿元左右。万达商业为万达集团旗下的商业地产上市平台,于2014年12月在港交所挂牌。由于对港股低估值“无法忍受”,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去年决定将万达商业私有化,回归A股。今年9月20日,完成私有化的万达商业正式从港交所摘牌退市。

  “应该是双方没有谈成。”昨日(11月22日)上午,一熟悉万达商业私有化进展的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绵石的确是万达接触过的目标壳公司,终止原因可能是双方没能谈拢。但他估计,万达接触的壳公司应该不止绵石一家,未来将会继续寻找目标。但他笑称,此前市场流传的万达壳公司传闻大多“不靠谱”,万达真正接触过的绵石此前反而未被曝光。

  此前市场流传的万达商业“壳绯闻”公司,包括红星发展(行情600367,买入)、上海九百(行情600838,买入)、新华都(行情002264,买入)等,也包括国家体育总局持有18年、有意转让股权的中体产业(行情600158,买入)。针对绵石的公告,万达集团昨日下午发布声明称,绵石投资公司是通过中介机构主动推荐给万达集团的,双方只进行初步接触,未就万达商业重组进行正式协议谈判,也未达成任何一致意向。万达方面称,绵石投资公司擅自发布“终止万达商业重组”公告完全属于单方炒作行为,与万达集团无关。

  买壳回A股难度加大?   

    事实上,万达的A股上市故事,前后已持续近十年。2009年,王健林正式启动万达商业的A股上市计划,但遭遇2010年资本市场低迷和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2012年,王健林有意将万达商业和万达院线(行情002739,买入)同时送上A股,却又遭遇A股IPO停摆。最终,王健林选择了港股。

  而从内房股在港股融资的情况看,“黄金时代”一去不返,对此,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对本报记者分析,香港是较为缺地的城市,在港股市场,土地储备相对来说比较好讲故事,而近两年,也有几家企业上市时打高周转的概念,但整体来说,香港资本市场对内地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企业不是太看好,进入2014年之后,一些内房股并未收获较好的认购倍数。一些内房股由于港股与A股的估值差异而计划“离港”。去年6月26日,富力也公布了新的回归A股方案,拟向中国证监会及其他相关监管机构申请在上交所或深交所,发行不超过10.8亿股每股面值人民币0.25元的A股。

  内房股回A股,可以采取借壳,也可以采取IPO的方式。相对直接IPO,借壳是较为省时的上市方式。但万达商业净资产规模2015年底时就已超过了1800亿元,由于体量巨大的内房股而言,寻找适合的壳并不容易。今年9月,王健林曾对媒体透露,万达回归A股有两条途径,借壳上市和直接IPO,前者需要超过1年时间,后者则需耗时2年至3年的时间。

  实际上,拟借壳回归的港股地产公司还不只是万达。10月3日,中国恒大(03333.HK)发布公告,宣布与深深房(000029.SZ)订立合作协议,以发行A股或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其境内附属公司凯隆置业持有的恒大地产100%股权。这意味着,恒大拟通过向深深房注入地产资产,成为其控股股东。11月18日,深深房发布公告称继续停牌,并披露与恒大地产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司与深投控及对手方积极推进重大资产重组的各项工作,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中介机构已完成竞争性谈判,中选通知已送达相关单位,合同条款尚在磋商中,其他相关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

  然而,监管层对于壳资源的管控正在收紧。今年5月6日,针对市场不良现象,证监会罕见对“暂缓中概股回归”作出表态,称高度关注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正对这类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6月30日,证监会又发布了《关于严格重组上市监管工作的通知》。有券商投行部负责人对本报记者透露,三个月前,证监会要求券商劝退已经递表企业,包括已经过会的企业,都被打回重新自查,当下上市排队数目减少。与此同时,监管部门近段时间以来加快了IPO审批速度,反而对借壳上市的监管愈发严格,认可度降低。

  “不管A股还是港股,总体来说,相对公司买壳上市,全世界的监管部门都更倾向于公司直接IPO。”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董事黄立冲昨日中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不管是哪家公司,买壳回归A股的方案可能带来风险在于,壳公司原来的股东将被锁死,一锁就是三年,这些风险可能是股民无法熟知的,一旦股价下跌,不少散户将陷入困惑。

  早前,针对股市,“权威人士”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指出,股市要回归功能定位。也就是说,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