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躺着”赚钱监管都怒了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上市公司“躺着”赚钱监管都怒了

加入日期:2016-11-16 10:50:20

  一边伸手要钱一边扎堆理财

  11月14日午间,科隆精化公告称,11月7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3000万元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2.65%。《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这已经是公司一年来第十三次购买理财产品了。

  事实上,类似科隆精化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不管是新近上市的次新股还是已经上市多年的老股,购买理财产品已然成风。但随着公司越玩越大,一手圈钱一手却不断理财、不务正业已经引发监管部门关注,遭受投资者诟病。

  新湖中宝最土豪:仅4天就购买了3.6亿理财产品

  《金融投资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截至11月4日,2016年共有683家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累计持有7029个产品,认购金额合计5754.82亿元。

  从持有理财产品数来看,恒生电子建研集团金龙汽车持有产品数排在前三,今年持有理财产品个数分别为177个、124个和105个,认购金额分别高达33.31亿元、17.54亿元、62.04亿元。

  从认购数额来看,最土豪的当属新湖中宝温氏股份联络互动天海投资,认购金额分别高达196.61亿元、157.45亿元、145.84亿元和136.07亿元。

  以新湖中宝为例,仅11月4日和11月7日,就购买3.6亿元理财产品。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经累计认购161亿元理财产品,获得收益逾3000万元;而截至半年度末,公司2014年及2015年非公开发行募集的资金尚未使用的逾29亿元。“躺着就能赚钱”,理财产品吸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今年刚完成重组的中国动力,手里有钱立马就开始实施“现金管理”,先存30亿元“七天通知存款”,再买50亿元理财产品。

  罗莱生活最奇葩:拟募资12.5亿理财品已买了11.98亿

  辛苦排队IPO多年终于得以上市的新股、次新股已成为扎堆买理财产品集中营。

  今年5月25日上市的帝王洁具,6月30日就发布公告称拟购买1.8亿元理财产品,此后更正为1.9亿元,而公司IPO募资总额仅有2.28亿元。无独有偶,8月23日上市的深冷股份募资3.33亿元,9月7日就公告使用1.5亿元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金融投资报》记者梳理发现,与新湖中宝和中国动力类似,上市公司购买资金的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闲置资金、IPO募资或者增发闲置资金。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A股实际募资总额14132万亿,其中IPO实际募资914.28亿元,增发实际募资13046.12亿元,上市公司累计5754.82亿元认购理财产品的资金占募资总额的四成。

  有意思的是,一边是资金闲置“投资理财”,一边却是上市公司再融资,喊“没钱”。

  罗莱生活即是其中的“奇葩”。今年5月份,公司发布定增方案,拟募资12.5亿元用于建设全渠道家居生活O2O运营体系建设和供应链体系优化建设项目。与定增同行的是,今年来公司持有理财产品19只,认购金额高达11.98亿元。

  罗莱生活“一边躺着吃利息,一边伸手再融资”并非孤案,新近上市的新股也“有样学样”。8月30日刚刚登陆创业板广信材料,9月30日即宣布以1.2亿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不过,此类现象也被监管关注,罗莱生活、神州数码爱建集团等公司均收到证监会关于理财产品的质询函。

  ■记者观察

  上市公司买理财产品是为转型“屯粮”?

  “上市成功或再融资让公司手里突然有了闲钱,购买短期理财产品无可厚非。”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表示,上市公司投资短期理财产品一来可以提高资金利用率,二来可以增厚业绩,这样做很正常。但其也指出,很多公司没有把资金投向主营的打算,而是不断循环购买理财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前景不够明朗,投资者需要甄别。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指出,在当前产能过剩和经济下行并存的宏观背景下,实体经营的收益率整体下降,有些上市公司主业经营困难,一些上市公司不想主动转型,只能通过购买理财产品来维持公司业绩。

  对于一边理财一边再融资的现象,上市公司也自有一套“说辞”。一位不愿具名的上市公司董秘颇有些无奈地向《金融投资报》记者坦言,“现在不断储存资金,做低风险理财,主要还是为将来公司转型和发展‘屯粮’。当前大经济环境不佳,方向还不太明朗,先准备钱在手里总归是好的,等方向明朗化了再出手。”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