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府以保护德国经济为名,叫停中企收购德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爱思强(Aixtron)的行为,德国商界并不买账:不仅警告政府不要提高针对中企对德企收购的门槛,还强调中国发展对于德国而言“是机遇不是威胁”。
与此同时,德国中国商会亦在近日发表声明称,对德国政府相关部门再次干预来自中国的正常商业投资行为表示担忧,对其在短时间内做出自相矛盾的决定表示“不可理解”,称德国政府有关部门不能一边呼吁中国开放市场,一边却不断为市场行为设置壁垒。这样的保护主义倾向最终将损害德国,乃至欧洲经济。
商界不满政府干预
在传出德国经济部一周之内插手两项中国企业收购案的消息后,德国商界的大佬坐不住了。
似乎从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开始,现在又是爱思强,当有中企计划收购德企时,总会波及到政界,而讨论的焦点则关于关键专业技术是否会从德国流向中国,从而造成国内技术流失。实际上,在《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多年的采访中,这一问题一直占据德国舆论界的核心。
此次,德国商界正式警告政府,不要在德国提高针对中国人进行企业收购的门槛。“我们不想改变或者强化目前的外贸法,令其在调查外国投资方面的能力得到强化。”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林哈德(HubertLienhard)表示,“目前为止,只有在可能会威胁到公共安全或者公共秩序时,才应允许政府对外国投资进行审查。”
德国工商大会主席石伟策(EricSchweitzer)也批评称,德国不能一边依赖自由市场,又一边关闭自己。
事实上,德国在中国已经有大量投资,但中国在德投资量本身仍少。“德国在中国的投资总量超过600亿欧元,存量较大,但中方在德国的投资不过在20亿~30亿欧元而已,中国对德投资有助于两国贸投平衡。”石伟策表示。
林哈德亦称,目前中德在市场开发方面的不同意见可以通过对话解决,“但这同德国对中国企业开放市场没有矛盾。”他表示,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对于德国企业来说,将始终是最佳销售市场,而且中国经济转型为德国企业带来了新机会,“中国发展对我们而言是机遇,不是威胁。”
贸易保护主义现苗头
据本报记者了解,包括石伟策等60位德国商界大佬,也将随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加布里尔一起于10月31日访华。在5天的行程中,加布里尔将到访中国北京、成都和香港,并同中国领导人进行双边会谈。
作为社会民主党领袖,又面临2017年大选的压力,不仅在中国企业投资方面,在一系列涉及自由贸易方面的话题上,加布里尔自2016年下半年起都发出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声音。早在中国企业收购库卡公司时,加布里尔就强烈表达了他的不满。有分析指出,在选举之年,大打贸易保护主义牌可以吸引选票。
行前,加布里尔不仅接受了德国媒体的采访,又在德国媒体上亲自撰文,还派出经济部副部长接受英国媒体采访,以强烈的媒体攻势宣告:即将向中方为德国企业讨个说法。
德国经济部副部长马赫尼克(MichaelMachnig)在接受英媒采访时则表示,德国惧怕中资对德企的收购背后,是中方希望得到德国的技术。“我们需要有授权来调查那些交易,是不是因为产业政策或希望得到技术转移所导致的。”马赫尼克表示,“如果必须,在一些非常例外的情况下,也许我们不会允许这种交易。”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10月28日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期不少媒体都十分关注德国方面的一些政策调整。有评论认为,开放的德国享有了诸多好处,而政府部门的干预会给德国经济形象和投资环境带来消极影响。
“我们之前也说过,中国政府一贯鼓励中国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和国际规则、在遵守当地法律的基础上开展对外投资合作。”陆慷表示,“我们也希望有关国家能够为中国企业赴当地投资提供公平环境。”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看清这个世界>>>
【新兴!2016新纪元】中俄能源纽带仍然牢固 | 美元向压力位冲击的力量
【世界需要你的关注】朴槿惠遭遇执政以来最大危机 | 报告显示拉美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小媳妇”的闹剧】“闺蜜干政”主角回韩朴槿惠接受 幕僚集体辞职
【“大丈夫”的力量】一带一路:人民币和企业要一起走出去
【看!有“纸老虎”】美元负债比重降低客座率上升 三大航企第三季度业绩改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