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港交所公布“深港通”英文细则的时候,沪港通资金已在“十一”长假前结束连续多日净卖出,开始净买入。深港通筹备实施,以及人民币加入SDR成为节后的两大预期,近期各大券商都已相继开展策略会及投资者教育,提前备战深港通。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深港通的交易系统测试方面因有沪港通作为先例,基本不存在技术障碍,重点是分析深港两市的交易特点以及与“沪港通”的异同,以下五大异同值得关注。
港交所罗夏在国信证券第一场“冲刺深港通”专题策略会上表示,随着深港通业务的启动,两地市场的走势关联度越来越大,南下资金占比会越来越高,港股市场的机会也会更多。
五大异同五 国信证券香港子公司资深投资顾问余海波表示,参与深港通业务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港股市场的差异,不能简单地用投资A股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去投资港股。而此前“沪港通”已经给了一个参照标本。
一是额度方面。
“深港通”不设总额限制,深股通每日额度130亿人民币,这一点跟取消了总额度限制之后的沪股通相同,两者的港股通也都是每日额度105亿人民币。每日额度由沪深交易所分别控制,额度互不影响、也不互相调剂。
二是投资门槛。
这一点略有差异,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投资港股的机构投资者门槛是一致的,要求机构投资者和资产不低于50万的个人投资者。但沪股通对香港投资者没有限制,而深股通开通初期,创业板股票的投资者仅限于香港相关规则所界定的机构专业投资者。
三是投资标的。
“深港通”在“沪港通”的基础上,新增了市值在50亿元港币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分股,还包含了在深沪交易所和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全部A+H公司的H股。
四是市值限制。
深股通列入投资标的的深证成分指数/深圳中小创新指数的成分股还有市值限制,要求市值在6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而“深港通”中的恒生综合小型指数成分股也要求市值50亿元港币及以上。
而市值的时间计算,港交所的英文文件已经做了解答:对于深股通标的,交易数据考察截止日前6个月的 A 股日均市值,如果上市不满6个月,则采用其上市以来的A 股日均市值;对于深港通下港股通标的,交易数据考察截止日前12个月的港股平均月底市值,如果上市不足12个月,则采用其上市以来的港股平均月底市值。
五是标的数量。
按照目前的市值计算,沪港通的投资标的约有567只沪股通标的和318只港股标的;深港通的投资标的约有880只港股通标的和417只港股通标的。
三大进步三 总体而言,深港通较沪港通有三大明显进步:一是深港通在北向和南向都增加了100多只标的股;二是深港通此次取消了总额度限制,可以无限循环地交易下去;三是深港通明确了以后将ETF纳入标的。
另外,这两者的交易渠道是独立的。“沪港通”下港股通与“深港通”下港股通是两条相对独立的渠道。投资者不可以在“沪港通”的港股通中卖出通过“深港通”下港股通买入的股票。
从操作层面,投资者需拥有一个深市人民币普通股账户,满足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之后,与证券公司签署委托协议和风险提示书,然后再开始买卖港股(以港币报价,人民币交收).
与直接买卖港股不同的是,直接开通港股账户可以买卖港股、B股、美股,但会受到外汇管制的影响。不过拥有港股账户的某些指定股票可以卖空,但港股通投资者不得参与港股融资融券,更不允许裸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