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7岁看老的6个瞬间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创业板:7岁看老的6个瞬间

加入日期:2016-10-29 14:52:45

  原标题:创业板:7岁看老的6个瞬间(上)

  黄家章

  历经10年的漫长酝酿、构思与制度实施后,中国创业板于2009年10月30日正式开板。至今,创业板已满7周岁,截至2016年10月21日收市,创业板已有546家上市企业,总发行股本255899001254股,总流通股本161666331573股,总市值54487.65亿元,流通市值31099.91亿元,平均市盈率78.43倍。

  古代智者论一个人,有“3岁看大,7岁看老”之说。7岁之前,是一个孩子一生成长的最关键期,7岁看老,是说依据一个7岁孩子的性格、志趣与作为,慧眼者已多少能看到这个孩子以后的功名、成就与人生路。本文借此智慧语意,着墨于创业板已有关键节点的重要瞬间。创业板之所以是创业板,是因为创业板符合经济、企业与资本市场的逻辑,是因为创业板有历史。这里的回顾,不仅是记忆回放,更是为了体察现在与展望未来,这是我们在把握未来要直面诸多不确定性时,力求避免更多困惑与不必要动摇的必要前提。

  瞬间1:“28星宿”股上市,开启了中国创业板元年

  2009年10月30日9:25,特锐德神州泰岳等创业板第一批28家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一起正式上市,全部开出了上涨的红盘,传媒称之为A股市场前所未有的“28星宿”股横空出世,一时风头无双。

  2009年是中国创业板元年,包括“28星宿”股在内的共36家创业企业,先后分两批招股并在创业板实现了上市交易。在全球金融危机风暴仍未了结的2009年末,推出创业板,是为了落实不断完善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最重要举措之一。

  更重要的目标,是寄望于通过创业板,民间资本在4万亿计划后对国内经济能起到更长期而耐久的持续拉动作用,其长期战略的意义远大于短期刺激经济的意义。与重在治标的4万亿不同,创业板更重在对新兴产业、新经济和创业企业的内生与外延性增长提供金融资本的直接支持,是治标更治本的必要之举,意在直接激励企业家们的创业,推动当时已迫在眉睫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为市场无形之手的厚积薄发,直接构建一个全新的直接融资的制度性平台,功效更绵延也更持久,堪称为不仅谋一时更是谋万世之举。时至今天,7岁的创业板总市值已近5.5万亿元,笑傲当年的4万亿,大有资本市场小巨人的成长态势。

  瞬间2:保险资金是否应被允许进入创业板?

  创业板推出后不到两个月,保监会在2009年12月25日公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二章第十三条明确提到:禁止保险资金买入创业板股票或被交易所实行“特别处理”、“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的股票。

  显然,这条将创业板股票等同于ST股票的条文是不周全的,当即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关注与非议。笔者就此撰写了《不宜禁止保险资金买入创业板股票》(2009年12月29日《证券时报》),指出保险资金如果错失创业板,将可能会错失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而不仅是错失N次的市场机会。更根本的,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机构资金,应该在市场中学会游泳以规避高风险来获取高收益,而不是通过禁止游泳来回避风险。其后,保监会采纳了包括笔者观点在内的多项合理提议,规定有所积极变化,对于拓展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对于创业板一二级市场的进一步活跃,价值取向显然是正面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国内保险业总资产已达123597.76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11795.49亿元,其中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达16968.99亿元,占比15.18%,相关投资标的中就不乏创业板股票。

  瞬间3:创业板是“三高”板:高风险、高科技与高成长

  创业板自面世至今,相教之主板和中小板,是标准的高富帅板,是“三高”板。

  何为创业板的“三高”?在不同的时期,内涵与外延则有所不同。

  在创业板开板后的头两年,“三高”是指创业板个股的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额。典型者如2010年4月21日IPO发行的国民技术,发行价为87.5元,募集资金净额逾23亿元,超募资金高达20亿元,是预计募资的6.7倍。但超募资金却没有带来预期的好回报,国民技术上市后的前四年,主营业务一直处于下滑态势,净利润由2010年1.8亿元缩减至2013年0.05亿元,快速下滑了97%。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4月9日,创业板已上市公司为200家,这些公司上市发行后所募集资金均超出预计募集资金的金额,超募资金总计964.27亿元,平均每家逾4.82亿元。相关个案表明,对于行业空间受限或企业自身经营有缺陷的上市创业公司而言,巨额超募资金未必是件好事,钱一下子来太多了,经营者手足无措,也就难免通过粗放经营、盲目扩张来不断空耗乃至浪费着宝贵的现金资源,导致了企业股东、员工与企业多输的局面。

  2014年6月18日再次启动新股IPO时,证监会通过“窗口指导”强调,原则上企业实际募集资金不应超出原计划的募集资金需求量,避免过度融资。创业板新股发行时的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和高发行价格,因有形之手的直接干预而得以部分遏制,这是在考虑当时市场承受能力,根据市场的实际所做出的合理修正。

  在过去的七年、现在和更重要的未来,我们期许的作为“三高”板的创业板,是高风险、高科技与高成长板。

  创业板是高风险板,因为创业板的上市企业都是中小创企业,以民营企业居多,这些企业具有后劲发展潜力大、股权明晰、船小好调头等等优势,同时又因企业体量小、产品单一和对重点客户过度依赖等特点,经营与业绩容易出现大波动,加之流通盘小或比较小,在二级市场易于被市场资金操纵,此时疯涨、彼时暴跌的场景,并不鲜见。退市制度已经在创业板率先实施,创业板个股的退市会给投资者带来最大的风险。创业板的参与者,必须切记唯有回避高风险,才可能在市场中有斩获。

  创业板是高科技板,这是创业板最大魅力之所在。创业板服务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创业板公司集中分布于信息技术、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据深交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4月30日,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中,共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695家,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为86家、244家和365家,占对应板块公司总数的17.99%、31.12%和72.42%,创业板独占鳌头。2015年年报显示,创业板公司平均研发强度为4.84 %,其中战略新兴产业公司更是达到了5.92%,创业板已经成为国内新经济的晴雨表。

  创业板是高成长板,这是创业板之所以能持久地吸引市场活跃资金关注的关键所在。深交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至2015年三年间,以具有可比数据的公司为样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平均营业总收入分别增长14.54%、47.95%和91.72%,对应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63%、13.95%和24.23%。仅在2015年,创业板就有102家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速超过50%,其中32家公司超过100%;深市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4249.38亿元,同比增长7.42%,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增长-0.35%、12.96%和24.84%。创业板已经逐步形成了创新成长型企业的积聚和示范效应。

编辑: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