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川渝黔交界处的贵州省赤水市,自1990年首次提出“生态立市”以来,10任书记10任市长一任接一任严守生态底线,财政“穷”市因此赢来了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如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1%,农民人均收入也大幅提高,在革命老区探索出了绿色转型新路。
生态恶化倒逼发展转型
盛夏时节,走进因红军“四渡赤水”闻名中外的贵州赤水市,犹如走进绿色的画廊。赤水河两岸的翠竹压水接天,几乎看不到尽头。空气中每立方厘米3万多个负氧离子,让人沉醉。
“赤水的好生态,也是近30年的事情。”赤水市市长谭海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赤水市生态环境一度恶化,每年2万立方米的森林采伐量让当地森林覆盖率降至46%,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3.6%。
变坏的生态倒逼发展转型。1990年赤水确立“生态立市”目标,随后通过逐年退耕还竹、封山育林、减少森林采伐等措施,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河流含沙量年均下降两个百分点以上。
“仅1999年以来,赤水市依托国家退耕还林、世界银行贷款造林等工程,连续10年造竹70多万亩,每年减少森林采伐6万亩,赤水河每年向长江减少泥沙排放量400万吨。”赤水市林业局局长李绍彬说。
而近年来的人工湿地建设、赤水河环境综合治理等,也让赤水河的生态环境日渐改善,并成为长江珍稀鱼类洄游繁衍的生存通道。
“除去耕地农田,现在的赤水已找不到可以造林的土地。”李绍彬说,81%的森林覆盖率,不仅让赤水成为西南最大的竹材产区,也成为全国唯一以县级行政区划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生态”责任一棒传一棒 “一减一增”改善环境
在100多公里的赤水河沿岸,相比依靠酒和煤富裕起来的市县,赤水的财力相对较弱,2015年财政收入刚突破10亿元。但长期以来,赤水在保护生态方面却不遗余力。
“2006年赤水财政收入不到1.5亿元,但从那以后,我们先后关停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32个,涉及产值1.5亿元,政府每年因此减少税收近5000万元,拒批不符合生态保护的项目25个。”谭海说,在关停污染项目的同时,1990年以来,赤水市先后投入165亿元,实施与生态建设有关的项目75个,全市生态环境在一减一增中持续改善。
赤水市委书记况顺航认为,穷财政坚持搞生态,既是发展倒逼的转型使然,也是科学制度实行的必然结果。“重大事项四大班子集体决策制、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取消重点生态乡镇的工业发展和财税收入考核、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等‘硬杠杠’制度措施,都让地方一把手不敢肆意妄为,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重任一棒传一棒,不敢丝毫懈怠大意。”
据了解,27年来,赤水始终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第一政治责任,市委书记始终做到对生态建设重要工作、重大问题、重点环节和重要案件直接部署、协调、督办,市党政班子成员以“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上率下、上下联动,把生态建设责任延伸到基层,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
绿水青山让20余万农民吃上“生态饭”
走进赤水市凯旋村村民向朝栋的3亩耕地,地里横躺着的30多块丹霞石长满了绿油油的金钗石斛,这一丛,那一簇,仿佛给石头穿上了绿衣。
“这里的环境为石斛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我一年光种石斛就收入2万多元,是种粮的10倍。”向朝栋说。
向朝栋仅是赤水市农民吃生态饭、发生态财的缩影。依托全市130万亩竹海和世界丹霞地貌等资源,赤水20余万农民依靠三大“生态产业”,共享绿色发展红利。
一是“山上栽竹、石上种药、林下养殖”的立体循环生态农业。截至2015年底,赤水发展商品竹林超过50万亩,金钗石斛7万亩,竹下乌骨鸡600万羽,年产值15亿多元。
二是生态工业。依托竹海,赤水市发展竹造纸、竹工艺等产值500万元以上的生态企业70余家,竹产业产值40多亿元。当地10多万竹农单靠卖竹原料人均增收2000多元。
三是以旅游为主的生态服务业。赤水旅游人数每年以30%的速度井喷式增长,旅游产业占全市GDP的26%,5万人通过旅游逐步脱贫致富。
况顺航说,依托生态产业,赤水城乡居民收入每年以14%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235元,全面小康社会指数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