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将实施2350亿元逆回购净投放1750亿元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央行将实施2350亿元逆回购净投放1750亿元

加入日期:2016-10-25 9:53:17

  中国央行将进行1150亿元7天期、85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35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今天将有600亿逆回购到期,单日净投放1750亿元,另外,今日还将有1660亿元6个月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

  公开市场本周(10月24日-28日)共有3250亿元人民币7天期、500亿元14天和5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无央票和正回购到期。10月25日(周二)还将有1660亿元6个月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

  分析人士指出,中下旬企业缴税、机构缴准以及月末因素,对近期资金面带来的不利影响仍在持续。不过央行近期连续通过公开市场、MLF以及国库定存等工具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也显示出呵护流动性的态度。预计央行将加大短期流动性投放,助力资金面恢复平稳。

  从短期限资金持续紧绷的原因来看,市场人士表示,由于央行持续“锁短放长”,所投放的资金以中长期限为主,此前MLF大额度增量续作甚至已有为年底跨年资金面做准备的意图,这就使得市场短期资金普遍紧张。一些对隔夜等短期品种需求较为旺盛的中小银行机构,不得不以较高的甚至接近中长期品种的价格融入资金。

  【聚焦货币政策】

  央行常态化逆回购+MLF操作 释放坚持稳健货币政策信号

  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

  “逆回购+MLF”继续着常态化操作。10月18日,央行结合近期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情况,对20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4620亿元,其中6个月期MLF为2345亿元、1年期MLF为2275亿元,利率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85%和3.0%。此前的10月13日,央行曾开展了3010亿元MLF。在续做MLF操作的同时,央行近期在公开市场上灵活搭配使用7天、14天和28天逆回购操作,调节市场短期流动性。

  常态化的“逆回购+MLF”操作,再加之其他流动性调控工具的使用,央行在向市场净投放不同期限流动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也进一步释放了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信号。

  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7%,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

  在经济稳健增长的背后,是金融的有力支持。央行上周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1.5%;狭义货币(M1)余额45.43万亿元,同比增长24.7%。初步统计,2016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4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46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万亿元,同比多增1万亿元。9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22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72万亿元,均超出市场预期。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9月份新增企业贷款迅猛回升远超预期,由8月份的1209亿元激增至9月份的6182亿元,且以中长期贷款为主,这说明企业投资类贷款需求明显增加。

  一系列经济金融数据表明,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创造了适宜的货币环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执行的依然是多目标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既要稳增长、防通胀,还要促改革、防风险。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错综复杂的环境下,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宏观调控的总基调。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是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的需要。推进供给侧改革,需要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这就要求货币政策既不能“放水刺激”,也不能过于收紧。前不久,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谈及企业降杠杆时表示,降杠杆过程中需要适当的货币政策环境。范一飞强调,如果过度宽松,会造成全社会的债务规模在高位继续攀升,降杠杆很难实现;如果过紧,又可能使经济增长滑出合理区间,同样不利于降杠杆。因此,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稳健的基本取向,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为降杠杆营造适宜的货币政策环境。实际上,这对货币政策的调控艺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拿捏好稳健的“度”至关重要。

  的确,货币政策多目标间,也存在两难或多难的矛盾,这给货币政策增加了不少约束因素。此前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指出,仍会关注房价上涨、洪灾和预期对通胀的影响,并强调了降准对汇率的潜在冲击。该报告表示,若频繁降准会大量投放流动性,促使市场利率下行,加上其信号意义较强,容易强化对政策放松的预期,导致本币贬值压力加大,外汇储备下降。降准释放的流动性越多,本币贬值预期越强,就越是会促使投机者拿这些钱去买汇炒汇,由此形成循环。因此,报告强调,需要关注政策工具运用中可能产生的资产负债表效应,密切关注内外部形势的发展变化,保持货币金融环境中性适度,促进资产负债平衡和经济金融平稳运行。

  实际上,此前不久召开的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6年第三季度例会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除了灵活操作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外,关键的步骤是推动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畅通传导渠道,提高央行的市场利率调控能力。一方面,未来要逐步形成以政策利率为基础的新货币政策框架,有效发挥政策利率信号;另一方面,要有效引导资金流向,警惕“资产热”而“实体冷”的矛盾,坚决纠正“脱实向虚”,自娱自乐。

  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要寓改革于调控中,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要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与此同时,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后,防范和化解各层次的金融风险,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建立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是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必要机制。这需要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对顺周期、跨市场风险及风险传染的分析研判,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金融时报)

  券商研报>>>

  兴业证券:预计未来四个季度央行不会降息

  长江证券:降准抑或不降准?看似艰难的抉择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