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习惯于各种日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纵横捭阖,大获其利;如今,凭借精准的投资能力,中国也能从日本市场获得可观的回报。
来自日本财务省网站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8月,中国累计增持日本国债近9万亿日元(约合867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仅为2.97万亿日元,增长约2倍。
▲中国持有日本国债每个月变动情况(亿日元),数据来源:日本财务省
同一时期,中国对美国国债却是截然相反的态度:8个月时间累计减持529亿美元。其中8月份减持美国国债337亿美元,减持规模为2013年以来的最大幅度。
▲2016年中国持有美债余额变动(10亿美元),数据来源:美国财政部
这8个月期间,日元兑美元累计升值了14%——毫无疑问,中国央行做了一笔好生意。
中国强势买入日本国债
据日本经济新闻10月23日消息,来自日本财务省的数据显示,中国1~8月净购买日本国债近9万亿日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日本经济新闻称,由于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减少,部分资金转向日本国债的可能性很高,但国际金融局势不稳定,中国的“爆买”能否持续下去还不确定。
大举买进日本国债的同时,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在持续减少。数据显示,从今年5月到8月份,中国在持续抛售美国国债,8月份中国抛售美债达337亿美元,持有美债的总规模降至1.1851万亿美元,但中国仍然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统计发现,今年1~8月,中国累计减持美债529亿美元,累计增持日债近9万亿日元(约合867亿美元);同期,日元兑美元累计升值幅度达14%(120.209~103.324),日元兑人民币累计升值16.5%(18.496~15.45).
这样看来,人民银行通过此番调整着实是大赚了一笔。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庆明向记者表示,从今年年初到8月份,美元是相对较弱的,而日元在走强,“国际上是比较看好日元的,有日元是避险货币的说法,中国外汇储备的调整也是必然的。”
年初以来,美联储加息放缓,全球央行竞相宽松,不时爆发的“黑天鹅”事件导致全球风险偏好趋势性下降,避险资产表现抢眼。而全球避险货币具备三大特点,低利率、本国外币资产头寸庞大、具有流动性良好的金融市场,这三个特征日元都具备。
美元仍是第一选择
根据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6万亿美元,环比8月减少近188亿美元,这是外汇储备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且规模降至2011年6月以来最低值。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自2001 年以来,在中国出口和经济增长的腾飞阶段,经常项目盈余连年增加,大量资本涌入中国,人民币升值面临着压力,央行为平衡这种压力不断买入外汇,中国的外汇储备一直“野蛮生长”。中国外汇储备在2014 年6 月见顶,达到了3.99万亿美元后,便开始逐步下降。
中金公司今年7月的一份研报分析推算:
美元在中国外汇储备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份额约为66.7%,高于IMF统计的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63.6%的占比;
欧元资产约占中国外汇储备的19.6%,低于其在全球外汇储备中20.4%的占比;
英镑约占中国外汇储备的10.6%,高于4.8%的全球基准;
日元在中国外汇储备中是低配的,约占3.1%,低于4.1%的全球基准。
赵庆明表示,增加在日元方面的外储配置未必是一个趋势。“日元最近有所走弱,而美元的强势没有结束,美元12月份加息的可能性高度存在,可能继续走高,这种情况下日元兑美元汇率就会下跌。”
赵庆明说道,“汇率变化是一个相对短期的过程,而外汇储备投资结构的调整是极其缓慢的,我们的外汇储备余额未来一段时间不会有增长,同时最近美元在走强,因此在日元方面的配置未必是一个趋势。”
就在本周五,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还明确表示,该行将继续实施极度宽松的扩张型货币政策,以实现2%的通胀目标。但他并未暗示在10月31日~11月1日的政策会议上将采取任何具体行动。
在此前的一次讲话中,黑田东彦谈到了改革日本劳动力市场的必要,认为这是增强经济增长能力的广泛努力的一部分。他重新强调劳动力市场改革是央行认为货币政策已达极限的最新迹象。一旦日本央行采取进一步的宽松政策,无疑将让日本汇率面临贬值压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尽管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处于下降通道,但仍然处于高位,多元化配置其实一直在进行。从外汇储备的三个关键因素——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上来看,美元仍然是第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