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23位经济学家名单:
程实: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
崔历:建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宏观研究主管
丁安华: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丁爽: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黄剑辉: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
姜超: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刘海影:海影投资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潘向东: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邱晓华: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汪涛:瑞银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王涵: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伍戈: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徐高: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徐洪才:国经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
许思涛: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章俊: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赵扬: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周浩:德国商业银行北亚区高级经济学家
祝宝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
朱海斌: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们对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的预测均值为5.44%,较统计局公布的8月值(5.4%)上升0.04个百分点,但未来面临较大下行风险。楼市调控政策9月底、10月出台,经济学家们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的预测仍较上月增加。房价上涨触发调控政策加码,国庆前后,国内多个城市接连出台楼市新政,调控自一二线核心城市向中西部二线城市蔓延,仍以因城施策为主。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适度”,短期内降息和降准的可能性均较小。经济的持续企稳回升,使得稳增长压力有所减轻,为未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空间,12月召开的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是重要的政策观察窗口。
2016年10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22,自去年9月以来,首度连续两个月位于50线上方,并超过上月,成为仅次于今年5月的年内高值,显示出未来中国经济将逐步改善、趋于平稳。
信心指数:连续两月位于50线上方
2016年10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22,是自去年9月以来,首度连续两个月位于50线上方,并超过上月,成为仅次于今年5月的年内高值。本月参与该项指标预测的经济学家中,预测值低于50线的人数占所有人数的比例连续两个月下降,由7月的66.7%下降至10%,降幅明显。其中,招商证券的丁安华和兴业证券的王涵给出了最乐观的预估值50.5,德勤中国的许思涛给出了最悲观的信心指数49.8.
王涵认为,四季度经济可能不温不火。一方面,地产投资可能再次下滑,而且政府预算内财政支出由于上半年透支压力较大,经济可能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PPP、专项金融债等方式刺激基建等投资,政府想稳经济也仍有足够手段。货币政策上,可能央行仍保持当前偏稳健的态度,更多注重资金流向实体,继续推进金融去杠杆。
建银国际崔历表示,保增长政策和全球的低利率环境支持着信贷周期,支持房地产以及其他顺周期行业。但房地产行业边际拉动减弱,房地产投资今年下半年将见顶,明年低于今年。预计基建投资、房地产下游消费(汽车等)将继续保持强劲。
GDP:三季度稍有回落
调研结果显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6.67%,较二季度公布值(6.70%)有所下降。对三季度GDP增速最乐观的预期6.8%来自工银国际程实、渣打银行丁爽和兴业银行鲁政委;最悲观的预期6.4%来自野村证券赵扬。
同时,经济学家纷纷调整对今年GDP增速的预期,2016年度GDP同比增速预测均值由二季度末时的预期6.61%上升至6.68%。预期2016年度经济增长目标(6.5%至7%)能够实现。
光大证券徐高认为,经济增速将继续回升。随着政策落地,经济增速呈现持续回升态势。高频数据显示生产面和需求面均持续改善,电厂耗煤量和房地产销售面积均保持较高增速,工业品价格继续保持强势,显示实体经济延续回升势头。
丁爽表示,8月数据整体好于7月。出口和进口都好于预期,工业增加值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整体看,8月数据和二季度差不多,增长态势较稳定,可以说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已经很小。预计下半年GDP增速能回到6.9%,全年经济增长6.8%。
———————————————————
二季度最佳预测经济学家三季度预测(GDP):
姜超:6.6%
连平:6.7%
邱晓华:6.6%
汪涛:6.6%
伍戈:6.7%
徐高:6.7%
朱海斌:6.7%
祝宝良:6.6%
二季度最佳预测经济学家2016年度预测(GDP):
姜超:6.6%
连平:6.7%
邱晓华:6.6%
汪涛:6.7%
伍戈:6.7%
徐高:6.7%
朱海斌:6.7%
祝宝良:6.6%
———————————————————
物价:CPI出现回升,PPI降幅继续收窄
调研结果显示,9月CPI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63%,较统计局公布的8月值(1.3%)出现回升,结束此前连续4个月的收缩趋势。参与调研的23位经济学家中,海通证券姜超的预测值最大,为1.9%,而最小值1.3%来自银河证券潘向东和海影投资刘海影。
9月PPI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0.22%,较8月公布值-0.8%降幅继续收窄,是今年1月份以来连续7个月收窄。其中预测最高值0.6%来自渣打银行丁爽,而最低值-0.7%则来自于海影投资刘海影。
交通银行连平表示,今年初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近期处于震荡状态,其中农产品价格下跌较为明显,与工业生产联系更为紧密的初级原料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并略有上升,对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有抬升作用。原材料购进价格逐渐上涨,伴随着PPI降幅持续收窄,从2012年以来的工业领域通缩压力明显减小,预计PPI同比增速在年内可能止跌回正。
———————————————————
8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9月预测(CPI):
潘向东:1.3%
周浩:1.4%
朱海斌:1.8%
8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9月预测(PPI):
丁安华:-0.2%
连平:-0.2%
王涵:-0.3%
鲁政委:-0.3%
徐高:-0.2%
周浩:-0.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平稳
调研结果显示,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0.65%,保持平稳。其中,13.7%的最大值来自野村证券赵扬,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给出了最小值10.2%。
徐洪才认为消费需求增长较为平稳。传统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增长平稳。新型消费如文化、旅游、健康、体育、养老等消费等增长较快,特别是网上商品销售增长较快。
———————————————————
8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9月预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连平:10.8%
鲁政委:10.5%
———————————————————
工业增加值:有所上升
调研结果显示,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6.34%,较统计局公布的8月值(6.3%)上升0.04个百分点,整体走势稳中有升。其中,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给出了最小值6.1%,渣打银行丁爽和摩根大通朱海斌给出了最大值6.6%。
丁爽表示,官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指数显示,实体经济保持着8月以来的积极发展趋势,他预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从8月的6.3%加速至9月的6.6%。———————————————————
8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9月预测(工业增加值):
潘向东:6.2%
伍戈:6.2%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上升
23位接受调研的经济学家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值为8.17%,较统计局公布的8月值(8.1%)回升0.07个百分点,改变了自今年4月以来的下降趋势。其中,光大证券徐高给出了最高值8.5%,海影投资刘海影、民生银行黄剑辉、海通证券姜超和德勤中国许思涛给出了最低值8.0%。
丁爽表示,9月单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会加速至9.7%,这将导致前九个月的累计增速从统计局公布的8月累计增速(8.1%)上升至8.3%。由于天气转好和此前政策效果显现,建筑活动自8月开始反弹。
———————————————————
8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9月预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周浩:8.1%
———————————————————
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回升
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反弹趋势从8月延续至9月,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的预测均值为5.44%,较统计局公布的8月值(5.4%)上升0.04个百分点,但未来面临较大下行风险。楼市调控政策9月底、10月出台,经济学家们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的预测仍较上月增加。房价上涨触发调控政策加码,国庆前后,国内多个城市接连出台楼市新政,调控自一二线核心城市向中西部二线城市蔓延,仍以因城施策为主。参与调研的经济学家中,银河证券潘向东给出了最高值5.9%,兴业证券王涵和德勤中国许思涛给出了最低值5.0%。
姜超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火爆的房地产是重要贡献,但未来面临较大下行风险。中国年轻人口数量已经见顶,按照全球经验看意味着地产销量和新开工会出现拐点,因而2016年的地产销量激增与人口角度的需求无关,而是金融加杠杆下的投机现象。
徐高表示,虽然房价上涨可能触发调控政策加码,但在三四线城市高库存压力仍然存在以及经济回升基础不稳情况下,总量性调控政策出台可能性不大,主要是对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进行区域性和结构性调整,因而整体环比政策宽松环境下房地产市场难以快速回落。更为重要的是,稳定的经济前景预期将提高房地产企业投资积极性,对投资形成一定支撑,预计未来几个月房地产投资将维持相对平稳态势。
———————————————————
8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9月预测(房地产开发投资):
程实:5.5%
———————————————————
外贸:顺差下降
经济学家9月贸易顺差预测均值为507.99亿美元,较上月官方数据520.49亿美元有所下降。出口数值预期为-4.09%,较8月官方数据-2.8%出现下降,进口数据在8月转正,官方数据为1.5%,9月这一数据再度掉头向下,预计值为-0.26%。
王涵表示,出口同比降幅或扩大。全球偏弱需求的大环境下,出口增速整体可能仍偏弱;再考虑基数因素,预计出口同比可能回落。进口方面,受到基数因素的影响,进口同比增速可能接近8月。
———————————————————
8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9月预测(贸易顺差):
徐洪才:530亿美元
许思涛:500亿美元
———————————————————
新增贷款:有所增加
7月新增信贷大幅回落,创近年来新低,8月数据(官方数据为9487亿元)大幅增加,经济学家们对9月新增贷款的预测均值为9505亿元,较8月数据稳中有升。
丁爽预测,9月新增信贷可能将上升至10440亿元人民币,而8月这一数据仅为9487亿元。这意味着9月信贷将同比增长12.8%。近期楼市价格的快速上涨推动了住房按揭贷款的增加,而企业信贷需求似乎缺乏动力。预计与历史平均水平相比,9月的社融总量可能会处在较高位置。
———————————————————
8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9月预测(新增贷款):
徐高:11000亿元
———————————————————
社会融资总量:较8月下降
调研结果显示,9月社会融资总量预测均值为1.35万亿元,较央行公布的8月数据(1.47万亿元)有所下降。其中,光大证券徐高给出了最大值1.75万亿元,工银国际程实给出了最小值0.75万亿元。
鲁政委表示,从累计数看,往年前9个月社融占全年比重平均为77.6%,其中2012年较低,为74.4%。今年前8个月社融占全年比重仅略高于2012年,如果以77.3%的前9个月社融占比推断,则今年9月社会融资规模可能为17000亿元,较上月高出2300亿元,对应社融余额增速12.5%。
———————————————————
8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9月预测(社会融资总量):
姜超:1.22万亿元
———————————————————
M2:增速上升
经济学家们对9月M2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1.57%,较央行公布的8月水平(11.4%)出现回升。其中,交通银行连平给出了最大值12.5%,海影投资刘海影、民生银行温彬、华融证券伍戈、国经中心徐洪才和野村证券赵扬给出了最小值11.2%。
徐洪才认为,由于央行未及时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信用扩张能力受限,M2增速为11.2%;9月银行信贷资金投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都维持在较低水平。
———————————————————
8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9月预测(M2):
姜超:12%
———————————————————
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可能性极小
给出存贷款基准利率预测的19位首席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到2016年10月末,存贷款基准利率不会发生变化。存款准备金率方面,有17位经济学家给出预测,他们均认为今年10月将不会有变化。
程实认为,就中国而言,货币政策的宽松潜力是显而易见的,这甚至构成了中国于全球范围内的政策优势,中国是少数无需量宽就能放松银根的经济体,降息降准都还有理论上的一定空间。虽然中国政府否定了“大水漫灌”,且人民币贬值压力对货币宽松形成了掣肘,但考虑到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内生联系,积极的财政扩张势必需要稳健偏松的货币环境相配合,中国信贷增长则呈现出“全年加油门、阶段点刹车”的特征,因此,中国流动性相对宽松的状况也不会快速转变。
汇率:将出现贬值
调研结果显示,10月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预测均值为6.69,较9月30日汇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678)贬值0.18%。同时,本月对年底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的预测均值为6.76,较上月预测值6.75贬值幅度有所增加,这意味着年底人民币汇率将较9月底的汇率水平(9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678)贬值1.22%。
潘向东表示,短期来看,“8·11”汇改已使人民币前期积压的贬值压力充分释放。虽然这一年金融和资本项下资金仍持续流出,但在充足的外汇储备和贸易顺差下,规模仍然可控;海外人民币需求短期有所抑制,但改革助力人民币成功加入SDR篮子,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了长远基础。上半年全球经济环境偏好,但未来冲击仍然不少。央行仍有必要通过频繁沟通和一定的干预防止人民币汇率的过度波动和预期恶化,维持人民币相对“一篮子”货币的稳定。
官方外汇储备:持续减少
调研结果显示,9月官方外汇储备预测均值为31730.13亿美元,较央行公布的8月水平(31851.7亿美元)继续减少。其中兴业证券王涵给出了最大值32000亿美元,最小值31400亿美元来自海通证券姜超。
崔历认为,排除美元强势的影响,8月外汇储备下降减缓,这显示出对新兴市场的信心改善,货币政策也继续维持稳定,预期年内资金仍有较大的流出压力,但基于中国较高的实际利率,资金在之后并没有持续流出的基础。
———————————————————
8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9月预测(官方外汇储备):
温彬:31680亿美元
———————————————————
政策:经济持续企稳提供有利空间
黄剑辉认为,8月份经济企稳筑底的信号进一步明确,为未来一段时间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利空间:一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相关领域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发挥市场在配置生产力要素中的决定性作用。包括放开土地要素市场,从增加供给的角度解决房价问题,避免高房价挤压创新与实干精神;提升实体经济引致、满足有效需求的能力,吸引资金重回实体经济。二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适度。优化货币政策组合,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三是加大财政政策实施力度。加快落实清费减税工作,并阶段性适当提高赤字率;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加快研究制定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划分改革指导意见,加大补短板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