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的代价是通货紧缩,生产者价格持续走低
核心提示:新的政策将应对产能过剩,促进生产力的提高。瑞信中国经济学家陶冬认为,转变早就该推行。
先把中国当前的救市行动放一放,看看政府解决产能过剩的决心。
这是瑞信驻香港的亚洲(除日本外)首席经济学家陶冬的观点,早在大约五年前,他就呼吁关注中国促进薪资增长的根本性转变。
去年12月,中国决策层承诺实施一系列改革以重塑经济,但这些改革与此前并未兑现的承诺不谋而合。这一次不同的是,领导层必须要面对旧式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的效果日益减弱的局面。
研究中国经济20年的陶冬表示,中国要摆脱产能过剩,这样才能走出当前的困境,而这正是供给端解决方案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根据陶冬的观点,多年以来,借债投资导致制造业产能过剩,而解决由此产生的通缩压力极其必要,以至于决策者在努力应对目前市场动荡的同时,还必须要寻求改革。他认为,中国将坚持计划。
他表示,除了处理钢铁、煤炭等行业的长期产能过剩,中国还要打破垄断、降低房产存量、减税并且给民营企业的繁荣发展创造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