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照搬未必有效落地生根仍需时间_股指期货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指期货 >> 文章正文

简单照搬未必有效落地生根仍需时间

加入日期:2016-1-6 8:51:49

  1个月前证监会正式同意并经交易所发布股指熔断机制,并决定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颇具戏剧性的是,新年第一个交易日便两次触发触发熔断机制,引发A股提前收盘。

  A股新年首日在13点13分触发熔断,三家交易所暂停交易15分钟。15分钟开盘后,沪深300指数跌幅迅速触及7%,A股再次触发熔断,上交所决定,自13点33分开始实施指数熔断,当日不再恢复交易。不管是从市场,还是从制度实践角度看,这一时刻都将载入A股史册。

  熔断机制,指在交易过程中,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暂停交易,由于类似保险丝在电流过量时会熔断得名。熔断机制起源于美国,从其发展历史来看,形式多样,但都是以人为设置价格限制和中断交易为特征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曾在1982年对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实行过日交易价格为3%的价格限制,但这一规定在1983年被废除,直到1987年出现了股灾,才使人们重新考虑实施价格限制制度。

  1988年10月19日,即1987年股灾一周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了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熔断机制,在以后的18年中,美国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股灾。

  相较于国际股票市场,A股高换手率、波动率的特征较为明显,尤其是追涨杀跌容易放大短期市场情绪,造成极大的风险。

  熔断机制在美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国经历了2015年6月—8月股市大跌后,监管层吸取风险管理的教训,有意引入这一制度。

  分析历史上国外市场股灾发生的情况,可以发现市场情绪的恐慌、融资杠杆的过度放大、量化投资的推广、衍生品泛滥等均是诱发因素,熔断机制理论上可将这些因素“冷冻”,从而平复市场情绪,让交易回复正常秩序。除美国外,其他成熟市场基本都有类似的机制。但从实施首日便触发熔断的实践来看,其在我国的落地生根还需要较长适应时间。

  熔断机制的推出看似降低了市场的波动性,但如果遇到极端情况,市场恐慌情绪并不会很快消除,这种情绪反而会跨市场传递和蔓延,加大了相关产品的波动性,下跌时间虽然可以延长,但下跌趋势无法靠熔断来控制。

  从市场结构来看,我国A股投资者以散户为主,羊群效应更明显。指数熔断机制是一项全新的制度,我国市场对新的规则固然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而简单照搬发达国家经验未必有效。熔断机制的本意在于熔断风险的蔓延,反之可能加速风险的蔓延,熔断了投资者的耐心。

(责任编辑:DF146)

编辑: 来源:东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