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理财群雄逐鹿 入口争夺战硝烟弥漫
传统机构发力移动端 “互联网+”亟待磨合
本报记者 张莉
从微众银行、蚂蚁聚宝等移动应用的陆续上线,到腾讯理财通、小米金融以及一批社交投资平台的出现,互联网公司切入金融领域的动作不断。面对外来者的强势“竞争”,券商、基金公司等传统机构也不惜砸重金向互联网转型,而入口资源无疑成为各方争夺的“战略要地”。
在互联网思维的渗透下,线上投资理财市场逐渐形成以券商、基金公司、互联网公司互相争夺的格局,三大阵营纷纷在各自领域发力,并通过平台和渠道的优势来扩张市场。然而,在经历一轮触网后,传统机构却开始面临业务同质化、技术难以突破、人才紧缺等各类瓶颈,而互联网公司也因遭遇金融业务难深化、牌照限制等问题而举步维艰。喧嚣过后,迷茫加剧。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公司都在摸索和试错,市场仍然缺乏相对成熟、适合全行业推广的模式。未来领域也较难出现“一家独大”,传统机构与互联网公司将通过优势互补和跨界融合的方式来形成新的行业生态。也有券商人士判断,在牌照放开的预期下,未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和收购将会加剧,行业洗牌则难以避免。
抢滩入口资源 “三大门派”平台角逐
“谁先抢占了入口,谁就掌握用户和现金流。”这条曾在互联网领域流行的商业定律如今开始金融市场中流行。一方面,以腾讯、阿里巴巴、东方财富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通过大举布局互联网金融市场来占据先发优势,而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及第三方理财平台的兴起,也吸引部分在线理财客户的进场;另一方面,券商、基金公司等传统机构也正加速互联网化的转型,通过移动应用的开发和网络平台搭建,实现线下业务到线上融合的迁移。
不难发现,在当前的互联网投资理财市场,已经形成以券商、基金公司、互联网公司为主的市场格局,三大阵营分别通过产品端创新和综合平台的搭建,在各自优势领域进行流量和入口的争夺。
8月17日,蚂蚁金服发布独立理财平台蚂蚁聚宝,除了支持余额宝、招财宝、基金等理财类型之外,其内设的股票交易查询引发市场对其布局互联网证券业务的猜测。无独有偶,腾讯理财通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腾讯未来将推出首款互联网证券平台“微证券”,通过对接各大券商接口,实现证券业务的服务。而以金融信息资讯服务商起家的东方财富网,近年来则通过收购频频获得内地和香港券商牌照,强势加入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
除了互联网巨头公司之外,包括一起牛、金贝塔等在内的社交投资平台也开始积极推广其移动应用端口产品,并通过接入券商接口进行实现实盘交易和组合下单功能,从而丰富其平台的获客渠道。与此同时,类似金斧子等第三方在线理财平台则通过售卖固定收益产品、私募产品等方式来鼓励大批互联网用户进行简易的“口袋理财”。在业内看来,尽管缺乏流量优势,但这些创新型金融机构及平台仍能够通过其个性化方式来占据部分在线理财市场。
面对互联网公司的激烈竞争,传统金融机构在产品端开发和入口争夺上也并不示弱。目前,一批具备互联网证券业务试点资格的券商,已经在构建账户、打造平台和整合移动产品上进行转型升级,除了在线开户之外,券商机构还通过升级手机移动应用、设立独立理财账户等方式为提供多款互联网金融产品。据悉,平安证券移动理财产品交易日前上线,形成集合各类公募基金和理财产品的综合平台。包括华泰、海通、国金证券在内的券商先后推出一站式理财账户及互联网投资机构,集成自身的经纪、资管等多项业务,移动端业务规模直线飙升。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从互联网金融产品崛起之初,其触网尝试就从未停止。除了早前的余额宝产品、基金淘宝店之外,基金公司不断扩大各类第三方销售平台的合作范围,以增加客户流量进场的入口。9月初,南方基金公告称,旗下55只产品正式上线陆金所资管;8月中旬,微众银行上线,国金、博时和汇添富三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分别进驻互联网银行新平台;此前汇添富基金先后和包括苏宁、民生、新浪、携程网等在内的11家线上平台进行合作,通过各类细分的垂直电商的场景应用来积累用户量。
“在互联网理财的市场,几乎所有的竞争者都在抢占入口资源,而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元化,也决定金融产品的开发和营销都需要通过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平台进行延伸。这既给有流量优势的互联网公司加入竞争的机会,也决定了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布局的重点方向。”据熟悉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券商人士黄冰(化名)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新型平台的出现,都是为了迎合市场投资理财需求,利用互联网让产品的销售和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将合作平台的流量转为自身的资源,“实际上,传统金融互联网转型的根本逻辑就是开发客户,如果不去做这块业务,将意味着被别人赶超,客户资源也会流失,互联网化的改革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改良VS颠覆 互联网转型遭遇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一轮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争夺之后,尽管浓烈的火药味还未消散,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公司却都在后续的产品创新和稳定的模式搭建上遭遇瓶颈,互联网金融的布局俨然进入到一个焦灼而无力的阶段,产品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互联网公司技术先发优势日渐丧失,而传统机构转型的思路也开始陷入迷茫,互联网技术对金融部门的整体架构的影响,是通过改良渐进还是彻底颠覆,成为一个难解的选择。
“如果公司未来实现互联网化的话,可能有必要将现有的组织框架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