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让我们一起重温那一刻的精彩瞬间。图为三军仪仗队方队接受检阅。
9月3日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前,各参阅部队进行最后的训练。当天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将在这里隆重举行。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当日清晨,士兵抚摸自己方队旗帜的金黄流苏。
9月3日,受阅部队开始在天安门沿线集结准备接受检阅。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当日清晨,受阅士兵互相整理军装。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图为坦克方队接受检阅。
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1980年5月18日全程飞行试验成功。导弹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183吨,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发射井发射,最大射程12000公里、15000公里(东风-5A),可携带1枚3000公斤的威力为300-4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或4-5枚分导核弹头(东风-5A),命中精度500米。
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是一种储存在固定的发射井中的洲际弹道导弹。1971年9月首次试验,1981年服役。在1983年,该型导弹经过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射程(13000千米),换装了更精确的制导系统,命名为东风-5A。1986年进行了分导弹头试验。东风-5是中国威慑美国的主要战略武器。1965年8月,一院副院长屠守锷主持进行了洲际导弹方案论证。深港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选用了偏二甲肼(UDMH, Dimethylhydrazine)作为燃料,四氧化二氮(N2O4, Nitrogen Tetroxide)作为氧化剂。发动机的基础是北京万源的YF-20B。 导弹第一级发动机称之为YF-21B,又名DaFY6-2发动机,由4台独立工作的YF-20B发动机通过机架并联组成,航向控制采用泵前摇摆方案(单机沿弹体切向摇摆,摆角±10度);第二级采用一台主发动机YF-22B和4台游动发动机YF-23B组成,YF-22B和YF-23B又称DaFY20-1和DaFY21-1发动机。从技术源头而言,YF-22B/DaFY20-1就是YF20B发动机的高空版。为了提高精度,导弹还采用了单组元无水肼弹头姿控发动机。制导系统选用平台-计算机方案,采用三轴稳定平台,静压气浮陀螺,先进弹载计算机(中国首台集成电路空间计算机)。液体推进剂的贮箱采用高强度铝铜合金(LD-10),减重30%,可以有效提高射程。其他的研发重点还包括碳/石英端头防热材料,高硅氧布斜缠热压成型工艺制造等。
1966年5月,东风五号开始总体方案的设计。到1969年6月14日,第一级发动机YF-21B试制成功。导弹的技术设计完成于1970年6月。此后导弹投入小批量生产并开始测试,总共生产01批次东风五6枚。1971年3月,第一枚东风五号遥测弹各种试验和总装工作完成。根据《世界航天发展史》一书:同年9月10日,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在酒泉发射场进行飞行试验,获得基本成功。上午11时,DF-5首发遥测弹发射,进行低弹道方案考核试验。导弹第一级情况正常,顺利分离。但由于计算机软件设计问题,未能适应低弹道,207秒时Ⅱ级发动机提前30秒关机,姿态控制系统出现短时间的振荡,导弹落点偏远565千米。未能模拟全程弹头再入过程,防热结构和引爆系统也没有得到考验。1975年5月25日,国防科委就战略导弹研制工作安排向中央军委递交了请示。经过讨论,中央军委常委会明确提出必须首先抓紧洲际导弹的研制,并确定了洲际导弹第一步要达到的射程和发射方式。毛泽东、周恩来批准了这个报告。
东风五号的第2批次飞行试验开始处于酝酿状态。深港1977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于1980年进行DF-5全程试验。随后一共生产16发,其中8发在1981年前用于飞行试验。弹头研制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1975年11月到1979年11月之间,通过改进设计和地面试验,解决了弹头防热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并且在1977、1978两年,用风暴一号火箭两次成功进行低弹道配重飞行试验。1980年对于东风五号而言是关键的一年。2月12日,中央专委会议批准了国防科委提出的东风五号全程飞行试验方案,这就是著名的580任务。5月18日10时00分23.302秒,向预定海域(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发射580-甲弹,取得圆满成功。导弹飞行时间29分57秒,射程9070千米,落点为南纬7度42分23秒、东经172度15分36秒。5月21日11时19分32秒,发射580-乙弹,因控制系统问题引起二级发动机提前6.4秒关机,导弹未能到达预定海域(偏近约1400千米)。
580任务后,一院根据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产品软硬件进行了改进。1981年12月7日,从地井进行导弹高弹道飞行试验。制导系统首次采用误差修正方法,在命中精度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接下来的收尾工作相对较为顺利。1983年,第一级发动机定型。1984年3发东风五号参加国庆大阅兵。1985年,东风五号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6年7月和12月,配备的核弹头和东风五号相继设计定型,至此东风五号项目的研发工作在历经坎坷之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携带一枚单一的3百万吨核弹头。多目标分导重返大气层运载装置(MIRV)能力在注意中,DF-5被发展如同孪生商业型CZ-2C商业火箭一样,CZ-2C有能力发射一次集中负载四颗卫星。虽然DF-5用于MIRV能力能够被修改,但是据知没有这样做。这很有可能一个政策决定,不去颠覆战略力量天平。但是由于美国急切部署TMD/NMD,DF-5的MIRV转换不太可能。在ICBM,必须取决于新一代之上,像是DF-31。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安装使用4台单极发动机用于操纵和在脱离主发动机后进一步持续推进190秒,启动再返回载体在大气层上瞄准目标距离控制。DF-5进一步发展是DF-5A,具有超过13,000公里的增大射程和一个改进惯性制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