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深圳9月24日电(记者孙飞、赵瑞希)第1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23日在深圳发布,这也是该指数首次在中国发布。报告显示,上海、深圳、北京入围“全球金融中心”,但排列20位之后。
发布该报告的英国智库Z/Yen集团副董事长马克·延德尔分析说:“中国的金融中心要取得发展,是以人民币国际化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基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才能够让中国的金融中心在未来取得比较好的发展。”
观察人士认为,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目前来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逐步由贸易驱动转为金融驱动,人民币国际化已逐步踏入“深水期”。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末,中国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规模约3.1万亿元人民币,在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2014年12月,人民币成为全球第2大贸易融资货币、第5大支付货币、第6大外汇交易货币。
“目前,中国对外贸易大约1/4是以人民币结算的。”渣打银行人民币业务发展主管周成岗说,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几年之间发展迅速,以量化衡量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渣打人民币环球指数为例,其已从4年前的基准数100上升至超过2130,“翻了20多倍”。
在马克·延德尔看来,中国金融中心的发展和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彼此相辅相成的。借由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的金融中心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强。
尽管中国内地未有金融中心进入全球前20大金融中心之列,但报告对中国金融中心建设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机遇”表示认可,认为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推进和金融体制的健全,中国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将不断提升。重视加强与世界的联系,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城市成为在国际上拥有影响力的金融中心。
以深圳为例,马克·延德尔认为,深圳的优势是在于创新能力,深圳的金融中心建设要走差异化路线,与香港形成不同的金融特点,从而促进深港之间的金融合作。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是英国智库Z/Yen集团根据营商环境、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城市声誉等因素对全球重要金融中心进行评分和排名的评价体系,首期指数发布于2007年3月,其后每半年更新一次。
作者:孙飞 赵瑞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