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9月16日电(记者徐旭忠、韩振)冉启富是重庆万州区铁峰乡桐元村的一名农民,以前由于种地不赚钱,他带着妻子到广东打工,全家月收入五六千元,除去房租、生活费也剩不下几个钱。两年前,他在政府扶持政策吸引下返乡创业,种起了猕猴桃,现在年收入20万元左右。
冉启富只是重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带动下,重庆一大批小微企业在农村地区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变革。
微企遍地开花 政策效应“叠加”显现
2010年10月,重庆在全国率先出台小微型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对返乡农民工、库区移民等九类创业群体,除了发放3万-5万元的创业扶持补助资金外,还通过政策叠加重点打造50个市级微企村,由此带动发展了许多特色农业产业。
冉启富所在的桐元村5年前还是贫困村,如今全村500户村民有206户选择了创业,并很快见到了效益,桐元村成了远近有名的富裕村。记者在桐元村看到,漫山遍野的猕猴桃树正值花开,村民们正忙着进行人工授粉。
“群众能够脱贫致富,一方面是小微企业政策解决了创业资金的难题,另一方面是各种惠农政策叠加,改善了村里的基础硬件设施。”桐元村党支部书记谢家宽说,猕猴桃地里的架杆由政府出资搭建,为保存鲜果购置的冷库政府也给予资金补助,另外交通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记者采访了解到,以前惠农政策分散在各个部门,普遍采取“广撒胡椒面”的方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问题。但在万州区铁峰乡桐元村、涪陵区龙潭镇义和村以及北碚区龙凤桥街道龙车村等微企村,均是对政府各部门的惠农政策“打捆”使用,对小微企业实施精准扶持,起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重庆市工商局副局长陈速表示,“广撒胡椒面”无法形成资源的集聚效应,工商部门作为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牵头部门,通过与各部门协调、衔接,让更多扶持政策叠加在小微企业头上,从而更有效地释放政策红利。
在扶持政策的激励下,截至今年4月,重庆共发展微型企业37.92万户,带动和就业280.85万人。其中,农村地区注册微型企业14.63万户,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36.27万人。
“抱团”发展闯市场 抗风险能力增强
抗风险能力差是困扰农村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但记者在重庆多个微企村采访了解到,分散的小微企业通过自发形式联合起来,组成专业合作社甚至是股份合作公司,共同破解资金、技术、市场等问题,使得农业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涪陵区龙潭镇义和村是重庆主城区的蔬菜供应大户,目前全村41户微型企业共流转了8000余亩地,发展以蔬菜为主的特色农业。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该村小微企业自发组成了丰聚成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帮助成员寻找销路,培训蔬菜种植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目前该村蔬菜销售覆盖重庆主城及周边区县主要批发市场、超市,去年亩均产值1.42万元,全村实现产值1.2亿元。
在万州区铁峰乡桐元村,小微企业结合自身产业,共组建了5个专业合作社。“任何产业,靠小微企业单打独斗是发展不起来的,只有抱团才能做大做强。”该村铁峰山猕猴桃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冉启富告诉记者,专业合作社负责技术、销售等问题,使得小微企业得以“打捆”对外谈判,确保了利益最大化。
“农业产业发展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规模小效益低,规模大了又容易伤农,破解这一困境必须从制度上解决跟风盲从,消除信息误差。”北碚区工商局局长钟兴武表示,从农村小微企业抱团发展的效果来看,专业合作社和农村集体企业都是破解之道,各地应当因地制宜,强化对小微企业的扶持。
大众创业激发万众创新 微企推动农村转型升级
重庆以扶持政策为杠杆,利用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农村产业,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出现了新型的“职业农民”。
“过去农村产业一直无法落地,主要原因是农民各自为战,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现在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以及农村集体企业,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农业,同时微企抱团解决了资金、技术、市场问题。有的还通过股份纽带,调动了村民积极性,从而保证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效益。”涪陵区工商局负责人说。
万州区桐元村村委会主任任孟树说,村民们过去只会种植水稻,现在随着猕猴桃等产业的发展,很多村民开始学习其他农作物和果树的栽培种植技术,已能够熟练掌握修枝、嫁接、上架、授粉、修果等水果种植技术,“技能型农民”越来越多。
重庆市工商局局长黄波表示,过去农民外出务工,干的是苦力活,关心的是劳务费。现在他们不仅是农民,也是企业的老总或工人,不但要学习种植养殖技术,还要会企业的经营管理、资本运作等知识,传统农民正在向“职业农民”转变。
作者:徐旭忠 韩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