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1日,央行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8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3404亿元和1276亿元。
同时,数据显示,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756亿元,同比多增75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620亿元,同比多减511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198亿元,同比少增45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17亿元,同比多增83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577亿元,同比多减46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875亿元,同比多94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79亿元,同比多262亿元。
针对这一数据变动,民生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负责人李奇霖称,数据亮点不多。
李奇霖进一步表示,其中表内贷款新增7756亿依然是新增社融的中坚。直接融资大幅上升3336亿,源于股市大幅震荡下打新基金转型和资金避险共同驱动了信用债的疯狂,房企颇为受益,净融资多用于借新还旧,风险延后。表外端,即信托+委贷+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虽然比7月下降了62亿,但相比7月下降2078亿,仍好了很多,民生证券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信托停止了配资入市,开始转投一些政府基建类项目,反映资金脱虚向实。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8069亿,其中企业短期贷款新增289亿,中长期贷款仅新增1217亿。李奇霖称,上述两大数据均表现平平,企业融资需求依旧不强,银行持续在通过票据融资完成信贷额度,也反映了银行避险的心态。
针对8月贷款数据表现,交通银行(行情601328,咨询)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表示,新增人民币贷款回归“常态”,新增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明显下降。由此可见,8月份维持资本市场信心的资金并没有大规模的从银行体系拆借。
同时,新增票据融资持续较多,企业中长期贷款低迷,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依然不足。社会融资规模“时点性”向上,同比增速保持稳定。
此外,央行统计数据显示,广义货币(M2)余额135.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去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6.28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2.7个和3.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91万亿元,同比增长1.8%。当月净投放现金51亿元。
从数据可以发现,M1与M2增速离差缩小,M1增速同比快速上升达9.3%,较7月提高2.7个百分点,陈冀指出,这一变化有可能企业经营性资金需求在8月有所上升,资金活力在逐渐提高。
李奇霖针对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7956亿元这一数据指出,可能是因为股票市场流动性恢复,救市的部分资金退出。同时,针对M2同比增长13.3%他分析道,或与财政存款少增,债券市场活跃企业债净融资扩张以及基建投资稳增长背景下信用派生加快有关。
“虽然在稳增长护航之下本月金融数据不弱,但拉长周期,以房地产为抵押物的信用创造的落下帷幕。”李奇霖认为,未来将告别过去用土地作为抵押,动辄获取几千亿甚至上万亿贷款大兴基建,随后以土地增值收益将债务偿还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持续,而伴随着该模式急速扩张的重工业产能也难以持续。
李奇霖指出,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长趋势是一定可以确定的:货币宽松+利率下行。不确定的只是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