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A股这场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就一句话:有毒资产加杠杆。有毒资产就是极高估值的股票,纵观全世界金融危机都是这个原因概莫能外。那么危机怎么化解?看看金融史,也只有一个办法,去杠杆,资产消毒(就这次A股而言,股票价格跌到合理甚至低估的位置就是消毒),这就是最终的结局,其它不要报幻想。
现在大家惊恐的是,股价的太快了,(2001年到2005和08年的熊市总体跌幅远超过此次,但因为时间较长,杠杆较少,感觉没有此次恐怖)这就是没有注意到现在A股市场的本质特点已经发生变化了,带了这么大的杠杆的股市已经不是一个现货市场了,现在A股已经是一个期货市场了。而且是那么多毫无经验的人在玩期货,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那些1:3,1:5的融资不就是已经自我做成了个股期货了吗?大家去看看期货市场一旦趋势形成,有不是暴跌的吗?
这个周末大家都在讨论的是国家会不会救市,证监会[微博]能力范围内的救市这两周一直不断在进行着,但从市场表现看明显没什么效果,为什么没效果?还是我说的那个根本原因,杠杆还在不在?有毒资产的毒被消干净了吗?这两个问题现在都还大大的存在,救市的政策怎么可能有效?所以大家也别批评证监会这几天的救市措施的好坏了,大错已经铸就,注定要有人买单。
那么国家层面的呢?这是目前大家最期盼的。就国家层面而言,财政部降个印花税什么的肯定没用,现在唯一有效的就是直接砸钱出来,现在已经不是“侠之大者,为国接盘”了,现在是要求国家当大侠,为民接盘了,几个月之间次序完全颠倒,历史就是这么吊诡。国家拿钱出来买单的确对准了前面说的核心问题:有毒资产和杠杆,拿钱买走股票,把杠杆解掉。且不说这个需要多大的资金量(要解掉杠杆,并改变市场预期,让其它资金也进入,没有几千亿甚至更大级别的资金是无效的,就像上周拉两桶油的做法没有作用一样)但是在目前点位这样做可能吗?
这个问题要分几个层面讨论,一是政府的底线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是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的金融风险,我们纵观改革开放之后的历史,每次政府出手都是在有重要的金融机构发生危机之后,也就是出现了系统性、区域性的危机的苗头之后,而从来没有前提过,其实美国又何尝不是如此?一样是在雷曼倒闭之后才国家砸钱进场购买有毒资产。因为如果只是预期将出现金融风险,就动用终极武器,政府进场,我觉得这个决策是非常难下的,中外皆同。原因我后面再说。那么另一个问题就是政府会认为什么是金融风险的苗头?炒股亏损,杠杆爆仓,买的私募公募产品亏了钱,范围很大,数量很多,以及可能情况会越来越严重,那么政府会不会就认为这是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苗头?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我也无法判断,唯一可循的先例就是2008年九月市场在1800附近宣布的汇金增持。但是如果危及了金融机构的安全,或者就像以前一样,已经有金融机构出现大问题了,那肯定就可以确认是出现了系统性区域性危机的苗头了,政府就肯定要出重手了。这里再说一下,为什么政府很难在危机发生前出手呢,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博弈论中经典的“道德风险”问题,试想如果政府在上证综指从去年以来还涨幅80%,创业板指数还涨幅近一倍的情况下,就入场购买有毒资产,这会不会引发更强烈的博弈呢?以后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政府在做决策的时候肯定会考虑的。具体的博弈过程,大家可以参看《大而不倒》以及保尔森的回忆录《峭壁边缘》。
政府入市还有一个技术性问题,像上周拉两桶油和四大行是没用的,还是说到问题的核心:有毒资产和杠杆,这些问题不在两桶油和四大行里面,拉这些股票,相当于隔壁房间着火了,我们却拼命往另一间房子浇水,浇再多的水也无助那个着火房间的火势。所以,即使要砸钱,怎么砸也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政府最好请专业人士一起谋划,以免浪费珍贵的子弹。
2015年的A股市场注定是要被浓墨重彩的写入金融史了。把这次灾难归咎于外资做空、期指做空这些阴谋论不值一哂,真正该反思的是我们跛脚的创新(就拿两融而言,融资过度发展而融券可以忽略不计,本来一对平衡的力量,现在变成了单边的力量,严重的助涨助跌)、监管的滞后,以及为什么这么多专业人士非专业人士一起创造出了埋葬市场自身的那些极度高估的股票?这时候我们不得不又想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除了写《国富论》之外更重要的是写了《道德情操录》,而我们敬仰巴菲特也绝不仅仅是在于他能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率,而在于其收益率背后反映的能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