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雨润食品上半年预亏7亿港元
由于发布“上半年业绩亏损将不少于7亿港元”预警,雨润食品(01068.HK) 引起业界的关注。尽管雨润食品将业绩下滑的原因解释为经济增速放缓及生产成本增加,但并没有减少外界对其经营模式的质疑。7月22日,业内人士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雨润食品主业业绩一直不理想,营业额逐年下滑,其盈利主要靠政府补贴,而这种模式不可持续。在他看来,导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雨润食品的渠道难以下沉到三四线市场,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雨润集团虽然对外主营业务是肉制品,但实际带来效益的还是房地产,不过由于这两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业绩一度出现下滑,其多元化发展前景堪忧。
政府补贴模式难以持续
7月13日,雨润食品发布业绩亏损预警,预计上半年业绩将亏损不少于7亿港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611万港元。雨润食品称,业绩亏损主要原因是高端餐饮及肉类消费市场疲弱,经营环境日趋激烈。同时,生猪价格比去年同期上升,生产成本上涨。
对此,生意社生猪产品分析师李旭文认为,从今年3月底开始,生猪价格触底反弹,反应到市场上的价格应该有一个滞后期,加之企业有一定的存货储备和提前签订的采购合同,生猪价格的上涨不会立刻对业绩有明显的影响。
记者从雨润食品2014年年报中查阅到,雨润与卖方集团,即祝先生(代表多家由他拥有及控制而主要从事生猪养殖业务的实体)签订了生猪采购框架协议。其中价格第三条规定,价格不超过雨润经公平磋商及按正常商业条款于该月份内向其他独立第三方支付同类生猪的平均价格。协议时间为期三年,从2013年1月 1 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雨润食品的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禽畜屠宰及深加工、地产开发、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尽管2014年公司实现盈利,但主要来源于政府补贴和出售资产收入,而不是来自于禽畜屠宰及深加工,由此可见,雨润集团的经营方式确实存在问题。
虽然雨润在黑龙江、辽宁等地不断投资建厂,但实际开工率并不足。向健军表示,造成实际开工率不足的原因在于生猪屠宰市场整体出现产能过剩,利润非常微薄。而扩大产能是因为国家对农业项目给予了多方面的政策扶持,雨润这么做能够获取大量的补贴资金和优惠政策,而借土地免费、财政支持、收费减免等惠农政策进行低成本扩张是雨润做“亏本买卖”的主要目的。
数据显示,2005年雨润食品上市至今,十年间的年报中,累积获得的政府补贴超过40亿港元,占到十年总利润的46.38%。2014年,雨润净利润为5700万元(以下均为港元),而政府补贴、出售附属公司的收益及冷库租金收入为8.82亿元。
向健军认为,依靠政府补贴的盈利模式是雨润当前最大问题所在。雨润食品之前一直依靠政府补贴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但是这种发展模式的独立性、抗风险性差,不具备可持续性。在市场环境恶化、公司经营状况持续表现不佳的情况下,雨润集团急需进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必须依靠主营业务实现自主盈利。
渠道下沉遇阻业绩逐年下滑
对于雨润食品业绩持续下滑的原因,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雨润食品近几年的发展的确是靠政府补贴,其主业一直没有做好,尤其是从近几年来看,无论是产品、营销还是渠道,一直处于下滑的水平。
从雨润食品公开的信息可以看到,公司主业雨润食品2011年至2014年间营业额逐年下滑,分别为323.15亿港元、267.82亿港元、214.40亿港元、191.58亿港元。
从产品来讲,雨润主要是以冷鲜肉为主,这种产品在城市里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一二线城市之外的市场却非常小。相比而言,冷鲜肉行业另一龙头企业双汇主要经营的是常温产品,其适应面特别广,即使在农村市场也很容易被接受。其次,雨润食品主要是经粗加工的分割肉为主,冷鲜产品深加工的产品做的不是很成功,他们也尝试做低温的肠产品,但优势并不明显,加之渠道不匹配,市场表现平平。
雨润食品2014年年报显示,冷鲜肉的销售额为 171.63亿港元,同比减少10.4%;冷冻肉为19.98亿港元,同比减少24.2%;深加工肉制品销售额(抵销内部销售前)为27.59亿港元,比 2013年减少6.4%。李志起认为,冷鲜肉的成本要比常温肉的成本高很多,储存需要冰柜的低温环境,物流同样需要配套的冷链系统,这就制约着雨润食品没有办法把产品下沉到三四线市场,下沉成本太高。与双汇相比,后者在这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两者在最初就进行了差异化的运作方式,虽然目前面临着发展瓶颈,但雨润也不会轻易地改变现有的运作模式。因为即使改变的话,雨润也未必打得过双汇。
目前雨润主要走商超渠道,批发渠道走得很少,有些渠道是直营,有些是与代理商合作。但渠道结构的特性和产品的定位,使得雨润在肉制品的主业上一直没有做好,只能靠政府补贴和集团内部的一些交易来保证一定的业绩。
多元化发展难解整体困局
公开报道称,截止到2014年底雨润食品的流动负债净额为18.21亿港元,总借款及融资租赁负债为82.57亿港元,其中54.64亿港元将于12 个月内到期,另外,公司在去年底的经营活动现金所用之现金净额为4.645亿港元,这些情况显示,雨润食品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向健军表示,雨润集团除了主业食品之外,多年来一直在进行多元化经营,过度扩张不仅造成资金紧张,也加大了公司运营风险。此外,公司董事长祝义财被查也给公司业绩带来了负面影响。
根据雨润控股集团官网介绍,雨润是一家集食品、地产、商业、物流、旅游、金融和建筑等七大产业于一体的民营企业集团。目前,雨润旗下拥有雨润食品、中央商场(600280.SH)两家上市公司。
李志起表示,虽然雨润集团表现看似是以雨润食品的经营为主,但行内人都知道房地产才是支撑集团最重要的利润,但房地产这两年并不景气,导致业绩压力很大。
中央商场201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71 亿元,同比下降6.11%,其中百货主营同比增长3.40%,地产主营同比下降69.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08 亿元,同比下降28.53%,主要原因是地产确认收益减少。存货为83.2亿元,同比增加61.36 %,房地产开发成本增加。雨润集团近年在江苏、浙江等三四线城市商业地产领域也不断布局。尤其是在江苏拿了不少好的地段建楼盘。中央商场年报显示,地产项目由于受建设周期长、资金筹集困难、政策变化大等因素制约,项目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然而在地产业绩下滑的同时,商业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中央商场在报告中称,2014 年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消费市场增长趋弱的大背景下,多元化零售业态新起,商业竞争持续升级,网购市场迅猛发展,实体商业仍被持续冲击。公司主业为百货零售业,由于区域内竞争加剧、网购分流、招商难度加大等因素影响使得销售规模增长乏力,同时经营成本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盈利水平提高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对于未来发展,李志起认为,雨润的主业没有做好,而房地产市场也面临下滑,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通过资产结构调整,出售一些资产的事情有可能会发生。
截至记者发稿时,雨润有关负责人一直未接听电话,短信亦未回复。
7月中旬A股上市公司广宇发展(000537.SZ)披露其2015年半年报显示,尽管其营收6.7亿元,同比增幅9.68%,但是其净利润却大幅下跌超过50%。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也下滑了44.13%。
来自广宇发展解释说,净利润的下滑主要是前期重组费用计入本期管理费用、投资收益及冲减上年减免所得税较去年同期减少。
财务数据下滑或许可以理解为阶段性的“颠簸”,但是其一直努力的重大资产重组却依然杳无音讯。今年年初,其重组方案被证监会否决后,时隔将近五个月再也没有相关披露。
就公司财务数据下滑等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致函广宇发展,并致电公司董秘等高管,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中报净利大幅下滑
披露于7月中旬的半年度报道数据可能并不能令投资者们满意。广宇发展的报告期内净利润大幅下跌超过50%。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也下滑了44.13%。
广宇发展在报告中解释说利润总额1.9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96%,主要是前期重组费用计入本期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0.75%,主要是前期重组费用计入本期管理费用、投资收益及冲减上年减免所得税较去年同期减少。
关键的财务数据在今年年初公布的2014年年报中依然难称乐观。广宇发展去年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较2013年为-2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18.61%。
而由于前期重组未能成功锁产生的费用也加剧了各种费用的支出。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了1053.40% 的下滑。管理费用超过4500万元,增加了227.78%。
数据显示,广宇发展截至2015 年6 月30 日的总资产为50.88亿元,资产负债率47.84%,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24.04%。这样的负债率水平远低于相关研究机构得出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比如申万房地产业135家地产股的该数据水平约为63%。
要求匿名的在港上市房企财务高级经理向记者评论说:“从各组数据上看,广宇发展属于稳健性发展的房企。但是其47.84%的负债率说明其拓展较为保守,资金杠杆化程度较低。”
而在房地产业界,过于保守的战略对中小开发商来说并不是好事。房地产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会导致大中型房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这种集中度的提高会逐步蚕食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间。因此按照目前主流分析观点,这些已经上市的中小房企应该积极拓展市场份额,充分利用资金的杠杆作用以保证在未来竞争中的安全性。
亿翰智库上市房企研究部副主任张化东对记者置评说:“广宇发展的情况比较特殊。首先这家公司的优质资源都在大股东那里,没有积极拓展市场和扩张的客观条件。第二,如果广宇发展积极扩张,那么就会与大股东鲁能集团形成同业竞争。所以,广宇发展很难实现扩张。”
重组依旧杳无音讯
来自境内的财经媒体在报道广宇发展2015年中报的财务数据时评论说:“其当前业务发展已遇到瓶颈,其中之一就是以鲁能系地产为核心资产的重大资产重组遭遇二度搁浅。”
长期以来,广宇发展一直试图实现被控股股东鲁能集团进行资产整合,但是7年以来这一图谋已经历两次失败。
早在2009年,广宇发展公告将以9.88元/股的发行价格,向鲁能集团定向增发不超过7亿股,购买其持有的7家下属房地产公司的股权,即重庆鲁能34.5%股权、宜宾鲁能65%股权、海南鲁能广大100%股权、海南三亚湾100%股权、海南英大100%股权、海南盈滨岛50%股权、鲁能亘富100%股权。
2011年,国家要求暂停上市房地产公司重组与并购动作。这导致广宇发展重大资产重组计划破灭。
两年后的2013年,广宇发展再度尝试重启资产重组程序。不久之后广宇发展公告的相关计划说,在第一次重组的7个项目基础上,公司还将购买都城伟业持有的鼎荣茂华70.00%股权,和世纪恒美持有的重庆鲁能英大30.00%股权。
数月之后,广宇发展对外公告说证监会已正式受理关于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并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
这一等又是“大半年”。2015年3月,停牌静候通知的广宇发展并没有迎来梦寐以求的通行证,反而是来自证监会的一纸“墓志铭”。
文件号为证监许可[2015]641的通知说,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于2015 年3 月 19 日举行2015 年第18 次并购重组委会议,依法对公司提交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方案进行了审核。
并购重组委在审核中关注到,公司存在以下情形:本次重组申请文件关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否发生变更的信息披露,与证监会令第73 号即《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四条的规定不符。
在并购重组委的投票决议环节,“广宇发展重组”的同意票不足3票。
《办法》中的第四条内容为: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有关各方必须及时、公平地披露或者提供信息,保证所披露或者提供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有媒体援引相关分析人士的观点报道说,实际控制人是否变更的问题,决定着鲁能此次注入举措究竟应属“重组”还是“借壳”路径。但如果按借壳操作,鲁能此次预备注入的庞大规模资产还不符合“借壳”标准。
而根据《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对应的经营实体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
按照该规定,在上述交易计划中,有多个项目不符合相关要求。因为公开的资料显示,这些项目并未实现盈利。
随着证监会的否决,广宇发展试图重组的计划再度被打乱。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公告栏中,其重组信披再度杳无音讯。
亿翰智库上市房企研究部副主任张化东评论认为:“其实广宇发展的扩张对它们自己来说是势在必行的。广宇发展没有扩张战略的客观条件,也不能与大股东进行同业竞争。而按照规定,重组被否决后的6个月为时间线,广宇发展3月份被否决重组,那么只能等到10月份之后才有可能再度出现重组的消息。”不过这位分析师无法判断未来广宇发展的重组结果。
在这次蹉跎之后的第4个月,广宇发展的4名董事、高管集体辞任。公告显示,梁中基辞去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周悦刚辞去董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宋英杰辞去副总经理职务,陈明磊辞去监事职务。
4人辞职的原因均为“工作原因”。有观点认为,这或许是市场给房企带来的竞争压力所致。
中建美国巴哈马公司当地时间24日就位于巴哈马首都的巴哈·玛度假村项目发表声明,表示将继续做出有建设性的努力,与巴哈马政府、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业主巴哈·玛股份有限公司一道,争取尽快达成解决方案,以便能早日复工,并完成巴哈马大型海岛度假村项目。
位于巴哈马首都拿骚的巴哈·玛(Baha Mar)度假村项目,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建筑商中国建筑股份(简称中建)在海外最大的投资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5亿美元。
巴哈·玛度假村项目包括一个拉斯维加斯式的赌场、18洞的杰克·尼克劳斯高尔夫球场,以及豪华品牌酒店等。该项目原计划去年底开业。但因施工、资金等问题至今尚未完工。近来项目各方争论不休,并各执一辞。
6月29日,巴哈·玛项目的大股东巴哈玛度假村有限公司在美国特拉华州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将项目施工的延迟归咎于中建美国子公司,并称中建已经停止一切实质性工作。巴哈·玛公司向法院提交的文件称,“中建涉嫌欺诈、蓄意破坏”。
对此,7月7日,中建美国巴哈马有限公司发布首份公告,称巴哈?玛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决定是该公司未能获得足够项目资金,以及对巴哈马大型海岛度假村项目设计管理不善所直接导致。其管理不善的表现包括,在项目开工后更换项目主建筑师,延迟交付和不完整交付设计方案,提出至少1300多项施工更改指令等。
中建美国公司在声明中表示,巴哈?玛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试图转移公众注意力回避自身责任,并指责中建美国巴哈马有限公司和我们的分包商造成项目完工延期,是极其具有误导性和不诚实的举动。这样的指责也损害了这个地标性项目背后所代表的巴哈马人民与政府的利益。
据报道,7月中旬,巴哈马总理佩里·克里斯蒂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表示,巴哈·玛项目必须竣工且开业,巴哈马政府决定将该项目置于巴哈马高等法院的控制和监督下,向高等法院提起对该项目的清算申请,以便快速处理这一危机,提出重组方案,使得该项目能尽快地竣工开业。
佩里·克里斯蒂说,巴哈马总检察长将启动清算程序,确保度假村项目竣工,因该项目对巴哈马经济至关重要。
巴哈·玛度假村项目预计将创造5000个新的就业岗位,预计在未来一二十年内,该项目每年对巴哈马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达10个百分点,注入11亿美元的消费支出和直接税收。
中建美国公司在25日向媒体提供的这份声明中表示,中建美国巴哈马公司与巴哈?玛公司之间的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合同是中国进出口银行为该项目提供25亿美元贷款的先决条件,合同各方不得擅自废除有关合同条款。
中建美国公司表示,若各方能够尽快达成解决方案,中建美国巴哈马公司相信巴哈马大型海岛度假村可以在冬季旅游旺季前完工。
早在2008年,该项目就曾陷入窘境。当时正值全球严重金融危机,原投资商退出该项目。后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力挽狂澜,在2010年同意为该项目提供24.5亿美元融资。该度假村原计划在44个月内完工,规划开业时间为2014年11月。
业内人士表示,无论美国特拉华州法院对巴哈·玛项目大股东申请破产保护的裁决结果如何,该项目都需要所在国巴哈马政府的落地许可。公开消息显示,巴哈马法官22日裁定,中国中建公司承建、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兴建的巴哈马大型海岛度假村项目业主“巴哈?玛度假村”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不予认可。
目前,中建美国巴哈马公司已经向美国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取消该项目的破产保护申请。
据透露,巴哈马政府、巴哈?玛度假村项目、中建美国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人员目前正在北京谈判,目前尚不清楚谈判是否能达成协议。
中建美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中建在北美和南美地区的全资子公司,2014年为美国第32大承包商。中建在2014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中列第52位;在《工程新闻纪要》全球承包商排名中,中建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及地产企业。
万达集团内部的反腐“风暴”再度升级。
7月14日,万达官网发布《集团召开廉洁大会重拳出击反腐倡廉》一文称,万达集团党委书记兼审计中心总经理高茜通报了集团内近期出现的涉及廉洁与违反集团规章制度的事件,并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罚决定。
针对此次审计通报暴露的问题,万达集团总裁丁本锡宣布提前启动制度修订工作,各系统各部门要从制度层面查漏补缺;制度修订要讲实效,充分结合信息化,不做加法做减法,让制度便于学习、利于运用。同时,出台问责处罚制度,实施“买单式”问责,不仅处罚违章违纪的直接责任人,而且对相关部门负责人、系统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责任予以界定追究。
接近万达的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万达将越来越重视反腐败,并将实施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反腐措施,在集团内部也会从细节上进一步突出廉洁严明。
百货、商管成重灾区
万达官网消息称,7月10日万达召开廉洁与遵章守纪教育大会,通报了集团内部近期出现的涉及腐败与违反集团规章制度的事件。作为“永久警示”,万达还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涉嫌贪腐人员相关信息。
记者在《关于对许振营等移交司法、对唐剑锋等解除劳动关系的审计通报》中发现,万达百货总部涉及6人,为各部门之最。其中百货总部综合管理中心工程物管部成为重灾区,物管部总经理高毅、经理范学立(2014年4月离职)及三位经理、副总经理均涉事,他们被指“多次组织、操纵工程类集采招标”,从中“以权谋私”,部分高管“金额巨大、性质恶劣”。
万达商管系统涉及5人,原商管系统涉及1人,也呈现“窝案”状态。其中级别最高的是商管总部综合管理中心大客户部总经理唐剑锋、副总经理陈凌峰、商管总部中区营运中心商业物业部总经理冯劲舸,他们被指“多次接受地方公司超规格接待,包括去夜总会进行不正当消费”和收受贿赂。
万达牡丹江项目公司涉嫌贪腐5人,其中涉及外包公司人员1名,是事件中内外勾结的典型。此次涉事的外部员工是万达牡丹江项目总包单位中建一局项目经理肖丰。审计报告指出,万达牡丹江项目公司总经理荣从桥、另三位项目公司副总经理,与肖丰相互勾结,通过中建一局变更项目图纸虚增工作量,套现450万元。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企业的发展规律看,规模越大,越容易存在企业内部权力寻租的问题。对于万达来说,随着万达广场等项目的扩大,地方政府会积极和相关项目方进行私下接洽。这个时候,具体项目的负责人在项目落地方面有很大的主动权,所以容易出现内部员工违规处事的做法。
7月11日的万达集团2015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上,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宣布,万达集团的资产已达到5656.2亿元,到2020年,万达资产将达到 2000亿美元,市值达到2000亿美元,收入1000亿美元,净利润达到100亿美元,项目分布于上百个城市、动用资金大、管理链条长,从上到下各级管理人员都可能经受不住利益诱惑铤而走险。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曾对房地产开发过程进行全面梳理研究之后,得出调研结论称房地产开发共有 116个可能寻租点。“如果继续细分环节,房地产全价值链最多可以分到120~130个具体环节,可明确的有116个寻租点,基本占了房地产全产业链的 95%。寻租者除了各级政府、建设、规划、房屋管理、土地管理、审计税务等部门外,还包括银行、房企内部,甚至包括个体经营承包者、居民等。”宋延庆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万达百货总部和万达商管系统成为此次腐败的重灾区。而王健林本人对万达商管系的清理早就有过“暗示”,在2015年1月召开的万达2014年工作报告中,他特别提出过,“强化对商管的监督审计”。
对此,严跃进告诉记者,在商业地产领域,零售业务以及招商部门等是最容易出现腐败的。第一,从盈利水平看,零售业务部门的油水并不多,容易诱发部分管理者的腐败;第二,零售部门涉及具体零售品牌的入驻,有一定随意性,而这个随意性是商业地产公司具体负责部门可以掌控的,这个时候商家会通过支付好处费来获得入驻机会,尤其对于大型商业地产项目来说,更容易有这样的机会;第三,商业地产从传统地产开发转变为商业运作,招商部门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民间中纪委”的威慑力
军人出身的王健林,以铁腕管理手段著称,对占小便宜、贪污腐败、舞弊等行为更是零容忍,向来重视万达腐败问题,处理最严的也是腐败事件。
从2002年的处分2名员工、2006年的7人遭处分、2008年开除3人和降职1人、2009年处分13人、2010年处分员工10人、2011年处理违规员工43人、2012年处分员工64人到2013年处分员工180人,被处分的员工呈现猛增态势。而2015年更是有17名内部员工及1名合作方员工被整治。
王健林在6月23日的演讲中给民营企业发展开出的良方正是“反腐”,“反腐把国有企业的无边界扩张遏制了,通过反腐把很多官商勾结从市场上扫走了,大幅度降低了市场上的不公平现象。”他说道。
对于反腐,王健林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万达工作方法》一书中详细揭示了万达的反腐路径,共涉及三方面,有业内人士称为“三条腿走路”。
首先,高薪养廉。万达每年都有一半员工能晋级,加薪幅度高达20%;外地员工享受住房补贴;带薪休假;每年一次体检;免费三餐等。其次,在万达拒绝官太太、官二代。每个高管都签合同,不准推荐任何亲戚来万达工作,包括王健林本人。最后,是超强的审计。
王健林曾说道:“万达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审计队伍,我个人在集团不分管具体业务,唯一管的部门就是审计部,审计部就相当于万达集团的纪委。这支团队忠诚、严谨、能力强,在集团内树立了权威,具有很强的威慑力。”
万达集团公开资料显示,万达审计部成立于2001年,其成员由财务、工程、预算、土水电各专业人才组成,目前这支由王健林直管的队伍由高茜领导。高茜现年65岁,是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招股书中唯一的女性高管。万达的审计主要针对有权力的人和存在寻租空间和舞弊可能的业务环节。而审计计划、审计问题、审计结论、审计建议都要直接向王健林本人汇报,审计相对独立,自身没有业务,没有利益相关,不受任何人干扰。
“审计前,审计人员会拿着王健林的审计指令,然后把这张纸往总经理的桌子上一放,上面写着审计指令四个大字,哪个公司委派什么人到你公司进行例行审计,请接待配合,落款:王健林。”《揭秘“民间中纪委”!万达帝国的防腐败秘器》一文中写道。
王健林对审计重视到什么程度?从一个细节中可见一斑:年初,百余份审计指令需要王健林签署,审计部总经理对王健林说“您就别一个一个签了,授权他人代签吧”,但王健林最后还是一张张亲自签字。而万达每年都会开审计的通报大会,上千家公司都要通过视频收看,每次王健林都要亲自到场讲话。
民企反腐常态化
华为的反腐早已有之。早在2005年时,华为管理层便通过了《EMT自律宣言》,并通过宣誓的方式要求所有干部杜绝腐败,2013年初又高调召开了“董事会自律宣言宣誓大会”,2014年9月初华为企业业务经销商反腐大会上,华为向经销商通告了最近的反腐情况,并与经销商共同商讨了关于反腐问题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问题。其中查实内部有116名员工涉嫌腐败,涉及69家经销商,4名员工已被移交司法处理。
其他民企也不断扛起反腐大旗。日前,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春宁被警方带走,据称或因涉及腾讯群体性腐败事件。而早在2012年,阿里巴巴在淘宝内部掀起反腐运动,并成立了廉政部门。在那次运动中,聚划算高管阎利珉因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同样,百度为反腐败成立了职业道德建设部,360公司则设有监察部。
有调查数据显示,民企高管犯罪比国企高管多数倍。有调研指出,民企在合规制度方面落后于外企和国企,这意味着民企面临的腐败风险越来越高。
全国人大代表、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此前痛心道,腐败对于企业的危害是巨大的,腐败不仅导致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企业信誉、信用的丧失和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都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尤小平表示,当前由于国家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客观上将民企排斥在外,导致依靠自身内部清查的民企防腐反腐收效甚微、困难重重。他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法律体系不完备,对民营企业缺少在立法上的平等保护;同时对损害民营企业利益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不强,违法犯罪的成本较低。此外,民营企业的反腐败治理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没有纳入国家的腐败预防和惩治体系建设,缺少外部力量的有力支撑。
“要不分企业性质,对犯罪数额、情节、危害性等因素相同或相近的企业腐败行为,在定罪起点和量刑档次上统一标准。在条件成熟时,制定一部《民营企业保护法》,加大民营企业违法犯罪的成本,对图谋民营企业利益的行为和人员形成有力震慑。”尤小平建议。
周五晚间,津劝业(600821)公告称,收到股东中商联的《违规减持津劝业股票专项整改报告》(下称 “整改报告”)。整改报告披露,中商联之所以选择违规减持津劝业股票,主要是因为中商联用津劝业股票做了股权质押贷款,津劝业股价暴跌,导致公司质押的股票面临被银行平仓的压力。
股票暴跌逼近平仓线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注意到,中商联于7月2日至7月6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500万股,成交均价7.72元/股,占公司总股本3.60%,减持后其持股比例降至4.81%。而在2014年10月22日至11 月3日,中商联已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减持津劝业1683.33万股,成交均价5.73元/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04%。因此,中商联存在减持超过5%未及时公告并继续减持的违规行为。
“津劝业的股价跌幅远远超过大盘的跌幅,从6月2日的18.96元/股经过短短的15个交易日跌到 7.43元/股,跌幅达到61%。出现如此极端情况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中商联称,由于其将持有的津劝业股票做了股权质押贷款,所以面临着被银行平仓的压力。鉴于这种急迫形势,2015年6月30日公司高层最终决定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500万股,随后由财务相关人员负责接洽大宗交易的具体手续和流程。
中商联称,2015年7月3日,公司开始操作大宗交易1500万股股票的转让手续,但因为交易系统的原因,仅成交了534.7万股,所以在当天没有及时向证监会、上交所报告,也没有通知上市公司。剩余965.3万股股票在7月6日(次个交易日)继续通过大宗交易完成了减持。在7月6日完成减持后,公司第一时间给上市公司董事会办公室打电话,通知其公司已完成1500万股的减持。
“这次减持涉嫌违规信息披露事件,是我们对国家相关政策重视程度不高及对法规理解存在偏差造成的。对于权益变动报告书5%的规定,是到了这一点还是过了以后再披露,我们对此没有理解正确,以为大宗减持1500万股是一笔交易,交易后再公告是可以的。”中商联称,由于当时股票二级市场处于连续跌停的紧急状况,也没有来得及与相应的监管部门做详细的沟通。
正面临证监会调查
“此次事件后,公司特别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由董事长作为第一负责人,全面负责公司自查整改工作。在自查中发现公司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公司在对外投资、证券交易决策、流程方面没有制定具体的制度;公司高层对有关信息披露规则理解不到位;公司规范工作有待加强等问题。”中商联表示,对存在的问题,已经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并已积极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完成了对公司的调查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因违规减持,津劝业正面临证监会的立案调查。津劝业在7月18日发布公告称,股东中商联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证监会认为,中商联作为津劝业第二大股东,其违规减持股份行为,违反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八十六条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证监会还依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认为中商联涉嫌违规减持津劝业股份,决定对中商联进行立案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中商联曾表示,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减持其持有的津劝业股份的可能。而在整改报告中,中商联表示已于7月10日公告了关于增持津劝业股份的计划,将在公告后两个月内以不低于1158万元的资金通过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定向资产管理方式增持津劝业股份。
400亿元巨款莫名“失踪”,钱都去哪儿了?
7月20日上午,打着“还老百姓血汗钱”等标语,300多位泛亚投资者聚集在云南省政府的大门前。
“泛亚一直在以各种理由推脱,昆明市金融办、云南省金融办根本不解释,我们只能去省政府请愿了。”一位现场的投资者如此表示。
骗局
泛亚对外公布的22万名投资者并不准确,应该说是22万个投资账户。每个账户后面又有多少投资者?
高女士来自新疆,她的账户300多万元投资款中,除了她自己的钱外,还有其他5位朋友的投资,因为朋友们不懂操作且怕麻烦就把钱都投到她的账户里,让她代管。照此概算,全国相关的投资者或接近百万。
很多人都是被13%以上年化收益率的高收益所吸引,在不知道投资品种和风险的情况下就把钱甚至是所有的钱都投了进来。
张女士来自宁波,2013年他去当地一家农业银行存钱时,银行理财经理向她推荐了泛亚的日金宝产品,当时她只知道该款产品高收益、固定收益,且可以日结,随时取钱,并不知道自己投的钱是做什么的。她就把钱都存了进去,每月还会短信通知她的收益已经到账。“少的时候也有13%,多的时候达到17.5%”,张女士告诉记者,这可比普通银行理财产品5%左右的收益率高多了。所以她把家里所有的钱包括利息都放了进去,前后数年间不少亲戚朋友的钱先后进去,总金额达400多万元。
一切似乎十分顺利,吴女士憧憬退休后的幸福生活,直到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她的钱需要转到深圳的一家公司,并来昆明签订一个18个月封闭期的协议,她才知道投资的钱已经出问题了。
记者手里拿到这份协议,准确地说是申请表。在这张申请表里,张女士第一次知道自己的投资是资金受托业务,资金受托品种是铟和铋。而且他们必须把在泛亚的该项业务转到深圳一家泛融网的公司平台进行仓单质押投资业务,且资金封闭期是18个月,这意味着,18个月内所有本金利息都不能动。
“明明是固定收益、可以日结的日金宝,怎么突然变成仓单质押业务,且强行锁仓18个月?明明是他们强行提出并逼我们签的协议,怎么就成了我们主动提出申请,且附加一堆限制条件?”张女士提出了她的质疑。
据了解,22万投资账户,分布在全国,其中以山西、浙江、新疆等地最为集中。开设的途径不一,主要有:一是通过银行理财经理推荐,认为这是理财产品;二是通过泛亚在全国的300多家分销机构,大致了解该款产品属于资金受托业务,但对风险了解不足;三是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朋友推荐等,自主选择,多认为该款产品是固定高收益产品。
记者拿到的泛亚入市协议风险告知书显示,在2014年前与众多投资者签订的协议中,仅对电子盘交易的涨跌停板提示风险,而未对“受托模式”及其他方面提示任何风险;且该协议中明确表示,“变更与补充协议生效之前,乙方(投资人)有权与甲方(泛亚)协商”。
现在的问题是,当吸收资金达到400多亿元后,交易所单方面突然更改协议和操作系统,使得投资者不能按交易所此前的承诺收回资金,面临巨大风险和损失。
400多亿元泛亚到底用到哪去了?“按泛亚解释,泛亚融资借贷给了各供应生产商,可融资方到期未归还泛亚,泛亚应及时处理抵押物,不足部分按法律还可追诉,为何泛亚迟迟未追诉,这里面是否有猫腻?”一位投资者提出质疑。
库存
投资者在泛亚听到最多的解释是:“你们做的是稀有金属的资金受托业务,现在稀有金属行业行情不好,价格已经从你们受托买入的500~700多万元/吨变成了现在185万元/吨,要取现也可以,但只能给你已经贬值的存货”。
但现实是没有一个投资者去提取现货,“谁会这么傻,就比如本来投了500~700多元,现在却给你185元的货”。投资者老李表示,铟、铋等稀有金属不仅要占据大量仓储空间,而且还有毒,将来还可能卖不出去。
“泛亚的包括铟在内的稀有金属价格一直比市场价格虚高35%~50%左右,例如过去数年泛亚拿铟的按市价是300万元/吨左右,但报给投资者 500万~700万元/吨,这中间的巨额差价是否都给泛亚拿了,”老李又说,交易所就是知道没有人会去提货,所以拿这些来搪塞投资者,谁知道这些货物是否真实存在?
即使按泛亚的说法,所有资金变成了稀有金属货物,且这些货物都真实存在,以最主要产品铟3600多吨库存加上目前的市场价格可以概算出其总价值65亿多元。再加上其他一些稀有金属库存,这些货物目前的总价值在100多亿元。也就是说,投资者的400多亿元经过泛亚多年的投资变成了100多亿元的货物。
记者查看泛亚网站对外公布的合作仓储物流机构,在总共九家合作单位中,上海飞平物流有限公司(下称“飞平物流”)排名第三,排名第四的畅越飞平有色金属储运公司和飞平物流属于同一家公司,由飞平投资于2012年创立。
泛亚官网显示,截至2015年7月17日,飞平物流昆明仓库共有2953吨铟,占泛亚在全国铟库存的80%以上。资料显示,飞平物流昆明分公司创立于2011年7月8日,此前公布的营业场所是昆明市官渡区航空小区。
记者走访了位于昆明城南日新路2322号的航空小区,发现整个小区性质都属于民用住宅,并无资格注册成立公司,记者随后走访了航空小区,其住户林女士告诉记者:“于2013年购得该房产,到现在已两年多,此前可能确曾属于飞平物流昆明分公司的营业场所。”这意味着,至少两年多前,飞平物流昆明分公司已经搬离此处,与公布的信息不符。
记者随后拨打了该公司位于长水机场机场东路邮政中心仓库的电话(泛亚官方网站截至发稿前最新公布电话),座机为空号,手机无人接听。飞平物流的曹姓工作人员则对记者表示,泛亚的确有铟等货物存在公司的昆明仓库,但具体数量不便透露。
挪用
“泛亚说投资者的钱都是为委托方垫付货款,协助买入货物并收取收益,但问题的关键是,谁也没法保证和监督每笔交易受托方(卖方)、委托方(买方)的真实存在,也无法保证交易所本身是否和其他两方间存在关联交易等猫腻”,一位昆明的期货人士认为政府对泛亚的监管失控。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泛亚累计成交额超3257亿元,手续费及相关总收益约8000万元。
“8000万元只是毛利,还要分给各级经销商及公司开支”,上述期货人士分析,这些钱根本不能维持泛亚运转。
谭娜长期关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其曾就泛亚模式进行过分析。她表示,目前泛亚的铟库存在3600吨以上,而国内每年铟的消费量约80吨。
“泛亚铟库存之所以连年暴涨,在于它的投资模式设计缺陷”。谭娜称,“支付委托日金费(递延费)需要真金白银,因此泛亚必须吸引更多的资金进来(满足前述支付所需)。更多的投资商资金进来又必须有更多的货进来。”
“最终当资金不再进来或进来的速度减缓时,泛亚就会崩盘,投资商会血本无归,他们最终拿回去的不是他们的本金和收益,而是很多的铟锭,而当这3600多吨铟要流入市场的时候,铟锭的价格将会暴跌”,谭娜说,这其实是一个一开始就注定无解的局。
为了支付每天的委托日金费(递延费),泛亚需要吸收更多的社会投资资金,谭娜根据理论分析模型,得出泛亚后一年所需资金量是前一年的2.5倍左右(参见《铟价之谜》).
这也印证了泛亚当前面临的流动性危机和挤兑风波。
另一个疑问是,8000万元的毛利何以让泛亚变得财大气粗——短短数年间,投资“厦门泛亚商品交易中心”、“厦门两岸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投建“泛融(深圳)互联网公司”,特别是泛亚董事长单九良以个人名字于2014年7月30日购得香港上市公司“意马国际”20.8844亿股份,该所董事、副总裁张鹏(查无此人,或为泛亚副总裁张子诺化名)也同日购得“意马国际”20.8844亿股份,按当时股价0.26港元计,一次性认购金额高达10.86亿港元。
“这些巨额投资的钱哪里来的,交易所为数不多的交易量及佣金根本不支持”,上述期货业人士表示,这还牵涉到一个可能,巨额资金被抽离或挪用。
数名保安把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里里外外的隔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