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海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商务委介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以及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的相关情况。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表示,目前,上海内外贸规模逐步稳定发展,贸易能级也在提高,“一带一路”、自贸区等四大战略为上海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下一步,上海将在对接互联网+、跨境电商等方面有进一步动作。
此外,尚玉英表示,外资研发中心将在上海科创中心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大战略机遇
尚玉英认为,“一带一路”、自贸协定谈判、自贸试验区以及长江经济带这四大战略,为上海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例如,在“一带一路”方面,上海在高端制造业以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上都有优势,目前,上海已经与新加坡、捷克、土耳其、阿联酋等国家的经贸部门或节点城市签署了经贸合作备忘录,推动双向投资合作,以投资促进贸易。
上海的国企和民企在走出去方面也有一定优势,装备制造业和工程承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前5月新中标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在非洲、亚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占比超过八成,行业分布以电力工程、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项目为主,八成以上项目是金额超5000万美元的大中型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企业走出去中,大部分项目采取EPC(设计-采购-施工)的国际通行模式,并正逐步探索以PMC(项目管理总承包)、BOT(建设-经营-转让)、PPP(公私合营)等方式承接境外工程项目。
例如,包括上海电力(行情600021,咨询)、上海城建等很多做工程承包的主体,过去倾向于在国外承建电站项目、隧道工程,而现在是以BOT或者PPP的方式,投资到当地做业主。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上海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44.8亿美元,增长36.3倍;对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已占全市进出口近20%;沿线国家在沪实到外资7.3亿美元,增长45.3%。
在自贸区方面,尚玉英透露,目前正研究自贸区贸易投资领域下一步的改革和尝试,例如能否参与到国际高标准的贸易规则谈判,这些都在研究。
此外,在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企业走出去等方面,上海也取得了相应进展,例如,今年前五月,上海一般贸易增速好于加工贸易7.6个百分点,为首次超过加工贸易。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透露,近期上海市计划出台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若干意见,具体内容包括了集聚主体、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发展跨境电商物流体系、设立跨境电商示范园区、鼓励跨境电商业态创新等。在监管方面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外资研发中心创新模式
此前5月28日,商务委已经召开专题发布会,部署落实科创中心建设的工作,提出抓紧就吸引集聚外资研发中心。
尚玉英表示,目前,外资在上海设立的研发中心非常强,占全国的1/4以上。近两年来,外资在上海设立的研发中心又出现了新模式,即开放式创新模式。例如强生研发中心,它们的平台是向全社会开放的,任何中小企业只要有想法,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研发,强生提供一流的研发设备,此外还有投资基金为企业提供投资。
在上海建设面向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中,外资研发中心依然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五月,上海新增外资研发中心3家,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已经达到384家。目前落户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中有40家左右是全球研发中心,15家是亚太研发中心。
目前,上述研发中心正逐步提升在全球研发体系中的地位与能级,面向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开展“在上海为世界”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尚玉英认为,上海在建设科创中心方面有三个因素需要考虑。一是上海对全球创新资源的集聚能力;二是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性如何,便利不便利;三是对全球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如何。
“改革艰巨,需要改革的要求很多,需要制度创新的突破内容也较多。”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