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19日电(记者叶健)近日,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对于网络“专车”非法客运展开专项整治,抓获十多辆非法“专车”。这些司机将被依法处以罚款、暂扣驾照、记入信用平台以及通报单位等处罚。同时,“专车”平台也将被处罚。重拳之下,可以预见,上海非法客运“专车”将有所收敛。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主任孙建平明确表示,对于约租车,上海交通部门的态度是一贯的,即鼓励创新,依法合规。网络平台首先要担起管理、投诉的责任;车辆必须具备资质,必须保证安全且购买保险;此外司机也必须具备相应资质,不是什么人都能拉客。
打击非法客运“专车”不等于否定创新。实际上,上海是全国首个和“滴滴快的”展开合作的地方政府,双方不仅联合推出了出租车信息服务平台,而且还联合摸索约租车管理办法。上海市政府支持创新之意不言而喻。在“互联网+交通”领域,上海的探索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创新当然值得鼓励,但前提是依法合规。作为新生事物,“专车”的优点显而易见,对于方便公众出行有积极意义。但非法客运“专车”的危险也不容忽视。在行业分类中,交通运输业属于“较危险”类别,所以司机、车辆、公司都需经有关部门审核或备案,出现问题后,责任也能落实到人。而非法客运“专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其司机、车辆缺少监管,网络平台责任不清。于是乎,“白天叫专车,晚上坐出租车”成了不少女性乘客的共识。
对违法行为的纵容,就是对遵纪守法者的打击。目前,全国约有一百万辆出租车,但是各类网络约租车数量已经突破三百万。记者采访大量出租车司机,发现不少“的哥”的月收入与日俱减。记者到“一嗨”等正规租赁车公司调研,发现其守法车辆的成本,更是非法客运“专车”的一倍以上。
无规矩不成方圆,网络约租车也是如此。其实,网络约租车和出租车是互补的,不应发展为恶性竞争。网络约租车能弥补高峰期出租车数量的不足,满足市民更加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因此,网络约租车(包括车型、价格、服务等)应该与出租车有所区别,且要依法合规,而不能是泥沙俱下、低价倾销、扰乱市场。
毕竟,合理的创新,是探索出更多的新路,而不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作者:叶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