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高盛刘劲津:5000点目标背后的逻辑
顾铭德:中国股市需要中国特色
贺宛男:A股恶疾何以久治不愈
宋清辉:场外配资违法成本为零
应健中:股票贱卖是最大的利好
谢百三:牛市惊涛骇浪中的股友们
李志林:恢复改革牛任重道远
水皮:救市代价之惨重令人惊心
高盛刘劲津:5000点目标背后的逻辑
高盛首席中国策略师刘劲津表示,现在沪深300的市盈率15倍左右,5000点的目标点位意味着明年6月底时,市盈率大概是16倍,所以从估值来看我们并不认为有很大反弹空间。
在A股连续大幅下挫,市场恐慌气氛蔓延的背景下,接连两份坚定看多A股市场的报告,让高盛成为外资投行中的少数派。
我们还是认为过去一段时间A股下跌只是回调,而不是市场崩溃。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高盛首席中国策略师刘劲津表示。
在最新的报告中,刘劲津对沪深300指数给出的12个月目标点位为5000点,尽管时间维度拉长到12个月,这一预测还是令很多投资者感到惊讶。
现在沪深300的市盈率15倍左右,5000点的目标点位意味着明年6月底时,市盈率大概是16倍,所以从估值来看我们并不认为有很大反弹空间。刘劲津指出,驱动股指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盈利增长,综合各方面的数据来看,明年不难实现10-15%的盈利增长。
大幅回调并不罕见
从去年6月到今年6月,沪深300指数上涨151%,接着在几周内回调21%,近乎断崖式的下跌,短暂引发恐慌的同时,也让市场对股市未来的走势产生分歧。
我们分析了36个历史牛市时期,发现20%以上的调整并不罕见。刘劲津坦言,A股的暴跌对于消费和GDP增长的影响都很有限,系统性风险也不高,仍然在回调的范畴内。
在高盛分析的自1970年以来全球的36个牛市期间中,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各有61%和28%的时间经历20%以上的调整,两类市场牛市期间内,从峰值到最低值的平均调整幅度分别为21%和17%。整个调整期间一般在4至5个月。
刘劲津坦言,与其他市场相比,A股的调整速度更快,这与A股本身的特征有关,一个是过去一段时间涨幅太高,另一个是杠杆。两融规模的峰值约2.3万亿元,相当于A股流通市值的12%左右,美国现在这个比例是2%,韩国和台湾市场最高也只有6%左右。
过去几周内,两融规模已经伴随A股指数直线下降,仅仅13天就从约2.3万亿元回落到约1.4万亿元,场外配资的接口--HOMS系统也收到证监会的要求,关闭任何账户开立功能和现有零资产账户的所有功能,但去杠杆的过程仍未结束。
刘劲津认为,目前去杠杆的过程已经结束2/3,理想的状态是两融规模最终回落到1万亿元左右,相当于总市值的2%,也就是降至与美国市场的融资占市值比例相当的水平。他表示,将场外配资归入场内是很聪明的做法,将有利于日后监管和风险控制。
延迟纳入MSCI
毫无疑问,随着沪港通和A股纳入MSCI的讨论,全球投资者对于A股的关注度已经越来越高,无论是A股暴跌还是一系列打破常规的救市措施,都在市场引发不少争议。
高盛也将A股有望今年纳入MSCI指数的预测做出调整,认为今年可能无望。导致观点改变最大的因素是停牌机制,对海外投资者来说不是很透明。刘劲津坦言。以香港市场为例,其停牌机制与A股有两方面明显差异,一是香港不允许以股价波动较大为由申请停牌;另一方面,香港要求备齐文件才可申请停牌,而A股可以先停牌后补文件。这些区别显示出A股相关机制仍有改善空间。
高峰时期,A股市场有超过1400家上市公司停牌,停牌比超出50%。一个市场最重要的就是流动性,在最需要流动性的时候抽走流动性,香港和美国ADR都被严重抛售。刘劲津指出,这令一些海外投资者产生是否能够投资A股的疑问。
这对A股只是一个短期挫折,我们不认为MSCI以后都不会考虑把A股纳入指数,毕竟A股还是一个年轻的市场,是新兴市场的一部分。刘劲津坦言,任何市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挫折,即便是1987年时已经归入发达市场的香港,也曾做出关闭交易所三天的决定,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马来西亚和印尼也曾发生类似情况。
不过,要让海外投资者恢复信心,监管机构可能要做出更多实在的改革。以前认为深港通开通已具备很好的条件,现在可能还要做更多工作。刘劲津表示,相信监管层有意愿改变交易政策,A股仍会纳入MSCI指数。
看好A股蓝筹、超卖H股及ADR
最近几个交易日,A股已经在逐渐消耗大量停牌公司的问题。刘劲津认为,一段时间内,A股波动性仍将维持在高位,余下尚未复牌的上市公司普遍具有高杠杆特质,去杠杆仍会对其股价造成压力。目前的点位,市场调整已经差不多,波动性会慢慢降下来,但耗时会比较久,市场要花一些时间找到基本面的支撑点位。刘劲津指出。
尽管整体看好A股未来12个月的走向,但对于不同板块,高盛的看法仍有差异。刘劲津认为,从估值来看,经过调整后,部分小盘股仍然较贵,相比之下蓝筹股则更具吸引力,在蓝筹中,一类是消费板块中过往盈利增长和基本面较好,在回调中因未停牌而成为受害者的个股。
另一类值得关注的是宣布回购政策的公司。刘劲津指出,不论A股还是海外市场,在回调过程中宣布回购的上市公司,其绝对和相对市场表现都较好。但需要特别区分的是,回购的主体是管理层还是上市公司自身,刘劲津指出,上市公司细节清晰的回购计划比管理层的表态更具说服力。
香港及海外市场上,高盛推荐的板块包括科技股,对利率敏感度高的房地产、保险等,因流动性因素而被超卖的个股,以及部分中小盘股。
香港的中小盘股,因为流动性压力而被清仓,很多已经回吐今年4月以来的涨幅,甚至回到去年4月沪港通宣布时的水平,估值已经很便宜,再被清仓的风险也较小。刘劲津表示,长期来看,此前受内地投资者青睐的港A股仍有吸引力,同时,今年深港通应该有望出台,部分中小盘股的投资回报也会不错。(.第.一.财.经)
A股蓝筹 | 受益回购计划A股 | 港股超卖股 | 美国ADR | 港股中小盘 | 中青旅(600138.SH) | 盛和资源(600392.SH) | 海通证券(6837.HK) | 阿里巴巴(BABA) | 中国视频(506.HK) | 中南传媒(601098.SH) | 海普瑞(002399.SZ) | 比亚迪(1211.HK) | 聚美优品(JMEI) | 中升股份(881.HK) | 中国国旅(601888.SH) | 海通证券(600837.SH) | 保利协鑫(3800.HK) | | 中信证券(6030.HK) | 天士力(600535.SH) | 万科(000002.SZ) | 中交建(1800.HK) | | 中航科工(2357.HK)
顾铭德:中国股市需要中国特色
金融观察家 顾铭德
这次股灾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寻找原因,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教训、经验是:中国股市需要中国特色。中国股市的土壤与美国等其它大部分国家不同,如果照搬肯定不行,灾后整治规范过程中,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理清。
首先,不要简单以国际平均市盈率来评价中国股价高低。中国正处在大众创业,全民创新的时代,GDP增幅绝对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倍以上,对应的平均市盈率也应当高于美国等多数国家。另外,中国上市公司以国企为量多权重大,国企都需要重组,资产证券化,壳资源有特别的价值,这些都不能用世界平均市盈率作为尺度。
其次,金融改革中的创新业务、监管模式、影子银行、融资融券、P2P互联网金融由于对股市资金量有越来越大影响,所以必须按有利于股市稳定的框架来设计管理模式。比如,融资融券规范,在中国就必须严格限制规模,绝对不容许监管之外有漏洞,如场外配资等。对于影子银行、P2P互联网金融不仅要明确监管机构职责,监管范围,而且必须规范这些机构的业务与股市资金量的关系。这次股灾中,就发现大量P2P公司成为股市的配资公司,还有许多类金融机构,就是不属于银监会、人民银行管理的,做金融业务的机构,趁着改革开放的大浪,干着跨越证券、银行、中介、影子银行的全套金融业务,股市走牛,它们火上浇油,股市走熊,它们抽资雪上加霜。这不是金融创新,这是金融混乱。中国股市要想走慢牛,必须规范、限制影子银行类金融机构,及各种配资公司对股市资金的渗透与抽离。
第三,发行新股是否一定要实行注册制,还需走一步,看一步。即使实施注册制,也要符合中国国情,不能照搬美国式,或欧洲的注册制。中国与国外的最大区别是,千万家企业千方百计想上市,融资圈钱。而国外企业,怀着这种动机的企业很少,其融资方式多元化,上市后对广大股东负的社会、经济责任非常明确,一旦没有尽到责任,所付的成本代价是对称的。中国企业制度还没有完善,注册制目前难以保证市场供求平衡。证监会及管理部门的审批、调控是必须的。
第四,在股指期货的管理、股市新产品的开发、交易制度的设计、修改、配股、增发、退市等股市制度的设计方面,千万不能片面追求创新、开放,而要以国情为基础,要充分考虑中小散户为主要交易的市场,以赚取差价为主的股市,赌性十足是难免的特征。如果按照完全市场化原则来设计沪深股市所有制度,暴涨暴跌是常态,长牛慢牛不可能。(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A股恶疾何以久治不愈
A股非实名账户和银行资金违规入市恶疾为什么久治不愈?说到底,还是管理层把监管当作打压或拉抬指数的工具,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A股恐将暴涨暴跌,无宁日也。
中国股市诞生25年以来,两大恶疾对股市杀伤力最大:非实名账户和银行资金违规入市。
记得早期股市,一些不良券商和庄家就是利用非实名账户,操纵股市。中国最大券商南方证券挪用客户保证金上百亿元,炒作“双哈”(哈飞、哈药)股票,持股比例居然高达60-70%,用的便是非实名账户,最后被查处破产,央行为此拿出83.35亿元再贷款,用以偿还客户保证金,但是只有1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才得到全额返还,那些10万元以上的客户,拿回的只是打了折的血汗钱。还引发一批券商破产潮,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开启了长达4年的大熊市。
至于银行资金入市,更是禁了又入,入了再禁。每每股市低迷,监管层对银行资金入市便眼开眼闭,如果认为股市涨过头了,便擎起“清查银行资金入市”的杀手锏,股市闻声暴跌,百试不爽。如1997年6月,眼看股市在不到半年内,从800多点涨到1500多点,央行专门发布《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的通知》,股指闻声大跌,才一个月时间,便跌回1000点。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正因为有了多次的惨痛教训,2006年版证券法明文规定,股票账户必须实行实名制,并严禁银行资金入市。本以为有了证券法,这两大恶疾已经治愈了,没想到这次股灾,又碰上了这两大恶魔,并且伤得更重,危害更烈。
据证券时报报道,截至2015年5月底,证券公司资管、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共有来自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资金近13万亿元,其中90%来自银行,银行入市资金保守估计在4万亿元。另据中国证监会《关于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的意见》,要求中登公司必须“按照《证券法》第一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严格落实证券账户实名制,进一步加强证券账户管理,强化对特殊机构账户开立和使用情况的检查,严禁账户持有人通过证券账户下设子账户、分账户、虚拟账户等方式违规进行证券交易。”
我们要问的是,已被法律明文禁止的非实名账户和银行资金违规入市,又是怎么卷土重来呢?
在笔者看来,管理层犯的可能又是老毛病:希望股指涨上去,希望股市为改革转型做贡献,对两大恶疾眼开眼闭,一看纵容过头酿成大祸了,便又挥舞起“清理”“禁止”大棒。过去我们常说,一放就乱,一乱就收,面对没有杠杆的实体经济,收一下指标低一点,就是乱一下很快也过去了。可现在是资本市场,是虚拟经济,并且是泡沫+杠杆的虚拟经济,面对的是20多万亿市值灰飞烟灭,弄得不好还会引发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这就不仅仅是暴涨暴跌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该依法治疾、依法治市的时候了。非实名开户,不用说,既然证券法已经明文规定,对那些“子账户、分账户、虚拟账户”就要坚决禁止,否则就是违法,就是非法。至于银行资金入市,证券法第81条是这样说的:“依法拓宽资金入市渠道,禁止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这里拓宽的是什么资金,依的是什么法,走的是什么渠道,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毫无疑问,表内的信贷资金属于禁止入市资金之列,那么,表外的银行理财资金呢?
记得去年年底,银监会曾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允许商业银行以理财产品的名义独立开立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等相关账户,鼓励理财产品开展直接投资。但此后似乎就没了下文,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以理财产品的名义”,而是那些配资公司的名义开户,借钱的投资客炒股,这就与银监会发文的初衷大相径庭了。
A股恶疾为什么犯了再犯,久治不愈?说到底,还是管理层把监管当作打压或拉抬指数的工具,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A股恐将暴涨暴跌,无宁日也。(金融投资报)
宋清辉:场外配资违法成本为零
HOMS系统之所以突然间非常有名,是因为证监会对场外配资的重拳,HOMS系统能够让场外配资公司实现风控、强制平仓、追加保证金等完整的证券业务链条,是恒生电子投资云旗下的重磅产品,是目前接入证券公司场外配资的主力,有数据显示证券公司的场外配资规模约5000亿元,其中HOMS约4400亿元。恒生电子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预增60%~100%,不难想象场外配资业务对公司的贡献。
随着监管层对场外配资打击的趋严,可以想象HOMS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不过也不排除恒生电子能够打通某些关系,经过一些合理的整顿之后,能够成为资本市场配资的正规军。当然这只是猜想,证监会从2015年年初开始就多次对场外配资表现出不满,借以此次市场的中级回调严查场外配资,也显得名正言顺。
配资业务在国内并不是一种新业务,其在二十年前就存在于我国市场,当时这种资金不仅在股市中游荡,在期货市场中更是大显神通。针对配资业务对市场的扰乱行为,证监会在2011年7月发布《关于防范期货配资业务风险的通知》指出,配资公司经工商管理部门核定登记的范围多为投资咨询、投资管理或管理咨询等,未取得任何金融业务许可牌照,涉嫌超越经营范围从事资金借贷业务。该《通知》还规定,期货公司不得从事、参与期货配资,并负有举报义务,在期货公司被全面禁止参与配资业务后,配资业务开始向股票市场转移。在A股行情的猛烈震荡下,我们看到了场外配资带来的超凡收入,也看到亏空的悲剧。在场外配资越发膨胀的同时,法律的空白导致了这种风险的存在。
实际上,场外配资的风险不仅仅只是股民在操盘之中市场发生的不可预知风险,这种不规范的业务自身而言就不靠谱。很少人在意的是配资公司的资金是从哪里来,有公司会用自由资金作为给客户的资金,这种资金占少数部分,更多的资金是通过第三方机构向客户进行集资,但这种集资并非非法集资,而是包装成为高息理财产品向固定人群出售而游走在监管红线上。
如此一来,配资公司也要承担偿还客户收益的压力,因此他们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想放杠杆炒股票的人,像这样的推销电话我每周都会接到几个。如果这家公司业绩不好,未来跑路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买所谓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和股民的资金都会因此烟消云散。
当前,场外配资公司提供的资金月息通常在2%以上,当然这只是你看到的而已,大部分的配资公司除了收取月息还要收取交易佣金,例如账户实际佣金为0.3‰,而配资公司收取的佣金通常在0.8‰到1‰以赚取交易差价。对高频交易者而言,这意味着配资公司每个月收取的月息要远远高于2%。相比而言,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典当管理办法》规定,财产权利质押典当的月综合费率不得超过当金的24‰,与其配资炒股还不如典当炒股。
海外市场似乎没有配资公司的身影,融资融券业务则已经很成熟,由于国外市场没有涨跌幅限制,有公司瞬间的涨跌幅能够达到90%以上,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有机构能瞬间强行平仓。因此,场外配资也是一种中国特色。
可以想象,不受法律保护的场外配资业务未来的发展将越来越窄,此次股市的暴跌让不少股民遭受到了巨大损失,不过在赚钱效应下他们还会心甘情愿继续在里面翻跟头。而通过这种模式获利的场外配资公司,依然会想方设法继续游走在法律边缘,为零的违法成本、庄家式的获利对他们而言,诱惑实在太大。
中国证券业协会2015年6月30日所给出的数据显示,A股场外配资的规模大约有5000亿元,实际数字肯定不止于此,高出3倍都是有可能的,如此大规模的杠杆对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是一颗定时炸弹。监管层此次动真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市场起到净化作用,打击投机倒把的投机者,让投资者量力而行、让市场能够正常运转,将可能产生的人为风险和泡沫压低。
但是,会有不少喜欢通过杠杆操作的股民对此不理解,认为影响到他们赚钱的机会,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投资者教育还不到位,需要通过各方面继续普及投资者教育。(金融投资报)
应健中:股票贱卖是最大的利好
七月流火,中国股市正在经历一场去杠杆的阵痛,大盘一路暴跌后,国家队闪电救市,上证指数在3373点企稳之后,再度暴涨肆虐,当上摸至4000点位时,又一轮汹涌的杀跌盘涌出,满盘忽而涨跌、忽而跌停、再加上大比例停牌,波谲云诡的个股走势,搞得人们神魂颠倒。
股市中有句名言: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流弹。这是引用战场上的一个经验,打仗中大炮震天动地,架势很吓人,有经验的老兵一听声音就能判断能否会伤到自己,而流弹是最可怕的,一枪袭来,毙命呜呼。现在的股市,犹如小孩子玩的搭积木游戏,一路搭上去的时候,小心翼翼,可塌方的时候就是在那一霎间。游戏可以重来,但股市中不懂得自我保护,那就真的彻底爆仓了,这儿指的是高比例杠杆炒股。
以前透支炒股,资金来源基本上就地取“资”,资金来源比较好控制,这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从事杠杆配资业务的公司类型众多,手段灵活多样,有的资金掮客从事的这个业务连公司都不需要注册,但这些杠杆配资业务资金来源都具有共同点,那就是资金来自于银行,还有一个共同点是,这些配资业务的平仓借助于电脑的自动平仓系统,斩起仓来干脆利落。从这次跌势中每天超过千家股票跌停来看,场外配资的规模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现在券商的两融规模已经从2.3万亿的天量降到了1.4万亿元,而场外配资的规模始终没有权威的数据统计,这是当下股市的一个结构性缺陷。去杠杆还在继续,所以,杠杆未除的人还是要抓紧自保,你不能保住自己的本金,那么日后股市再有大行情,所有的市场机会将与你无缘。
当下股市,前期的救市主力依然还在市场,市场的政策底已经十分明确,至于市场底在哪儿,还需要得到市场的验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市场底与政策底的距离不会太远,市场底的确认至少还需要如下几个方面的考验:其一,平仓盘的压力,尽管场外配资的主流资金已经得以平息,但打扫战场中还需要承受平仓的压力,其二,即便是券商的两融业务,即便不到平仓线,借钱也是有时间的,这部分资金也要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其三,市场还需要消化获利盘。3373点绝地反弹之时,市场冲进了极大的抢盘资金,然后连续三个涨停,意味着堆积着巨大的获利盘,这部分筹码需要消化,尽管现在跌到了3800点,但市场依然还有许多获利盘,在市场的宽幅震荡中会吓出许多获利盘。所以,现在依然还在构筑市场底部,通过反复震荡才能最终确定真正的市场底。
不管政策利好还会释放多大的威力,而市场真正的大利好还是在于股价都打了对折,面对近期不断涨停、跌停的市场,选股显得更加容易了,满盘股票看过去,打对折的股票比比皆是,比如人家30元买的股票,而且在这样的价位上充分换手,现在股价却在15元,即便再炒上5个涨停,这部分筹码也割不出来,所以,现在市场的盘面显得很轻了,这种价位上你买进去,等到30元持有的人解套了,你已经赚得罐满钵溢了,股市的道理也许就这么简单。(金融投资报)
谢百三:“牛市”惊涛骇浪中的股友们
——兼谈本周经济与股市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谢百三教授
一、自己笨,实际操作靠好朋友
笔者有一个颇受欢迎的讲座,即“改革开放37年,同是一片蓝天,何以有人千万富翁,有人家徒四壁?”和朋友们一起分析了20多个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否交到一些高水平的挚友。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那三个诸葛亮呢?而对待一些高水平的好友、挚友;每次交谈,吃饭;都会巨大收获;经常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在决定投资理财后,由于自己笨;开始老是输钱,做了三年,从25万亏到15万;后来总结经验教训;并请教高水平朋友,一点点开始探索理财之道。有时,好朋友一句话,一个提醒,就是一笔巨大财富!真的,非常非常感谢我的很多好朋友;他们是良师益友,他们没有为富不仁,他们不少人办了希望小学,不少人赞助贫困生。世上最怕的是:水平不高,个性很强,又在大事上刚愎自用自作主张的人;怎么能不穷!
二、他们活跃驰骋在牛市之中
这些市场高手,好友,在这次牛市之初大都十分敏感,并充满信心,融资放大操作。
一位天津的好友,我们去津出差调研,大家边吃饭边谈,当时的上证指数仅2200点;他说,“一个很大很猛的牛市就要来了。人生难得,机会难得。”问他:“为什么?实体经济很差啊!”答:“没有什么为什么,就是因为投资任何实业都很难盈利,最多微利,连房地产也不景气;这么多钱怎么办?只好到股市里博一把。”“美国、英国、欧洲、日本,实体经济也不好;货币政策只能一松再松也出现过这种类型的牛市,即实体经济不行,股市大牛!中国现在也是。”
同时,天津朋友说:“这次资金来得猛,小股票进出不方便,应进大股票,中字头的,中国重工、中国平安、中信证券、中国银行等等……”说时迟,那时快,股市就哗哗冲了上去了。
三、他们十分敏感、并警惕大跌,冷静面对股灾
当股市冲到5100点时,杭州好友专门来上海,一起吃饭。“谢老师要小心了,最好休息了。”“为什么?”“现在即使涨到6000点,创新高;但人人怕跌,都想见好就收;人心越来越不齐。股市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崩溃。”
“您想:2000涨到2400点;20%;无人恐慌;5000点到6000点,也是20%;但大家怕啊!”
这种分析,现在看来,真是夏天里的一阵凉风,何等在理,何等珍贵!
当股市回落到4800-4700点一带(第二根大阴线时),股灾开始时,这位杭州好友竟在清晨5点来信:“谢老师,可能一个中级调整开始了;会跌一段时间了。”“为什么?”“看中国中车,在没有利空的情况下,不断地连续下跌;这说明是股市内在规律在起作用。”“中国中车就是当年的中国石油,盘子大,市值大,题材用完了,就跌跌不休,是个标志。”他说,他仓位已很轻了。建议我提高警惕,避开中期调整及股市大跌。现在看来,当时朋友们的提醒是句句真理,字字千钧啊!
四、对后市的几种分歧很大的看法
1、一位复旦研究生,是30多岁的青年才俊,一年资金翻了7倍。他很有信心,认为管理层这么救市,不让做空;高管半年不能减持,新股起码半年不发;货币政策依然宽松;又听说:4500点以下,上市公司不让再融资,并直接出钱(央行支持)买权重股。股市后势应该看好;什么点位,不知道,反正看好中期调整后的股市。
2、杭州朋友对此大起大落的股市感到惊愕与陌生。想看一段时间再说,以保住胜利成果。“真没想到跌这么快,这么深!”他感叹道。
3、另外有朋友认为:B浪反弹,应弹到跌幅一半,或者60%处;到时再看市场情况。他对股市保持非常冷静的态度。认为越涨压力越大,但可以谨慎地做差价。与2000点一带放大,大手笔买进(12元多买了2000万股中信证券),宛如两人。这就是“大家”风度,安全时,大做特做放大做;一旦看不清时,小心谨慎,如骑虎背,如履薄冰,悄然轻仓;冷静地看一段时间再说。
【本周股市,在3373点附近有止跌迹象,但上半周依然人心惶惶;周三又出现千股跌停。人们被股灾跌怕了,已是杯弓蛇影了,管理层在调控时应该抓大放小,在大股灾与救市中;不利于股市的事情,消息不出;以大局为重。大病一场,很多人还深套其中;经不起再出利空啊!要修生养息,包括舆论导向及处罚公司与个人,均要慎重再慎重。周五大盘终于坚定向上,让饱受股灾之痛的人心感觉欣慰。希望就此稳定向前!】(金融投资报)
李志林:恢复改革牛任重道远
李志林(忠言)博士
如果问市场对本轮牛市最大的预期是什么?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投资者会回答:是改革牛。只是因为,半年多来,场外高杠杆配资迟迟未得到纠正,致使改革牛被资金牛所掩盖。
直到6月中旬5000点上方,管理层才强调要关闭场外配资端口,遂迫使巨量场外配资平仓盘急速涌出,引发场内融资盘和获利盘的连环平仓效应,持续的跌停板又造成市场流动性枯竭。于是,有舆论称,改革牛本身就不存在。
我则认为,改革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能够成立的。在清除了资金牛、杠杆牛的正向和反向的冲击后,改革牛依然会引领市场稳定健康地前行。
1、二次探底高于预期
在上周第一次探底3373点后,大盘连续大涨3天、以千股涨停的方式,两次触及4030点和4037点,达到反弹的三分之一位。
本周三,空头在三大期指贴水做空十分坚决,打得四大指数齐跳水,毫无还手之力,又现千股跌停状,令许多投资者信心丧失,惊呼反弹结束,二次探底不可避免,遂纷纷抛售获利盘,甚至割肉离场。但我坚信,政府强力救市定会成功,反弹并没有结束,很多人期望的二次探底目标3600、3500点是不可能完美实现的。国家队的资金实力、能力和攸关利益,决定了最多也就是探到3700点一线。
果然,周四一早,只瞬间探到3688点,便迅速收复3800点失地,使本周5个交易日,2天收在3800点之上,3天收在3900点之上;
救灾后,连续两周收出周阳线,并在万众瞩目的7.17“期指交割日魔咒”中,以万众抢盘、期现大涨而完暴空头。
这表明,二次探底的目标位远远高于市场多数人的预期。在国家队的奋力护盘下,二次探底于一周内就已经结束,大大快于国际股市救灾史上通常一个半月的周期,显示了中国政府果断、有力、周密、高效的救股灾能力。
2、改革牛依然可期
原先,证监会主席提出的“改革牛”成立的条件是:经济企稳向好,货币政策趋松、流动性充裕,改革红利的释放。
如今,经过罕见股灾和救灾的成功,改革牛成立的条件又增加了许多:国务院决定全力救市,防范金融风险。保持市场的稳定;央行向证金公司注入2万亿流动性,已经到位1.3万亿;国家各部委纷纷出动,合力推出救市举措;央企、国企和民企大股东半年内不得减持股份,还规定要增持;资本大鳄耗资超200亿元抄底举牌16家上市公司;一个月有72家上市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表明对未来资本市场充满信心;顶级机构横扫大蓝筹及“中小创”,极大地恢复了市场的人气;6月份QFII新开23个A股新账号,比5月份增长一倍,总额度近4700亿元;绝大多数国资改革股的股价跌60%以上……
因此,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从指数回到去年底,还是从市场的估值回到15倍市盈率以下,或是从供求关系得到极大改善来看,推进改革牛的条件比以前更成熟了。
3、大盘将在3800-4200点箱体反复震荡
今年3-5月,3800-4200点箱体,已来回走了两遍,按理,这是一个换手很充分、整理很扎实的平台。但是,被这次股灾无情地击穿了。如今,资金实力雄厚的国家队已经在3400-3800点区间,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本周市场又经过了二次探底,因此,3800点成为震荡箱底的可靠性大大增强。
但是,大盘要想快速上行,收复4500点,甚至到达更高的位置,不太现实。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收复失守了近1个月的5周均线。其本周的位置在4040点,下周的位置在4010-4020点。只有将五周均线连续放量有效地收复,大盘才算重回上升通道。
此后,4200点附近的压力不可小觑。因为6月底收盘在4277点,然后就是连续5-6天的市场整体跌停板。大量高杠杆配资盘、融资盘被爆仓,绝大多数机构和投资者均在一周内,资金卡上的财富被腰斩,大量千万级、百万级以上的投资者大户或被消灭或遭重创,人气受到极大的挫伤。
在市场未经过疗伤期、人气未得到有效恢复前,若反弹到4200点一线,定会引发大量的止盈盘或止损盘涌出,市场残余的配置盘和重仓融资盘会选择撤退。同时,人们务必提高警觉,去高杠杆化、尤其是去隐形高杠杆化的任务并没有完成,而是一个需要相当长时间、甚至需要几个月才能化解的艰巨过程。
好在,从目前的势头看,这场由政府主导的拯救股灾战役取得最后成功、打赢金融保卫战的前途是光明的;重塑改革牛,任重而道远;一场自上而下的股市“生产自救”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风险和机遇同在!
但是,人们在充满信心的同时,务必做好3800-4200点箱体长时间震荡、打持久战的准备。对指数的上涨的高度不能期望值太高,主要靠运作中小盘、高成长、超跌的个股,争取减亏和逐步扭亏。尤其是10元左右中小盘的国资改革股、资产重组股和转型升级股,更像是值得中长线布局的一座座金矿。(金融投资报)
水皮:置之死地而后生 从7%到7%
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但是,信心不是来自吹牛而是实实在在的忍耐,我们对转型的忍耐,对改革阵痛的忍耐,对于创新试错的忍耐。
7%。
正好就是7%,没有左右,没有上下,没有任何的误差,二季度的GDP正好就是7%。
这个数字显然比一般的专家预测都要好,其实所谓的专家预测大家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在7%附近略做点文章还是可以体现专业独立性的;但是,这一次政府并没有给大家以机会。
7%来之不易,这个数字和大家的感受多少有点距离,但是我们的感受未必就是真实的,就如同刚刚过去的中国式股灾以及所谓的救市运动。
无论如何,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受,救市怎么会和牛市联系在一起?牛市又为什么需要救市?救市救的又是谁?至今,没有人跟公众作出合理的解释,更没有人为此哪怕说声对不起,而在这个过程中,上证指数从5178点飞流直下到3376点,大部分的股票价格腰斩,更可怕的是不少高利贷炒股的资金由于强制平仓而灰飞烟灭,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A股的指数调整确切地讲是在调整人口,调整中国中产阶层的人口比例。
而这一切又都是缘于梦幻般的人造牛市。
牛市就是牛市,但是我们都赋予了这一轮牛市太多的形容词。记得水皮2014年11月去华尔街,专门把印有中国国旗的背包挂在了华尔街那头牛的角上,希望能把这头肥牛牵回中国来;而行情的发展也显示,正是11月22日央行降息后,A股的行情正式进入井喷阶段,进入2015年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不但上证指数连破3000点、4000点、5000点大关,即便是此前已经提前主板走牛了两年的创业板指数也是从1500点起步,冲破2500点、3500点,一路直上4000点,上证指数的涨幅在过去的一年中是差不多1.5倍,而创业板的上涨幅度是2.5倍,如果从最低点的585点计算则是惊人的五六倍,如果如此巨大的涨幅都不叫牛市,那世界上哪里还有什么牛市呢?
但是,毕竟5000点不是6124点,毕竟A股没有创出历史新高,毕竟这是一轮和基本面背道而驰的行情;所以,我们为此寻找了种种似是而非的理由,为牛市加上各种前缀,比如改革牛,比如转型牛,再比如现金牛;我们为行情寻找种种解释,比如资产配置,比如无风险利率下行,比如房地产的低迷,说来说去无非是水落石出,无非是雾里看花,而GDP在下行,CPI在下行,PPI在下行,上市公司的业绩7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基本面上和股指的运行方向出现了剪刀差,推动指数上涨的内在动力并不是上市公司业绩的良好预期,而是资金的集中入市,短期内的供不应求;于是,市盈率越走越高,创业板平均达到150倍依然有人鼓吹合理,市盈率由此向市梦率突破最后向市胆率转化;于是,有人高唱泡沫歌在泡沫中游泳,在泡沫中成长;于是,有人脑残化地买入买入再买入;于是,股神满地走,遍地是大仙;于是,一批批的新韭菜前赴后继地冲进了市场,神州处处无时无刻无人不在说股票。
这是一轮历史上从来都没有过的行情,与众不同的行情并不是在涨幅上,而是在体量上:首先这是历史上从来都没有过的全流通行情,其次这是历史上从来都没有过的加杠杆行情,再者这还是历史上从来都没有过的可以做空的行情。这三大特征决定了这一波5·19第二的政策行情涨起来气势如虹,不可一世,而一旦一而再,再而三,衰而竭,那么下跌起来同样一泻千里,无可救药,高利贷在现实中都知道是毒药,但是在股市中却被奉为鲜花,两融的规模在2.4万亿,场外配资的规模在1万亿,信托基金的规模也在1万亿,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无法落实的是大股东的质押贷款以及散户的消费信贷,银行究竟有多少资金流入股市至今依然是个谜,但是1.45万亿的存款流失是不争的事实。国际上杠杆率3%是警戒线,6%是危机线,而我们一度高达20%,股灾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大难当前,国家救市无可厚非,但是代价之惨重令人惊心,极端手段的使用是双刃剑,对于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甚至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都有负面影响,反思反省现在不合时宜,但是市场稳定之后,秋后算账还是不可避免的,否则,如此高昂的学费就买不来教训。
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但是,信心不是来自吹牛而是实实在在的忍耐,我们对转型的忍耐,对改革阵痛的忍耐,对于创新试错的忍耐,习近平总书记说做人要实、做事要实、创业要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急功近利是没有用的。
资本市场为实体服务的体现不在指数的高低,而在融资的多少,注册制的推进一定程度上是行情的合理前提,但是现在IPO都暂缓,这个市场又如何担当得起新常态为经济给养血脉的重任?策动这样的牛市又有什么意义?
2014年的7月28日,《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同时发表了署名钟经文的文章《论中国经济新常态》,文章指出,今后7%就是GDP的新常态,这个7%比过去的10%要好,但是即便是7%,也不是天上掉馅饼的事,而是要靠努力才能实现的,在牵一发动全身、一子落全盘活的举措中,资本市场被排在了第一位,因为资本市场是流动性最强的生产要素,是牵动全局发展的一条经济血脉。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既有利于分散融资过度集中于银行信贷的风险,也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满足居民投资需求和增加更多财产性收入,这是这轮5·19行情最好的背书;但是,现在演变成了动用庞大的经济政治甚至司法资源救市的结果,情何以堪?!
7%,不上不下,不多不少,正好是7%。
这是原点,中国股市围绕这个点的波动是正常的,任何人为的造成的暴涨或暴跌都是不正常的。
7%,当然是不错的数字。置之死地而后生,无论是对经济还是对股市,都是危中藏机。(.华.夏.时.报)
|
|